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语文论文 >> 正文

台湾文化走笔


 (二)既有强烈的优越感,又有去不了的悲情意识
  陈百潭创作的《爱拼才会赢》,20世纪80年代中期唱红了台湾,不仅唱出了台湾人人想“出头天”的心理,关键是落在一个“赢”字上。台湾人认为在财富上、生活上,他们赢了。一般台湾人都为这半个世纪台湾经济腾飞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而产生一种优越感,认为台湾钱淹脚背,随之而来的是盲目自大,有机会动辄台湾这个第一,那个第一,有时也爱有意无意地在岛外人面前显示财大气粗,但随之在心灵深处又有一种难以诉状的悲情和痛苦。这种既优越又悲情、既妄自尊大又妄自菲薄的现象,也许是台湾人的特殊情结。目前台湾流行一句话,或许可为这种情结作注:“过去到大陆,大陆人问我们是不是来投资的;现在到大陆,大陆人问我们是不是来旅游的;今后到大陆,大陆人可能会问我们是不是来打工的。”这些话表达了一种无可奈何的危机感,同时也折射  出一种优越与悲情混合的复杂心理。台湾人的悲情意识有其历史渊源,台湾先民当时渡  过波涛汹涌的海峡来到吉凶未卜之地时,带有“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悲壮心态,一首《  渡台悲歌》详细描绘了先民们在台湾开垦的艰难,其“悲”字贯穿全诗。魏秀堂在《话  说台湾人》一书中,有一章节专谈“悲情的台湾人”:“台湾在历史上曾屡受外族入侵  和蹂躏,先是荷兰人统治,后来又被日本占领长达50年之久,真是命运多舛。光复之后  ,台湾同胞怀着一片爱国的赤诚之心,迎来了祖国派来的人,但不久又和前来接收的这  些人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并因此受到残酷的镇压。后来,经济发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  ,但又因为当局以各种理由阻挠与祖国大陆的统一,长时间和海峡彼岸实行对峙。两岸  关系时而缓和,时而紧张,至今‘三通’难通,两岸之间的交流和交往还是有诸多不便  。这种反复不定的过程,难免造成台湾同胞思想和价值观的混乱,并使他们对命运经常  感到无奈和茫然。从福建来的台湾人,本来就受到没落贵族文化和心态的影响,再加上  台湾自身这些因素作用,不啻是雪上加霜,在他们心中成了一种丧家之痛。”最能表现  台湾人悲情的可算是歌仔戏的曲调。300多年前,闽南民歌小调“歌仔”随着漳州移民  而传入台湾,后演变为歌仔戏。歌仔戏的曲调悲戚感人,凄楚哀痛,以一种令人哀叹心  悸的哭腔,表达了一种难以言状的悲情。由于歌仔戏准确地传递出台湾人内心深处的感  受,因此常演不衰,成为台湾的代表剧种。台湾人的悲情意识似乎无时不在,难以摆脱  。如台湾某次文化节推出南管系表演,这本是一件高兴的事,但舞台上的背幕,却打出  “痛惜咱的情”几个大字,“痛惜”两个字,一副悲戚自怜的模样。再如台北市一方面  总在标榜一年出岛到世界旅游的人数为台湾地区最多、到世界各地旅游的经验最为丰富  等等,但另一方面又优越自豪不起来。因为世界上与台湾建交的国家极少,自然外出旅  游多有不便,有时倍觉尴尬。
      (三)既精明,又好施;既斤斤计较,又慷慨大方;既不愿吃亏,又乐做义工
  台湾人向来以精明著称,这与台湾历史上长期受海洋商业文化影响有关。台湾是一个海岛,资源缺乏,对外依存性强,因此商业发达。利润是商人的动力,不精明必然被淘汰。在获得利润动机驱使下,只好精打细算,斤斤计较,有时因唯利是图而人情味淡薄,为获得更多利润而狡狯投机。但与此同时,台湾人又有慷慨好施的一方面,一旦有事,捐款捐物在台湾习以为常。有的人整日盘算怎样从属下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为省一点钱而处心积虑,但有时捐款、捐公益品却绝不含糊,出手阔绰。有的人工作节奏极快,没日没夜地干,在时间上对自己已到苛刻程度,但却又花大量时间当义工。特别是一些诸如环保、慈善、文化、卫生方面的义工,人数之多,让人惊叹。仅台北市就有近百个义工团体。笔者在台北曾遇见一位从事艺术品生意的商人,极为讲求办事效率,可谓争分夺秒。但一次他陪笔者到台湾故宫博物院的宗教文物展参观,见有学生组团前来,适逢讲解员不在,他竟主动充任讲解员,不厌其烦地逐一讲解了一下下午,直到闭馆送走最后一个人。台湾有些演出团体完全是义务性的演出,参与其中的一些艺人或为教师、或为公职人员,在单位工作时也是争分夺秒,但一旦投入义务性的排练演出却毫不含糊。最为典型的是台湾一些专业人士,在干本职工作时要价甚高,少了不悦,但却热衷于公益事业。台湾有许多诸如“保护你专线”、“失意人专线”、“生命线专线”、“环保环线”等电话专线,都是由这些专业人士义务值班。承担这份工作后,不管刮风下雨,不管个人工作、生意如何繁忙,也要按规定时间上班,决不能迟到早退。另一方面,台湾人的精明有时到了极致。台湾俗话称“有钱人,乞丐生命”,意为已经有了,但还要为得到一些鸡毛蒜皮的利益做文明社会的乞丐。如台湾实行全民健保后,一些并没生病的人(其中不乏忠厚老实者)常拿保单去开一些并不需要的润喉片、绿油精等,甚至不惜全都浪费,这些人认为每年交二三千元的医疗保费,不拿些药太亏。以致台湾健保年年亏损。
      (四)既崇尚科学,重视教育,又盛行迷信,讲究风水
  台湾的经济起飞,有赖于台湾科技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从80年代以来,台湾科技发展较快,特别是代表新技术革命的信息产业长期居世界前列,一些技术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在民间社区,一些科学宣传活动也开展得较为普及,台湾教育赖于经济的繁荣也得以发展。“由于台湾教育事业的发展,人口文化素质得到较大的提高。但与此出现的反差却是岛上的迷信极为盛行,风水先生、相命先生大行其道。各种迷信活动名目繁多,如算命、看风水、查黄历、抽签卜卦、西洋占星、划符捉妖、安太岁、安土神、收惊、求雨等。一些迷信活动已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如升迁、生意、考试、炒股、赌博、外出、婚嫁、分娩、建房、天旱、洪涝、病痛等,或自查命书,或问风水先生,似已成规矩。据统计,台湾一般家庭敬鬼神的大小“拜拜”不在少数,仅台北每户家庭每年大小“拜拜”平均就有94次。迷信观念不仅在一般民众中流行,而且在政府高级官员、高级知识分子、企业界精英中也相当流行,已到了无处不在的地步。台湾企业界流行所谓“企业相理学”,公司主管用面相和八字来管理人事。台湾从事建筑业的首先必须懂风水,要通晓如何避冲、避邪。笔者曾在台北市目睹一令人费解现象:一伙青年人从台北市一家图书馆看了半天书出来后,经过一地下通道时,  一一找相面、测字的风水先生卜卦(此地下通道有一字排开的十余间相命馆,馆中各类  男女相命师个个正襟危坐,闲情定气,从容不迫),人头攒动的地面上现代图书馆和生  意兴隆的地下通道相命馆构成极不合谐的台北景观。台湾的风水师、相命师、卜卦师、  测字师队伍日

