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江镇2005年脱贫的调查及思考
大乌江镇是于1999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新建镇,是全省100个一类贫困乡镇之一。几年来,省、市、县加大对大乌江镇扶贫工作力度,并提出2005年实现脱贫目标。结合这一目标的提出,我们对该镇的贫困现状进行调查后认为,虽然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农民收入有所增加,但贫困现状并未得到根本改观,仍存在诸多问题,扶贫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一、现状
大乌江镇现辖有9个村9319户35276人,全镇共有耕地面积38400亩,其中田21555亩,且有15%是望天水田。尽管省道204线贯穿全镇,但所辖九个村分布散,且大多处于乌江峡谷两岸,交通十分不便,生产条件较差。有80%的农民经济来源主要靠种植烤烟,随着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烤烟生产面积逐年减少,经济“支柱”的地位逐年减弱。长期以来以传统种植业为主的生产方式、生产技术落后,农民生活水平较低。尽管省、市、县各级加大扶贫工作力度,目前全镇的贫困面依然较大,贫困户依然较多。2004年12月至2005年2月,经为期3个月的不完全统计调查显示,全镇有缺粮户近800户,其中缺粮3个月的187户,缺粮5个月的有569户,还有近5000人未越温。
二、存在的问题
为尽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达到共同富裕,几年来,各级政府和部门加大对大乌江镇的扶贫工作力度,做到项目、资金向该地倾斜,并提出了2005年实现脱贫的目标,经过调查发现,大乌江镇农村、农民的现状令人担忧,存在的问题依然较为严重。
1、基本生产生活条件落后。由于乌江从镇内穿过,镇内地形复杂,多以山地为主,全镇60%以上的耕地属30度以上的坡耕地,农村工程性缺水问题突出,到2005年仍有近3000人需解决饮水困难,有15%的农田完全属望天水田因无水源而无法实现引水灌溉,使这部分农田收入处于“听天由命”境地,农民收入无保障,加之农户很多住在乌江峡谷两岸,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落后。
2、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在全镇9个村中,有4个一类贫困村11532人,占全镇总人口的32.67%,其余5个村全部为二类贫困,贫困人口多。加之大部分贫困农民文化素质低,种养观念陈旧,思想落后,市场意识不强,接受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差,长期以传统种植业为主,养殖业有所发展但没有规模,无法适应市场竞争,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增收脱贫难度大。
3、科技教育落后、医疗卫生条件差等问题十分突出。尽管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但由于传统观念及外出打工早日挣钱这一眼前利益的诱惑等困素的影响,不愿送子女上学和子女不愿上学的现象大量存在,很多农村家庭的子女初中未毕业(甚至是小学)就外出务工,导致农村青壮年文盲、特别是半文盲存在。又由于贫困农民群众文化素质不高,不掌握基本的职业技能,外出务工适应能力差,导致收入增长缓慢,并形成恶性循环。
农村医疗卫生事业落后,全镇农村卫生业务人员素质不高,有较大部分是半路出家或无牌无照经营,在医疗技术、医疗条件等方面不能真正保证农民看病问题,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突出。
4、扶贫工程针对性强,效果显著,但对生产条件改善明显不足。几年来,省、市、县累计在大乌江镇落实扶贫资金近千万元,实施人畜分居、易地扶贫搬迁等形象扶贫工程,项目覆盖大乌江镇9个村。从实施结果看,工程的针对性强,扶持效果突出,符合民心民意。但调查中也发现,虽然改善了居住环境,但存在轻生产条件改善。如在关塘村龙坪和远光村红年两个易地扶贫搬迁点,户均投入8000多元修建了90多平方米的新房,搬迁后虽然改善了居住环境、交通条件和生产生活条件,但没有致富门路,搬出却未能发展,所到之家依然一贫如洗,对产业发展既无概念,也无思路,生存发展前景堪忧。
5、急功近利现象使扶贫工作走入误区。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各级党委、政府也加大扶贫工作力度,但摆脱贫困是一个持续、复杂和艰巨的过程,上级要求大乌江镇2005年实现脱贫目标,根据大乌江镇目前的现状,只能说是一种美好的愿望。结合大乌江镇的现状,如果盲目提出脱贫,贫困乡镇、贫困村将被销号,则形成一种重数量、不重质量的短期化扶贫行为,将使贫困农民丧失获得持续帮扶的机会和稳定脱贫的能力。从目前大乌江镇的整体情况看,贫困村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没有质的改变,农户不具有稳定的脱贫致富的路子,离真正意义上的摆脱贫困还有很大距离。
三、几点建议
要解决贫困是一项长期、艰巨、繁杂的系统工程。结合大乌江镇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要真正实现大乌江镇脱贫目标,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重视现状,结合实际开展好扶贫工作,从根源上解决贫困问题。应该说造成大乌江镇贫困的主要原因是生存环境,延续贫困的主要原因是思想观念。从大乌江镇的情况看,一方面,由于镇域经济发展存在着城镇化水平低、农业比重大(2004年占62.97%)、集聚效应差、主导产业不明显等诸多因素,因此,根本出路在于解决镇域经济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贫困群众思想精神上的贫困相比物质贫困是更长期、更顽固,从而也是更难以根除的痼疾,在精神扶贫上也要下大力气,在更新观念,铲除陋习,唤醒自主、自力、自强意识上加大工作力度。
