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话人生:处人蔼然,性和始味甘
很显然,环境本身并不能使我们快乐或不快乐,我们对周遭环境的反应才能决定我们的感受。必要的时候,我们都能忍受得住灾难和悲剧,甚至战胜它们。我们也许以为自己办不到,但我们内在的力量却坚强得惊人,只要肯加以利用,就能帮助我们克服一切。
能在一切环境中保持宁静心态的人,都具有高贵的品格修养。我们要努力培养自己心理上的抗干扰能力,冷静地应对世间的千变万化。"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这"台"就是宁静的心灵。
?北欧一座教堂里,有一尊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苦像,大小和一般人差不多。因为有求必应,因此专程前来这里祈祷、膜拜的人特别多,几乎可以用门庭若市来形容。教堂里有位看门的人,看十字架上的耶稣每天要应付这么多人的要求,觉得于心不忍,他希望能分担耶稣的辛苦。有一天他祈祷时,便向耶稣表明这份心。意外地,他听到一个声音,说:"好啊!我下来为你看门,你上来钉在十字架上。但是,不论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都不可以说一句话。"这位先生觉得,这个要求很简单。于是耶稣下来,看门的先生上去,像耶稣被钉在十字架般地伸张双臂,这位先生也依照先前的约定,静默不语,聆听信友的心声。?
来往的人络绎不绝,他们的祈求,有合理的,有不合理的,千奇百怪不一而足。但无论如何,他都强忍着没有说话,因为他必须信守先前的承诺。?
有一天来了一位富商,当富商祈祷完后,竟然忘记手边的袋子便离去了。他看在眼里,真想叫这位富商回来,但是,他憋着不能说;接着来了一位穷人,他祈祷耶稣能帮助他渡过生活的难关。当要离去时,发现先前那位富商留下的袋子,打开里面全是钱。穷人高兴得不得了,耶稣真好,有求必应,万分感谢地离去。?十字架上伪装的耶稣看在眼里,想告诉他,这不是你的。但是,约定在先,他仍然憋着不能说。接下来有一位要出海远行的年轻人来到,他是来祈求耶稣降福他平安的。正当要离去时,富商冲进来,抓住年轻人的衣襟,要年轻人还钱,年轻人不明究竟,两人吵了起来。?
这个时候,十字架上的假耶稣终于忍不住,遂开口说话了。既然事情清楚了,富商便去找捡了他钱的穷人,而年轻人则匆匆离去,生怕搭不上船。真的耶稣出现了,指着十字架上的人说:"你下来吧!那个位置你没有资格了。"?
看门人说:"我把真相说出来,主持公道,难道不对吗?"?
耶稣说:"你懂得什么?那位富商并不缺钱,他那袋钱不过是用来嫖妓,可是对那穷人,却足可以解决一家大小生计;最可怜的是那位年轻人,如果富商一直缠下去,延误了他出海的时间,他还能保住一条命,而现在,他所搭乘的船正沉入海中。"?
这是一个听起来像笑话的故事,却透露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自认为自己的想法才是最好的,但往往事与愿违。我们必须相信:目前我们所拥有的,不论顺境、逆境,都是对我们最好的安排。若能如此,我们才能在顺境中感恩,在逆境中依旧心存感激。"
人生的事,没有十全十美。顺其自然,知足常乐!
【茶中道:处人蔼然,性和始味甘】
苦庵茶主周作人说:"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即意饮茶要在一片宁静和谐的气氛中,让心情平伏,隐去所有棱角粗砾,才能配得上茶的境界,品出茶中真味。想想确实如此,茶的清雅平和,不只在于泡茶饮茶的那些行为特征,而是茶树在深山云雾中吐芽抽叶之时就具有的品质。静处天地之间,平和安淡。当我们为茶韵的悠长美好赞叹不已的时候,是否想过将这一品质移植到自己身上呢?待人接物的时候,何妨再宽厚一些,温蔼一些,性和始味甘,你给他人一个和蔼的微笑,又何尝不是在自己心里掘出一眼甘甜的清泉呢?
处人蔼然:律己要严,待人要宽。除原则问题外,不妨一概"和为贵"。与人相处,要平易近之,诚恳谦和,使人有亲近之感。既听正言,亦纳逆语;有圣贤者之宏量,无庸民懦夫之狭胸。我们经常接人待物,如没有"处人蔼然"的态度,不仅会影响自己的形象,而且会落个"失道寡助"、"形影相吊"之后果。相反,与人相处时谦虚诚恳,相信"助人为快乐之本";与人交往时宽容大度,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生活气氛,这样,整日心情好,会永葆青春活力。与人为善,和蔼相亲;与人相处的时候对人要很和蔼,待人和气、和善、和蔼,让人感到可亲可近。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41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