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府工作报告(7)
进民营经济发展新跨越。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富民强县的战略举措,推广兴福经验,以南带北、南北互动、中部崛起,促进民营经济全面跨越式发展。
推进民营企业“二次创业”。在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全力营造全民创业的机制和环境。加快行业协会、融资担保、信用评价、抵押贷款、人才培训、技术信息、法律服务“七个体系”建设,继续实行党政群事业单位联系民营企业制度,充分发挥中小企业担保中心的作用,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认真总结推广鲁丰铝箔公司、新日钢板公司、科瑞钢板公司等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的经验,积极引导发展潜力大、辐射带动能力强、外向度高的民营经济龙头企业加大投入,膨胀规模,搞好技术和产品开发,打造知名品牌,尽快培植一批综合实力较强的民营企业集团。
“强镇强村”带动,发展块状经济。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要求,年内各镇固定资产投资要达到4亿元以上,至少新上1个投资过亿元项目,培植完善1个专业市场、5个专业村、20个民营经济大户,力争全县有4个镇进入全市10强,35个村成为全市“百强村”。充分发挥“强镇强村”辐射带动作用,依托油棉加工、畜禽屠宰加工、板材生产、纺织、工艺品加工、家具制作等传统优势产业,加速集聚和延伸,加快建设独具特色的民营经济优势板块。
搞好“五个对接”,整合产业资源。立足我县产业布局特点,依托路网框架,加快县城区与滨博高速公路、庞家镇对接,提升县城区档次;加快兴福镇与店子镇、曹王镇对接,提升放大兴福亮点;加快陈户镇与纯化镇对接,为承接油田三产转移搭建平台;加快京博工业园与吕艺镇对接,形成大企业拉动弱势镇大发展格局;加快县经济开发区与周边企业自办工业园对接,膨胀工业区规模,构筑“一城带两镇”格局,进一步拉开聚集产业、吸纳人口与城市扩张良性互动的发展大框架。确保年内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85亿元,实缴税金5.6亿元,分别增长40%。
(六)突出现代服务业,坚定不移提高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实施“138”工程,以现代物流业、旅游业和金融业为重点,着力提高服务业发展规模和层次。
大力发展连锁经营、批发市场等现代物流业。年内引进国内外知名超市1-2家,加快万国批发商城等大型商业网点建设,构建大商贸载体;继续抓好以城东大市场、兴福黑白铁批发加工市场为重点的市场建设,打造大型专业市场群体,逐步形成205国道以东、博小铁路以西区域和以兴福镇为中心、辐射周边的两大物流区;依托铁路、公路交通运输优势,加快京博集团、香驰粮油公司、渤海粮油公司等大型企业仓储物流中心建设。加快土地、资本、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建设,积极发展中介服务机构,规范发展各类行业协会、商会等自律性组织。加快以社区卫生、家政服务、物业管理为代表的社区服务业发展。
发展壮大旅游会展经济。积极利用外资,搞好麻大湖、丈八佛、打渔张森林公园、洪福园等景区景点开发建设,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搞好景点包装、宣传和推介,打造董永故里旅游品牌。抓好旅游商品、纪念品和特色餐饮的开发,提高旅游业综合效益。积极承办国家或全省规格的会议、赛事活动。组织好“中华汉孝子董永奖”评选活动,办好第三届“中国滨州·博兴国际小戏艺术暨董永文化旅游节”、“首届中国厨具暨板材交易博览会”。
加强财税金融工作,促进经济稳健高效运行。优化财税结构,强化税收调度,确保财政收入与目标进度、时间进度同步增长。全面推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加强“收支两条线”管理,强化预算约束,严格控制一般财政支出,努力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促发展。进一步完善落实对金融部门的考核奖励办法,加强银政、银企合作。金融部门要用足用活政策,改善金融服务,疏通结算渠道,加大信贷投放,维护信用秩序,防范金融风险,为地方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七)坚持统筹发展原则,坚定不移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推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互相促进、全面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深入开展文明县城、文明单位、文明窗口、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提高全民文明程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深入开展扶贫济困、救灾救济和帮扶残疾人工作。全面落实优抚安置政策,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县”。加强社会保障执法检查,抓好“三条社会保障线”衔接,巩固提高“两个确保”成果。实施就业和再就业工程,年内新增就业再就业4800人以上;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900人,其中“4050”人员3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实施科教兴县战略。搞好“十一五”规划编制。加强科技成果、项目争取和申报工作,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不断提高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争创“省级教育示范县”。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争创“全国社会文化先进县”。全面完成全国首次经济普查,做好《博兴县志》续修工作。搞好全民健身活动,办好全县第四届运动会。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重点抓好博兴、纯化、兴福、庞家4镇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不断扩大覆盖面,争取列入省级试点县。推进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实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系列工程,加强“三违”清理整治和薄弱村转化,稳定低生育水平。搞好土地征用管理,完善补偿机制,依法保护和合理开发国土资源,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搞好全国生态示范县建设,年内县城区基本实现集中供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加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联系,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继续推进政务公开、厂务公开和村务公开。深入开展“四五”普法教育,提高全民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努力保持社会稳定。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强化严打整治斗争,深入开展“平安博兴”创建活动。做好群众来信 《县政府工作报告(7)(第5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41138.html
