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离退休空巢家庭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目前,我国已逐步进入老龄社会。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多,这几年来在老年人家庭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个群体就是被许多学者称为的“空巢家庭”。所谓“空巢家庭”,是指子女长大成人从父母家庭中相继分离出去后,只剩下父母留守、独自生活的家庭。空巢家庭是家庭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阶段。
“空巢”家庭问题,它不仅仅是个别家庭问题,而是具有广泛意义的社会问题。它关系着现代化的进程、人们的生活质量、社会安定,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参数。因此研究“空巢”家庭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空巢家庭现状
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提供的资料,最近10年来我国空巢家庭一直呈上升之势。全国有65岁以上老年人的家庭户中,空巢家庭户占22.83%,其中,单身老人户占11.46%,只有一对老夫妇户占11.38%。地区之间的差异悬殊。有65岁及以上老年人家庭户中空巢家庭户的比例,山东省最高,达到36.05%,其次是浙江省,达到35.12%,均超过1/3。上海(29.37%)、天津(28.20%)、江苏(27.48%)、黑龙江(27.21%)、辽宁(27.08%)、山西(27.00%)、河北(25.39%)及北京(25.00%)的比例也超过或达到1/4。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单身独居老人在老年人口中的比例,由1999年的3.8%上升到2004年的11%,即增加了两倍。另据有关部门对天津、杭州、××三城市60岁以上老人抽样调查表明:10.9%的老人生活在单身家庭里,29.1%的老人生活在夫妇二人家庭里,即生活在空巢家庭中的老人已占老人总数40%以上。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80%以上,这意味着大部分老年人家庭都成了‘空巢’”。
常州市城调队曾在市区范围内进行了抽样调查,对离退休“空巢”老人家庭生活现状进行分析,接受调查的1418户居民家庭中,共有250户属于纯离退休空巢家庭(家庭成员均为离退休及内退人员,仅1户家庭中有1位未曾工作过的高龄老人),在这些“空巢”家庭的454位成员中,共有城镇离退休职工441人,未到退休年龄提前办理内退手续的人员12人,分别占总数的97.1%和2.6%,其中男性占48.0%,女性占52.0%,调查表明,大多数“空巢”家庭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离退休人员晚年生活平安幸福,但也有一部分家庭晚年生活寂寞凄凉,需要引起社会的充分关注。
二、空巢家庭带来的困难与问题
1.经济供养保障问题。在空巢家庭中,有一部分老年人独居,其中不乏经济贫困者。接受调查的我市离退休家庭有3.3%的低收入家庭人均月收入在500元以下,有8%的离退休家庭表示收入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需求。如果独生子女收入较高还能够照顾到家庭和老人,但大部分人都是职业一般,收入偏低,经济是一个限制。父母有养老金还能得到一些保障,如果没有退休金,光靠子女,就会给子女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2.医疗药费保障问题。空巢家庭中的家庭成员大多数年过花甲,体质和肌体免疫力相对较差,长年患病的比率高达70%-80%,各种慢性病的发生率以及受疾病感染的几率较高,看病就诊的消费支出明显多于一般家庭。调查数据显示,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均比城镇居民平均水平高出一倍多;其中扣除医保及单位报销部分,个人平均负担额占到医疗保健消费支出的58.2%。家庭总消费支出的10%,对一些收入偏低的家庭造成了一定的经济负担,部分家庭由于医疗费太贵或经济原因,生病后没去医院诊治。
3.生活照料保障问题。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我国的计划生育国策推行独生子女制,每个家庭基本上都是一个子女。“四二一”家庭结构的形成以及社会流动的加速,社会竞争压力的加大,使得老年人期望子女照顾和子女想亲自照顾老人的想法已不太现实,给家庭赡养老人带来问题,也是赡养方式的问题。有调查显示:48%的中年人认为照顾老人有困难。其中,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时间、精力不够,致使老年“空巢”家庭照料资源不足。
4.精神慰藉保障问题。我国历史上历来以子孙满堂的大家庭为荣。而尊老、敬老、养老的优良传统也是通过大家庭的居住方式来体现的。如今,子女离开家庭生活,空巢老人无法享受过去大家庭的天伦之乐,使他们从精神上失去寄托,产生孤独感。据全国家庭养老和社会化养老研讨会上公布的数据表明:在被调查的500位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认为自己经常或有时感到孤独的占21.4%,在1428名接受调查的60岁以上的老人中,绝大多数也因为不能与子女经常沟通而常感到孤独与寂寞,精神状态犹为堪忧。老年人为同子女团聚打官司事件虽并不多见,但是老人想从儿女处得到精神抚慰的心理需求却是普遍存在的。
三、解决空巢家庭的建议与思考
1.提高养老收入水平,增强空巢老年人经济支撑力。近年来我市离退休家庭总体收入水平逐年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但也有一定比例的离退休家庭,由于退休时间较早、医疗支出较多,生活比较困难。因此,稳定并逐步提高空巢老人的收入水平,才能增强空巢家庭的经济支撑力。一是依靠劳动和民政等部门,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养老保险为主、最低生活保障为辅、特困补贴制度为补充的养老保障体系,实现养老金的社会化发放,保证老年人正常的收入来源,二是履行子女赡养老人的义务,目前家庭养老在我国尚是主要形式,因此对不在一起生活的父母,子女有责任和义务提供经济上的赡养扶助,给予老人必要的经济支持。三是“以房养老”,建立老年人财产的合法转移途径,比如老人 《市离退休空巢家庭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52075.html
