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指导意见
2005年是我县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整体推进、快速发展至关重要的一年。根据农村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转轨加快的新形势,面对农民增收难、财政运转难和乡村债务化解难等诸多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各级组织必须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对农村工作的指导。
总体思路是:坚持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揽全局,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奋斗目标,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主攻方向,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切实抓好龙头企业建设、产业基地培育、小康住宅示范、农村经营体制创新和科技推广应用五大重点。
经济指标是:在2004年基础上,农业增加值增长7%;农村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亿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00元以上;力争农村乡镇财政收入稳中有增。
一、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制约农村发展的结症是传统的城乡二元体制,打破这一体制关键在于加快农业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发展。要着眼于以工带农,以城带乡,联动发展,坚持农业城乡统筹,产业化经营。
1、大力发展品牌农业
一是以提升棉花产业化水平为目标,主攻优质棉生产。坚持因地制宜,区域化布局的原则。棉花生产高风险区的东片乡镇要下决心调整产业结构,控制棉花种植规模。高度重视棉花品种多、乱、杂问题。实行种子准入制度,严禁种子无序经营、无照经营和私自引种,对过时、质劣的品种必须坚决淘汰。农业技术和种子管理部门要加强引导,组织好主栽品种的统供服务。二是继续把发展草畜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针对养殖大场效益不高,品种改良步伐缓慢等突出问题,主攻草畜平衡,突出品种改良和舍饲精养,狠抓流通周转和疫病防治,促进草畜产业效益提升、快速发展,显著提高畜牧业在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中的比重。县上将制定具体的扶持办法,多方筹措资金继续扶持草畜产业发展。各乡镇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巩固大场大户成果。对近两年建成的规模养殖大场,要有步骤地进行企业化经营方式的改造,积极探索推行统一管理、入股承包经营,切实加强技术指导、饲料配售和疫病防治服务,防止经营效益滑坡,切实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要鼓励发展家庭适度经营和规模小区集约经营,重点扶持发展养殖专业村、专业组、专业户。按照“1881”养殖模式(每户养羊100只〈或30只多胎基础母羊〉,种草8亩,修建标准圈舍80m2,实现1万元家庭养殖收入),年内力争扶持发展1000户养羊大户。对养牛大户、养猪大户、养鸡大户以及特禽养殖大户都要给予扶持。要狠抓品种改良工作。坚持引种、改良和繁育结合,立足现有的大场大户和规模小区,健全牛羊改良服务体系,强化改良指导服务。技术业务部门要合理确定并大力推广优质饲料配方、饲草桔杆综合利用、舍饲科学喂养、畜禽杂交组合等技术规程。三是按照“因地制宜,优质高效”的原则,主攻新特产品品牌开发。要充分发挥西片乡镇食用瓜和优质葡萄的生产优势,努力在规模生产、病害攻关、储藏保鲜和宣传营销上求突破,尽快做大“瓜州蜜瓜”品牌,努力提升棉花生产水平、扩大瓜菜制种规模。突出东片乡镇酒花、甘草、大蒜和小麦、玉米制种优势,努力提高特色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围绕南线旅游开发,积极引导发展特禽、特产养殖,开辟新的增收渠道。
2、大办龙头加工企业
龙头加工企业是增强农业创新能力,做大做强农村支柱产业的关键,也是连接工业与农业,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纽带。按照大小项目一起抓,内外项目一起引和乡乡都有200万元以上的加工项目,各个部门都积极参与抓项目的要求,打好项目建设攻坚战,开辟财政增税、农民就业增收的新渠道。通过招商引资、扶持能人和凝聚内力,加快棉仁蛋白、圣华棉纺、银狐棉业、50万头只牛羊肉加工等重点续建项目建设,争取新上蕃茄酱加工厂、织布厂等千万元以上的加工项目,力争建设一批与骨干企业配套的中间企业。引导关联性项目、上下游企业和与之配套的服务业尽可能向瓜州工业园区集中,培强做大产业集群。
3、着力推进标准化生产
围绕发展品牌农业的目标,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实行模式化耕作、规程化生产、系列化服务,建设一批标准化农产品示范基地。推行农产品原产地标记制度,开展农业投入品强制性产品认证试点,扩大无公害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和供应。对具有传统优势的棉花等产品,要加强质量管理,杜绝掺杂使假,实行分类采摘、分级收购、分等加工、统一包装、优质优价。县上将制定出台《棉花收购加工市场监督管理办法》,切实规范采棉管理和原棉收购交易秩序。通过抓质量创品牌,打开农业走向市场的通道。
二、加强科技推广工作,挖掘农业增收潜力
充分发挥科技对推动数量农业向质量农业转变的关键作用,集中全县农业技术力量投入科技推广工作。棉花生产积极落实“三改一加强”(改良品种、改良品质、改进耕作制度,加强田间管理)措施,大力推广矮、密、早、膜、匀综合技术,引导农民落实好以五大整枝、化促化控、“二虫两病”(棉铃虫、棉蚜虫、黄萎病、枯萎病)防治为重点的田间管理措施,努力实现“一增两提高”(增加单产、提高质量、提高效益);草畜产业重点狠抓温精授配、胚胎移植、舍饲精养、疫病防治、秸杆青贮氨化技术;瓜产业重点狠抓品种改良、病害攻关、储藏保鲜等技术的运用;葡萄、甘草、酒花、蔬菜等产品生产,重点抓好标准化、无公害种、管技术的操作应用。关键技术要同科研单位联合攻关,力争取得突破。要高度重视典型示范在产业产品结构调整,新技术、新模式快速推广中的引导带动作用。按照科技培训经常化、技 《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指导意见》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47101.html
