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综合范文 >> 作文大全 >> 初三作文 >> 正文

古文化现象:多一笔,少一笔


古文化现象:多一笔,少一笔  
  我国许多地方的题匾和对联,有些字写的多一笔,或者少一笔,有人以为是错别字,其实这恰是书写者的独具匠心。
  
  比如济南“大明湖”碑的“明”字,写的是“目月”之“明”,这多出的一笔,恰在表明:大明湖就如济南的眼睛。杜甫有“济南名士多”的诗句,故历下亭的“名土轩”题匾时,书写者在“名”上多加了一点,“士”上多加了两点,意在期望济南的“名士”多一点,再多一点。
  
  像这样多一笔,少一笔的写法很多。山东曲阜孔府的楹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上联中的“富”字少上面一点,意为“富贵无头”;下联的“章”字下面的一竖一直通到上面,则表示“文章通天”。两个“错字”,一下子就体现孔府这个非常门第的身份。
  
  古徽州西递村徽商家里的一副错字联曾被定为西递第一联:“快乐每从辛苦得,便宜多自吃亏来”。在书写时,上联的“快”上少了一竖,“辛”字上多加一横。意为少一些快乐,多一份辛劳。下联的“多”字少了一点,“亏”字多添了一点,寓意“多一份辛苦,多一份收获,多吃一点小亏,可赚大便宜”,告诫后人做人要勤奋、要厚道,细细品味真是字字如金。
  
  还有山西平遥古城“日升昌”大掌柜门前的楹联:“轻重权衡千金日利;中西汇兑一纸风行。”下联的“纸”多写了一点,其寓意也是希望日升昌的汇票多一点,再多一点,体现了藏在字后的良苦用心。
  
  这样的写法,民间也多有效仿,小时候记得村里有位老先生写春联“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其中“寿”字多了一点,“福”写成了“衣”字旁,其用意也是表明一种美好的祈愿:“多点寿”、“多点福”的意思。
  
  其实,这些多一笔,少一笔的“错别字”,是一种流传已久的文化现象;是有寓意蕴含其中的,透过这“多一笔,少一笔”,我们看到的是“错”字背后人们的良苦用心!
  
  

《古文化现象:多一笔,少一笔》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41687.html

  • 上一篇范文: 写善良的作文
  • 下一篇范文: 写心中的梦的作文

  •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初三作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