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调研报告
.1%的人认为是生活宽裕;54.6%的人认为是乡风文明;49.6%的人认为是村容整洁;55.8%的人认为是管理民主。
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农民涌入城市务工占25.9%;城市反哺农村占30.7%;农村为城市提供半成品给城市加工占37.2%;培养一个农村大学生并成功就业即解困一个农民家庭占30.9%;靠新型农民占48.6%;靠政府支持占44.8%。
④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84.5%的农民表示会积极参加,接受与欢迎的愿望很强烈,农村居民希望政府多办实事,实事求是地为农民解决问题,其中对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关注占很大比重。55%农村居民对民主有独到的看法和意见,包括干群关系、选举公开、村民参与乡镇建设和集体决策,可以看出农民有参与的愿望,他们希望得到直接沟通的机会。
3、农村居民对富裕的愿望
69.1%农村居民明确提出改善生活的愿望,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农村居民对现有生活状态并不满意。据调查分析有21%农村居民生活在温饱线边缘;还有49%的农村居民对生活状况有更高期望,特别是在城乡贫富差距拉大后,部分农民有不满情绪,值得重视,他们希望得到平等的城乡待遇,公平的发展机会。
4、农村贫困的主要原因
随着外出务工农民的日益增多,农民的见识、知识水平都在不断地增长,已经开始认识到了资金、知识、人才、文化等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要性,并越来越关心农业和农村的发展。65.5%的农民认为农村贫困的主要原因是经济的贫困,农村普遍存在贫困的现实我们无法回避;65.3%的农村居民认为农村贫困的主要原因还是经济贫困,比例占一半,文化贫困、知识贫困、人才贫困共占一半,被调查农民之所以在这四个选项中把经济贫困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而把其他三个选项相对均衡的体现出来,是因为后面三个选项是造成农村经济贫困的主要原因。农民渴望受到教育,但是却没有知识;农村需要知识,但是却没有人才;农村需要人才,但是人才的城市倾向化使农村没有了吸引力,这里不排除有人才发展观的转变。
最主要的原因首先是政策并没有到位。“走出来”成为绝大多数农村人的想法,他们进城务工,做苦力,做保姆,外面的天空总是那么蓝,大多数农民家里留下的是老、幼、病、残的“386199部队”。因此,部分地区有土地闲置的情况出现,农民兄弟为什么弃农村而去,值得我们深思。其次才是知识的贫困,占50.9%;人才的贫困,占50.5%;文化的贫困,占45.8%。农村家庭培养一个大学生是非常困难的,30.1%的农村家庭认为教育支出成为他们的主要支出,占家庭收入的80%,贫困也就在所难免,他们反映没有宽余的资金置业和用于家庭发展,而学成之后子女是否在社会上有一席之地又成为他们最担忧的事情。
通过这次问卷调查,税费改革后,农民对税费负担的减轻表示欢迎,76.5%的农民对现在的税费制度比较满意,表示会积极交纳税费;但是依然有24.4%的农村居民认为现在的税费制度对于他们来说是个负担,地区差异,包括土壤肥力,化肥与种子的价格不低成为这种情况的原因。另外,对于农民历年所欠乡村的税费,有95.3%的人认为应该继续上缴,这是一个维护公平的问题,也是一个政府信誉的问题。对于农民目前的税费负担,仍然有24.3%的农民认为比较重,反映出有些地方政府仍然在违背国家的政策收一些不该收的,摊一些不该摊的。
5.对进城务工的看法
当问及农民是希望上班还是务农时,44.5%的人希望务农与上班相结合,农忙时就在家务农,农闲时就去打点工,赚点灵活钱用;另有30%的人愿意专职从事农业;25.4%希望进企业上班。这说明农民的思想观念已在发生改变,不再是死守农村故土不放,不再认为打工是不务正业。越来越多的农民希望向集镇或城市转移,这一比例已达到受调查者的47.1%,这也是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必然趋势。我们可以看出,有四分之一的农村家庭有进城务工的选择,原因有三:一是农村经济不景气,做农民不值钱;二是农村家庭存在剩余劳动力需要输出也是一种潮流,向城市进军是最让他们兴奋的事;三是进城务工是城乡差距拉大后的表现,也是社会整合的需要。
对于生活地域的选择,26.5%的农民表示要搬到城镇,他们是受到城镇影响最深的人群,他们是进城务工的人群或者亲身体验过城市的繁华,我们认为也许他们就是我国城镇化道路的排头兵。有52.9%的农村居民表示不会变动居住地,这一部分人一是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在农村生活闲适自在。二是多为先进农民的代表,他们认为在农村更适合自己的发展。
6.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看法
如果村组召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工作大会,85.5%的农民表示会积极参加,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当问及如果有外商前来投资办厂时,53.7%的人表示即使牺牲一点个人利益也大力支持;另有32%的人表示,主要看大家的意见。
农民越来越意识到个体家庭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力量的薄弱。对于农村的发 《实践调研报告(第5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52664.html
