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基层党建深化年”为抓手探索农村基层党的先进性建设
富村和穷村、城中村和纯农村、平安村和问题村之分。在农民分层化、村庄多样化的背景下进行村两委会换届,不同阶层的农民将表达不同的利益,不同类型的村庄会呈现不同的特点。因此,县委把村两委会换届选举当作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既保护好广大党员群众民主热情,又引导好党员群众的民主行为。三是把村两委会换届看作是农村各种矛盾的凸现释放期。针对我县64%的信访来自于村一级的实际,在换届选举中,正确处理好干群矛盾、宗族矛盾等,使换届工作有条不紊、忙而不乱。
2、扎实做到“四个先”。为平稳有效地搞好村两委会换届选举,我县具体做到了“四个先”。一是村级党建加强在先。我们着重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村干部集中培训教育,化解了一批矛盾,树立了一批典型,健全一套制度。加强了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焕发了党员干部的政治荣誉感,增进了党的基层组织同农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也有力地维护了农村社会的稳定。二是管理体制改革在先。主要是通过“两并一派”(撤并扩大行政村、归并精简镇街内设机构、下派驻村指导员)的改革,整合资源、转换职能、下移重心、保证长效,为顺利开展村级换届选举、规范村民自治提供条件。三是“惠民工程”实施在先。我们按照“人人都参与,户户都走到,条条都落实”的要求,组织全县18000多名党员、村干部和驻村指导员上门征求农户意见,在此基础上,按照群众普遍关心、利益直接、花钱不多但影响面广的定位,组织实施“惠民工程”。“惠民工程”有效消解了干群长期以来的矛盾和隔阂,拉近了干群之间的距离,增进了群众对村干部的信任度,增强了并村前的小村群众对并村后的大村的归属感和对村干部的认同感。四是方法程序确定在先。确定了村党组织换届选举采用“公推直选”的办法,确定了村委换届选举采取无候选人的直接选举方式,确定了村两委干部任职资格条件。同时在换届中,我们更加重视对镇、村两级选举工作人员的选举业务知识培训,做到准备工作做得早,组织领导力量强,支部作用发挥好,选举环节把得牢,后续工作抓得实,确保了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依法、有序、平稳开展。
3、圆满实现“五个高”。主要体现了“五个高”特点,即:一是群众参与度高,全县共有214257名户代表参与推荐工作,参与率达93.3%。二是原任党组织班子信任度高,其中226名原村(居)党支部书记在“公推”中得票第一,占63.1%。三是换届连选连任率高。其中297名村(居)党组织书记连选连任,占86%。四是干部综合素质高。其中村党支部书记大专以上学历113人,占32.8%,比上届提高15.8%。五是农村人才比例高。在新一届村两委会成员中,种养业大户占5.3%,能工巧匠占7%,企业技术人员占10.8%,个私业主和经商占18.7%。
(三)着眼建立长效,积极探索农村综合改革。
农村是党建的最基层,改革的最前沿。在2005年初深化完善镇(街)机关运行机制的基础上,从6月份起,按照上级的要求,县委立足县情,着眼长效,扎实开展了农村综合改革。
1、明确一个目标。我县农村改革起步早、起点高、基础好,乡镇机构先后进行了四次较大幅度的改革,农村基本普及从幼儿园到高中的15年教育,乡镇总财力规模达到5亿元,村级组织运作协调有序,村均集体资产88 万元,全县农民负担人均仅为2.66元,占上年收入的0.04%。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后,我县加大统筹力度,积极启动城乡综合改革,作出了“40条”决定,为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探索了路子。因此,县委领导明确要求决不能降格以求,而应立足更高起点、更高标准,明确了“三个着眼于、两个致力于”的总体目标:即着眼于统筹发展,不是满足于农民减负、防止农民负担反弹,而是立足高起点高标准,促进城乡统筹的更快更好发展;着眼于加强基础,不是停留在精简、节支上,而是着重解决乡镇职能转变和权责一致问题;着眼于制度创新,不是简单地就事论事,而是要作出方向性、系统性的制度安排,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到位。致力于完善已改的,致力于突破未改的。
2、实施五项改革。一是以转变职能为重点,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在明确镇级政府“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社会管理、巩固基层政权、搞好公共服务、维护农村稳定”职能的基础上,突破县对镇的委托授权,规范镇级内设机构设置,深化镇级事业单位改革,精简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将镇(街)领导职数控制在9名左右。二是以均衡发展为重点,深化农村教育体制改革。重点是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高标准、高质量普及15年教育。加快学校网点布局调整,优化师资力量配置,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加快发展成人教育和幼儿教育。三是以公共财政框架为重点,深化县镇财政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框架,优化支出结构,实行“镇财县理”,加大镇级财力增收的激励力度,进一步激发镇级财政增收,壮大镇级财力。四是以三年清欠为重点,化解乡镇债务。按照“分级分类承担、责权利和借用还相统一”的原则,三年内清理完成历史债务。五是以民主管理为重点,优化村级组织运转。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坚持还权于民,加强支部领导下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促进村级组织有序有效运转。继续加强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建设,改革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全面取消固定向农民收取的各项村级提留,实行农民零负担。