“空巢”家庭问题,它不仅仅是个别家庭问题,而是具有广泛意义的社会问题。它关系着现代化的进程、人们的生活质量、社会安定,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参数。因此研究“空巢”家庭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空巢家庭现状
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提供的资料,最近10年来我国空巢家庭一直呈上升之势。全国有65岁以上老年人的家庭户中,空巢家庭户占22.83%,其中,单身老人户占11.46%,只有一对老夫妇户占11.38%。地区之间的差异悬殊。有65岁及以上老年人家庭户中空巢家庭户的比例,山东省最高,达到36.05%,其次是浙江省,达到35.12%,均超过1/3。上海(29.37%)、天津(28.20%)、江苏(27.48%)、黑龙江(27.21%)、辽宁(27.08%)、山西(27.00%)、河北(25.39%)及北京(25.00%)的比例也超过或达到1/4。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单身独居老人在老年人口中的比例,由1999年的3.8%上升到2004年的11%,即增加了两倍。另据有关部门对天津、杭州、××三城市60岁以上老人抽样调查表明:10.9%的老人生活在单身家庭里,29.1%的老人生活在夫妇二人家庭里,即生活在空巢家庭中的老人已占老人总数40%以上。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80%以上,这意味着大部分老年人家庭都成了‘空巢’”。
常州市城调队曾在市区范围内进行了抽样调查,对离退休“空巢”老人家庭生活现状进行分析,接受调查的1418户居民家庭中,共有250户属于纯离退休空巢家庭(家庭成员均为离退休及内退人员,仅1户家庭中有1位未曾工作过的高龄老人),在这些“空巢”家庭的454位成员中,共有城镇离退休职工441人,未到退休年龄提前办理内退手续的人员12人,分别占总数的97.1%和2.6%,其中男性占48.0%,女性占52.0%,调查表明,大多数“空巢”家庭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离退休人员晚年生活平安幸福,但也有一部分家庭晚年生活寂寞凄凉,需要引起社会的充分关注。
二、空巢家庭带来的困难与问题
1.经济供养保障问题。在空巢家庭中,有一部分老年人独居,其中不乏经济贫困者。接受调查的我市离退休家庭有3.3%的低收入家庭人均月收入在500元以下,有8%的离退休家庭表示收入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需求。如果独生子女收入较高还能够照顾到家庭和老人,但大部分人都是职业一般,收入偏低,经济是一个限制。父母有养老金还能得到一些保障,如果没有退休金,光靠子女,就会给子女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2.医疗药费保障问题。空巢家庭中的家庭成员大多数年过花甲,体质和肌体免疫力相对较差,长年患病的比率高达70%-80%,各种慢性病的发生率以及受疾病感染的几率较高,看病就诊的消费支出明显多于一般家庭。调查数据显示,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均比城镇居民平均水平高出一倍多;其中扣除医保及单位报销部分,个人平均负担额占到医疗保健消费支出的58.2%。家庭总消费支出的10%,对一些收入偏低的家庭造成了一定的经济负担,部分家庭由于医疗费太贵或经济原因,生病后没去医院诊治。
3.生活照料保障问题。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我国的计划生育国策推行独生子女制,每个家庭基本上都是一个子女。“四二一”家庭结构的形成以及社会流动的加速,社会竞争压力的加大,使得老年人期望子女照顾和子女想亲自照顾老人的想法已不太现实,给家庭赡养老人带来问题,也是赡养方式的问题。有调查显示:48%的中年人认为照顾老人有困难。其中,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时间、精力不够,致使老年“空巢”家庭照料资源不足。
4.精神慰藉保障问题。我国历史上历来以子孙满堂的大家庭为荣。而尊老、敬老、养老的优良传统也是通过大家庭的居住方式来体现的。如今,子女离开家庭生活,空巢老人无法享受过去大家庭的天伦之乐,使他们从精神上失去寄托,产生孤独感。据全国家庭养老和社会化养老研讨会上公布的数据表明:在被调查的500位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认为自己经常或有时感到孤独的占21.4%,在1428名接受调查的60岁以上的老人中,绝大多数也因为不能与子女经常沟通而常感到孤独与寂寞,精神状态犹为堪忧。老年人为同子女团聚打官司事件虽并不多见,但是老人想从儿女处得到精神抚慰的心理需求却是普遍存在的。
三、解决空巢家庭的建议与思考
1.提高养老收入水平,增强空巢老年人经济支撑力。近年来我市离退休家庭总体收入水平逐年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但也有一定比例的离退休家庭,由于退休时间较早、医疗支出较多,生活比较困难。因此,稳定并逐步提高空巢老人的收入水平,才能增强空巢家庭的经济支撑力。一是依靠劳动和民政等部门,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养老保险为主、最低生活保障为辅、特困补贴制度为补充的养老保障体系,实现养老金的社会化发放,保证老年人正常的收入来源,二是履行子女赡养老人的义务,目前家庭养老在我国尚是主要形式,因此对不在一起生活的父母,子女有责任和义务提供经济上的赡养扶助,给予老人必要的经济支持。三是“以房养老”,建立老年人财产的合法转移途径,比如老人 《市离退休空巢家庭问题的分析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