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思考
也将逐步普及,这是发展所需,也是发展必然。这就给县域经济发展走向全球化、规范化奠定了基础。
二、新经济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将面临重大变化
随着世界新经济潮的涌来,县域经济发展将面临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发展“支点”转变。各个时期经济发展都有相应的“支点”,这“支点”即经济发展的根本的首要的关键所在。农业经济时代,“支点”是劳动力,工业经济时代,“支点”是“能源”。新经济时代,“支点”是“知识”。目前,县域经济从依托资源转向科学技术又向信息转化。即,目前“支点”是科技,“支点”转向是“信息”。明确“支点”转变是拟定发展思路的关键。
找准了经济发展的“支点”,就有了用力之处。换句话说,县域经济呼唤科技为先导!科技是目前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点。
2、经济结构调整面临困难。XX99年三产比例为:42.9∶22.3∶34.8。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这种经济结构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不加调整,经济无法得以快速发展。
经济结构难以“优化”,因素很多,主要因素:一是农地产权问题。地产权利界定不清,产权主体多元化,原来“集体”在农村已经“缺位”。土地使用权流转滞后,影响农村的经营配置。二是“双层经营”障碍。目前我国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即“双层经营”。经营、决策分散,规模偏小,又难以统一调整结构的认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困难。三是政府政策的偏差。主要表现在无意识误导和行政干预。党的工作转向以经济为中心,政府工作也以经济效益为主,于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产业迅速发展,农村三产则相对滞后。行政干预,尤其是为稳定粮食而采取的诸多措施,使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对政策的扭曲和贯彻不力,也是使产业结构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
农村经济直面国际市场,经济结构调整势在必行。然而,又困难重重,这就是县域经济面临的又一大难题。
3、经济发展趋向多元化、复杂化。新经济背景下,经济发展趋向多元化、复杂化。多元化不仅指经济结构多元化,多种经济成份混合,也指经济主体的多元化。国营、集体、“三资”、合作、股份、私营、个体——多种企业相互交错;独资、联合,跨国、跨地,强强合作、山海协作——发展形式复杂化;兼并、重组,租凭、转让——多种手段交替使用;整体经济在不平衡条件下发展前进。
三、新经济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思考
县域经济大环境的改变,要求发展要有新策略、新思路、新措施。
(一)找准新旧经济的切合点
新经济并非凭空而生,它是脱胎于旧经济,旧经济是基础。在县域经济中,许多新经济成份则与旧经济相伴而生,这是县域新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XX县的大黄鱼养殖,反季节西瓜为什么会得以发展?这就是因为选准了推动支点。大黄鱼濒临绝种,是科技的介入,人工养殖大黄鱼成功,使得大黄鱼迅速发展。科技是“支点”,科技是“引擎”。大黄鱼养殖项目,正是从县情和市场中找到了切合点。XX县2000年大黄鱼养殖达9万多箱,当年收获产值达4亿。(9万箱产值远不止4亿)。而与其相关的产业,产前育苗,产中饵料,产后加工、销售,总产值至少10亿以上。其发展势头仍十分迅猛。
反季节瓜果也一样,同样是科技作为“引擎”。依此类推,科技与当地资源优势相结合的项目,只要有大市场,都可以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实质上是找准新旧经济的切合点。
(二)利用新经济“正向回馈”规律
旧经济是一种“负向回馈”经济,当水稻价格上涨时,农民种得更多,人们买得更少。新经济则不同,需求增加,会创造更高的效益和更高的报酬,导致价格下降,进而创造更高的需求。根据这个规律,县级发展网站将会带动经济发展。农产品信息网全省就一个,各县只设网点。这远远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各县必须设立农产品信息网站各乡镇设立网点,先由政府扶持,逐步过渡到自收自支。农产品信息网的发展,将使农民避免盲目生产,将引导农产品销售步入正轨——最终成为农民生产的高级顾问。
XX县对台贸易网站,是全国唯一的台贸网。其面向三个“现代”:现代商务、现代办公、现代生活。前景看好。应作为新经济典型来发展。
(三)结构调整抓住“二性”
目前,农村经济结构难以优化,因素很多(上文已述。不管是体制问题还是政策问题),必须紧紧抓住“适应性”与“扩张性”。适应性是以变为本,通过灵活多变的措施,使经济结构适合国情、县情,使县域经济稳步发展。在新经济大背景下,县域经济依然以有形经济为主,无形经济为辅,资源优势,劳力优势仍然也必须发挥大作用,这样,县域经济与都市经济仍然不同。
扩张性,以特为主。抓住特色农业,加以发展。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主要采取新开发和项目倾斜政策,使县域经济超常发展。发展有地方特色的项目,实质上也是立足优势,加以发挥。XX的大黄鱼,其他海产品有自己的特色。XX的石矿开发有近台优势,虽无其他特色,也可形成特色项目,除了近台(台湾需要大批量矿石),还有深水码头(万纯级泊位)。扩张的基础是优势。抓住一点,超常发挥,这就是扩张性的实质。
实质上,结构调整旨在协调发展。没有协调,发展失衡,不利经济发展。协调发展,在经济项目超常发展时,必须考虑相关项目的和协。所谓生态经济,就是利用大自然和协发展的规律进行发展经济。因此,不管是适应性还是扩张性,都必须围绕和协发 《新经济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思考(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47212.html