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农民涌入城市务工占25.9%;城市反哺农村占30.7%;农村为城市提供半成品给城市加工占37.2%;培养一个农村大学生并成功就业即解困一个农民家庭占30.9%;靠新型农民占48.6%;靠政府支持占44.8%。
④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84.5%的农民表示会积极参加,接受与欢迎的愿望很强烈,农村居民希望政府多办实事,实事求是地为农民解决问题,其中对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关注占很大比重。55%农村居民对民主有独到的看法和意见,包括干群关系、选举公开、村民参与乡镇建设和集体决策,可以看出农民有参与的愿望,他们希望得到直接沟通的机会。
3、农村居民对富裕的愿望
69.1%农村居民明确提出改善生活的愿望,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农村居民对现有生活状态并不满意。据调查分析有21%农村居民生活在温饱线边缘;还有49%的农村居民对生活状况有更高期望,特别是在城乡贫富差距拉大后,部分农民有不满情绪,值得重视,他们希望得到平等的城乡待遇,公平的发展机会。
4、农村贫困的主要原因
随着外出务工农民的日益增多,农民的见识、知识水平都在不断地增长,已经开始认识到了资金、知识、人才、文化等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要性,并越来越关心农业和农村的发展。65.5%的农民认为农村贫困的主要原因是经济的贫困,农村普遍存在贫困的现实我们无法回避;65.3%的农村居民认为农村贫困的主要原因还是经济贫困,比例占一半,文化贫困、知识贫困、人才贫困共占一半,被调查农民之所以在这四个选项中把经济贫困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而把其他三个选项相对均衡的体现出来,是因为后面三个选项是造成农村经济贫困的主要原因。农民渴望受到教育,但是却没有知识;农村需要知识,但是却没有人才;农村需要人才,但是人才的城市倾向化使农村没有了吸引力,这里不排除有人才发展观的转变。
最主要的原因首先是政策并没有到位。“走出来”成为绝大多数农村人的想法,他们进城务工,做苦力,做保姆,外面的天空总是那么蓝,大多数农民家里留下的是老、幼、病、残的“386199部队”。因此,部分地区有土地闲置的情况出现,农民兄弟为什么弃农村而去,值得我们深思。其次才是知识的贫困,占50.9%;人才的贫困,占50.5%;文化的贫困,占45.8%。农村家庭培养一个大学生是非常困难的,30.1%的农村家庭认为教育支出成为他们的主要支出,占家庭收入的80%,贫困也就在所难免,他们反映没有宽余的资金置业和用于家庭发展,而学成之后子女是否在社会上有一席之地又成为他们最担忧的事情。
通过这次问卷调查,税费改革后,农民对税费负担的减轻表示欢迎,76.5%的农民对现在的税费制度比较满意,表示会积极交纳税费;但是依然有24.4%的农村居民认为现在的税费制度对于他们来说是个负担,地区差异,包括土壤肥力,化肥与种子的价格不低成为这种情况的原因。另外,对于农民历年所欠乡村的税费,有95.3%的人认为应该继续上缴,这是一个维护公平的问题,也是一个政府信誉的问题。对于农民目前的税费负担,仍然有24.3%的农民认为比较重,反映出有些地方政府仍然在违背国家的政策收一些不该收的,摊一些不该摊的。
5.对进城务工的看法
当问及农民是希望上班还是务农时,44.5%的人希望务农与上班相结合,农忙时就在家务农,农闲时就去打点工,赚点灵活钱用;另有30%的人愿意专职从事农业;25.4%希望进企业上班。这说明农民的思想观念已在发生改变,不再是死守农村故土不放,不再认为打工是不务正业。越来越多的农民希望向集镇或城市转移,这一比例已达到受调查者的47.1%,这也是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必然趋势。我们可以看出,有四分之一的农村家庭有进城务工的选择,原因有三:一是农村经济不景气,做农民不值钱;二是农村家庭存在剩余劳动力需要输出也是一种潮流,向城市进军是最让他们兴奋的事;三是进城务工是城乡差距拉大后的表现,也是社会整合的需要。
对于生活地域的选择,26.5%的农民表示要搬到城镇,他们是受到城镇影响最深的人群,他们是进城务工的人群或者亲身体验过城市的繁华,我们认为也许他们就是我国城镇化道路的排头兵。有52.9%的农村居民表示不会变动居住地,这一部分人一是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在农村生活闲适自在。二是多为先进农民的代表,他们认为在农村更适合自己的发展。
6.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看法
如果村组召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工作大会,85.5%的农民表示会积极参加,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当问及如果有外商前来投资办厂时,53.7%的人表示即使牺牲一点个人利益也大力支持;另有32%的人表示,主要看大家的意见。
农民越来越意识到个体家庭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力量的薄弱。对于农村的发 《实践调研报告(第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