2、处理好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扶贫的关系。近年来,国家针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投资很多,而且中西部贫困地区是这些政策和投资的受益主体。县、镇两级应抢抓这一机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 《针对江镇2005年脱贫的调查及思考》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4821.html
一、现状
大乌江镇现辖有9个村9319户35276人,全镇共有耕地面积38400亩,其中田21555亩,且有15%是望天水田。尽管省道204线贯穿全镇,但所辖九个村分布散,且大多处于乌江峡谷两岸,交通十分不便,生产条件较差。有80%的农民经济来源主要靠种植烤烟,随着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烤烟生产面积逐年减少,经济“支柱”的地位逐年减弱。长期以来以传统种植业为主的生产方式、生产技术落后,农民生活水平较低。尽管省、市、县各级加大扶贫工作力度,目前全镇的贫困面依然较大,贫困户依然较多。2004年12月至2005年2月,经为期3个月的不完全统计调查显示,全镇有缺粮户近800户,其中缺粮3个月的187户,缺粮5个月的有569户,还有近5000人未越温。
二、存在的问题
为尽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达到共同富裕,几年来,各级政府和部门加大对大乌江镇的扶贫工作力度,做到项目、资金向该地倾斜,并提出了2005年实现脱贫的目标,经过调查发现,大乌江镇农村、农民的现状令人担忧,存在的问题依然较为严重。
1、基本生产生活条件落后。由于乌江从镇内穿过,镇内地形复杂,多以山地为主,全镇60%以上的耕地属30度以上的坡耕地,农村工程性缺水问题突出,到2005年仍有近3000人需解决饮水困难,有15%的农田完全属望天水田因无水源而无法实现引水灌溉,使这部分农田收入处于“听天由命”境地,农民收入无保障,加之农户很多住在乌江峡谷两岸,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落后。
2、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在全镇9个村中,有4个一类贫困村11532人,占全镇总人口的32.67%,其余5个村全部为二类贫困,贫困人口多。加之大部分贫困农民文化素质低,种养观念陈旧,思想落后,市场意识不强,接受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差,长期以传统种植业为主,养殖业有所发展但没有规模,无法适应市场竞争,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增收脱贫难度大。
3、科技教育落后、医疗卫生条件差等问题十分突出。尽管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但由于传统观念及外出打工早日挣钱这一眼前利益的诱惑等困素的影响,不愿送子女上学和子女不愿上学的现象大量存在,很多农村家庭的子女初中未毕业(甚至是小学)就外出务工,导致农村青壮年文盲、特别是半文盲存在。又由于贫困农民群众文化素质不高,不掌握基本的职业技能,外出务工适应能力差,导致收入增长缓慢,并形成恶性循环。
农村医疗卫生事业落后,全镇农村卫生业务人员素质不高,有较大部分是半路出家或无牌无照经营,在医疗技术、医疗条件等方面不能真正保证农民看病问题,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突出。
4、扶贫工程针对性强,效果显著,但对生产条件改善明显不足。几年来,省、市、县累计在大乌江镇落实扶贫资金近千万元,实施人畜分居、易地扶贫搬迁等形象扶贫工程,项目覆盖大乌江镇9个村。从实施结果看,工程的针对性强,扶持效果突出,符合民心民意。但调查中也发现,虽然改善了居住环境,但存在轻生产条件改善。如在关塘村龙坪和远光村红年两个易地扶贫搬迁点,户均投入8000多元修建了90多平方米的新房,搬迁后虽然改善了居住环境、交通条件和生产生活条件,但没有致富门路,搬出却未能发展,所到之家依然一贫如洗,对产业发展既无概念,也无思路,生存发展前景堪忧。
5、急功近利现象使扶贫工作走入误区。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各级党委、政府也加大扶贫工作力度,但摆脱贫困是一个持续、复杂和艰巨的过程,上级要求大乌江镇2005年实现脱贫目标,根据大乌江镇目前的现状,只能说是一种美好的愿望。结合大乌江镇的现状,如果盲目提出脱贫,贫困乡镇、贫困村将被销号,则形成一种重数量、不重质量的短期化扶贫行为,将使贫困农民丧失获得持续帮扶的机会和稳定脱贫的能力。从目前大乌江镇的整体情况看,贫困村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没有质的改变,农户不具有稳定的脱贫致富的路子,离真正意义上的摆脱贫困还有很大距离。
三、几点建议
要解决贫困是一项长期、艰巨、繁杂的系统工程。结合大乌江镇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要真正实现大乌江镇脱贫目标,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重视现状,结合实际开展好扶贫工作,从根源上解决贫困问题。应该说造成大乌江镇贫困的主要原因是生存环境,延续贫困的主要原因是思想观念。从大乌江镇的情况看,一方面,由于镇域经济发展存在着城镇化水平低、农业比重大(2004年占62.97%)、集聚效应差、主导产业不明显等诸多因素,因此,根本出路在于解决镇域经济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贫困群众思想精神上的贫困相比物质贫困是更长期、更顽固,从而也是更难以根除的痼疾,在精神扶贫上也要下大力气,在更新观念,铲除陋习,唤醒自主、自力、自强意识上加大工作力度。
2、处理好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扶贫的关系。近年来,国家针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投资很多,而且中西部贫困地区是这些政策和投资的受益主体。县、镇两级应抢抓这一机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 《针对江镇2005年脱贫的调查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