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的一点体会
用爱心撑起一片蓝天
-----谈班主任工作的一点体会
“班妈妈”这个词语,我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作为班主任,用慈母般的情怀去感染学生,用爱心去调动学生,用信任去鼓励学生,学生那冰冷的心一定会熔化,让学生变得热情,变得有信心。下面就春招班的情况和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情况谈一谈:
一、学生状况,出人意料
春招班学生的状况,是我担任班主任二十年来所没有遇到过的,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 从学生来源看:有来自渝中区、江北区、沙坪坝等繁华地区的学生,也有渝北、北碚等偏远山区的,有重庆市的,也有四川省的,因为学生所处环境不一样,家庭不一样,他们的思想状况也不一样。
2、 从文化底子看:有的只读过小学(王杰)、有的只读过初一(唐方淘、焦力)、有的考试从未及过格(王亚莉)、有的已读完中专(叶仪晗)、有的已读完普高一年级(王琪),由于文化底子不同,对课程教学的要求也就不一样。
3、 从学生本质看:焦力被药剂校开除过,王帮鑫被学校劝其退学,王亚莉老师拿她没办法,唐方涛因偷盗、抢劫犯过案,王琼瑶因早恋被父母转移来到学校的。
4、 从家庭环境看:有的父母离异(叶仪晗、陈鸣、王亚莉、覃肯、罗艳),有的是隔代哺养(王帮鑫、覃肯、罗艳、叶仪晗、陈鸣、陈凤),有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王杰、刘胜),有的家长十分溺爱孩子(焦力),有的放纵孩子(徐松、付东坡),养成自由散漫、任性等特点。
5、 从身体素质看:有从小患支气管炎的罗艳、古啸,有严重胰腺炎的焦力,有长期肚痛的李蔚媛,有眼睛晒不得太阳的谢欣余、唐方涛……就给他们造成不做早操、课间操,不上体育课、军事课的理由。
由于以上诸方面的情况,形成了他们的共性:自私、懒惰、贪玩、享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当他们的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就受不了,他们是社会上的畸形学生、问题学生。
二、消除障碍,得用爱心
面对这样一群学生,如果当“包办家长”、“专制家长”,学生就会与你形成对立,因此,我先让自己变成“家长”,用爱心与学生拉进距离,消除他们与教师之间的矛盾。
1、把自己变成他们的妈妈。
没有那一个母亲不夸自己的孩子,孩子在母亲的眼里都是乖娃娃,针对这种心理,开学初,我分别找了每个学生谈话,了解学生的想法,让他们忘掉过去,一切从头开始。特别是对一些特差生,更是对他们特别关照,使他们有了学习的信心。
2、学生的眼光看问题。
老师眼中的大问题说不定就是学生眼中的小问题。要换位思考,慎重对待。用学生的心理待行为。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待学生的行为。不能强加于人,武断处理。特别要注意学生的偏向性言行,要给予理解和宽容,决不能体罚和变相体罚。用学生的要求正自己。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要做到。老师要特别注意教育细节,因为“一句话可以造就一个人,也可毁灭一个人”。老师要用规范的言行教育学生、影响学生。为此,开学初学生很快的接受了我。
三、建立常规,势在必行。
学生接受了我之后,我立即就从班级管理的最基本环节抓起,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住读生制度》、《学生处分条例》、《公物赔偿制度》《十不准》等,利用每天读报时间、每周班会课、团队课时间,天天讲,时时讲,周周讲,并组织学生讨论:我该如何做一个好学生,写成了心得体会,交给班主任保存。为了建设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首先选好班干部,为做好这件事,我让学生写了一篇《老师,我想对你说》的短文,要求说真话、心理话,以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定了班长、副班长、团支书、科代表等班团干部。然后对学生进行培训,要求他们互相协作不推诿,并建立了班规班纪。要求学生每天按时起床、做操、做好清洁,按时上早自习,上好每一节课,作业认真完成,放学后做好清洁,不得迟到,早退、不旷课,有事要请假。
四、纠正学生的反复,天天做到三勤
春招班的学生反复性特别大,你今天强调的事情,明天就可能变了。他们对学习无兴趣,加上自私,懒惰、行为习惯就非常不好。为此,作为班主任,我天天做到了三勤:
1、勤查 春招班的学生行为反反复复,他们想着法,变着花样溜出教室玩,有的借上厕所、借洗手,到医务室看病的机会迟到、旷课、早退。有的甚至根本不起床,老师问到了就称病。为此,每天早晨,一到校后,我就到教室查看纪律、查看学生、查看清洁,有旷课的学生,就立即寻找。记得有一次上数学课,我发现有七个学生不在教室,我找老师问请情况后,发现他们都是找借上厕所的机会,一去不复返,于是我就到商店、寝室、矫龙园去找,找到学生后没有立即批评他们,而是问清原因后,给他们讲道理,摆事实,指出他们的不对的地方,要求他们不但要给老师道歉,而且必须改正。每天下午放学后,都到教室查清洁,如果清洁没做好,立即叫人做并督处他们作好,然后教育他们要认正值日。尽管如此,学生反复性太强,懒惰习性难以纠正,加上我也不可能时时处处都到教室,班干部又喊不动素质不高的学生,学生就钻空子,造成清洁、纪律、卫生常抓不懈,还是令人不满意。
2、
《班主任工作的一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