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破解“三农”问题的金钥匙
——对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在农业产业化的推进过程中,不少农民自发组建的专业合作组织应运而生,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面了解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现状,深入思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前景、对策和建议,根据县委主要领导的安排,县委政研室近期组织了一次专题调查。调查情况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引导农民走向市场和发展农村经济上,很好地解决了政府“统”不了、部门“包”不了、龙头企业“办”不了、农民单家独户“干”不了的许多问题,表现了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是新形势下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有效途径。各级各部门应切实加大领导和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
现状:亮点闪烁,成效初现
近年来,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很快,已初步呈现出多形式、多领域发展的良好势头。据调查统计,目前全县共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47个,其中专业合作社3个,专业技术协会(研究会)44个;有会(社)员5398个,带动农户12443户;拥有基地22628亩,辐射面积94628亩。
从发展情况看,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主要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创办主体多元。主要有产业大户创办、技术能人领办、龙头企业带动和集体单位主办等四种类型,所占比例依次为47%、26%、20%和7%。二是合作领域广泛。主营业务涉及养殖、种植、运输、加工、销售等多个领域,其中从事养殖业的21家,占44%;从事种植业的17家,占总数的36%;从事其他行业的9家,占20%。三是运作方式多样。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其一是技术交流型。全县共有14个,占总数的29.8%。包括安化县花木盆景协会、平口镇王里坪水果技术研究会等,主要是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开展技能培训,进行试验、示范和交流信息。其二是技术经济服务型。有30个,占总数的63.8%。包括平口镇丛阳村水果协会、杨林乡木瓜种植协会、田庄乡桃中村中猪养殖协会等,主要是在技术服务的基础上根据生产过程和会员利益的需要,统一购买生产资料,统一规模发展生产基地,统一产品销售。其三是经济实体型。有3个,占总数的6.4%。包括安化县优质果品产销合作社、碧源果业合作社、木子养殖合作社等,主要是为会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服务特别是销售、加工产品系列化服务。
从我县的实践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以下五个方面发挥了比较明显的作用:
一是促进了支柱产业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根据当地的资源条件和产业发展情况,以共同利益为基础,把农民组织起来,围绕主导产业共同从事产、加、销等经营活动,加强了农户、企业、基地之间的利益对接,一方面促进了产业基地的形成,另一方面促进了龙头企业的发育,在合作组织的联结和推动下,基地和龙头企业良性互动,从而促进了产业的发展和升级。安化县优质果品产销合作社是一个专门从事柑桔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自2001年成立以来,该合作社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发展柑桔基地和果农会员,同时通过设立产品保护价和建立利润分配返还机制,提高果农发展生产的积极性。目前,已吸收入股社员671户,联系桔农3278户,联系柑桔基地18个、面积1.8万亩。四年来,该社共外销柑桔20000多吨,使柘溪库区10个乡镇的柑桔商品率由原来的40%提高到70%以上,柑桔产量增长了一倍。
二是促进了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大多是以农村技术专家、致富能手、科技示范户为主体,他们讲什么农民听,他们教什么农民懂,他们让做什么农民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借助这种能人效应和示范效应,通过采取技术合作与信息交流等方式,把农业先进实用技术迅速有效地传播给会员和农户,形成了一支与专业机构相配合,与农民直接相连的群众性科技推广普及队伍。这支队伍弥补了政府农业技术推广力量的不足,较好地衔接了政府专业推广普及机构与广大农民群众的联系,缩短了农业科学技术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周期。平口镇丛阳村水果协会是由当地的技术能人刘丰国发起的合作组织。在该组织的推动下,丛阳村投资15.5万元修建了科教楼,创办了科技夜校,并配套开辟了40亩科普实验基地,聘请县农业局水果研究员刘干生、高级农艺师曾子明为常年科技顾问,经常性地组织果农学习栽种、施肥、嫁接等果树栽培技术,每年举办培训班3期以上,使18岁以上的村民都掌握了2至3门农业实用技术。
三是促进了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农民自愿参与的基础上把农民组织起来,带领千家万户一起闯市场,改变了农民一家一户的小生产经营方式,改变了农民在市场交易中的弱势地位,增强了农民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木子养殖合作社成立以前,农户单家独户发展养殖,疫病难防,销路难寻。合作社成立后,通过走“合作社+农户”的一体化合作经营道路,实行“七统一”服务(即统一收集市场信息、统一引种、统一饲料配方、统一免疫程序、统一生产技术操作、统一销售和统一品牌),使分散的养殖户成了“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目前,该合作社已发展社员160人,遍布周边10个行政村,2004年出栏商品猪近3万头,创产值2500多万元。
四是促进了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成立后,分散的农户成为产业链或产业群体的一分子,不同利益主体的资金、技术、劳动力、设备、土地等生产要素,按照市场要求优化组合,向优质、高产、高效农业集中,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安化县碧源果业合作社以东坪镇青全村布朗李示范基地为龙头,通过 《对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4386.html
