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学校总结---打造亮点 彰显办学个性 整合优势 推动特色兴校
2004/2005学年度秋学期,我校在县教育局的直接领导下,继续坚持以“依法办校,以德治校,科研兴校,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的治校方略,以“欲求人人成才,先求个个成人;欲求人人优秀,先求人人进步”为办学理念,以“教学高质量,师资高水平,管理高效能,环境高品牌”为办学宗旨,以“分区而治,一职多能,权力下放,重心下移”为管理模式,以“德育为先,教学为主,素质为主,育人为本”为育人模式,以跨越式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深化改革为原动力,以队伍建设为驱动力,以教学质量为生命线,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办好远程教育,办好高三复习基地,用稳健的步伐将跨越式发展之路不断走好、走稳、走活。
一学期来,我校上下,求真务实,奋发进取,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不断提升,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办学活力不断激发,学校声誉不断攀升。2004年9月我校被县教育局授予“学洋思试点校”和县“第三届规范学校”。2005年元月我校又被县教育局和县教育督导室联合授予“基本无流生校园”称号。2005年1月11日,盐阜大众报以《勇立潮头唱大风》为题报道了“省先进教育工作者”——我校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张佳禹同志的办学先进经验。2005年1月15日,我校成功举办了全县初中“校长沙龙”第二届年会。
一、实行管理创新,推行精致化管理
1、团结协作,实行分区负责制
本学期,我校成功与县四中合并,并在原四中校区建立了全县唯一的一所高三复习基地——县三中高中复习班,使得我校成为一所地跨南、北、中三大校区的大学校。为了便于管理,我校实行了“分区而治,一职多能,权力下放,重心下移”的管理模式。北校区由副校长于广春同志为分管校长,全权负责高三复习基地的日常管理;南校区由副校长戴祥明同志为分管校长,全权负责远程教育实验基地教育教学的日常管理;本部由副校长徐永生同志为分管校长,全权负责素质教育基地的日常管理;少年体校由副校长王道荣同志为分管校长,全权负责少年体校基地的日常管理。四位副校长直接向校长张佳禹同志负责,按照“分工不分家,科学决策,民主集中”的原则推行合作化管理。分区管理模式给学校带来了新鲜的办学活力。
2、科学决策,实行年级负责制
为了推行精致化管理,学校实行了年级主任分抓年级的管理模式,负责对年级工作的决策与管理。初一年级南园由教务处韩松主任主抓,本部由教务处副主任仇玉云同志协抓;初二年级南园由团委书记徐为波同志主抓,本部由办公室主任李功流同志协抓;初三年级南园由教务处副主任李成宜同志主抓,本部由政教处副主任李士兵同志协抓;北园高三年级由教务处副主任李国章同志主抓;少年体校由训练处主任赵建友同志主抓。年级管理模式给学校带来了新鲜的教育活力。
二、实行教学创新,强化教学常规管理
1、争先创优,实施新课改
为了借助新课改的强劲东风,提高我校教师的教研教改水平,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本学期,我校通过多种渠道努力实施课程改革。一是利用会议、交流等手段大力宣传新课改,传播新课改,部署新课改,不断营造一个实施新课改,提升学校品牌的良好氛围。坚持学校、领导、老师“三方同进”,积极规划落实新课改的基本框架;坚持培训、学习、研究“三轮齐转”。二是通过“送出去”培训,让教师“走近”新课改,先后选派李光磊、张正标、殷瑞明等近30名同志到镇江、盐城等地参加新课改培训,30多人次参加各种形式的新课改培训,30多人次参加各种形式的新课改实验课堂的听课学习;三是通过“潜下去”研究,让教师“走进”新课改,目前我校80%以上的教师都确立了自己的新课改研究课题。由于我校新课改工作能有条不紊的展开,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蔡中茂老师在县初中新课改优质课评比中荣获一等奖,张健老师在省新课改数学论文评比中荣获二等奖,陆可爱在《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社举办的全国语文教师“四项全能”大赛中荣获“四项全能”光荣称号。2005年1月我校的新课改经验被《滨海教育(试刊)》刊登推介。新课改为我校教师素质提高带来了新的时空。
2、开拓进取,发扬“洋思”精神
为了把“学洋思试点校”这一品牌做实做细做活,本学期我校继续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坚持走“学洋思”之路,力求在“神似”上下功夫,优化30分钟的授课效果,精编15分钟的课堂练习。一是学习洋思人的教育思路,致力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充分提高授课效益。本学期每门功课都安排了两套练习,其中一本指定为课堂检测本,通过课堂检测,明确了授课目的,提高了课堂效益,也为备课提出了更高要求。朱海艳、程素梅、冯海霞、刘显会、蔡中茂、孙开平、孟怀成、朱光瑾、王海英、殷瑞明、武仕燕、徐迎春、胡卫东、李爱萍等老师备课认真,课内检测批改及时,工作认真负责,通过评比再次掀起了学洋思新高潮。二是学习洋思人的教学精神,树立师德典型,充分调动老师的工作积极性。本学期我校以师德师风建设为突破口,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工作能力。2004年11月23日组织全体初三任课老师到条港初中学习取经,学习条港人的敬业精神,弘扬洋思人的奉献精神。谢应标、李锦萍、李宁、王宿海、田春兰等老师年纪已高仍任教主科,副校长戴祥明、办公室主任李功流带头任教初二、初三两个班 《秋季学校总结---打造亮点 彰显办学个性 整合优势 推动特色兴校》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44683.html
