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幼儿教师的一把钥匙》读后感
《给幼儿教师的一把钥匙》读后感
静海县模范幼儿园 刘婕
在读书漂流活动中,我阅读了《给幼儿教师的一把钥匙》这本书,这本书吸引我的是大量来自一线教师所写的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教育案例,以及非常有针对性的、可操作的、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策略指导,还有穿插了很多孩子活动的照片,照片孩子可爱的笑脸,灵活在身影,那样的熟悉亲切,照片里教师的环境创设、材料的提供都是一种启发。
本书内容则重要分为《教师与儿童》、《教师与家长》、《教师与社区》三部分。每一个问题,每一个案例,每一个分析它都是来源于教师教育上发生的实例,而掌握解决这些问题是每个一线教师必须具备的教育技能。里面还有教会教师如何更好的去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如何跟家长沟通使家园合作更有效。
第一部分《教师与儿童》系依据《纲要》对教师教育技能的基本要求设计的。纵观《纲要》,我们可以看出“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它的一个突出特征,在字里行间都透出“尊重幼儿、保障幼儿权益,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儿童观。我们知道,教师是学校教育的实施者,最直接的教育对象是幼儿,最首要的教育目标也是幼儿。当然,这不等于“儿童中心论”。教师和幼儿之间依然是辨证统一的,教师是教育的主导,幼儿是教育的主体。作为教师,无论我们开展的是哪一类活动,都要在亲身体验中感悟教育内涵,从简单、易操作的教育策略中掌握时间要点,努力以参与者、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积极地予以投入。
《约翰尿裤子了》则给予我很多启示,对于幼儿尿裤子现象,案例中的老师是怎么做的:鼓励约翰自己脱裤子小便,自己换干净裤子,在不断的表扬声中,给孩子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支架,让约翰尽可能自己做。这种尊重幼儿,鼓励幼儿、落实行动的观念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让孩子被动的接受,不如教给他们一些有效的方式方法。我想,再遇到此类问题时,我也会从这些突发事件中,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第二部分《教师与家长》根据《纲要》提出的“家长是幼儿园最重要的合作伙伴”的要求,在很多家长的潜意识中,“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的意识还并不是很强,甚至有家长认为孩子到学校就是来接受教育的,孩子认识不够就是老师的责任等等。家长工作难做,但是很重要。幼儿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一致性,如果家庭和幼儿园之间出现分歧会使夹在两者中间的幼儿无所适从,而良好的家园关系形成的合力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各方面的发展。
《咱也是老师》这篇案例,我开始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张老师,我会怎么跟家长就家庭教育的问题进行沟通。当然,不同地区不同班级的家长的文化层次、知识水平、教育能力都是有差异的。我就设身处地地思考了在面对我们的家长时,我会怎么做?首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孩子从呱呱坠地——呀呀学语——摸壁学走——行动自如,家长的引导随处可见,想办法让家长明确自己的多重角色十分必要。其次:我会通过家长会、个别指导等多种形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观念,提供有效的策略,例如:开展亲子阅读让家长学会家教的方法和技能。其次,发挥家长的榜样示范作用,就如要让孩子从小养成阅读的习惯,而家长却从不读书看报,只顾上网聊天看电视,那么怎么去要求孩子呢?让他们了解到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幼儿,起着模范和指导的作用。
第三部分《教师与社区》从构建社区早期教育服务网络出发,针对教师参与社区早期教育需要具备的基本技能而设计的。教师不仅要发挥专业人员的创新能力,而且需要有与有关部门、各方人士联系和协调的能力,要有动员社会力量,与不同职业、不同文化水平、对幼儿教育持有不同认识和态度的社会群体交流、合作的能力。
我们每个月会进行散居幼儿活动,节假日组织亲子活动,针对不同的需求,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早期教育服务,并通过多种方式加强活动的宣传,如:园报、免费为散居幼儿检查身体、现场咨询等针对家长的育儿困惑和难题提供专业指导意见。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学到了很多的教育策略,受到很多启发,我相信教育的机智是在不断的积累过程中产生的,让我们边学边思、边思边做、边做边写,螺旋前进,利用好手中这把开启智慧大门的金钥匙,让它成为自身专业化成长的一个阶梯。 《《给幼儿教师的一把钥匙》读后感》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53113.html
