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成本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一个企业经营者都必须要高度重视的问题。一个企业要想在竞争中求得发展和生存,必须重视成本管理,积极更新成本管理观念,探索成本控制的新方法、新途径,只有这样才能使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发挥最佳作用。就此,本人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当前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管理观念落后,缺乏创新意识。
传统的成本管理是以企业是否节约为依据,片面地从降低成本乃至力求避免某些费用的发生入手,强调节约和节省。传统成本管理的目的可简单地归纳为减少支出、降低成本,这就是成本论成本的狭隘观念。
(二)成本管理缺乏驱动因素分析。
企业一般把业务量(如产量)看作是唯一的成本动因(自变量),至少认为它对成本分配起着决定性的制约作用,而把其他因素(动因)不作考虑。这虽不失为成本管理的有效思路,然而,业务量并不是驱动成本的唯一因素。此外,传统成本管理将固定成本简单地作短期的期间化处理,淹没了大量的长期性和战略性的重要信息,使企业多项活动的绩效难以真正体现。
(三)不能对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
在计划经济时代,制造成本在成本中占相当大的比重,其他如技术成本、服务成本等所占的比重很小,产品科技含量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将注意力集中于生产制造过程的成本控制是可取的。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观念突破了实体形式,成本中非产量驱动的技术成本、物流成本、服务成本等的比重日渐上升。在这种情况下,成本管理只注重生产过程的成本核算和控制,就不一定能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四)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落后。
一些企业成本管理处于落后状态,没有真正形成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不利于企业成本的宏观调控。这就要求对我们现行成本管理的方式、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建立新的成本管理模式。
二、加强企业成本管理的对策
(一)树立成本管理的效益观念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经济效益始终是企业管理追求的首要目标,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中也应该树立成本效益观念,实现由传统的“节约、节省”观念向现代效益观念转变。企业管理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向市场提供质量尽可能高、功能尽可能完善的产品和服务,力求使企业获取尽可能多的利润。
企业的一切成本管理活动应以成本效益观念作为支配思想,从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分析来看待投入成本的必要性、合理性,即努力以尽可能少的成本付出,创造尽可能多的使用价值,为企业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如我们××,随着矿井的深入开采,矿山压力增大,巷道变形严重,传统的梯形铁棚支护方式已经达不到要求,造成了巷道失修严重,每月生产上都要花费部分人力、物力进行扩修。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学习借鉴了兄弟单位先进的锚索、加长锚杆等支护方式,增强了支护强度,使巷道抵御矿压的能力大大增强,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扩修。仅从投资费用看,短期内生产成本明显提高,但从避免巷道重复扩修、浪费的人力、物力长远来看,总还是节约的。也就是说,短期内成本是“升”的趋势,但最终达到的目的却是“降”,像这种成本增加就是符合了成本效益观念。再比如,煤炭企业通过增加洗选煤设备,扩大产品品种,虽然设备投入使成本增加,但能够适应市场的需要,效益有了提高。可以说,以上这些支出都是必要的,“花钱是为了省钱”,都是成本效益观的体现。
(二)运用多动因理论加强成本管理的分析与研究
美国哈佛大学两位年轻的教授罗宾·库珀和罗伯特·卡普兰于1987年在一篇题为《成本会计怎样系统地歪曲了产品成本》的文章中第一次提出了“成本动因”(成本驱动因子)的理论,认为成本在本质上是一种函数,是各种独立或交互作用着的因素(自变量)合力驱动的结果。
按照库珀和卡普兰的“成本动因”理论,成本动因可归纳为五类:数量动因、批次动因、产品动因、加工过程动因、工厂动因。从这一观点出发,我们应在分析有关各种成本动因的基础上,开辟和寻找成本控制的新途径。如采购费用支出不单纯受采购数量所制约,还与采购次数有关,大量采购能降低单位采购成本;营销费用支出不单纯受销售数量所制约,还与销售批次有关,大批量销售能降低单位产品分担的营销费用。对这类问题,若能分析出各动因(自变量)与成本(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起成本函数的具体模型,即可进一步运用数学方法确定最优经济规模。
运用成本动因理论,还可以分析出除驱动成本的客观因素外,成本也会受到人为的主观因素的驱动。通过对成本主观动因的研究分析,可以更新我们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一些观念,以增强成本管理的实效。