一学期来,我校上下,求真务实,奋发进取,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不断提升,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办学活力不断激发,学校声誉不断攀升。2004年9月我校被县教育局授予“学洋思试点校”和县“第三届规范学校”。2005年元月我校又被县教育局和县教育督导室联合授予“基本无流生校园”称号。2005年1月11日,盐阜大众报以《勇立潮头唱大风》为题报道了“省先进教育工作者”——我校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张佳禹同志的办学先进经验。2005年1月15日,我校成功举办了全县初中“校长沙龙”第二届年会。
一、实行管理创新,推行精致化管理
1、团结协作,实行分区负责制
本学期,我校成功与县四中合并,并在原四中校区建立了全县唯一的一所高三复习基地——县三中高中复习班,使得我校成为一所地跨南、北、中三大校区的大学校。为了便于管理,我校实行了“分区而治,一职多能,权力下放,重心下移”的管理模式。北校区由副校长于广春同志为分管校长,全权负责高三复习基地的日常管理;南校区由副校长戴祥明同志为分管校长,全权负责远程教育实验基地教育教学的日常管理;本部由副校长徐永生同志为分管校长,全权负责素质教育基地的日常管理;少年体校由副校长王道荣同志为分管校长,全权负责少年体校基地的日常管理。四位副校长直接向校长张佳禹同志负责,按照“分工不分家,科学决策,民主集中”的原则推行合作化管理。分区管理模式给学校带来了新鲜的办学活力。
2、科学决策,实行年级负责制
为了推行精致化管理,学校实行了年级主任分抓年级的管理模式,负责对年级工作的决策与管理。初一年级南园由教务处韩松主任主抓,本部由教务处副主任仇玉云同志协抓;初二年级南园由团委书记徐为波同志主抓,本部由办公室主任李功流同志协抓;初三年级南园由教务处副主任李成宜同志主抓,本部由政教处副主任李士兵同志协抓;北园高三年级由教务处副主任李国章同志主抓;少年体校由训练处主任赵建友同志主抓。年级管理模式给学校带来了新鲜的教育活力。
二、实行教学创新,强化教学常规管理
1、争先创优,实施新课改
为了借助新课改的强劲东风,提高我校教师的教研教改水平,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本学期,我校通过多种渠道努力实施课程改革。一是利用会议、交流等手段大力宣传新课改,传播新课改,部署新课改,不断营造一个实施新课改,提升学校品牌的良好氛围。坚持学校、领导、老师“三方同进”,积极规划落实新课改的基本框架;坚持培训、学习、研究“三轮齐转”。二是通过“送出去”培训,让教师“走近”新课改,先后选派李光磊、张正标、殷瑞明等近30名同志到镇江、盐城等地参加新课改培训,30多人次参加各种形式的新课改培训,30多人次参加各种形式的新课改实验课堂的听课学习;三是通过“潜下去”研究,让教师“走进”新课改,目前我校80%以上的教师都确立了自己的新课改研究课题。由于我校新课改工作能有条不紊的展开,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蔡中茂老师在县初中新课改优质课评比中荣获一等奖,张健老师在省新课改数学论文评比中荣获二等奖,陆可爱在《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社举办的全国语文教师“四项全能”大赛中荣获“四项全能”光荣称号。2005年1月我校的新课改经验被《滨海教育(试刊)》刊登推介。新课改为我校教师素质提高带来了新的时空。
2、开拓进取,发扬“洋思”精神
为了把“学洋思试点校”这一品牌做实做细做活,本学期我校继续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坚持走“学洋思”之路,力求在“神似”上下功夫,优化30分钟的授课效果,精编15分钟的课堂练习。一是学习洋思人的教育思路,致力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充分提高授课效益。本学期每门功课都安排了两套练习,其中一本指定为课堂检测本,通过课堂检测,明确了授课目的,提高了课堂效益,也为备课提出了更高要求。朱海艳、程素梅、冯海霞、刘显会、蔡中茂、孙开平、孟怀成、朱光瑾、王海英、殷瑞明、武仕燕、徐迎春、胡卫东、李爱萍等老师备课认真,课内检测批改及时,工作认真负责,通过评比再次掀起了学洋思新高潮。二是学习洋思人的教学精神,树立师德典型,充分调动老师的工作积极性。本学期我校以师德师风建设为突破口,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工作能力。2004年11月23日组织全体初三任课老师到条港初中学习取经,学习条港人的敬业精神,弘扬洋思人的奉献精神。谢应标、李锦萍、李宁、王宿海、田春兰等老师年纪已高仍任教主科,副校长戴祥明、办公室主任李功流带头任教初二、初三两个班 《秋季学校总结---打造亮点 彰显办学个性 整合优势 推动特色兴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