益壮大,素质和学历也不断提高。从早年的江湖出身,到近几年的拥有博  、硕士学位,令人刮目相看。一些算命先生成了企业界大佬不可缺少的“指点迷津”的  左右臂,有声望的算命先生甚至奇货可居,待价以沽。台湾甚至出现了高科技与算命术  结合的“八字命理解析专家系统”、“阳宅勘舆学”、“紫微斗数大全”、“名贵四海  相命学”等电脑软件,令人大开眼界,叹为观止。
      (五)既囿于传统,又热衷新潮
  说台湾是中华文化的一个传统的社会,这一点没错,台湾人对传统文化的保存、依恋、热爱,是无可置疑的。如台湾每年的11月28日是祭孔日,由“政府”主持每年的祭孔活动,所有“要员”都要全部参加,其内容和仪式皆参照古礼。在台湾21世纪基金会主编的《台湾人的文化观》中,民调显示,大多数人还是选择中国传统文化。笔者在台湾考察期间,发现许多台湾人都专辟有一间房子供奉祖先的灵牌,中国传统文化绵延在台湾如:生意讲信用、重节流轻开源、对父母尽孝道、重靠读书获取功名、讲究门当户对等。但另一方面,新潮事物汹涌而来,转换之快,让人目不暇接,从70年代的西门町文化(内容如:电影街、冰宫、咖啡厅、中华商场、定做制服店、出版社自营书局、点心世界、衡阳路布庄、今日百货、日本偶像海报店),到80年代的东区文化(内容如:名牌服饰店、个性餐厅、地下舞厅、主题商店、中兴百货、国际连锁便利商店、金融办公大楼、花园住宅名厦、金石堂、诚品、椰如、旧情绵绵、MTV、KTV),再到新世纪的“辛香料族”、“花子(Hanako)世代”、“顶容族”、“玫瑰世代”、“水瓶座世代”、“新挪威森林世代”、“MTV世代”、“任天堂族”、“草莓族”、“香奈儿族”、“援助交际族”、“叩机族”、“百合族”等,真是不一而足。
      (六)社会生活中互相矛盾的现象也极为突出,如一方面社会治安日趋恶化,刑事案件层出不穷;另一方面送爱心、参加慈善活动者与日俱增
  台湾社会治安的恶化,已成为台湾一大顽疾。台湾《新新闻》曾载文评论台湾的治安:“稍微敏感一点的人,更可以感觉到自己生活周遭,到处弥漫一股戾气、杀气、怨气以及冤气。美丽岛被人改称恐怖岛、罪犯

《台湾文化走笔》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53191.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语文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