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着他们的眼睛
想着他们的眼睛
去上典型课例考评课之前,听曾经亲历过的同事说,偌大的一间教室,独在讲台与三个评委上课的那种方式,说不清楚是淡淡的忧虑,还是莫名的渴望。2010年11月27日,带着那一份期待与热情,我孑然一身站在讲台上,教室后的黑板报很漂亮,教室里座位静静的,似乎在等待和陪伴着上课的老师。教室,也就一个战场,我面对着三位正襟危坐的评委。
同学们,上课!我走上讲台,一如平常的开口。“老师好!同学们好!”这样的问候没有在耳边响起。我的学生呢?面对整齐的课桌,与它们朝夕相处的那些孩子呢?这是临泉二中高二年级的教室,平时该是满满一教室豆蔻年华的青春气息,喧闹与梦想洋溢着每一节课,可我的眼前现在只有令人敬重的考官。
我在黑板上板书“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在“墓前”和“讲话”下面划了一道横线——“谁知道我划横线的词语,有什么目的吗?知道的同学请回答。”我扫视了一下空空的教室,略作停顿,然后我说:“好的,刚才某某同学说的真好,这两个词告诉了我们文章是一篇悼词。那么,悼词的文体有何特点?谁来回答呢?……”
“好的,做为悼词,关键是对人物的事迹进行总结和评价,恩格斯是从哪些方面概括马克思的伟大贡献的,从课文中哪一段中体现出来?请同学们好好看看书。趁着“看书”这一瞬间的空闲,我瞧了一眼窗外,葱郁的广玉兰厚厚的叶子,在阳光下闪着微微的亮光,那枯黄的草坪中间,低矮的黄杨树,依然翠绿着。
教室的前门是关着的,我静静地“等候”了几秒钟后开口:“谁找好了,请站起来回答?某某同学,你说吧,我从您的眼睛里看到了自信。对,马克思的事迹,主要是从“理论贡献”和“实践贡献”两个大方面来说的,具体一点呢?在课文的第几段里出现了?………‘好的,回答的很到位,大家可得向你学习啦。”
我在讲台上自言自语自问自答,然后在黑板上板书早就准备好的内容。口里念念有词,第一点、第二点……眼前的学生自然是没有的,在开始的略微不适应之后,我开始适应了这样的方式,纵然平时教室里上课,学生中内向的不愿意回答问题的总是多数,时常要点到他们的名字,才期期艾艾地开口。
面对没有一个学生的教室,我的眼前却满是熟悉学生在晃动。那些可爱勤奋的学生,离开了高中走进了大学,踏人了社会,难得有机会再能相聚。相见时难只有怀念,于是乎,我循着教材设计的问题,想起他们曾经熟悉的眼睛,开始逐一喊他们的名字,请“他们”起来回答问题,正确了,错误了,我都给予表扬和鼓励,偶尔也批评“他们”,“回答不是很理想啊,请你的同桌来帮忙救助!”这是平时上课时常用的语言。
我看到评委偶尔也抬头看看我,与他们的目光对视,很快就闪开了。更多时候,他们在低头记录着。我有更多时间去想象,在那些空的位置上,在自己的教室里,坐着的是谁,遥想那些熟悉而远离的眼睛,我的课在不知不觉之间,根据自己的教案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开始点名回答或是赞扬他们,在讲台上这边走到那边,举手投足间,教室里是满满的温暖与慰藉。
“李老师,课就上到这儿,下面请你回答几个问题……”评委喊停了还沉浸上课情绪里的我,一下子从三十多分钟的梦想与虚幻中清醒过来。在评委严肃的目光中,我合上书本,进入下一个环节——答辩!
感谢这样的一节考评课,让我有了一次难忘的上课经历,也有了这样的文字,来回忆怀念那些远行的学生。
《想着他们的眼睛》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44218.html
去上典型课例考评课之前,听曾经亲历过的同事说,偌大的一间教室,独在讲台与三个评委上课的那种方式,说不清楚是淡淡的忧虑,还是莫名的渴望。2010年11月27日,带着那一份期待与热情,我孑然一身站在讲台上,教室后的黑板报很漂亮,教室里座位静静的,似乎在等待和陪伴着上课的老师。教室,也就一个战场,我面对着三位正襟危坐的评委。
同学们,上课!我走上讲台,一如平常的开口。“老师好!同学们好!”这样的问候没有在耳边响起。我的学生呢?面对整齐的课桌,与它们朝夕相处的那些孩子呢?这是临泉二中高二年级的教室,平时该是满满一教室豆蔻年华的青春气息,喧闹与梦想洋溢着每一节课,可我的眼前现在只有令人敬重的考官。
我在黑板上板书“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在“墓前”和“讲话”下面划了一道横线——“谁知道我划横线的词语,有什么目的吗?知道的同学请回答。”我扫视了一下空空的教室,略作停顿,然后我说:“好的,刚才某某同学说的真好,这两个词告诉了我们文章是一篇悼词。那么,悼词的文体有何特点?谁来回答呢?……”
“好的,做为悼词,关键是对人物的事迹进行总结和评价,恩格斯是从哪些方面概括马克思的伟大贡献的,从课文中哪一段中体现出来?请同学们好好看看书。趁着“看书”这一瞬间的空闲,我瞧了一眼窗外,葱郁的广玉兰厚厚的叶子,在阳光下闪着微微的亮光,那枯黄的草坪中间,低矮的黄杨树,依然翠绿着。
教室的前门是关着的,我静静地“等候”了几秒钟后开口:“谁找好了,请站起来回答?某某同学,你说吧,我从您的眼睛里看到了自信。对,马克思的事迹,主要是从“理论贡献”和“实践贡献”两个大方面来说的,具体一点呢?在课文的第几段里出现了?………‘好的,回答的很到位,大家可得向你学习啦。”
我在讲台上自言自语自问自答,然后在黑板上板书早就准备好的内容。口里念念有词,第一点、第二点……眼前的学生自然是没有的,在开始的略微不适应之后,我开始适应了这样的方式,纵然平时教室里上课,学生中内向的不愿意回答问题的总是多数,时常要点到他们的名字,才期期艾艾地开口。
面对没有一个学生的教室,我的眼前却满是熟悉学生在晃动。那些可爱勤奋的学生,离开了高中走进了大学,踏人了社会,难得有机会再能相聚。相见时难只有怀念,于是乎,我循着教材设计的问题,想起他们曾经熟悉的眼睛,开始逐一喊他们的名字,请“他们”起来回答问题,正确了,错误了,我都给予表扬和鼓励,偶尔也批评“他们”,“回答不是很理想啊,请你的同桌来帮忙救助!”这是平时上课时常用的语言。
我看到评委偶尔也抬头看看我,与他们的目光对视,很快就闪开了。更多时候,他们在低头记录着。我有更多时间去想象,在那些空的位置上,在自己的教室里,坐着的是谁,遥想那些熟悉而远离的眼睛,我的课在不知不觉之间,根据自己的教案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开始点名回答或是赞扬他们,在讲台上这边走到那边,举手投足间,教室里是满满的温暖与慰藉。
“李老师,课就上到这儿,下面请你回答几个问题……”评委喊停了还沉浸上课情绪里的我,一下子从三十多分钟的梦想与虚幻中清醒过来。在评委严肃的目光中,我合上书本,进入下一个环节——答辩!
感谢这样的一节考评课,让我有了一次难忘的上课经历,也有了这样的文字,来回忆怀念那些远行的学生。
《想着他们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