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墙高筑
院墙高筑
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秋湖文学社 魏 萍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读到这句时,不经意地恍了神。
上周从姑姑家吃完晚饭步行回家,天已经黑了。突然间发觉已经很久未经过这条路了,似乎一夜之间,各家各户的院墙都拔地而起。那些水泥制品笔直地矗立着,棱角分明,除了门之外,没有一丝缝隙,让人无法知道里面是什么。院墙筑得愈高,路便显得愈窄,让人没来由地觉得压抑。在这样一个月光清冷的晚上,我的心里不免多了几分失落。
忆及儿时,失落更添几分。那时,家家户户并没有一墙相隔,就算有,也只是那种未及腰的矮墙。我到你们家去,你到我们家来,只要跨过一条浅浅的小沟抑或是矮矮的小埂,很是方便。
月光寒,铺在道路两旁冰冷的墙上,冷冷的。我奔跑起来,脚步声——声一声撞到墙上又弹回,一声一声地击打在我的鼓膜上。偶尔从门缝里露出一缕光,投射在衣服上的一瞬间,连应有的温度都没有。
夜里,始终不能入眠。恰巧月亮皎白,我坐到书桌前,月光柔和地洒落,防盗窗的影子把桌面割成一格一格的。回眸望去,枣树沐浴一身乳白色的光华。这才想起今年夏天,奶奶端来一篮枣子,说是起大风,隔壁小奶奶家枣树上的枣子刮进了我们家院子里,她捡了些好的来给我。我当时并未注意,现在想来,那枣树竟长得这般高大了,遥想当年,它还没我家院墙高呢。
那时,院墙还未高筑。
我总是直接从小奶奶家后门进去,穿过厅堂到屋前。叔叔很爱花,也很能养花,山茶花夹竹桃美人蕉……一年四季都不会寂寞。小奶奶家西边有个极小极浅的池塘,叔叔总是把我放在木盆里,推着我在水里行进,那水上漂浮的落叶于我有着无穷的引力。夏天时,我们两家便坐在一起纳凉打枣子。那时,枣树还很小,结的枣子自然也小,可是很甜。
院墙高筑之后几年,叔叔娶妻,有了妹妹。那时有什么东西也还是习惯分享,只不过要绕到前门,多走了几步路。
如今,小奶奶搬到别处已有三年之久,只有过年才回来几天。路过他们家,我总忍不住朝里张望,只不过除了一院的颓败苍凉,又能看见什么呢?
年前,妹妹嬉笑着跑来,她小小的身影站在铁门前,不知如何是好,直到奶奶提醒我我才慌乱地跑去开门,可是她一步不挪地站在那儿。我热情地招呼她进来,刚跨出铁门,她又嬉笑着跑开了。留我一脚在铁门外,一脚在铁门内,局促地望着她小小的身影跑进了自家院子。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可是,我们又能如何呢?
(指导教师:陈春生)
教师点评
作家刘墉曾经这样说:“如果我不能再拥有那么开阔的心墙,也请赐我一面七里香的树墙吧!让我的花香沁郁四方,让小朋友随意穿梭,因为我实在不喜欢那些只会隔离人与人的钢筋水泥的围墙。”
在“院墙高筑”的今天,每当我们穿梭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时,我们似乎已经忽略了院墙给我们带来的屏障之感,而文章中,作者用满含无奈的笔触记录下了心里由冰冷的院墙所带来的失落。面对着亲情与友情的疏离,作者最后只能用“我们又能如何呢”表达自己的喟叹,同时也唤起了我们美好的回忆——那段人与人之间不设防的纯真岁月。
(邢 阳) 《院墙高筑》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52884.html
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秋湖文学社 魏 萍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读到这句时,不经意地恍了神。
上周从姑姑家吃完晚饭步行回家,天已经黑了。突然间发觉已经很久未经过这条路了,似乎一夜之间,各家各户的院墙都拔地而起。那些水泥制品笔直地矗立着,棱角分明,除了门之外,没有一丝缝隙,让人无法知道里面是什么。院墙筑得愈高,路便显得愈窄,让人没来由地觉得压抑。在这样一个月光清冷的晚上,我的心里不免多了几分失落。
忆及儿时,失落更添几分。那时,家家户户并没有一墙相隔,就算有,也只是那种未及腰的矮墙。我到你们家去,你到我们家来,只要跨过一条浅浅的小沟抑或是矮矮的小埂,很是方便。
月光寒,铺在道路两旁冰冷的墙上,冷冷的。我奔跑起来,脚步声——声一声撞到墙上又弹回,一声一声地击打在我的鼓膜上。偶尔从门缝里露出一缕光,投射在衣服上的一瞬间,连应有的温度都没有。
夜里,始终不能入眠。恰巧月亮皎白,我坐到书桌前,月光柔和地洒落,防盗窗的影子把桌面割成一格一格的。回眸望去,枣树沐浴一身乳白色的光华。这才想起今年夏天,奶奶端来一篮枣子,说是起大风,隔壁小奶奶家枣树上的枣子刮进了我们家院子里,她捡了些好的来给我。我当时并未注意,现在想来,那枣树竟长得这般高大了,遥想当年,它还没我家院墙高呢。
那时,院墙还未高筑。
我总是直接从小奶奶家后门进去,穿过厅堂到屋前。叔叔很爱花,也很能养花,山茶花夹竹桃美人蕉……一年四季都不会寂寞。小奶奶家西边有个极小极浅的池塘,叔叔总是把我放在木盆里,推着我在水里行进,那水上漂浮的落叶于我有着无穷的引力。夏天时,我们两家便坐在一起纳凉打枣子。那时,枣树还很小,结的枣子自然也小,可是很甜。
院墙高筑之后几年,叔叔娶妻,有了妹妹。那时有什么东西也还是习惯分享,只不过要绕到前门,多走了几步路。
如今,小奶奶搬到别处已有三年之久,只有过年才回来几天。路过他们家,我总忍不住朝里张望,只不过除了一院的颓败苍凉,又能看见什么呢?
年前,妹妹嬉笑着跑来,她小小的身影站在铁门前,不知如何是好,直到奶奶提醒我我才慌乱地跑去开门,可是她一步不挪地站在那儿。我热情地招呼她进来,刚跨出铁门,她又嬉笑着跑开了。留我一脚在铁门外,一脚在铁门内,局促地望着她小小的身影跑进了自家院子。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可是,我们又能如何呢?
(指导教师:陈春生)
教师点评
作家刘墉曾经这样说:“如果我不能再拥有那么开阔的心墙,也请赐我一面七里香的树墙吧!让我的花香沁郁四方,让小朋友随意穿梭,因为我实在不喜欢那些只会隔离人与人的钢筋水泥的围墙。”
在“院墙高筑”的今天,每当我们穿梭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时,我们似乎已经忽略了院墙给我们带来的屏障之感,而文章中,作者用满含无奈的笔触记录下了心里由冰冷的院墙所带来的失落。面对着亲情与友情的疏离,作者最后只能用“我们又能如何呢”表达自己的喟叹,同时也唤起了我们美好的回忆——那段人与人之间不设防的纯真岁月。
(邢 阳) 《院墙高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