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程改革中化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掌握,改变了过去教学单一的以分数评价学生的局面,化学教师侧重了激励性的评价语言,注重 了每个层次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评价。注重从学习态度和情感方面去评价。
(四)课程改革实验中的问题
1.教师的教育理念和课程理念的转变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
2.教师工作量大,任课班级过多,班额过大,学生实验探究和交流不能充分展开。
3.由于缺少专职实验员,牵涉任课教师过多的工作精力,增加了教师的负担。
4.由于学校和家庭客观条件(物质、资料和时间等)的限制,教师和学生在搜集资料上遇到困难。尤其是新教材更注重开放性,所以这方面问题更为突出。
二、对课程改革中化学教学的实施与评价的思考
(一)对化学教学实施的思考
1.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制定教学目标
学生的发展应包括知识、情感、态度、能力、个性、创造性等,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全面考虑。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目标。
2.要鼓励每一个学生充分参与
教师应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创造一个人人都能参与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注重学生“动手”与“动脑”的结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期,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兴趣、原有的认识、经历及其所关心的实际问题。
创设学习情景可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教学更为有效。在创设学习情景时,应力求真实、生动、直观而又富于启发性。
演示实验、化学问题、小故事、科学史实、新闻报道、图片、模型和影像资料等等,都可以用于创设学习情景。例如:在有关“元素”的教学中展示地壳、海水和人体中的元素含量表。
对于学习存在一定困难的学生,教师更应该提供帮助和指导,发现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并给予及时的鼓励。
3.要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真实的情景中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的认识逐步得到发展。
在探究活动中要求学生认真做好观察和实验结果的记录与分析,鼓励学生运用口头、书面、绘画、图表等多种方式进行交流。在学生之间营造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气氛,培养学生提出论据、回答质疑的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开放性的讨论,对彼此的科学解释提出批评和质疑,要引导学生学会放弃错误的观点,接受更合理的科学解释。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各种不同见解、技能和经验,保护学生的创造性和好奇心,鼓励学生对他人的观点持合理的怀疑态度,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可能是错误的)观点。
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利用协作性的小组形式开展探究活动,使每一个人都能参与小组工作,使学生认识到小组的成员在探究尝试中各有所长,其知识和技能可以互补,通过这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4.要把创新观念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
在教学目标上,要突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满好奇和兴致;在教学的组织形式上,破旧立新,师生互动。
(二)对化学教学评价的思考
1.重视学生自我评价
课程对学生的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通过评价使学生成为成功者、积极参与者和自我反思者。特别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与评价他人,强调学生自我比较,淡化学生之间的相互比较。学生自我评价可以采用建立化学学习档案的方式。
2.重视学生学习过程评价
要重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主要是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验操作技能、探究能力、分析问题的思路、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水平以及表达交流技能等。活动表现评价可以采用独立、小组或团体的形式,评价既注意过程又要注重结果。
3.改革书面考试的命题方式
在书面测试中注重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应着重考查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而不仅仅是考查知识的简单记忆和重现。试题要设置一些实际问题的情景,以利于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试题中要有适量的综合性和开放性题目,以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对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化学探究式教学的几点认识
化学探究式教学是以学生解决问题为中心,是现代教育教学观念体现。化学探究式教学是使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的探究过程来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的本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化学课堂教学中突出探究式教学,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亲身体验科学的方法,进而理解科学本质,形成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一)化学探究式教学过程的主要步骤及其教学功能
化学教学的科学探究过程既要遵循人类科学认识的一般过程和规律,但又不能完全等同于人类一般的科学认识活动。
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一般步骤是:①抉择和准备(确定课题,提出研究假设)②资料和事实的搜集(搜集文献资料,观察和实验)③资料和事实的加工整理(运用比较、分类、类比、归纳、演绎、分析、综合以及各种数学方法或其他方法,对研究现象和变化规律做出解释和说明)④提出假说、建立科学理论(如果研究任务是验证一个假说,事实与假说相符,那么,假说就可以上长为理论。假说和理论都是科学成果)⑤成果评价与推广应用。
技术开发研究的一般步骤:①规划(制订产品研制方案,包括生产、市场、资源、环境等可行性研究论证和前景预测)②研究与试验(关键性技术的试验)③设计(产品性能稳定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造可能等的综合设计)④试制⑤成果评价。