3、构建四大机制。我县农村综合改革的实践,是一部锐意进取、敢为人先之作,主要是构建了四大机制:一是构建了精干高效的机关管理运行机制。机构设置规范到位,完善了“四办两中心”的运作机制,事业单位整合到位,优化人员配置到位,委托授权落实到位,县环保局、安监局、劳动保障局、建设局4个部门的检查权、监督 《以“基层党建深化年”为抓手探索农村基层党的先进性建设(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41427.html
2、扎实做到“四个先”。为平稳有效地搞好村两委会换届选举,我县具体做到了“四个先”。一是村级党建加强在先。我们着重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村干部集中培训教育,化解了一批矛盾,树立了一批典型,健全一套制度。加强了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焕发了党员干部的政治荣誉感,增进了党的基层组织同农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也有力地维护了农村社会的稳定。二是管理体制改革在先。主要是通过“两并一派”(撤并扩大行政村、归并精简镇街内设机构、下派驻村指导员)的改革,整合资源、转换职能、下移重心、保证长效,为顺利开展村级换届选举、规范村民自治提供条件。三是“惠民工程”实施在先。我们按照“人人都参与,户户都走到,条条都落实”的要求,组织全县18000多名党员、村干部和驻村指导员上门征求农户意见,在此基础上,按照群众普遍关心、利益直接、花钱不多但影响面广的定位,组织实施“惠民工程”。“惠民工程”有效消解了干群长期以来的矛盾和隔阂,拉近了干群之间的距离,增进了群众对村干部的信任度,增强了并村前的小村群众对并村后的大村的归属感和对村干部的认同感。四是方法程序确定在先。确定了村党组织换届选举采用“公推直选”的办法,确定了村委换届选举采取无候选人的直接选举方式,确定了村两委干部任职资格条件。同时在换届中,我们更加重视对镇、村两级选举工作人员的选举业务知识培训,做到准备工作做得早,组织领导力量强,支部作用发挥好,选举环节把得牢,后续工作抓得实,确保了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依法、有序、平稳开展。
3、圆满实现“五个高”。主要体现了“五个高”特点,即:一是群众参与度高,全县共有214257名户代表参与推荐工作,参与率达93.3%。二是原任党组织班子信任度高,其中226名原村(居)党支部书记在“公推”中得票第一,占63.1%。三是换届连选连任率高。其中297名村(居)党组织书记连选连任,占86%。四是干部综合素质高。其中村党支部书记大专以上学历113人,占32.8%,比上届提高15.8%。五是农村人才比例高。在新一届村两委会成员中,种养业大户占5.3%,能工巧匠占7%,企业技术人员占10.8%,个私业主和经商占18.7%。
(三)着眼建立长效,积极探索农村综合改革。
农村是党建的最基层,改革的最前沿。在2005年初深化完善镇(街)机关运行机制的基础上,从6月份起,按照上级的要求,县委立足县情,着眼长效,扎实开展了农村综合改革。
1、明确一个目标。我县农村改革起步早、起点高、基础好,乡镇机构先后进行了四次较大幅度的改革,农村基本普及从幼儿园到高中的15年教育,乡镇总财力规模达到5亿元,村级组织运作协调有序,村均集体资产88 万元,全县农民负担人均仅为2.66元,占上年收入的0.04%。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后,我县加大统筹力度,积极启动城乡综合改革,作出了“40条”决定,为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探索了路子。因此,县委领导明确要求决不能降格以求,而应立足更高起点、更高标准,明确了“三个着眼于、两个致力于”的总体目标:即着眼于统筹发展,不是满足于农民减负、防止农民负担反弹,而是立足高起点高标准,促进城乡统筹的更快更好发展;着眼于加强基础,不是停留在精简、节支上,而是着重解决乡镇职能转变和权责一致问题;着眼于制度创新,不是简单地就事论事,而是要作出方向性、系统性的制度安排,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到位。致力于完善已改的,致力于突破未改的。
2、实施五项改革。一是以转变职能为重点,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在明确镇级政府“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社会管理、巩固基层政权、搞好公共服务、维护农村稳定”职能的基础上,突破县对镇的委托授权,规范镇级内设机构设置,深化镇级事业单位改革,精简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将镇(街)领导职数控制在9名左右。二是以均衡发展为重点,深化农村教育体制改革。重点是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高标准、高质量普及15年教育。加快学校网点布局调整,优化师资力量配置,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加快发展成人教育和幼儿教育。三是以公共财政框架为重点,深化县镇财政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框架,优化支出结构,实行“镇财县理”,加大镇级财力增收的激励力度,进一步激发镇级财政增收,壮大镇级财力。四是以三年清欠为重点,化解乡镇债务。按照“分级分类承担、责权利和借用还相统一”的原则,三年内清理完成历史债务。五是以民主管理为重点,优化村级组织运转。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坚持还权于民,加强支部领导下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促进村级组织有序有效运转。继续加强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建设,改革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全面取消固定向农民收取的各项村级提留,实行农民零负担。
3、构建四大机制。我县农村综合改革的实践,是一部锐意进取、敢为人先之作,主要是构建了四大机制:一是构建了精干高效的机关管理运行机制。机构设置规范到位,完善了“四办两中心”的运作机制,事业单位整合到位,优化人员配置到位,委托授权落实到位,县环保局、安监局、劳动保障局、建设局4个部门的检查权、监督 《以“基层党建深化年”为抓手探索农村基层党的先进性建设(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