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工作汇报
。
二是在机关和广大农村党员干部深入开展“学科技、用科技、增本领”活动,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的带富、帮富能力,入春以来,全乡共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6期,参加培训的党员干部达900多人次,此外,全乡还以“党员一挂双定”活动为载体,以党员干部包户的形式,给党员干部定职责,定目标,与全乡113户贫困农户结成了帮扶对象。
三是成立了全乡科技、信息综合服务推广中心,以乡农技综合服务门市部为阵地,建立了农业信息网上平台,为广大农户提供产品信息发布,供求查询,技术咨询,物资供应等全方位的生产服务。目前共为广大农户优惠供应化肥120吨,玉米良种1500公斤,接受群众技术咨询700多人次。
六、下步工作安排。
立足全乡农业、农村和农民的资源优势,大做农字文章,以农户经营为基础,以社会化系列化服务为纽带,联结千家万户,调整产业结构,搞好科技创新,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培植壮大特色产业整体实力。
一是巩固壮大生猪养殖,大力发展牛、羊等食草型动物养殖。今后,乡党委政府将把大力发展养殖业,做为全乡农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尽快实现全乡农业由种植型向养殖型转变,使养殖业成为全乡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具体来讲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迅速形成发展养殖、促农增收的共识。组织广大农村两委干部到周边地区进行参观考察,通过学习外地养殖业的先进典型,进一步提高对“发展养殖、促农增收”的认识,并结合本村实际,明确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在此基础上,各村两委班子要在加大宣传的基础上,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学习先进典型的做法、模式和经验。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发展畜牧养殖和建设养殖小区的积极性。二是落实各项优惠措施,加快养殖小区建设步伐。按照崔字[2003]10号文件《关于加快畜牧养殖小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全面落实小区建设用地、信贷、奖励等优惠政策,各村也要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狠抓工作落实,加大引导扶持,积极创办各类养殖小区,以示范区和养殖大户为龙头,带动全乡实现以生猪养殖为主体的一元化养殖向猪、牛、羊、鸡等多元化发展格局,稳定生猪规模,适当扩大牛羊的饲养量,有条件的村要率先建成养牛、养羊专业基地,并逐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管理,带动辐射全乡。力争到2005年底实现生猪出栏20万头,牛羊出栏1万头。另外,鸡、鸭、鹅、肉狗等养殖户达560户。三是加强综合服务体系建设。乡畜牧兽医站、农业科技综合服务站等部门联合成立“畜牧业生产指导服务中心”,定期对全乡养殖户进行信息咨询、技术指导、产品销售等方面的服务,为养殖户提供一切方便。并通过建立农业信息网站,在网上发布全乡的畜牧产品供应信息,提高知名度,扩大销售渠道。此外,各养殖小区和养殖户要积极组成行业服务协会等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共同配合解决好各种困难和问题,为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积极贡献。四是积极推广饲草种植,保障畜牧养殖健康发展。饲草饲料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乡农业站、畜牧站等部门要结合种植结构调整,积极引进优质、高产、高效的优良饲草品种以及青贮玉米、高赖氨酸玉米等优种饲料作物,加大试验、示范、推广力度,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并通过养殖小区与种植户签约形式,建立稳定的供求关系,通过壮大养殖,带动种植,实现种植户与养殖户共同增收、良性发展。
二是大力发展中介服务组织和运销大户。实施流通拉动农业结构调整,在大力培植和扩大农村流通队伍的同时,按照订单搞生产,合作搞营销的思路,着力发展、壮大并逐步规范以民间组织为主的营销中介组织和运销大户,使他们成为开辟市场的“先头部队”,衔接产销的中间力量,传递市场信息的重要渠道,带动更多的农民直接进入市场,在市场利益导向的驱动下,增强结构调整的主动性。
三是继续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认真谋划全乡的水利建设,重点解决公路以北各村人畜饮水和生产灌溉用水问题。大力发展水池、水窖等集雨设施建设和管道节水灌溉工程。在公路以南,以搞好配套工程为主,进一步维修原有水利设施,充分发挥灌溉潜能,提高使用效率。同时,南部两河流域还要重点加强防汛排涝工程建设,以确保农业生产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是加快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结合本乡实际,通过发展第二、三产业,开拓新的就业途径,满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需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通过全乡铁矿资源的大量开发,吸收大量民工,带动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二是通过加快农村集贸市场建设,引导农民到市场做生意,三是利用近郊优势,引导农民到市区从事二、三产业劳动,四是组织部分有经济头脑的农民做经济人,积极参与农产品的营销,活跃农产品市场。
《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工作汇报(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40556.html