静海县模范幼儿园 刘婕
在读书漂流活动中,我阅读了《给幼儿教师的一把钥匙》这本书,这本书吸引我的是大量来自一线教师所写的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教育案例,以及非常有针对性的、可操作的、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策略指导,还有穿插了很多孩子活动的照片,照片孩子可爱的笑脸,灵活在身影,那样的熟悉亲切,照片里教师的环境创设、材料的提供都是一种启发。
本书内容则重要分为《教师与儿童》、《教师与家长》、《教师与社区》三部分。每一个问题,每一个案例,每一个分析它都是来源于教师教育上发生的实例,而掌握解决这些问题是每个一线教师必须具备的教育技能。里面还有教会教师如何更好的去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如何跟家长沟通使家园合作更有效。
第一部分《教师与儿童》系依据《纲要》对教师教育技能的基本要求设计的。纵观《纲要》,我们可以看出“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它的一个突出特征,在字里行间都透出“尊重幼儿、保障幼儿权益,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儿童观。我们知道,教师是学校教育的实施者,最直接的教育对象是幼儿,最首要的教育目标也是幼儿。当然,这不等于“儿童中心论”。教师和幼儿之间依然是辨证统一的,教师是教育的主导,幼儿是教育的主体。作为教师,无论我们开展的是哪一类活动,都要在亲身体验中感悟教育内涵,从简单、易操作的教育策略中掌握时间要点,努力以参与者、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积极地予以投入。
《约翰尿裤子了》则给予我很多启示,对于幼儿尿裤子现象,案例中的老师是怎么做的:鼓励约翰自己脱裤子小便,自己换干净裤子,在不断的表扬声中,给孩子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支架,让约翰尽可能自己做。这种尊重幼儿,鼓励幼儿、落实行动的观念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让孩子被动的接受,不如教给他们一些有效的方式方法。我想,再遇到此类问题时,我也会从这些突发事件中,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第二部分《教师与家长》根据《纲要》提出的“家长是幼儿园最重要的合作伙伴”的要求,在很多家长的潜意识中,“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的意识还并不是很强,甚至有家长认为孩子到学校就是来接受教育的,孩子认识不够就是老师的责任等等。家长工作难做,但是很重要。幼儿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一致性,如果家庭和幼儿园之间出现分歧会使夹在两者中间的幼儿无所适从,而良好的家园关系形成的合力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各方面的发展。
《咱也是老师》这篇案例,我开始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张老师,我会怎么跟家长就家庭教育的问题进行沟通。当然,不同地区不同班级的家长的文化层次、知识水平、教育能力都是有差异的。我就设身处地地思考了在面对我们的家长时,我会怎么做?首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孩子从呱呱坠地——呀呀学语——摸壁学走——行动自如,家长的引导随处可见,想办法让家长明确自己的多重角色十分必要。其次:我会通过家长会、个别指导等多种形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观念,提供有效的策略,例如:开展亲子阅读让家长学会家教的方法和技能。其次,发挥家长的榜样示范作用,就如要让孩子从小养成阅读的习惯,而家长却从不读书看报,只顾上网聊天看电视,那么怎么去要求孩子呢?让他们了解到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幼儿,起着模范和指导的作用。
第三部分《教师与社区》从构建社区早期教育服务网络出发,针对教师参与社区早期教育需要具备的基本技能而设计的。教师不仅要发挥专业人员的创新能力,而且需要有与有关部门、各方人士联系和协调的能力,要有动员社会力量,与不同职业、不同文化水平、对幼儿教育持有不同认识和态度的社会群体交流、合作的能力。
我们每个月会进行散居幼儿活动,节假日组织亲子活动,针对不同的需求,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早期教育服务,并通过多种方式加强活动的宣传,如:园报、免费为散居幼儿检查身体、现场咨询等针对家长的育儿困惑和难题提供专业指导意见。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学到了很多的教育策略,受到很多启发,我相信教育的机智是在不断的积累过程中产生的,让我们边学边思、边思边做、边做边写,螺旋前进,利用好手中这把开启智慧大门的金钥匙,让它成为自身专业化成长的一个阶梯。 《《给幼儿教师的一把钥匙》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