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乡镇地方税源建设研究与思考
目前,我国改期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关键阶段。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可能更复杂、更突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乡镇地方税源建设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如何结合县情,壮大乡镇地方税源,摆脱乡级财政困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助力,是新阶段对我们地税部门提出的一个严峻课题。
一、县情背景
都昌,鄱阳湖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全县总面积2700平方公里,人口73万,其中身居海外、外地务工人员达20万之众。2008年全县地税收入计划6900万元,占全年财政收入计划的39.43,其中乡镇地税收入为2339万元,仅占全县收入计划的33.90。这里有江南面积最大的沙丘,有省级森林公园,有与庐山隔湖相望素有鄱阳湖魔鬼黑三角之称的老爷庙水域,滨湖2个乡镇被联合国鹤类基金保护委员会划定为保护区,是候鸟越冬的天堂。都昌外湖水面占鄱阳湖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水产得天独厚,联合国援建项目2799万亩精养鱼池正日益发挥作用。周溪镇生产的有核珍珠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二,产品远销日本、韩国、中东及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享有中国淡水珍珠之乡的美誉。境内物产丰裕,人称“稻菽宝地”,金花(油菜)银花(棉花)闻名全国。矿产资源蕴藏丰富,精白钨矿、天然硅沙、花岗石取之不尽。都昌自古以来就有种植药材的习惯,驰名中外的蔓荆子、神药奇花“菊三七”都是地道的中药材。“百匠之乡”驱使大批能工巧匠外出务工创业,都昌籍建筑大军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全县水陆交通极为便利,港运码头空前繁忙,杭瑞高速横贯东西,规划中的衢九铁路也将通过境内。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堪称“水产大县”、“农业大县”、“资源大县”、“建筑强县”。由于多种原因,乡镇经济发展缓慢,二、三产业相对滞后,乡级地方财政异常困难,赤字每年居高不下,乡镇债务包袱日益沉重。国家取消农业税后,乡镇收入来源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加强乡镇地方财源建设愈显迫切。
二、现阶段乡镇地方税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1、产业结构失衡第三产业滞后
从三个产业在我县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和劳动力结构来看,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偏高达48,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过低为29,第三产业相对滞后只有23。一二三产业间差距过大,整体结构畸形,这种布局严重制约着地方税收的增长。据统计,来自一二产的税收有的乡镇几乎为零,地方税收主要靠第三产业支撑,第三产业提供的税收大多集中在建筑、零售、餐饮、运输及金融等行业,受多种因素影响,这些行业发展缓慢,有的近乎停滞不前甚至逐年萎缩。
2、税收规模过小比重逐年下降
乡镇地方税收不仅存在税源分散、征管难度大、征管成本高等一系列问题,而且收入规模也很小,仅占全县三分之一份额的乡镇地方税收很难满足地方政府实现和履行社会经济职能的客观需要,税收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功能弱化。在全县24个乡镇中,年地方税收超100万元的只有七个,仅占30,目前,尚未出现年地方税收过200万元的乡镇。分税制后,乡镇地方税收占全县财政收入、地方税收和GDP的比重虽呈波浪式升降,但总体趋势在下滑,从近年看,每年下降比例均在10以上。
3、税源结构单一税收后劲乏力
都昌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工业弱县、财政穷县。目前许多乡镇仍是“一穷二白三稀少”,即税源结构单一,收入来源主要靠农业,乡镇工业基本上是空白,第三产业发展上不去,税收收入少,乡镇普遍存在增收困难,短期内难以解决。第一产业商品转化率低,二、三产业发展迟缓。个体零售业、运输业、建筑业三个行业是乡镇地方税收的主要税源,除此之外,其他行业因“势单力薄”被挤在门外。这种缺少工业支撑的地方税收结构并不能从根本上引导地方税收迅速步出低谷,相反只能使乡镇地方税收走入死胡同。以前年度完成税收任务主要依赖于生猪、手工业、移民建镇以及农副产品加工贩运四块税收,受政策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影响,这四块税收如今已不存在,加之农业税的取消,使本不堪重负的乡镇财政雪上加霜,陷入濒临崩溃的边缘。根据税源预测及分析,乡镇地方税收总体缺口达三分之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缺口还呈逐年扩大之势,如不及时扭转这种局面,后果不堪设想。
4、征管措施不力跑冒滴漏严重
目前,一个乡镇大多只有一位税收管理员,只能抓好日常税收征管,根本无暇顾及“芝麻”小税,更不用说打击各种偷逃抗税。这就造成两种局面,一方面是税源严重不足,而另一方面则存在大量的税收跑冒滴漏。一些乡镇认为捡“芝麻”小税得不偿失、不划算,于是就放松或者放弃管理,也不组织力量进行清收,而是眼睛向外到处挖税、引税、买税、垫税,这不仅扰乱了正常的税收征管秩序,人为地造成税收增长的假象,为国家预算编制发出了错误的信号,给税收征管带来了诸多隐患,而且也为滋生腐败提供了温床。因管理不到位而导
致税款大量流失的有车船、砂石、农林牧副渔等行业税收。
三、现阶段乡镇地方税源建设的思考