推进民营企业“二次创业”。在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全力营造全民创业的机制和环境。加快行业协会、融资担保、信用评价、抵押贷款、人才培训、技术信息、法律服务“七个体系”建设,继续实行党政群事业单位联系民营企业制度,充分发挥中小企业担保中心的作用,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认真总结推广鲁丰铝箔公司、新日钢板公司、科瑞钢板公司等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的经验,积极引导发展潜力大、辐射带动能力强、外向度高的民营经济龙头企业加大投入,膨胀规模,搞好技术和产品开发,打造知名品牌,尽快培植一批综合实力较强的民营企业集团。
“强镇强村”带动,发展块状经济。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要求,年内各镇固定资产投资要达到4亿元以上,至少新上1个投资过亿元项目,培植完善1个专业市场、5个专业村、20个民营经济大户,力争全县有4个镇进入全市10强,35个村成为全市“百强村”。充分发挥“强镇强村”辐射带动作用,依托油棉加工、畜禽屠宰加工、板材生产、纺织、工艺品加工、家具制作等传统优势产业,加速集聚和延伸,加快建设独具特色的民营经济优势板块。
搞好“五个对接”,整合产业资源。立足我县产业布局特点,依托路网框架,加快县城区与滨博高速公路、庞家镇对接,提升县城区档次;加快兴福镇与店子镇、曹王镇对接,提升放大兴福亮点;加快陈户镇与纯化镇对接,为承接油田三产转移搭建平台;加快京博工业园与吕艺镇对接,形成大企业拉动弱势镇大发展格局;加快县经济开发区与周边企业自办工业园对接,膨胀工业区规模,构筑“一城带两镇”格局,进一步拉开聚集产业、吸纳人口与城市扩张良性互动的发展大框架。确保年内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85亿元,实缴税金5.6亿元,分别增长40%。
(六)突出现代服务业,坚定不移提高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实施“138”工程,以现代物流业、旅游业和金融业为重点,着力提高服务业发展规模和层次。
大力发展连锁经营、批发市场等现代物流业。年内引进国内外知名超市1-2家,加快万国批发商城等大型商业网点建设,构建大商贸载体;继续抓好以城东大市场、兴福黑白铁批发加工市场为重点的市场建设,打造大型专业市场群体,逐步形成205国道以东、博小铁路以西区域和以兴福镇为中心、辐射周边的两大物流区;依托铁路、公路交通运输优势,加快京博集团、香驰粮油公司、渤海粮油公司等大型企业仓储物流中心建设。加快土地、资本、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建设,积极发展中介服务机构,规范发展各类行业协会、商会等自律性组织。加快以社区卫生、家政服务、物业管理为代表的社区服务业发展。
发展壮大旅游会展经济。积极利用外资,搞好麻大湖、丈八佛、打渔张森林公园、洪福园等景区景点开发建设,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搞好景点包装、宣传和推介,打造董永故里旅游品牌。抓好旅游商品、纪念品和特色餐饮的开发,提高旅游业综合效益。积极承办国家或全省规格的会议、赛事活动。组织好“中华汉孝子董永奖”评选活动,办好第三届“中国滨州·博兴国际小戏艺术暨董永文化旅游节”、“首届中国厨具暨板材交易博览会”。
加强财税金融工作,促进经济稳健高效运行。优化财税结构,强化税收调度,确保财政收入与目标进度、时间进度同步增长。全面推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加强“收支两条线”管理,强化预算约束,严格控制一般财政支出,努力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促发展。进一步完善落实对金融部门的考核奖励办法,加强银政、银企合作。金融部门要用足用活政策,改善金融服务,疏通结算渠道,加大信贷投放,维护信用秩序,防范金融风险,为地方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七)坚持统筹发展原则,坚定不移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推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互相促进、全面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深入开展文明县城、文明单位、文明窗口、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提高全民文明程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深入开展扶贫济困、救灾救济和帮扶残疾人工作。全面落实优抚安置政策,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县”。加强社会保障执法检查,抓好“三条社会保障线”衔接,巩固提高“两个确保”成果。实施就业和再就业工程,年内新增就业再就业4800人以上;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900人,其中“4050”人员3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实施科教兴县战略。搞好“十一五”规划编制。加强科技成果、项目争取和申报工作,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不断提高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争创“省级教育示范县”。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争创“全国社会文化先进县”。全面完成全国首次经济普查,做好《博兴县志》续修工作。搞好全民健身活动,办好全县第四届运动会。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重点抓好博兴、纯化、兴福、庞家4镇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不断扩大覆盖面,争取列入省级试点县。推进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实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系列工程,加强“三违”清理整治和薄弱村转化,稳定低生育水平。搞好土地征用管理,完善补偿机制,依法保护和合理开发国土资源,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搞好全国生态示范县建设,年内县城区基本实现集中供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加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联系,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继续推进政务公开、厂务公开和村务公开。深入开展“四五”普法教育,提高全民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努力保持社会稳定。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强化严打整治斗争,深入开展“平安博兴”创建活动。做好群众来信 《县政府工作报告(7)(第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