——对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在农业产业化的推进过程中,不少农民自发组建的专业合作组织应运而生,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面了解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现状,深入思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前景、对策和建议,根据县委主要领导的安排,县委政研室近期组织了一次专题调查。调查情况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引导农民走向市场和发展农村经济上,很好地解决了政府“统”不了、部门“包”不了、龙头企业“办”不了、农民单家独户“干”不了的许多问题,表现了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是新形势下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有效途径。各级各部门应切实加大领导和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
现状:亮点闪烁,成效初现
近年来,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很快,已初步呈现出多形式、多领域发展的良好势头。据调查统计,目前全县共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47个,其中专业合作社3个,专业技术协会(研究会)44个;有会(社)员5398个,带动农户12443户;拥有基地22628亩,辐射面积94628亩。
从发展情况看,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主要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创办主体多元。主要有产业大户创办、技术能人领办、龙头企业带动和集体单位主办等四种类型,所占比例依次为47%、26%、20%和7%。二是合作领域广泛。主营业务涉及养殖、种植、运输、加工、销售等多个领域,其中从事养殖业的21家,占44%;从事种植业的17家,占总数的36%;从事其他行业的9家,占20%。三是运作方式多样。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其一是技术交流型。全县共有14个,占总数的29.8%。包括安化县花木盆景协会、平口镇王里坪水果技术研究会等,主要是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开展技能培训,进行试验、示范和交流信息。其二是技术经济服务型。有30个,占总数的63.8%。包括平口镇丛阳村水果协会、杨林乡木瓜种植协会、田庄乡桃中村中猪养殖协会等,主要是在技术服务的基础上根据生产过程和会员利益的需要,统一购买生产资料,统一规模发展生产基地,统一产品销售。其三是经济实体型。有3个,占总数的6.4%。包括安化县优质果品产销合作社、碧源果业合作社、木子养殖合作社等,主要是为会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服务特别是销售、加工产品系列化服务。
从我县的实践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以下五个方面发挥了比较明显的作用:
一是促进了支柱产业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根据当地的资源条件和产业发展情况,以共同利益为基础,把农民组织起来,围绕主导产业共同从事产、加、销等经营活动,加强了农户、企业、基地之间的利益对接,一方面促进了产业基地的形成,另一方面促进了龙头企业的发育,在合作组织的联结和推动下,基地和龙头企业良性互动,从而促进了产业的发展和升级。安化县优质果品产销合作社是一个专门从事柑桔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自2001年成立以来,该合作社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发展柑桔基地和果农会员,同时通过设立产品保护价和建立利润分配返还机制,提高果农发展生产的积极性。目前,已吸收入股社员671户,联系桔农3278户,联系柑桔基地18个、面积1.8万亩。四年来,该社共外销柑桔20000多吨,使柘溪库区10个乡镇的柑桔商品率由原来的40%提高到70%以上,柑桔产量增长了一倍。
二是促进了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大多是以农村技术专家、致富能手、科技示范户为主体,他们讲什么农民听,他们教什么农民懂,他们让做什么农民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借助这种能人效应和示范效应,通过采取技术合作与信息交流等方式,把农业先进实用技术迅速有效地传播给会员和农户,形成了一支与专业机构相配合,与农民直接相连的群众性科技推广普及队伍。这支队伍弥补了政府农业技术推广力量的不足,较好地衔接了政府专业推广普及机构与广大农民群众的联系,缩短了农业科学技术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周期。平口镇丛阳村水果协会是由当地的技术能人刘丰国发起的合作组织。在该组织的推动下,丛阳村投资15.5万元修建了科教楼,创办了科技夜校,并配套开辟了40亩科普实验基地,聘请县农业局水果研究员刘干生、高级农艺师曾子明为常年科技顾问,经常性地组织果农学习栽种、施肥、嫁接等果树栽培技术,每年举办培训班3期以上,使18岁以上的村民都掌握了2至3门农业实用技术。
三是促进了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农民自愿参与的基础上把农民组织起来,带领千家万户一起闯市场,改变了农民一家一户的小生产经营方式,改变了农民在市场交易中的弱势地位,增强了农民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木子养殖合作社成立以前,农户单家独户发展养殖,疫病难防,销路难寻。合作社成立后,通过走“合作社+农户”的一体化合作经营道路,实行“七统一”服务(即统一收集市场信息、统一引种、统一饲料配方、统一免疫程序、统一生产技术操作、统一销售和统一品牌),使分散的养殖户成了“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目前,该合作社已发展社员160人,遍布周边10个行政村,2004年出栏商品猪近3万头,创产值2500多万元。
四是促进了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成立后,分散的农户成为产业链或产业群体的一分子,不同利益主体的资金、技术、劳动力、设备、土地等生产要素,按照市场要求优化组合,向优质、高产、高效农业集中,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安化县碧源果业合作社以东坪镇青全村布朗李示范基地为龙头,通过 《对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