总体思路是:坚持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揽全局,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奋斗目标,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主攻方向,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切实抓好龙头企业建设、产业基地培育、小康住宅示范、农村经营体制创新和科技推广应用五大重点。
经济指标是:在2004年基础上,农业增加值增长7%;农村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亿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00元以上;力争农村乡镇财政收入稳中有增。
一、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制约农村发展的结症是传统的城乡二元体制,打破这一体制关键在于加快农业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发展。要着眼于以工带农,以城带乡,联动发展,坚持农业城乡统筹,产业化经营。
1、大力发展品牌农业
一是以提升棉花产业化水平为目标,主攻优质棉生产。坚持因地制宜,区域化布局的原则。棉花生产高风险区的东片乡镇要下决心调整产业结构,控制棉花种植规模。高度重视棉花品种多、乱、杂问题。实行种子准入制度,严禁种子无序经营、无照经营和私自引种,对过时、质劣的品种必须坚决淘汰。农业技术和种子管理部门要加强引导,组织好主栽品种的统供服务。二是继续把发展草畜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针对养殖大场效益不高,品种改良步伐缓慢等突出问题,主攻草畜平衡,突出品种改良和舍饲精养,狠抓流通周转和疫病防治,促进草畜产业效益提升、快速发展,显著提高畜牧业在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中的比重。县上将制定具体的扶持办法,多方筹措资金继续扶持草畜产业发展。各乡镇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巩固大场大户成果。对近两年建成的规模养殖大场,要有步骤地进行企业化经营方式的改造,积极探索推行统一管理、入股承包经营,切实加强技术指导、饲料配售和疫病防治服务,防止经营效益滑坡,切实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要鼓励发展家庭适度经营和规模小区集约经营,重点扶持发展养殖专业村、专业组、专业户。按照“1881”养殖模式(每户养羊100只〈或30只多胎基础母羊〉,种草8亩,修建标准圈舍80m2,实现1万元家庭养殖收入),年内力争扶持发展1000户养羊大户。对养牛大户、养猪大户、养鸡大户以及特禽养殖大户都要给予扶持。要狠抓品种改良工作。坚持引种、改良和繁育结合,立足现有的大场大户和规模小区,健全牛羊改良服务体系,强化改良指导服务。技术业务部门要合理确定并大力推广优质饲料配方、饲草桔杆综合利用、舍饲科学喂养、畜禽杂交组合等技术规程。三是按照“因地制宜,优质高效”的原则,主攻新特产品品牌开发。要充分发挥西片乡镇食用瓜和优质葡萄的生产优势,努力在规模生产、病害攻关、储藏保鲜和宣传营销上求突破,尽快做大“瓜州蜜瓜”品牌,努力提升棉花生产水平、扩大瓜菜制种规模。突出东片乡镇酒花、甘草、大蒜和小麦、玉米制种优势,努力提高特色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围绕南线旅游开发,积极引导发展特禽、特产养殖,开辟新的增收渠道。
2、大办龙头加工企业
龙头加工企业是增强农业创新能力,做大做强农村支柱产业的关键,也是连接工业与农业,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纽带。按照大小项目一起抓,内外项目一起引和乡乡都有200万元以上的加工项目,各个部门都积极参与抓项目的要求,打好项目建设攻坚战,开辟财政增税、农民就业增收的新渠道。通过招商引资、扶持能人和凝聚内力,加快棉仁蛋白、圣华棉纺、银狐棉业、50万头只牛羊肉加工等重点续建项目建设,争取新上蕃茄酱加工厂、织布厂等千万元以上的加工项目,力争建设一批与骨干企业配套的中间企业。引导关联性项目、上下游企业和与之配套的服务业尽可能向瓜州工业园区集中,培强做大产业集群。
3、着力推进标准化生产
围绕发展品牌农业的目标,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实行模式化耕作、规程化生产、系列化服务,建设一批标准化农产品示范基地。推行农产品原产地标记制度,开展农业投入品强制性产品认证试点,扩大无公害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和供应。对具有传统优势的棉花等产品,要加强质量管理,杜绝掺杂使假,实行分类采摘、分级收购、分等加工、统一包装、优质优价。县上将制定出台《棉花收购加工市场监督管理办法》,切实规范采棉管理和原棉收购交易秩序。通过抓质量创品牌,打开农业走向市场的通道。
二、加强科技推广工作,挖掘农业增收潜力
充分发挥科技对推动数量农业向质量农业转变的关键作用,集中全县农业技术力量投入科技推广工作。棉花生产积极落实“三改一加强”(改良品种、改良品质、改进耕作制度,加强田间管理)措施,大力推广矮、密、早、膜、匀综合技术,引导农民落实好以五大整枝、化促化控、“二虫两病”(棉铃虫、棉蚜虫、黄萎病、枯萎病)防治为重点的田间管理措施,努力实现“一增两提高”(增加单产、提高质量、提高效益);草畜产业重点狠抓温精授配、胚胎移植、舍饲精养、疫病防治、秸杆青贮氨化技术;瓜产业重点狠抓品种改良、病害攻关、储藏保鲜等技术的运用;葡萄、甘草、酒花、蔬菜等产品生产,重点抓好标准化、无公害种、管技术的操作应用。关键技术要同科研单位联合攻关,力争取得突破。要高度重视典型示范在产业产品结构调整,新技术、新模式快速推广中的引导带动作用。按照科技培训经常化、技 《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