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小米文集之已经很好
莫小米文集之已经很好
作者/莫小米
他的儿子生下俩有智力障碍,看上去,样子也有点怪怪的。他却不像有些父母,将这样的孩子寄养到乡下,或关在家里不让出门。他到哪里去,总是尽量地带着儿子,迎着别人怜悯的、轻蔑的,或是大惊小怪的日光。一路上,他对儿子讲许多话,指着让儿子看这看那,小厌其烦地教他、夸他、启发他。
儿子后来就迷上了画画。一路上所见,回家都能描摹下来,儿子画中的那些人物景物,完全与别人眼见的两样,但,出奇地准确,是本质的准确。尽管如此,智障仍是智障。儿子无法独自在家,因为生活不能自理;也不能单独外出,因为找不到回家的路。这个儿子,现在已经二十多岁了。
他也过了知天命,老了。好在下面还有个女儿,女儿是健全的,15岁,在澳洲读书。
多年以来,他从未停止过为儿子寻医问药,希望治疗或改善儿子的状况。亲人、友人,同事也都对此抱以关注,市场给他提供一些信息、偏方。忽一日他获知一个好消息,说是有一种新的手术治疗方法,效果明显。但手术是有风险的,任何手术都有风险。他十分慎重,咨询了许多专家。专家说:成功的把握还是大的,术后,你儿子的智商将明显提高,起码能够生活自理;失败呢,失败的话,他连目前的智力也要丧失殆尽。
他与夫人商量了又商量,权衡了又权衡,倾向于做。他们想,等自己也需要人照料的时候,这个傻儿子,谁来照料他呢?
正犹豫,这件事让远方的女儿得知了。女孩就在越洋电话里哭了,义写来一封长长的信。女孩责问父母:为什么要给哥哥动手术,哥哥现在,不是很好吗?
做父母的震惊了。他们从未想到,自己这么努力,亲友那么热心地为儿子治疗,都是基于一个缘由,这孩子不行,要竭力让他更好—些。
而在15岁女孩的眼里,哥哥——很好。从小到大,她对这一点没有疑义。原来真正接受了他的,唯有她。
难怪在哥哥画的所有人物中,妹妹最美。
莫小米文集之已经很好之评论:理解才是美
作者/孙侃
这位智障者是个幸福的人,他的父母始终关爱着他,二十多年来,一直悉心养育照料着,一直努力寻找提高他智商的方法,他们甚至还考虑到自己老去之后,这位智障者将如何自我生存。没错,父母全身心的爱令人感动,正因如此,智障者二十多年来始终生活得很好,还把画画当成了生活的寄托。
(论文范文 fanwen.oyaya.net)
然后,当父母准备冒险给他做一项提高智商的手术时,父母与智障者的妹妹意见出现了分歧。心智健全的妹妹不同意手术的理由是,我哥哥已经很好,他的一切已被我接受,用不着再冒手术这个险。
父母对智障者的爱自然没有错,但妹妹除了爱之外,还有对智障哥哥的理解。爱是重要的,但理解往往更加不可缺少。妹妹之所以接受了他,是因为在她眼里,哥哥并非人们心目中生活难以自理的残疾人,他的一切都很好,包括他的画,他的生活起居,他对这个世界的描绘。在她看来,哥哥就是这样一个人,一切都应该被人们所接受,任何旨在提高他智商的手术都是多余的。真正的理解无疑是双向的。事实上,哥哥也对妹妹十分理解,他笔下的所有人物中,妹妹最美,因为他能与她心灵相通,能与她进行最真诚的交流。
这篇短文的最大特点是,把“爱”“理解”“美”等重大命题,放在一个貌似琐碎的故事之中,让细节说话,以每个人各自的态度说明问题,决不作枯燥的说教。另一个特点是结构的精巧。当我们已沉浸在这对父母的挚爱,且为之感动时,短文的末尾却来了个奇谲的转折,用妹妹的一段话,引出了“理解才是美”这个真正的主题。在哥哥笔下,妹妹最美,在妹妹眼里,哥哥何尝不是最美的?整篇文章的主题随之升华,我们也不由得心领神会,体悟到人间真诚理解之可贵!这样从容、精致,寓哲理于细节之中的写法,确是我们应该反复揣摩,并认真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