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新农村建设调研材料
度不够大,使部分农民对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培训过程中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薄弱,学员自身素质低,培训的效果没有得到最好的发挥;培训与转移结构不科学,学员培训多数是就地转移,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的比例较小;各培训基地协调不够,为完成各自任务,各培训机构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整体,农业部门在协调上存在着很大的困难。第五,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急需解决,植物检疫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在赤水基本上是一片空白,农民的生产和城镇居民的生活缺乏基本保障。此项工作应提高到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上予以启动,除配套工作经费外,应配备必要的检测检验仪器,对进入我市的农业生产资源和农产品进行检验检测,确保群众生活安全。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建议
(一)深刻领会精神,切实加强领导
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5]1号)和中国共产党遵义市委、遵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大支农力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意见》(遵发[2005]4号)文件指出,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题,立足于建立促进农业增效的长效机制,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以科学的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进一步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各级党委、政府要深刻领会文件精神,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做到领导到位,措施到位。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层层落实责任,把农业农村工作纳入对下级政府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保证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加大农业经费投入。农村工作需要经常下到基层,随时掌握第一手资料,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定期开展业务技术培训,指导全市技术工作,使得工作经费严重不足。各级政府要大力支持农业部门工作,给予解决一定的工作经费。上级业务部门也要安排一定的项目资金,推动赤水农业健康发展,坚持政府推动和市场运作相结合,逐步形成政府投入为导向,其它投资为主体的主渠道投资格局。
(三)大力推进优质农产品体系建设
建立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加工基地,计划实施优质稻生产基地2万亩,优质糯玉米生产基地2万亩,建立优质农产品加工厂一个,全面实行“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生产格局。建立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按照赤水的气候特征和地理条件,建立城郊早熟型、高山延后型、交通要道加工型的蔬菜基地。建立专业农产品批发市场,促进我市农产品有效流通,推动我市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推行市场准入制度,严把上市产品质量关,推动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快速发展,提高我市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四)大力加强沼气生态农业建设,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积极实施国债和省沼建设项目,到2010年共修建沼气池1000口,普及全市各乡镇、各村组彻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积极推广沼液和沼渣的综合利用,在全市实施“三沼”综合利用项目以及“猪--沼--粮”、“猪--沼--鱼”、“猪--沼--果”等综合示范项目。
(五)实施培训工程,提高转移就业
2005--2010年,对全市30000名农村劳动力开展引导性培训,并对其中12000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对4000人开展阳光工程示范性培训,并转移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就业。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宣传力度,周密部署,精心组织,进一步加强和各培训机构的协调能力,整合教育培训资源,改造和完善一批教育培训机构,改善教学培训条件,建立一批起示范带头作用的农民工培训基地。跟踪做好农民工信息服务工作和就业指导工作,为学员的就业提供信息服务并制造条件,努力提高转移就业率。
赤水市农业局张宗平
《我市新农村建设调研材料(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5026.html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建议
(一)深刻领会精神,切实加强领导
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5]1号)和中国共产党遵义市委、遵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大支农力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意见》(遵发[2005]4号)文件指出,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题,立足于建立促进农业增效的长效机制,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以科学的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进一步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各级党委、政府要深刻领会文件精神,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做到领导到位,措施到位。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层层落实责任,把农业农村工作纳入对下级政府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保证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加大农业经费投入。农村工作需要经常下到基层,随时掌握第一手资料,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定期开展业务技术培训,指导全市技术工作,使得工作经费严重不足。各级政府要大力支持农业部门工作,给予解决一定的工作经费。上级业务部门也要安排一定的项目资金,推动赤水农业健康发展,坚持政府推动和市场运作相结合,逐步形成政府投入为导向,其它投资为主体的主渠道投资格局。
(三)大力推进优质农产品体系建设
建立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加工基地,计划实施优质稻生产基地2万亩,优质糯玉米生产基地2万亩,建立优质农产品加工厂一个,全面实行“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生产格局。建立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按照赤水的气候特征和地理条件,建立城郊早熟型、高山延后型、交通要道加工型的蔬菜基地。建立专业农产品批发市场,促进我市农产品有效流通,推动我市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推行市场准入制度,严把上市产品质量关,推动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快速发展,提高我市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四)大力加强沼气生态农业建设,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积极实施国债和省沼建设项目,到2010年共修建沼气池1000口,普及全市各乡镇、各村组彻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积极推广沼液和沼渣的综合利用,在全市实施“三沼”综合利用项目以及“猪--沼--粮”、“猪--沼--鱼”、“猪--沼--果”等综合示范项目。
(五)实施培训工程,提高转移就业
2005--2010年,对全市30000名农村劳动力开展引导性培训,并对其中12000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对4000人开展阳光工程示范性培训,并转移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就业。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宣传力度,周密部署,精心组织,进一步加强和各培训机构的协调能力,整合教育培训资源,改造和完善一批教育培训机构,改善教学培训条件,建立一批起示范带头作用的农民工培训基地。跟踪做好农民工信息服务工作和就业指导工作,为学员的就业提供信息服务并制造条件,努力提高转移就业率。
赤水市农业局张宗平
《我市新农村建设调研材料(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