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现状分析与思考
针对农村和社区闲散妇女劳动力多的情况,以政府埋单方式邀请外地优秀经纪人、工商和法律等部门的专家对经纪人进行培训,然后由经纪人再对这些妇女进行加工技术培训。同时,政府还出台了《关于发展来料加工业的若干扶持意见》,制定了发展规划,目前该县已有1.3万多人从事来料加工业务,加工费达1400多万元。缙云、云和、松阳、遂昌等地也以政府埋单的方式开展来料加工培训,发展来料加工业。
3、针对增强农民外出开发创业能力,突出**传统优势产业的技能培训。我市农民历史上就有外出创业的传统,龙(泉)庆(元)景(宁)菇农、缙云的鸭农等在全国都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各地围绕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抓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云和县聘请省农科院和本地知名专家,不间断地对各乡镇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并对各乡镇推荐的有5年以上实际操作经验的农民进行重点培训,经考试合格后颁发全国统一的技术职称证书和技术合格证书。同时,把这些获得证书的农民冠以“云和师傅”,极力加以宣传,把他们的信息资料制作成网页,为“云和师傅”走向全国搭建信息平台。异地开发的领域已从最初的单一的食用菌延伸到了茶叶、玩具、水电、运输等八大行业,有6000多人,足迹遍布全国25个省的135个县。
4、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层次低的现状,突出职业技能培训。从我市已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看,大多属简单的体力型劳动,劳动报酬低,转移稳定性差,而劳务市场上技工等技术含量较高的技术工人十分紧缺。为此,我市各地努力克服资金紧、设施落后等不利因素,突出抓好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培训档次。全年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数为1.79万人,占农民转移技能培训的41.01%,比去年底提高近3个百分点。如遂昌县以 “电工、车工、钳工、焊工”四大特色工种为培训重点,着力打造 “遂昌技工”品牌。对参加电工、车工、钳工、焊工等技工类培训的农民,允许其参加再次培训,即“取得初级资格证书的,可参加中级培训;取得中级资格证书,可参加高级培训”,不受职业技能培训券1人只能享受1次的规定限制。同时,调整并提高了对“遂昌技工”品牌培训项目的政府补贴标准。由原来每人最高补贴600元,调整提高为:电工,每合格1人政府补贴700元;电焊工,每合格1人政府补贴1200元;车工,每合格1人政府补贴800元;钳工,每合格1人政府补贴700元。
5、针对**侨乡优势的发挥,突出以跨国就业为重点的劳务输出技能培训。青田县依托华侨优势,千方百计引导农民出国务工,全面实行国际劳务免费培训,县财政对经培训达到初级职业技能标准的每人补贴300元,属欠发达乡镇的,每人补贴400元。加强技能培训机构建设,对县职业技术学校、总工会、县劳动培训中心等培训机构的师资进行全面摸底、充实、登记和造册,鼓励社会兴办了18家英语、厨师等国际劳务技能培训机构。根据农民出国就业需求,通过定向、委托等培训形式,着力抓好基础外语、厨师和服装等国际劳务培训,发放了5889本职业技能证书,为农民出国就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培训模式与转移就业相结合,调动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自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以来,围绕如何有效地开展培训,促进农民转移就业,调动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进行了探索,摸索出了一些较为有效的培训方式方法。
1、培训券制度。遂昌、缙云县对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实行培训券制度。他们的具体做法:由县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办公室(劳务办)统一制作“职业技能培训券”发放到各乡镇,再由乡镇政府在组织村、社区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将培训券发放给需要培训的农民,由农民自主选择培训内容、学习时间、培训学校。各培训机构凭培训券向县财政兑现培训经费。由于可以自主选择培训内容、培训学校,各培训机构之间为争取更多的培训券,增加了培训设施,聘请好的师资,开设适应农民需要的专业,努力提高培训质量,提高了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2、政企联合。近年来,我市二三产业发展较快,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多种原因企业存在招工难问题。各地以此为切入点,充分发挥政府在人员组织发动方面的优势,企业有良好的设施、师资等优势,实施政企业合作搞培训。青田县工业重镇温溪,制鞋业发展较快,他们就委托意尔康、格瑞斯等技术力量比较雄厚的企业,招收本地劳动力,实行车间授课,岗位实习,定期考核鉴定,并根据合格人数给企业支付必要的培训费。培训合格的人员,去留自由,愿意留在企业务工的,企业优先安排岗位。今年已培训387名学员,经统一考核后,384名合格人员被代培企业聘用,每月工资在1000元以上,深受企业和农民的欢迎。青田县飞鹤度假山庄以前经常招不到员工,自从设立了餐饮服务技能委培点后,已有20多位学员结业后直接留在山庄工作。企业负责人说,举办培训班不仅能创收,而且成了招收员工的最佳途径,解决了企业用工难的问题,从而形成了定点招收学员、定点培训、定点就业“一条龙”。云和县云丰乡与本县最大的玩具企业建立长期的政企合作关系,实行“五个定”的方式(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岗位、定技能)开展培训。缙云、遂昌、莲都等地也与本地企业建立了长期的政企培训就业合作关系。
3、定向培训。培训的目的是为了就业转移,为此我市各地加强了市场需求调研,围绕企业需要,进行定向培训。缙云县今年初专门组织人员,对18家不同产业的代表性企业进行员工素质情况和用工需求状况进行调查,了解到本地企业有大量的用工空间,为此,他们召集了县内100多家上规模企业负责人召开座谈会,了解企业的用工方向和标准要求,与企业商谈合作定向培训,今年为这些企业定向培训电子电工、服装车工、焊工、保安、超市管理人员、宾馆服务等人员2000多人。