二是在机关和广大农村党员干部深入开展“学科技、用科技、增本领”活动,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的带富、帮富能力,入春以来,全乡共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6期,参加培训的党员干部达900多人次,此外,全乡还以“党员一挂双定”活动为载体,以党员干部包户的形式,给党员干部定职责,定目标,与全乡113户贫困农户结成了帮扶对象。
三是成立了全乡科技、信息综合服务推广中心,以乡农技综合服务门市部为阵地,建立了农业信息网上平台,为广大农户提供产品信息发布,供求查询,技术咨询,物资供应等全方位的生产服务。目前共为广大农户优惠供应化肥120吨,玉米良种1500公斤,接受群众技术咨询700多人次。
六、下步工作安排。
立足全乡农业、农村和农民的资源优势,大做农字文章,以农户经营为基础,以社会化系列化服务为纽带,联结千家万户,调整产业结构,搞好科技创新,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培植壮大特色产业整体实力。
一是巩固壮大生猪养殖,大力发展牛、羊等食草型动物养殖。今后,乡党委政府将把大力发展养殖业,做为全乡农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尽快实现全乡农业由种植型向养殖型转变,使养殖业成为全乡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具体来讲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迅速形成发展养殖、促农增收的共识。组织广大农村两委干部到周边地区进行参观考察,通过学习外地养殖业的先进典型,进一步提高对“发展养殖、促农增收”的认识,并结合本村实际,明确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在此基础上,各村两委班子要在加大宣传的基础上,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学习先进典型的做法、模式和经验。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发展畜牧养殖和建设养殖小区的积极性。二是落实各项优惠措施,加快养殖小区建设步伐。按照崔字[2003]10号文件《关于加快畜牧养殖小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全面落实小区建设用地、信贷、奖励等优惠政策,各村也要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狠抓工作落实,加大引导扶持,积极创办各类养殖小区,以示范区和养殖大户为龙头,带动全乡实现以生猪养殖为主体的一元化养殖向猪、牛、羊、鸡等多元化发展格局,稳定生猪规模,适当扩大牛羊的饲养量,有条件的村要率先建成养牛、养羊专业基地,并逐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管理,带动辐射全乡。力争到2005年底实现生猪出栏20万头,牛羊出栏1万头。另外,鸡、鸭、鹅、肉狗等养殖户达560户。三是加强综合服务体系建设。乡畜牧兽医站、农业科技综合服务站等部门联合成立“畜牧业生产指导服务中心”,定期对全乡养殖户进行信息咨询、技术指导、产品销售等方面的服务,为养殖户提供一切方便。并通过建立农业信息网站,在网上发布全乡的畜牧产品供应信息,提高知名度,扩大销售渠道。此外,各养殖小区和养殖户要积极组成行业服务协会等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共同配合解决好各种困难和问题,为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积极贡献。四是积极推广饲草种植,保障畜牧养殖健康发展。饲草饲料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乡农业站、畜牧站等部门要结合种植结构调整,积极引进优质、高产、高效的优良饲草品种以及青贮玉米、高赖氨酸玉米等优种饲料作物,加大试验、示范、推广力度,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并通过养殖小区与种植户签约形式,建立稳定的供求关系,通过壮大养殖,带动种植,实现种植户与养殖户共同增收、良性发展。
二是大力发展中介服务组织和运销大户。实施流通拉动农业结构调整,在大力培植和扩大农村流通队伍的同时,按照订单搞生产,合作搞营销的思路,着力发展、壮大并逐步规范以民间组织为主的营销中介组织和运销大户,使他们成为开辟市场的“先头部队”,衔接产销的中间力量,传递市场信息的重要渠道,带动更多的农民直接进入市场,在市场利益导向的驱动下,增强结构调整的主动性。
三是继续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认真谋划全乡的水利建设,重点解决公路以北各村人畜饮水和生产灌溉用水问题。大力发展水池、水窖等集雨设施建设和管道节水灌溉工程。在公路以南,以搞好配套工程为主,进一步维修原有水利设施,充分发挥灌溉潜能,提高使用效率。同时,南部两河流域还要重点加强防汛排涝工程建设,以确保农业生产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是加快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结合本乡实际,通过发展第二、三产业,开拓新的就业途径,满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需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通过全乡铁矿资源的大量开发,吸收大量民工,带动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二是通过加快农村集贸市场建设,引导农民到市场做生意,三是利用近郊优势,引导农民到市区从事二、三产业劳动,四是组织部分有经济头脑的农民做经济人,积极参与农产品的营销,活跃农产品市场。
《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工作汇报(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