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尊与右尊
左尊与右尊
口甄强
在礼仪活动中,我们常常会碰到“左尊”与“右尊”的问题。那么,到底什么时候“以左为尊”,什么时候“以右为尊”呢?在这里,笔者不揣浅陋,试对“左尊”与“右尊”的区别加以辨析。
一、在站位和座位安排上,中国是左尊右卑
在每年“两会”期间,当国家领导人集体亮相时,我们可以通过电视镜头看到,往往是胡锦涛居中,其左右依次是: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笔者发现,这个位次的排列恰恰是继承了中国古代的传统。请看示例:
①“项王即日因留沛公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坐。”——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②“从车骑,虚左,自迎赵夷门侯生。”——司马迁《史记·魏公子列传》
③“一声喊起,两边伏兵齐出:左边司马懿,右边司马昭,却抄在魏延背后,把延困在核心。”——罗贯中仨国演义》第九十五回
例①中的“东向坐”即坐在西面,面对东面。古代房屋的建筑布局是坐北朝南,这样的话,西面就是左面,意即项王、项伯坐在左面最尊贵的位置上,不把刘邦放在眼里,这明显就是以左为尊。例②中的“虚左”,意为信陵君空出最好的位子给侯生坐,这是对侯生的尊重,是以左为尊。例③中司马懿是司马昭的父亲,父亲埋伏在左边,可见是以左为尊的。
那么,以左为尊的传统由何而来呢?中国古代是乾为阳,坤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而左右方位也分阳阴。《礼记·杂记》云:“左为阳,阳,吉也;右为阴,阴,丧所尚也。”众所周知,因日出东方,故中国有视东方为尊贵的风尚,而按照古代中国居住方面的习俗,东边恰好是左边。另外,在中国本土文化里,男女也分阳阴,因而,在男尊女卑的社会里,左右分别与男女结合在一起,凡男女有别,皆左为男,右为女。《礼记·杂记》云:“凡男拜尚左手,女拜尚右手。”东汉著名经学家郑玄注日:“左,阳也。右,阴也。”古人甚至在行走的时候,也是男子靠左行,女子靠右行。比如《荀子·号令》中的“男子行左,女子行右”就是依据。
不过,要特别提醒的是,中国古代也有“右尊左卑”的情况,但它通常是指官职的大小,成语“无出其右”指的就是这种情况。如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这是指蔺相如的官职比廉颇大,属“尊右”现象。再如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元和九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左迁”即贬官,指白居易被贬到九江郡做司马小官,当然属“卑左”现象。类似情况在古代文献中多有记载,笔者不再赘述。需要注意的是,目前这种情况已经不存在了。
二、国际交往遵循“右尊左卑”的惯例
在国际交往中,为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和礼遇,座位排列、手势、动作以及语言形式都要遵循一定的规范。位次排列的基本原则是,让尊者处于安全并醒目的位置。国际交往中的习惯做法是以右为尊,大到政务往来、商务谈判,小到私人接触、社交应酬,凡是涉及排列位次以体现主次尊卑时,都坚持“以右为尊”原则。如商务谈判,主谈居中就坐,二号人物坐主谈的右边;两国政府人员交往时,悬挂国旗以旗面面向为准,来访国国旗挂在右边,东道国挂左边;签字仪式上,如果签字桌横放,双方签字人以进门方向为准,客方坐签字桌右侧,主方坐左侧;合影留念时,主人居左,主宾居右。总之,在国际交往中,以右为尊的原则在很多方面都有体现,这与中国传统的“尊左”是截然相反的。
那么,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归根结底还是中西文化的差异。在欧美国家,人们认为太阳从东方升起,朝气蓬勃,东边按照他们的思想就是右侧。西边就是左侧。而日落西山,黑暗将要降临,所以西边是不吉利的。正因如此,在西方社会,左手常常被认为只能行不洁之事。英语中的俗语“伸出吉利的那只脚”实际上就是指右脚。因而在西方国家,人们走路通常先迈右脚。其实,我们只要看看“right”这个单词的用法就可以知道西方文化对“右”是青睐有加。“right”除了译为“右,右边”之外,最常用的意思是“适当的,对的,正确的”。在英语里有“Right this way”的说法,中文意思为“这边请”。我们通常所说的“左右”在英语里说成“right and left”,右在前,左在后。在为客人引路的时候,也都是抬起右手以示方向。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左尊”还是“右尊”,不能一概而论,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在国际交往中,通常要遵循国际惯例——以右为尊;而在国内的政务礼仪活动中,则遵循“以左为尊”的原则。因此,我们既要尊重西方文化,表明国人的国际视野和开放姿态,又要坚持中国特色,继承和发扬我们的民族文化。
(作者单位:淮阴工学院人文学院)
