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部门是我国节能降耗的重点
三、我国节能降耗的重点领域
在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工业、生活消费和交通运输邮电业一直占据前三位,2003年它们占能源总消费的比重分别为69.98%、11.27%和7.45%,合计占到了88.7%。从动态来看,工业在我国能源消费中一直占据绝对比重,始终在70%左右徘徊,并没有明显的下降趋势;生活消费所占比重从1980年起稳步下降;交通运输邮电业所占比重在1997年开始逐步上升。
在工业内部,六大重化工业占整个工业能源消费总量的82.55%,占全部能源消费总量的54.77%。从计量分析结果来看,重化工业占GDP比重的提高对能源消费增长也有较大影响。生活消费的能源消耗主要是建筑耗能和家庭汽车耗能,交通运输邮电业能源消耗主要是城市交通体系的耗能。所以说,重化工业、建筑和交通是我国节能的重点领域。
综合有关机构的研究成果来看,到2020年,虽然工业部门占能源总需求的比例将从目前的70左右逐步下降到55左右,但仍将为第一大用能部门;而交通和建筑两个部门的用能增长将明显加快,交通用能所占的比例将从目前的11左右提高到2020年的16~17,建筑用能比例将由目前的16左右提高到2020年的25~27。由此可见,节能的领域应该是全面的,对三大耗能部门均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一方面,工业部门,尤其重化工业仍是节能的重点领域;另一方面,需要尽快改变偏重工业节能、忽视建筑和交通节能的现状,对当前已进入快速增长期、今后需求比例明显提高的建筑、交通部门,必须及早采取有效措施。
四、我国节能降耗的主要措施
1.优化产业结构。
从前面的分析可知,产业结构不合理是我国平均能耗水平偏高的主要原因。尽管经济普查之后,我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有较大上升,但还是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中等收入国家平均为55%左右,发达国家普遍超过70%)。而且我国工业增加值只占GDP的40%左右,但能源消耗几乎占到了70%。若要实现节能降耗目标,就必须大力调整产业结构,限制资源损耗大、污染严重产业的发展。
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尤其是要大力发展法律、咨询、金融、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同时,要加快调整工业部门内部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加快制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信息产业。鼓励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制定钢铁、有色金属、水泥等高耗能行业发展规划、政策,提高行业准入标准。
但是,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产业结构调整有着一定的刚性,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从2003年的41.4%下降到2006年的39.5%,连续3年下降。又由于近两年我国产业内部能源消耗水平大幅上升。因此,未来5年~10年,我国降低能耗水平的重点应该放在技术方面。
2.加快技术进步。
首先要加强工业节能技术推广。到2020年,工业部门不仅是最大的用能部门,也是获得节能效应最为显著的部门。从节能的实现因素看,工业部门节能应实行技术进步与调整行业、产品结构相结合。要通过修订节能设计规范,实行企业能源审计管理,推进节能技术进步等措施,促进工业部门节能。
未来一段时间将在主要高耗能行业推广应用及实施的节能技术措施包括以下方面:
在建筑节能方面,由于到2002年末,全国只建成节能建筑2.3亿平方米,仅占城市建筑面积的2.1。因此,应高度重视现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国家应该制定并实施《建筑节能条例》,严格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制定鼓励生产和使用节能建筑材料及耗能器具的经济激励机制。
在交通节能方面,目前我国各类汽车平均百公里油耗比发达国家高20以上。如果政策得当,2010年公路运输节油潜力约为15,2020年为30以上。国家应该尽快制定燃料效率和油品质量标准;优先发展快速公共交通;鼓励开发、购买和使用替代燃料车,对大排量汽车实行更严格的环保限制。
3.深化市场化改革,让价格发挥基础性作用。
能源定价机制不科学,能源产品价格偏低是我国能耗水平偏高的根本原因。深化能源市场化改革、让价格发挥基础性作用,应成为我国节能降耗的根本措施。而深化能源市场化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完善定价机制,增强市场竞争性,加强社会性管制。
我国能源定价机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一是完善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切实解决资源所有权的“虚位”问题;二是对能形成有效竞争的能源产品推行市场定价,以及时、合理地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三是对具有自然垄断特性的环节实行有效的价格监管,主要是输配电网和天然气管网;四是形成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资源价格结构和比价关系;五是完善矿产权的招、拍、挂转让方式,并以边际使用者成本为依据进行政府干预。同时,还要建立对低收入人群的价格补贴制度。
从国外的成功经验来看,能源价格放开必须与增强市场竞争性和强化社会性管制同步进行。增强市场的竞争性,一是要放松新企业(尤其是民营、外资企业)进入和新技术使用的准入政策。二是要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在发电市场、石油批发、零售等下游产业甚至炼油等中游产业,有条件地放开市场准入。三是对国有能源企业实行以产权制度为核心内容的改革。
加强社会性管制的重点包括:完善安全、环保、质量、劳动保护等领域的法律法规;建立以社会性管制为核心内容的项目核准制,以安全、环保、质量、劳动保护等作为项目立项核准的主要依据;建立统一有效的行政监管体系,遏制生产者的违规行为。
4.完善政府考核方式。
在能源市场化改革相对滞后、政府官员的GDP情结还比较浓的情况下,建立相应的节能降耗考核制度是必要的,但不是最重要的。考核的目的应在于推动政府树立节能意识、深化市场化改革和加强社会性管制。
《工业部门是我国节能降耗的重点(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