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工作的实践与思考--致力于建立农村发展的长效机制推动农村小康社会建设
,把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链接起来,以产业化带动农业结构调整,不断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
(四)要引导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没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没有八亿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的是要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在农业结构调整中,要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不仅调整农业内部结构,还要调整整个经济结构、城乡结构、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让更多的农民离开土地,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加快城镇化进程。
(五)要注重环境资源保护。贫困落后村资源型经济的特点非常突出,必须高度重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决不能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搞掠夺式开发。要重点发展生态农业、绿色产品,提高科技含量,减少环境污染。要大力推广农作物秸秆和人畜粪便气化工程,合理利用资源,节约能源,提高农民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活质量。各职能部门要加强引导和管理,使结构调整沿着良性、持续、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充分发挥农民在小康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许昌县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农业发展的条件相对优越。但我们所驻的=个行政村,均为省定的扶贫开发重点村。我们认为,这些村之所以经济发展落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偏低,思想不够解放,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对农民素质的要求。从主观上讲,温饱初步解决后,小富即安的小农意识严重束缚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从客观上讲,广大农民文化程度偏低,科技知识缺乏,先进适用技术推广不力,造成了农民想致富没有门路,想致富没有资金,不具备自我发展的能力和条件。
我们驻村后,围绕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
一是抓住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这个总开关,提高农民群众的市场经济意识。组织所驻村干部群众到与之自然条件相近而种养业较为发达的浚县、淇县、登封、中牟、长葛等地参观农业产业化,实地学习塑料大棚种植和波尔山羊、亚洲黄羊、优良猪、鸡等养殖技术,开阔了农民的视野,拓宽了农民的思路。参观学习回来后,很多农民积极试验,成为当地的致富带头人。二是抓住科教兴农这个大战略的实施,全面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我们利用从事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与服务的工作优势,组织省直高校科研单位的==多名专家学者到当地开展科技服务活动,指导农业生产和发展养殖业。根据农民需要,组织农学博士、育种专家到田间地头农家手把手地指导农民,现场帮农民解决技术问题。三是抓科教阵地建设,加强对现有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工作队购置了科技图书===余册、光盘==余盘赠送给农民,购置电视机、光碟机等设备帮助农民建立了科技阅览室,投资==万元在=个村兴建了农民科技文化夜校,加强科教阵地建设,培养现有劳动力。四是抓基础教育阵地建设,加强对农村后备劳动力的教育。农村小学是培养农村劳动力的重要阵地,阵地建设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贫困村的小学多是校舍陈旧,有的已成危房,设备破旧不全。我们筹资==万元正在改建、扩建=所小学,为=所小学更换了桌椅,购买、捐赠了图书,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后备劳动力的素质。五是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新风尚。通过开展“公民道德进万家”活动、开展“好媳妇好公婆”评选活动、制作宣传板报宣传栏、妥善处理邻里纠纷、整理村容村貌等活动,在农村倡导诚信守法、邻里和睦的道德规范,清洁卫生、健康向上的文明生活方式。农村要发展,要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是坚持以人为本,从整体上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这既是现实的紧迫任务,又是长期的艰巨任务,同时也是综合性的系统工程。要搞好这项系统工程,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要加强科教文化阵地建设。阵地建设是科技文化教育的载体必须高度重视。一是要加强农村中小学建设。农村中小学是培养农村后备劳动力的重要阵地,教育设施多数都比较陈旧落后,应有计划地进行改造,同时加强教学改革,培养农村实用型人才,提高后备劳动力的素质。二是要加强对现有劳动力的科技文化阵地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可新建农民科技文化夜校,不具备条件的可利用村两委办公房或改造闲置房屋,满足阵地要求。三是要注重对科教文化阵地建设的投入。采取国家、集体、社会多渠道投资的办法,加强阵地建设。四是加强对阵地的管理。阵地管理薄弱、不能充分利用的问题比较突出,应采取切实措施,明确责任,加强管理,发挥作用,防止资源浪费。
(二)要科学确定教育内容。一是高度重视对农民进行政治素质教育。当前农村的政治素质教育非常薄弱,亟待加强。要结合农村的实际,重点加强热爱党、热爱祖国、权力义务、诚信守法、公民道德、健康文明等内容的教育,使广大农民真正成为积极投身小康社会建设的一支生力军。二是要结合当地农业发展的特点进行科技教育。不同的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也不同,要结合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特点,根据农民发展致富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对农民进行科技教育,重点开展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等方面的科技知识培训,提高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自觉性、主动性。三是要丰富农村的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农民文化生活贫乏,是当前农村特别是贫困落后农村的普遍现象,它既是农村落后的结果,又成为农村落后的原因,同时也是农村不稳定的根源。要结合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丰富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用健康的、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抵制愚昧落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对农民进行科技文化教育,形式上一定要紧密结合农村、农民的特点,做到“三个结合”。一是集中教育与分散教育相结合。采 《驻村工作的实践与思考--致力于建立农村发展的长效机制推动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51235.html
