县职业教育工作情况汇报
与市场的有效对接,我们在积极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大力研究和探索联合办学,巧借外力增强学校的发展活力,放大市场优势。到目前为止,我们先后与××技工学校、青岛博益学院、吉林工业工程学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联合办学关系,现已达成培训协议200人,正在培训150人。另外,我们还把培训就业作为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重中之重,专门成立了就业指导办公室,号召全校教职工参与毕业生的就业与安置,开设了《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程,让学生了解职业、准备职业、选择职业,树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思想,转变就业观念,充分就业,完全就业。而且在推进就业过程中,坚持不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不考察企业的情况下,决不安置一名学生就业的原则,学校在取得有效的就业信息后,既派人进行实地考察,全方位了解企业情况,再经就业指导办公室研究、讨论、认可,最后组织学生就业,保证就业质量,赢得群众的信任,为扩大生源、加快发展提供保障。
3、创新办学制度,激发学生潜能。为了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我们大胆提出了学分制改革,给予学生选择课程、专业、教师以及时间、目的、形式的权利。学生根据需要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全日制、半日制或部分制时间学习,可以选择面授、函授或网络授课的形式,也可以选择岗位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学历证书等形式,保证学生因人而异,各取所需,深受学生的欢迎。为保证这一制度的深入实施,我们还全面推行了“双师型”教师培养工程,根据师资队伍现状,从各专业中选取2—3名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专业技能强的青年优秀教师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分期分批地安排他们到省内外知名的职业培训中心培训学习,还组织专业课教师到××等知名企业顶岗学习。还从社会招聘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教师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进一步壮大“双师型”师资队伍。推行了人才培养标准化工程,开展丰富多彩的技能竞赛活动,坚持以赛促练,练赛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推行了德育工程,让学生“先做人,后做事”,积极探索在课堂教学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设立心理咨询室,引导学生树立健康心理,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生活。推行了课程改革工程,根据各个专业特点,对课程设置按其性质、功能以及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适当的调整与改革,积极构建综合课。特别是针对岗位确定课程深度、广度及技术训练程度,打破学科限制,按专业需求决定取舍。重视选修课及校本教材的开发,以适应不同基础、不同爱好、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推动学分制的深入实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4、创新科研机制,推进学校持续发展。工作中,我们切实把科研作为增强学校发展后劲的重要措施来抓,提出了“科研强校、名师立校”的思想,创新机制,积极构建独具特色的教育科研平台,出台了教科研奖励办法等一系列制度,要求教师把科研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起来,防止科研与实践“两层皮”真正使科研发挥指导实践、促进实践的作用。特别是强调从实际出发,把学校的科研工作放在对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的研究上、教育教学改革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上和提高业务能力、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上,立足教育教学,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攻课题、破难题。而且我们还建立了科研工作保障制度,加大科研器材的投入,满足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近期,我们将投入资金150万元,购置与科研有关的实验器材,装备科研室,满足科研工作的需要。目前学校共承担县级科研课题两项,正在申报市级和省级科研课题,
三、夯实学校发展基础,赢得时间考验,不断提高服务县域经济的能力
职业教育与县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为了进一步提高服务县域经济的能力和水平,发挥长远效应,我们在学校基础建设上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一是改善办公条件。我们采取招商引资、资产置换的方式,对学校的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改造,2005年,我们在县政府的全力支持下,投资600万元建设一栋面积为5600平方米的集办公、食宿、实验为一体的综合办公楼,现已投入使用,实现学习、实践的良性互动。二是加强基地建设。主要是着眼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全面推进,一方面积极争取阳光工程培训等上级资金支持,努力把我校建成实力强、信誉好的培训基地。另一方面积极走出去,采取定单式培训等形式,广泛联系劳动力转移输出渠道,作到培训与输出的有效对接,适销对路,努力把我校建成企业的用工提供基地,在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开发中作出应有的贡献。三是锻炼教师队伍。积极深化内部人事制度改革,打破原有的管理方式,鼓励广大教师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素质,优胜劣汰,形成教师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条件成熟时,我们还要走国有民办的发展路子,将学校推向市场,实现学校的自主办学、自负盈亏。
《县职业教育工作情况汇报(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40072.html
3、创新办学制度,激发学生潜能。为了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我们大胆提出了学分制改革,给予学生选择课程、专业、教师以及时间、目的、形式的权利。学生根据需要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全日制、半日制或部分制时间学习,可以选择面授、函授或网络授课的形式,也可以选择岗位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学历证书等形式,保证学生因人而异,各取所需,深受学生的欢迎。为保证这一制度的深入实施,我们还全面推行了“双师型”教师培养工程,根据师资队伍现状,从各专业中选取2—3名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专业技能强的青年优秀教师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分期分批地安排他们到省内外知名的职业培训中心培训学习,还组织专业课教师到××等知名企业顶岗学习。还从社会招聘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教师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进一步壮大“双师型”师资队伍。推行了人才培养标准化工程,开展丰富多彩的技能竞赛活动,坚持以赛促练,练赛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推行了德育工程,让学生“先做人,后做事”,积极探索在课堂教学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设立心理咨询室,引导学生树立健康心理,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生活。推行了课程改革工程,根据各个专业特点,对课程设置按其性质、功能以及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适当的调整与改革,积极构建综合课。特别是针对岗位确定课程深度、广度及技术训练程度,打破学科限制,按专业需求决定取舍。重视选修课及校本教材的开发,以适应不同基础、不同爱好、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推动学分制的深入实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4、创新科研机制,推进学校持续发展。工作中,我们切实把科研作为增强学校发展后劲的重要措施来抓,提出了“科研强校、名师立校”的思想,创新机制,积极构建独具特色的教育科研平台,出台了教科研奖励办法等一系列制度,要求教师把科研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起来,防止科研与实践“两层皮”真正使科研发挥指导实践、促进实践的作用。特别是强调从实际出发,把学校的科研工作放在对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的研究上、教育教学改革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上和提高业务能力、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上,立足教育教学,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攻课题、破难题。而且我们还建立了科研工作保障制度,加大科研器材的投入,满足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近期,我们将投入资金150万元,购置与科研有关的实验器材,装备科研室,满足科研工作的需要。目前学校共承担县级科研课题两项,正在申报市级和省级科研课题,
三、夯实学校发展基础,赢得时间考验,不断提高服务县域经济的能力
职业教育与县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为了进一步提高服务县域经济的能力和水平,发挥长远效应,我们在学校基础建设上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一是改善办公条件。我们采取招商引资、资产置换的方式,对学校的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改造,2005年,我们在县政府的全力支持下,投资600万元建设一栋面积为5600平方米的集办公、食宿、实验为一体的综合办公楼,现已投入使用,实现学习、实践的良性互动。二是加强基地建设。主要是着眼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全面推进,一方面积极争取阳光工程培训等上级资金支持,努力把我校建成实力强、信誉好的培训基地。另一方面积极走出去,采取定单式培训等形式,广泛联系劳动力转移输出渠道,作到培训与输出的有效对接,适销对路,努力把我校建成企业的用工提供基地,在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开发中作出应有的贡献。三是锻炼教师队伍。积极深化内部人事制度改革,打破原有的管理方式,鼓励广大教师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素质,优胜劣汰,形成教师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条件成熟时,我们还要走国有民办的发展路子,将学校推向市场,实现学校的自主办学、自负盈亏。
《县职业教育工作情况汇报(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