1、立足本地税源。我县乡镇众多,各地自然资源和客观条件千差万别,因此要本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从认真分析研究本地经济结构和税源结构入手,围绕税收抓发展,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什么产业有优势就发展什么产业,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眼睛向内,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切忌舍近求远、舍本逐末,把经济的重点切实转移到能够迅速增加地方税收和地方可用财力的税源建设上来。
2、巩固基础税源。商品零售业、交通运输业、建筑安装业已在乡镇成三足鼎立之势,且发展多年,地位不可替代,是乡镇的基础产业和税源。鉴于其组织形式松散,难以发挥整体效能,可尝试组建行业协会,靠大联强,借鸡生蛋,实行集约式经营,提升规模效应,做大第三产业这块“蛋糕”,为乡镇地方税收提供不竭的税源。
3、壮大支柱税源。经济决定税收。无工不富,无农不稳,无商不荣。工业是领跑税收的火车头。当前要紧紧抓住沿海产业向内地梯度转移的有利时机,大力招商兴工,积极鼓励台胞和外出客商来都昌投资兴业,发展一批投资少、见效快的短平快项目,如服装织造、小五金生产、机器零部件加工等。要重点抓好蔡岭经济技术示范区和苏山石材工业园建设,用大开放推进大工业,努力营造招商、亲商、留商、富商的浓烈氛围,把工业园区逐步建成产业的孵化基地和税收增长的源泉地。要大力推进农业的产业化进程,将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环节结合成一个新的农业体系,实行种养、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要以市场为导向,组织生产,通过加工、购销,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使农业成为高效盈利产业,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乡有基地,村有专业,组有专品,有龙头企业带动的科学合理的农村经济格局,把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在这方面有粮棉油等传统种植业,也有中药材、高效林果业开发,还有特种水产养殖等。同时要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充分发挥其在市场经济形势下最富活力、蕴藏潜力的优势,坚持多业并举,多种经济成分齐上,促进三种产业均衡协调发展。惟有如此,地方税收才能后劲长足,税源充裕。
4、培植后续税源。第三产业是地方税收的主要来源,要想税收快速持续健康增长,当务之急要大力培植后续税源。利用固有设施和场地如汪墩乡的城乡大市场引导外地或本地客商进城经营,以求尽快形成专业化市场。借鉴苏南模式,鼓励有资金、技术、项目的外出人员回乡创业,由点到面,全面开花。在全县形成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以创业推动发展,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业加快致富。各乡镇要针对本地资源,选准项目,科学决策定位,完善基础设施,全力筑巢引凤,逐步发展壮大。
5、开发特色税源。都昌是特色之乡。乡镇要围绕各自特色做活经济文章。如周溪的珍珠、大沙的座垫、和合的银鱼、化民的“菊三七”、徐埠的生猪、苏山的花岗石、多宝的蔓荆子和型砂、北炎的棉花、南峰的豆参、大港的绿茶和木沙发、汪墩的林果,阳峰的白钨和建筑、都镇的青虾等。要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科学化管理”的原则,组成“公司 农户”或“公司联家庭工厂”的行业集团,走集团化、规模化经营之路,做大做强特色税源。
6、扶持新生税源。依靠当地资源,招商引资,或利用民间资本入股经营,大打旅游牌,全力推出纯地税项目,壮大地税规模,对新上具有广阔前景和市场空间的旅游项目,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定位、高效能管理,大造声势,广播舆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软硬件上做足文章,同时要走出去推介旅游项目,吸收外地客源。针对我县的旅游资源,可在多宝乡洞子李村靠近鄱阳湖畔建立候鸟观赏区,在苏山建设湖滨浴场,烧好老爷庙这柱“香”,重磅推出鄱阳湖“魔鬼黑三角”探险旅游,使之尽快纳入环庐山旅游经济圈,规划建设好大港省级森林公园,尽早上马老爷庙风力发电项目,做大蔡岭江西新时代油脂加工,改变苏山石材资源税征收方式,借船出海,重组民营水路货运公司。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推动新生税源的发展。
7、强化税收征管。要全面掌握乡级税源,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落实收入目标责任制,建立车船、建安、其他工商税收税源分类台账,实行户籍式动态管理。在搞好市场调查、国家产业政策及效益分析的基础上,制定5税源建设规划,建立乡镇地方税源建设项目库。乡镇要转变观念支持地税部门依法治税,组建专班人马,勤捡“芝麻”。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以改水、改厕、改路为重点的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正全面展开,地税部门要全面掌握动态信息,主动跟进,加强管理,同时要组织开展各种税收专项检查,严厉打击偷逃抗骗税,坚决禁止引税、挖税、买税、垫税等不正当行为。建立乡村两级协护税网络,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加强地税干部队伍建设,弘扬爱岗敬业,严禁出现“走读”税干。
8、实行乡财县管。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一级已基本没有了自己的收入来源,沉重的债务包袱压得乡镇透不过气来。为完成税收任务,每一位乡干部都是收税人,身上都有指标,乡镇干部怨声载道,苦不堪言。借鉴安徽经验,实行乡财县管已势在必行。当然这要在撤乡并镇,精简机构,压缩财政供养人员,其他方面改革配套进行的情况下进行。也可以采取县乡分成或转移支付等手段 《现阶段乡镇地方税源建设研究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