一是将成本控制意识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一切管理行为,都必须建立在职工的认知和认同的基础上,没有广大职工对管理行为的认同,靠单纯的命令式的管理是很难奏效的。把成本控制意识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目的就是要依靠全体职工共同加强成本管理。例如,我们矿通过在全矿开展的“是降低工资收入还是降低材料成本”的大讨论活动,使干 《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43949.html
一、当前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管理观念落后,缺乏创新意识。
传统的成本管理是以企业是否节约为依据,片面地从降低成本乃至力求避免某些费用的发生入手,强调节约和节省。传统成本管理的目的可简单地归纳为减少支出、降低成本,这就是成本论成本的狭隘观念。
(二)成本管理缺乏驱动因素分析。
企业一般把业务量(如产量)看作是唯一的成本动因(自变量),至少认为它对成本分配起着决定性的制约作用,而把其他因素(动因)不作考虑。这虽不失为成本管理的有效思路,然而,业务量并不是驱动成本的唯一因素。此外,传统成本管理将固定成本简单地作短期的期间化处理,淹没了大量的长期性和战略性的重要信息,使企业多项活动的绩效难以真正体现。
(三)不能对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
在计划经济时代,制造成本在成本中占相当大的比重,其他如技术成本、服务成本等所占的比重很小,产品科技含量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将注意力集中于生产制造过程的成本控制是可取的。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观念突破了实体形式,成本中非产量驱动的技术成本、物流成本、服务成本等的比重日渐上升。在这种情况下,成本管理只注重生产过程的成本核算和控制,就不一定能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四)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落后。
一些企业成本管理处于落后状态,没有真正形成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不利于企业成本的宏观调控。这就要求对我们现行成本管理的方式、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建立新的成本管理模式。
二、加强企业成本管理的对策
(一)树立成本管理的效益观念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经济效益始终是企业管理追求的首要目标,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中也应该树立成本效益观念,实现由传统的“节约、节省”观念向现代效益观念转变。企业管理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向市场提供质量尽可能高、功能尽可能完善的产品和服务,力求使企业获取尽可能多的利润。
企业的一切成本管理活动应以成本效益观念作为支配思想,从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分析来看待投入成本的必要性、合理性,即努力以尽可能少的成本付出,创造尽可能多的使用价值,为企业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如我们××,随着矿井的深入开采,矿山压力增大,巷道变形严重,传统的梯形铁棚支护方式已经达不到要求,造成了巷道失修严重,每月生产上都要花费部分人力、物力进行扩修。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学习借鉴了兄弟单位先进的锚索、加长锚杆等支护方式,增强了支护强度,使巷道抵御矿压的能力大大增强,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扩修。仅从投资费用看,短期内生产成本明显提高,但从避免巷道重复扩修、浪费的人力、物力长远来看,总还是节约的。也就是说,短期内成本是“升”的趋势,但最终达到的目的却是“降”,像这种成本增加就是符合了成本效益观念。再比如,煤炭企业通过增加洗选煤设备,扩大产品品种,虽然设备投入使成本增加,但能够适应市场的需要,效益有了提高。可以说,以上这些支出都是必要的,“花钱是为了省钱”,都是成本效益观的体现。
(二)运用多动因理论加强成本管理的分析与研究
美国哈佛大学两位年轻的教授罗宾·库珀和罗伯特·卡普兰于1987年在一篇题为《成本会计怎样系统地歪曲了产品成本》的文章中第一次提出了“成本动因”(成本驱动因子)的理论,认为成本在本质上是一种函数,是各种独立或交互作用着的因素(自变量)合力驱动的结果。
按照库珀和卡普兰的“成本动因”理论,成本动因可归纳为五类:数量动因、批次动因、产品动因、加工过程动因、工厂动因。从这一观点出发,我们应在分析有关各种成本动因的基础上,开辟和寻找成本控制的新途径。如采购费用支出不单纯受采购数量所制约,还与采购次数有关,大量采购能降低单位采购成本;营销费用支出不单纯受销售数量所制约,还与销售批次有关,大批量销售能降低单位产品分担的营销费用。对这类问题,若能分析出各动因(自变量)与成本(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起成本函数的具体模型,即可进一步运用数学方法确定最优经济规模。
运用成本动因理论,还可以分析出除驱动成本的客观因素外,成本也会受到人为的主观因素的驱动。通过对成本主观动因的研究分析,可以更新我们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一些观念,以增强成本管理的实效。
一是将成本控制意识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一切管理行为,都必须建立在职工的认知和认同的基础上,没有广大职工对管理行为的认同,靠单纯的命令式的管理是很难奏效的。把成本控制意识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目的就是要依靠全体职工共同加强成本管理。例如,我们矿通过在全矿开展的“是降低工资收入还是降低材料成本”的大讨论活动,使干 《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