二、新经济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将面临重大变化
随着世界新经济潮的涌来,县域经济发展将面临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发展“支点”转变。各个时期经济发展都有相应的“支点”,这“支点”即经济发展的根本的首要的关键所在。农业经济时代,“支点”是劳动力,工业经济时代,“支点”是“能源”。新经济时代,“支点”是“知识”。目前,县域经济从依托资源转向科学技术又向信息转化。即,目前“支点”是科技,“支点”转向是“信息”。明确“支点”转变是拟定发展思路的关键。
找准了经济发展的“支点”,就有了用力之处。换句话说,县域经济呼唤科技为先导!科技是目前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点。
2、经济结构调整面临困难。XX99年三产比例为:42.9∶22.3∶34.8。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这种经济结构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不加调整,经济无法得以快速发展。
经济结构难以“优化”,因素很多,主要因素:一是农地产权问题。地产权利界定不清,产权主体多元化,原来“集体”在农村已经“缺位”。土地使用权流转滞后,影响农村的经营配置。二是“双层经营”障碍。目前我国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即“双层经营”。经营、决策分散,规模偏小,又难以统一调整结构的认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困难。三是政府政策的偏差。主要表现在无意识误导和行政干预。党的工作转向以经济为中心,政府工作也以经济效益为主,于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产业迅速发展,农村三产则相对滞后。行政干预,尤其是为稳定粮食而采取的诸多措施,使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对政策的扭曲和贯彻不力,也是使产业结构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
农村经济直面国际市场,经济结构调整势在必行。然而,又困难重重,这就是县域经济面临的又一大难题。
3、经济发展趋向多元化、复杂化。新经济背景下,经济发展趋向多元化、复杂化。多元化不仅指经济结构多元化,多种经济成份混合,也指经济主体的多元化。国营、集体、“三资”、合作、股份、私营、个体——多种企业相互交错;独资、联合,跨国、跨地,强强合作、山海协作——发展形式复杂化;兼并、重组,租凭、转让——多种手段交替使用;整体经济在不平衡条件下发展前进。
三、新经济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思考
县域经济大环境的改变,要求发展要有新策略、新思路、新措施。
(一)找准新旧经济的切合点
新经济并非凭空而生,它是脱胎于旧经济,旧经济是基础。在县域经济中,许多新经济成份则与旧经济相伴而生,这是县域新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XX县的大黄鱼养殖,反季节西瓜为什么会得以发展?这就是因为选准了推动支点。大黄鱼濒临绝种,是科技的介入,人工养殖大黄鱼成功,使得大黄鱼迅速发展。科技是“支点”,科技是“引擎”。大黄鱼养殖项目,正是从县情和市场中找到了切合点。XX县2000年大黄鱼养殖达9万多箱,当年收获产值达4亿。(9万箱产值远不止4亿)。而与其相关的产业,产前育苗,产中饵料,产后加工、销售,总产值至少10亿以上。其发展势头仍十分迅猛。
反季节瓜果也一样,同样是科技作为“引擎”。依此类推,科技与当地资源优势相结合的项目,只要有大市场,都可以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实质上是找准新旧经济的切合点。
(二)利用新经济“正向回馈”规律
旧经济是一种“负向回馈”经济,当水稻价格上涨时,农民种得更多,人们买得更少。新经济则不同,需求增加,会创造更高的效益和更高的报酬,导致价格下降,进而创造更高的需求。根据这个规律,县级发展网站将会带动经济发展。农产品信息网全省就一个,各县只设网点。这远远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各县必须设立农产品信息网站各乡镇设立网点,先由政府扶持,逐步过渡到自收自支。农产品信息网的发展,将使农民避免盲目生产,将引导农产品销售步入正轨——最终成为农民生产的高级顾问。
XX县对台贸易网站,是全国唯一的台贸网。其面向三个“现代”:现代商务、现代办公、现代生活。前景看好。应作为新经济典型来发展。
(三)结构调整抓住“二性”
目前,农村经济结构难以优化,因素很多(上文已述。不管是体制问题还是政策问题),必须紧紧抓住“适应性”与“扩张性”。适应性是以变为本,通过灵活多变的措施,使经济结构适合国情、县情,使县域经济稳步发展。在新经济大背景下,县域经济依然以有形经济为主,无形经济为辅,资源优势,劳力优势仍然也必须发挥大作用,这样,县域经济与都市经济仍然不同。
扩张性,以特为主。抓住特色农业,加以发展。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主要采取新开发和项目倾斜政策,使县域经济超常发展。发展有地方特色的项目,实质上也是立足优势,加以发挥。XX的大黄鱼,其他海产品有自己的特色。XX的石矿开发有近台优势,虽无其他特色,也可形成特色项目,除了近台(台湾需要大批量矿石),还有深水码头(万纯级泊位)。扩张的基础是优势。抓住一点,超常发挥,这就是扩张性的实质。
实质上,结构调整旨在协调发展。没有协调,发展失衡,不利经济发展。协调发展,在经济项目超常发展时,必须考虑相关项目的和协。所谓生态经济,就是利用大自然和协发展的规律进行发展经济。因此,不管是适应性还是扩张性,都必须围绕和协发 《新经济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思考(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