(四)要引导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没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没有八亿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的是要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在农业结构调整中,要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不仅调整农业内部结构,还要调整整个经济结构、城乡结构、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让更多的农民离开土地,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加快城镇化进程。
(五)要注重环境资源保护。贫困落后村资源型经济的特点非常突出,必须高度重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决不能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搞掠夺式开发。要重点发展生态农业、绿色产品,提高科技含量,减少环境污染。要大力推广农作物秸秆和人畜粪便气化工程,合理利用资源,节约能源,提高农民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活质量。各职能部门要加强引导和管理,使结构调整沿着良性、持续、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充分发挥农民在小康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许昌县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农业发展的条件相对优越。但我们所驻的=个行政村,均为省定的扶贫开发重点村。我们认为,这些村之所以经济发展落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偏低,思想不够解放,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对农民素质的要求。从主观上讲,温饱初步解决后,小富即安的小农意识严重束缚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从客观上讲,广大农民文化程度偏低,科技知识缺乏,先进适用技术推广不力,造成了农民想致富没有门路,想致富没有资金,不具备自我发展的能力和条件。
我们驻村后,围绕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
一是抓住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这个总开关,提高农民群众的市场经济意识。组织所驻村干部群众到与之自然条件相近而种养业较为发达的浚县、淇县、登封、中牟、长葛等地参观农业产业化,实地学习塑料大棚种植和波尔山羊、亚洲黄羊、优良猪、鸡等养殖技术,开阔了农民的视野,拓宽了农民的思路。参观学习回来后,很多农民积极试验,成为当地的致富带头人。二是抓住科教兴农这个大战略的实施,全面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我们利用从事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与服务的工作优势,组织省直高校科研单位的==多名专家学者到当地开展科技服务活动,指导农业生产和发展养殖业。根据农民需要,组织农学博士、育种专家到田间地头农家手把手地指导农民,现场帮农民解决技术问题。三是抓科教阵地建设,加强对现有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工作队购置了科技图书===余册、光盘==余盘赠送给农民,购置电视机、光碟机等设备帮助农民建立了科技阅览室,投资==万元在=个村兴建了农民科技文化夜校,加强科教阵地建设,培养现有劳动力。四是抓基础教育阵地建设,加强对农村后备劳动力的教育。农村小学是培养农村劳动力的重要阵地,阵地建设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贫困村的小学多是校舍陈旧,有的已成危房,设备破旧不全。我们筹资==万元正在改建、扩建=所小学,为=所小学更换了桌椅,购买、捐赠了图书,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后备劳动力的素质。五是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新风尚。通过开展“公民道德进万家”活动、开展“好媳妇好公婆”评选活动、制作宣传板报宣传栏、妥善处理邻里纠纷、整理村容村貌等活动,在农村倡导诚信守法、邻里和睦的道德规范,清洁卫生、健康向上的文明生活方式。农村要发展,要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是坚持以人为本,从整体上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这既是现实的紧迫任务,又是长期的艰巨任务,同时也是综合性的系统工程。要搞好这项系统工程,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要加强科教文化阵地建设。阵地建设是科技文化教育的载体必须高度重视。一是要加强农村中小学建设。农村中小学是培养农村后备劳动力的重要阵地,教育设施多数都比较陈旧落后,应有计划地进行改造,同时加强教学改革,培养农村实用型人才,提高后备劳动力的素质。二是要加强对现有劳动力的科技文化阵地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可新建农民科技文化夜校,不具备条件的可利用村两委办公房或改造闲置房屋,满足阵地要求。三是要注重对科教文化阵地建设的投入。采取国家、集体、社会多渠道投资的办法,加强阵地建设。四是加强对阵地的管理。阵地管理薄弱、不能充分利用的问题比较突出,应采取切实措施,明确责任,加强管理,发挥作用,防止资源浪费。
(二)要科学确定教育内容。一是高度重视对农民进行政治素质教育。当前农村的政治素质教育非常薄弱,亟待加强。要结合农村的实际,重点加强热爱党、热爱祖国、权力义务、诚信守法、公民道德、健康文明等内容的教育,使广大农民真正成为积极投身小康社会建设的一支生力军。二是要结合当地农业发展的特点进行科技教育。不同的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也不同,要结合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特点,根据农民发展致富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对农民进行科技教育,重点开展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等方面的科技知识培训,提高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自觉性、主动性。三是要丰富农村的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农民文化生活贫乏,是当前农村特别是贫困落后农村的普遍现象,它既是农村落后的结果,又成为农村落后的原因,同时也是农村不稳定的根源。要结合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丰富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用健康的、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抵制愚昧落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对农民进行科技文化教育,形式上一定要紧密结合农村、农民的特点,做到“三个结合”。一是集中教育与分散教育相结合。采 《驻村工作的实践与思考--致力于建立农村发展的长效机制推动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