4、订单培训。各县(市、区)充分利用职业高中、就业中心和社会中介机构的就业渠道开展订单 《市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现状分析与思考(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42846.html
3、针对增强农民外出开发创业能力,突出**传统优势产业的技能培训。我市农民历史上就有外出创业的传统,龙(泉)庆(元)景(宁)菇农、缙云的鸭农等在全国都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各地围绕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抓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云和县聘请省农科院和本地知名专家,不间断地对各乡镇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并对各乡镇推荐的有5年以上实际操作经验的农民进行重点培训,经考试合格后颁发全国统一的技术职称证书和技术合格证书。同时,把这些获得证书的农民冠以“云和师傅”,极力加以宣传,把他们的信息资料制作成网页,为“云和师傅”走向全国搭建信息平台。异地开发的领域已从最初的单一的食用菌延伸到了茶叶、玩具、水电、运输等八大行业,有6000多人,足迹遍布全国25个省的135个县。
4、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层次低的现状,突出职业技能培训。从我市已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看,大多属简单的体力型劳动,劳动报酬低,转移稳定性差,而劳务市场上技工等技术含量较高的技术工人十分紧缺。为此,我市各地努力克服资金紧、设施落后等不利因素,突出抓好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培训档次。全年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数为1.79万人,占农民转移技能培训的41.01%,比去年底提高近3个百分点。如遂昌县以 “电工、车工、钳工、焊工”四大特色工种为培训重点,着力打造 “遂昌技工”品牌。对参加电工、车工、钳工、焊工等技工类培训的农民,允许其参加再次培训,即“取得初级资格证书的,可参加中级培训;取得中级资格证书,可参加高级培训”,不受职业技能培训券1人只能享受1次的规定限制。同时,调整并提高了对“遂昌技工”品牌培训项目的政府补贴标准。由原来每人最高补贴600元,调整提高为:电工,每合格1人政府补贴700元;电焊工,每合格1人政府补贴1200元;车工,每合格1人政府补贴800元;钳工,每合格1人政府补贴700元。
5、针对**侨乡优势的发挥,突出以跨国就业为重点的劳务输出技能培训。青田县依托华侨优势,千方百计引导农民出国务工,全面实行国际劳务免费培训,县财政对经培训达到初级职业技能标准的每人补贴300元,属欠发达乡镇的,每人补贴400元。加强技能培训机构建设,对县职业技术学校、总工会、县劳动培训中心等培训机构的师资进行全面摸底、充实、登记和造册,鼓励社会兴办了18家英语、厨师等国际劳务技能培训机构。根据农民出国就业需求,通过定向、委托等培训形式,着力抓好基础外语、厨师和服装等国际劳务培训,发放了5889本职业技能证书,为农民出国就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培训模式与转移就业相结合,调动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自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以来,围绕如何有效地开展培训,促进农民转移就业,调动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进行了探索,摸索出了一些较为有效的培训方式方法。
1、培训券制度。遂昌、缙云县对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实行培训券制度。他们的具体做法:由县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办公室(劳务办)统一制作“职业技能培训券”发放到各乡镇,再由乡镇政府在组织村、社区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将培训券发放给需要培训的农民,由农民自主选择培训内容、学习时间、培训学校。各培训机构凭培训券向县财政兑现培训经费。由于可以自主选择培训内容、培训学校,各培训机构之间为争取更多的培训券,增加了培训设施,聘请好的师资,开设适应农民需要的专业,努力提高培训质量,提高了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2、政企联合。近年来,我市二三产业发展较快,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多种原因企业存在招工难问题。各地以此为切入点,充分发挥政府在人员组织发动方面的优势,企业有良好的设施、师资等优势,实施政企业合作搞培训。青田县工业重镇温溪,制鞋业发展较快,他们就委托意尔康、格瑞斯等技术力量比较雄厚的企业,招收本地劳动力,实行车间授课,岗位实习,定期考核鉴定,并根据合格人数给企业支付必要的培训费。培训合格的人员,去留自由,愿意留在企业务工的,企业优先安排岗位。今年已培训387名学员,经统一考核后,384名合格人员被代培企业聘用,每月工资在1000元以上,深受企业和农民的欢迎。青田县飞鹤度假山庄以前经常招不到员工,自从设立了餐饮服务技能委培点后,已有20多位学员结业后直接留在山庄工作。企业负责人说,举办培训班不仅能创收,而且成了招收员工的最佳途径,解决了企业用工难的问题,从而形成了定点招收学员、定点培训、定点就业“一条龙”。云和县云丰乡与本县最大的玩具企业建立长期的政企合作关系,实行“五个定”的方式(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岗位、定技能)开展培训。缙云、遂昌、莲都等地也与本地企业建立了长期的政企培训就业合作关系。
3、定向培训。培训的目的是为了就业转移,为此我市各地加强了市场需求调研,围绕企业需要,进行定向培训。缙云县今年初专门组织人员,对18家不同产业的代表性企业进行员工素质情况和用工需求状况进行调查,了解到本地企业有大量的用工空间,为此,他们召集了县内100多家上规模企业负责人召开座谈会,了解企业的用工方向和标准要求,与企业商谈合作定向培训,今年为这些企业定向培训电子电工、服装车工、焊工、保安、超市管理人员、宾馆服务等人员2000多人。
4、订单培训。各县(市、区)充分利用职业高中、就业中心和社会中介机构的就业渠道开展订单 《市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现状分析与思考(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