以上二者的一般步骤可以看出他们的共同点是:①问题②资料收集③形成解决问题的假设或方案④实验(试验)探索⑤科学解释与结论⑥成果评价与交流应用。将这些共同要素优化整合,就是与科学探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化学探究式教学的基本过程。
化学探究式教学过程主要包含六个基本步骤,每个步骤体现一定的教学功能。
1.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使学习者积极投入到问题探究之中。
科学探究是从问题开始的,而问题产生于怀疑。怀疑——问题——思考是学有成就的必要条件。
问题的提出通常依赖于问题情境的创设,“问题情境”是指当前探讨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原有认知水平不和谐、不平衡而又急需解决的心理状态。创设问题情境通常要具备的三个条件:①学生能否在先前经验基础上觉察问题存在;②探究的内容对学生来说一定是新的未知,由此产生对解决未知的需要;③能否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经过努力是可以解决的。能否引发学生的探究的需要和期望,是问题情境构建的好与不好的首要标准。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问题情境的构建方法:
(1)用实验方法构建问题情境
(2)用学生自己的认知矛盾创设问题情境
(3)从社会问题提出问题情境
(4)通过科学史中科学探究事例设立问题情境
(5)利用讨论或争论引起的矛盾冲突设置问题情境
(6)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和学过的知识构建问题情境
2.收集资料和事实:提供探索问题的背景材料,使学习者努力寻找解决总是问题的线索。
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符合教学内容的多种资料和信息,架设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和桥梁,让学生有选择的可能。信息的载体可以是文字、文献资料、化学实验,也可以是网络资源或师生交流过程。在化学探究式教学中,培养学生自觉、自动收集事实和加工处理信息能力尤其重要。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实验、实践的观察和体验中或社会调查中获得信息和资料并从多角度的信息分析比较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目标和切入点。
3.提出猜想或假设:用假设方法,有根据的进行猜测、联想,明确问题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群体,全每个学生能有机会表达与自身水平相适应的见解和想法。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提出假说,或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提出假说。
引导学生提出假设的方法主要有:
①归纳式假设:运用归纳法提出和建立假设,是一种从特殊、个别事实,所获得的认识或规律,提高到一般的认识和规律。
②演绎式假设:运用演绎法提出和建立假设,是一种一般的认识或规律、原理运用于特殊、个别范围内,以验证规律、原理的适用性。
③类比式假设:类比是一种在一类情况下已被证明为正确的理论运用于与此相类似的情况,提出和建立假设,它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某些共有或相似属性,推出一个研究对象可能具有另一个研究对象所具有的属性为假设。
④分类式假设:运用分类的方法,对已有的现象或资料,按照某种重要的特征将其分类整理,提出和建立假设。
4.对假设进行实验推理和验证:重实证,使学习者主动参与实验、实践和体验过程。
假设提出后就要想方设法去检验它,用实证性材料去推翻或支持假设。这是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步骤。因为学生要达 《浅谈课程改革中化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53831.html
(四)课程改革实验中的问题
1.教师的教育理念和课程理念的转变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
2.教师工作量大,任课班级过多,班额过大,学生实验探究和交流不能充分展开。
3.由于缺少专职实验员,牵涉任课教师过多的工作精力,增加了教师的负担。
4.由于学校和家庭客观条件(物质、资料和时间等)的限制,教师和学生在搜集资料上遇到困难。尤其是新教材更注重开放性,所以这方面问题更为突出。
二、对课程改革中化学教学的实施与评价的思考
(一)对化学教学实施的思考
1.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制定教学目标
学生的发展应包括知识、情感、态度、能力、个性、创造性等,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全面考虑。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目标。
2.要鼓励每一个学生充分参与
教师应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创造一个人人都能参与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注重学生“动手”与“动脑”的结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期,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兴趣、原有的认识、经历及其所关心的实际问题。
创设学习情景可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教学更为有效。在创设学习情景时,应力求真实、生动、直观而又富于启发性。
演示实验、化学问题、小故事、科学史实、新闻报道、图片、模型和影像资料等等,都可以用于创设学习情景。例如:在有关“元素”的教学中展示地壳、海水和人体中的元素含量表。
对于学习存在一定困难的学生,教师更应该提供帮助和指导,发现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并给予及时的鼓励。
3.要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真实的情景中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的认识逐步得到发展。
在探究活动中要求学生认真做好观察和实验结果的记录与分析,鼓励学生运用口头、书面、绘画、图表等多种方式进行交流。在学生之间营造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气氛,培养学生提出论据、回答质疑的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开放性的讨论,对彼此的科学解释提出批评和质疑,要引导学生学会放弃错误的观点,接受更合理的科学解释。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各种不同见解、技能和经验,保护学生的创造性和好奇心,鼓励学生对他人的观点持合理的怀疑态度,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可能是错误的)观点。
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利用协作性的小组形式开展探究活动,使每一个人都能参与小组工作,使学生认识到小组的成员在探究尝试中各有所长,其知识和技能可以互补,通过这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4.要把创新观念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