《左尊与右尊》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42194.html
口甄强
在礼仪活动中,我们常常会碰到“左尊”与“右尊”的问题。那么,到底什么时候“以左为尊”,什么时候“以右为尊”呢?在这里,笔者不揣浅陋,试对“左尊”与“右尊”的区别加以辨析。
一、在站位和座位安排上,中国是左尊右卑
在每年“两会”期间,当国家领导人集体亮相时,我们可以通过电视镜头看到,往往是胡锦涛居中,其左右依次是: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笔者发现,这个位次的排列恰恰是继承了中国古代的传统。请看示例:
①“项王即日因留沛公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坐。”——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②“从车骑,虚左,自迎赵夷门侯生。”——司马迁《史记·魏公子列传》
③“一声喊起,两边伏兵齐出:左边司马懿,右边司马昭,却抄在魏延背后,把延困在核心。”——罗贯中仨国演义》第九十五回
例①中的“东向坐”即坐在西面,面对东面。古代房屋的建筑布局是坐北朝南,这样的话,西面就是左面,意即项王、项伯坐在左面最尊贵的位置上,不把刘邦放在眼里,这明显就是以左为尊。例②中的“虚左”,意为信陵君空出最好的位子给侯生坐,这是对侯生的尊重,是以左为尊。例③中司马懿是司马昭的父亲,父亲埋伏在左边,可见是以左为尊的。
那么,以左为尊的传统由何而来呢?中国古代是乾为阳,坤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而左右方位也分阳阴。《礼记·杂记》云:“左为阳,阳,吉也;右为阴,阴,丧所尚也。”众所周知,因日出东方,故中国有视东方为尊贵的风尚,而按照古代中国居住方面的习俗,东边恰好是左边。另外,在中国本土文化里,男女也分阳阴,因而,在男尊女卑的社会里,左右分别与男女结合在一起,凡男女有别,皆左为男,右为女。《礼记·杂记》云:“凡男拜尚左手,女拜尚右手。”东汉著名经学家郑玄注日:“左,阳也。右,阴也。”古人甚至在行走的时候,也是男子靠左行,女子靠右行。比如《荀子·号令》中的“男子行左,女子行右”就是依据。
不过,要特别提醒的是,中国古代也有“右尊左卑”的情况,但它通常是指官职的大小,成语“无出其右”指的就是这种情况。如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这是指蔺相如的官职比廉颇大,属“尊右”现象。再如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元和九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左迁”即贬官,指白居易被贬到九江郡做司马小官,当然属“卑左”现象。类似情况在古代文献中多有记载,笔者不再赘述。需要注意的是,目前这种情况已经不存在了。
二、国际交往遵循“右尊左卑”的惯例
在国际交往中,为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和礼遇,座位排列、手势、动作以及语言形式都要遵循一定的规范。位次排列的基本原则是,让尊者处于安全并醒目的位置。国际交往中的习惯做法是以右为尊,大到政务往来、商务谈判,小到私人接触、社交应酬,凡是涉及排列位次以体现主次尊卑时,都坚持“以右为尊”原则。如商务谈判,主谈居中就坐,二号人物坐主谈的右边;两国政府人员交往时,悬挂国旗以旗面面向为准,来访国国旗挂在右边,东道国挂左边;签字仪式上,如果签字桌横放,双方签字人以进门方向为准,客方坐签字桌右侧,主方坐左侧;合影留念时,主人居左,主宾居右。总之,在国际交往中,以右为尊的原则在很多方面都有体现,这与中国传统的“尊左”是截然相反的。
那么,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归根结底还是中西文化的差异。在欧美国家,人们认为太阳从东方升起,朝气蓬勃,东边按照他们的思想就是右侧。西边就是左侧。而日落西山,黑暗将要降临,所以西边是不吉利的。正因如此,在西方社会,左手常常被认为只能行不洁之事。英语中的俗语“伸出吉利的那只脚”实际上就是指右脚。因而在西方国家,人们走路通常先迈右脚。其实,我们只要看看“right”这个单词的用法就可以知道西方文化对“右”是青睐有加。“right”除了译为“右,右边”之外,最常用的意思是“适当的,对的,正确的”。在英语里有“Right this way”的说法,中文意思为“这边请”。我们通常所说的“左右”在英语里说成“right and left”,右在前,左在后。在为客人引路的时候,也都是抬起右手以示方向。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左尊”还是“右尊”,不能一概而论,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在国际交往中,通常要遵循国际惯例——以右为尊;而在国内的政务礼仪活动中,则遵循“以左为尊”的原则。因此,我们既要尊重西方文化,表明国人的国际视野和开放姿态,又要坚持中国特色,继承和发扬我们的民族文化。
(作者单位:淮阴工学院人文学院)
《左尊与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