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选择:勇敢一点去赚钱
你的选择就是勇敢一点去赚钱,赚钱就是要勇敢,连赚钱还不敢吗?下面的故事告诉你如何勇敢去赚钱:
46岁的郑兴国是个性情中人,他开了家私房菜馆,店里最显眼的地方赫然贴着声明:道德败坏者不得入内,欠钱不还者不得入内……问他为什么这样写,他说碰到过这种人,他不欢迎这种人来酒店。问他会不会影响生意,他说:“我不稀罕这些人的钱。正人君子也不会忌讳这些话。”
他在每间包房都摆一套几千元的茶座,为的就是让喝茶的人尊重茶道。“中国有悠久的茶文化,作为中式饮食文化的继承者,我有义务传播我们的文化”。
事实上,创新已然成为郑兴国的一种本能追求:“我要给顾客不一样的的餐桌文化。”
1 三拆灶台盘起汉派饺子馆
当下海刚成为一个时髦名词时,郑兴国就辞职下海了:开过出租车,做过钢材生意。1995年,在哈尔滨出差时,朋友带他去一家饺子馆,结果吃饺子的人已排到门外头了。郑兴国感慨:“我要是开个店,有这好的生意,就不用成年在外奔波了。”
朋友没把这话当真,他回武汉却正儿八经干起来,又是找书本学做饺子,又是在武汉三镇找门面。这时朋友们才发现问题“严重”了,一起劝他收手,“你知道一个饺子几个褶吗?武汉有哪个把饺子店开成酒店那么大的?”郑兴国却铁了心:“别人不开店,我就不能开?北方到处都是几百平方的饺子馆,武汉迟早会有。”
第二年,他好不容易盘下武昌钟声酒楼一档300平方米的门面(他接手前换过几个老板,都说那里不好做),凭着自己的记忆和想法干了起来。“我的‘老师’就是买的两本酒店装饰书,但谁都知道,没哪本教材能把实际问题都讲到”。他拆掉了原来的灶台,按书上说的标准重做,可一烧火才发现,这是炒热菜的灶,根本不适合蒸煮面食,只好拆了再做。第二次做好了,又发现布置不合理,妨碍案台、炉台等工种的操作。他二话不说,拿起锤子砸掉再做。如此三拆三建,总算解决了灶台问题。
忙了大半年,郑兴国自创的江南风格的“五星饺子馆”终于建成。
2 巧算账“免费”请来饺子大师
忙装修的同时,郑兴国满世界找会包饺子的大师傅。四处碰壁之后,他到武昌一家东北饭庄试试运气。那里的师傅给他出了个点子:“我师傅是哈尔滨有名的饺子大师,他做过的店没有不火的。要是能把他老人家请来,你的事准成。但老人家已多年不出远门了。”
要到电话号码,郑兴国马上给对方打电话。大师只说了句:“那你过来谈谈吧。”放下电话,郑兴国马上买了当天的机票飞哈尔滨。时值9月底,武汉还在穿短袖衣服,哈尔滨已得穿毛衣了。下了飞机的他不得不先到商场买毛衣和外套。
一见面,大师给吓了一跳:“你胆儿可真大,一个电话,3000多公里就过来了。”他答应去武汉,但开出月薪5000元的价码,这在武汉至少能请两个红案大厨。不过他卖了个关子:“信得过我,厨房交我管,每月给你省的材料,都能给你把这份工钱省回来。”郑兴国略一思索,把手一拍:“好!成交了。”
果然,大师一到店里,就向郑兴国交了份漂亮的“答卷”。他先让郑兴国招来的20个人,当着他的面比包饺子的速度,然后再把饺子馆附近人流量调查一番。调查完,大师说:“以现在的客流量,只留5个人就够了。”
大师在节省成本上也有一套。他把原来当成废料扔掉的边角余料,尽量利用起来。“像以前做芹菜心,我们都是不要的,他把芹菜心做成了凉菜,就这个菜一天就多赚100多元。加上其他省下的成本,早就超过了5000元,相当于我不用钱请来了个大师做事。”郑兴国笑眯眯地回忆说。
有了大师的帮助,五星饺子馆开张三个月就爆满。1999年,他又租下钟声酒楼二层楼的1000多平方米,扩建成自己的饺子馆。2000年,他旁边的一家400平方的酒店关门,郑兴国又顺势租下,他的饺子馆成了当时武汉最大的饺子馆。
最后请记住你的选择:勇敢一点去赚钱!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52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