在教学目标上,要突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满好奇和兴致;在教学的组织形式上,破旧立新,师生互动。
(二)对化学教学评价的思考
1.重视学生自我评价
课程对学生的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通过评价使学生成为成功者、积极参与者和自我反思者。特别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与评价他人,强调学生自我比较,淡化学生之间的相互比较。学生自我评价可以采用建立化学学习档案的方式。
2.重视学生学习过程评价
要重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主要是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验操作技能、探究能力、分析问题的思路、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水平以及表达交流技能等。活动表现评价可以采用独立、小组或团体的形式,评价既注意过程又要注重结果。
3.改革书面考试的命题方式
在书面测试中注重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应着重考查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而不仅仅是考查知识的简单记忆和重现。试题要设置一些实际问题的情景,以利于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试题中要有适量的综合性和开放性题目,以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对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化学探究式教学的几点认识
化学探究式教学是以学生解决问题为中心,是现代教育教学观念体现。化学探究式教学是使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的探究过程来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的本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化学课堂教学中突出探究式教学,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亲身体验科学的方法,进而理解科学本质,形成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一)化学探究式教学过程的主要步骤及其教学功能
化学教学的科学探究过程既要遵循人类科学认识的一般过程和规律,但又不能完全等同于人类一般的科学认识活动。
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一般步骤是:①抉择和准备(确定课题,提出研究假设)②资料和事实的搜集(搜集文献资料,观察和实验)③资料和事实的加工整理(运用比较、分类、类比、归纳、演绎、分析、综合以及各种数学方法或其他方法,对研究现象和变化规律做出解释和说明)④提出假说、建立科学理论(如果研究任务是验证一个假说,事实与假说相符,那么,假说就可以上长为理论。假说和理论都是科学成果)⑤成果评价与推广应用。
技术开发研究的一般步骤:①规划(制订产品研制方案,包括生产、市场、资源、环境等可行性研究论证和前景预测)②研究与试验(关键性技术的试验)③设计(产品性能稳定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造可能等的综合设计)④试制⑤成果评价。
以上二者的一般步骤可以看出他们的共同点是:①问题②资料收集③形成解决问题的假设或方案④实验(试验)探索⑤科学解释与结论⑥成果评价与交流应用。将这些共同要素优化整合,就是与科学探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化学探究式教学的基本过程。
化学探究式教学过程主要包含六个基本步骤,每个步骤体现一定的教学功能。
1.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使学习者积极投入到问题探究之中。
科学探究是从问题开始的,而问题产生于怀疑。怀疑——问题——思考是学有成就的必要条件。
问题的提出通常依赖于问题情境的创设,“问题情境”是指当前探讨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原有认知水平不和谐、不平衡而又急需解决的心理状态。创设问题情境通常要具备的三个条件:①学生能否在先前经验基础上觉察问题存在;②探究的内容对学生来说一定是新的未知,由此产生对解决未知的需要;③能否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经过努力是可以解决的。能否引发学生的探究的需要和期望,是问题情境构建的好与不好的首要标准。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问题情境的构建方法:
(1)用实验方法构建问题情境
(2)用学生自己的认知矛盾创设问题情境
(3)从社会问题提出问题情境
(4)通过科学史中科学探究事例设立问题情境
(5)利用讨论或争论引起的矛盾冲突设置问题情境
(6)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和学过的知识构建问题情境
2.收集资料和事实:提供探索问题的背景材料,使学习者努力寻找解决总是问题的线索。
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符合教学内容的多种资料和信息,架设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和桥梁,让学生有选择的可能。信息的载体可以是文字、文献资料、化学实验,也可以是网络资源或师生交流过程。在化学探究式教学中,培养学生自觉、自动收集事实和加工处理信息能力尤其重要。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实验、实践的观察和体验中或社会调查中获得信息和资料并从多角度的信息分析比较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目标和切入点。
3.提出猜想或假设:用假设方法,有根据的进行猜测、联想,明确问题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群体,全每个学生能有机会表达与自身水平相适应的见解和想法。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提出假说,或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提出假说。
引导学生提出假设的方法主要有:
①归纳式假设:运用归纳法提出和建立假设,是一种从特殊、个别事实,所获得的认识或规律,提高到一般的认识和规律。
②演绎式假设:运用演绎法提出和建立假设,是一种一般的认识或规律、原理运用于特殊、个别范围内,以验证规律、原理的适用性。
③类比式假设:类比是一种在一类情况下已被证明为正确的理论运用于与此相类似的情况,提出和建立假设,它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某些共有或相似属性,推出一个研究对象可能具有另一个研究对象所具有的属性为假设。
④分类式假设:运用分类的方法,对已有的现象或资料,按照某种重要的特征将其分类整理,提出和建立假设。
4.对假设进行实验推理和验证:重实证,使学习者主动参与实验、实践和体验过程。
假设提出后就要想方设法去检验它,用实证性材料去推翻或支持假设。这是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步骤。因为学生要达 《浅谈课程改革中化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