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外公的作文
写外公的作文
爱唱京戏的外公
我五岁时就爱瞪着圆鼓鼓的眼睛听外公唱京戏。每当霞光天的傍晚,外公在四合院里耳挂口面胡子,身穿蟒袍玉带,穿菩萨靴,有招有式地迈着台步,随着小外公圣庆敲的锣,他摆着头,用手向左右摔着那长长的胡子,有板有眼地哼,起初声音不大,唱数句后渐渐地越唱越高,高耸入云,昂高亢之处,却能回环转折,犹如行云流水,缓缓而去,以至并不懂京戏的我听得神魂出窍,发誓日后跟外公学唱戏,当我也能颤颤地迈几步,晃着头啼转几声时,文革开始,那个黑色的夜里,我被吵醒了,看见有人在家里翻箱倒柜,院子里火光冲天,外婆轻声告诉我,烧的是外公的戏装、道具、家谱。幽暗的灯光下,我看见小外公跪在地上,打着自己耳光,交代着,“我该死!和我大哥无关!为宣传才子佳人,我将1936年上海同乡会买的古装保留至今。”第二天早,我外公回来了,他面如死灰,咳嗽不止,不久咳出血。终有那么一回,外婆流着眼泪给我戴上口罩,拉到外公的病床前,外公从被子里伸出枯枝似的手,摸着我的头说:“梅儿,爱听公公唱戏吗?”我使劲点点头。“外公不卖唱,但戏是外公的命。外公再给你唱几句。”他清了清嗓门儿,唱起了《斩经堂》片段。“前堂奉了母亲命,经堂去斩王氏兰英……”外婆、小外公泣不成声。“哥哥,你吃力就不要唱了。我记得你早在30年代,为破除迷信,正月初一就在妈妈的经堂里唱不吉利的戏。你不是牛鬼蛇神。”我外公听后,会意地带着一丝安详仙去了。从那以后,我小外公变得古怪起来,每当夕阳西下的傍晚,他总是遥望着远方,在院子里踱着步子。
有一天,外婆正在教我写毛笔字,小外公从外面冲了进来,“嫂子,你听区委广播里放的什么?”外婆放下手中的笔,听了起来。“眼不明观不见花花美景,看不见汴梁城文武公卿。”“噢,《打龙袍》。”我小外公向外婆点点头,整个人就像被狂风掀起,飘荡在空中,挥手打着节拍,满脸笑意,节节高起。我和外婆屏气凝神,不敢惊动。约有两分钟之久,仿佛有一种声音从地府中发出,低沉而缓和,继而激昂扬起,像烟火飞花,现出千百种五色彩光。外婆听得眯起眼睛,我也被这亲切的声音带入妙境。“咚、咚、咚!”有人敲门堂大门。外婆踮着小脚,向小外公摇着手。门一开,涌进一群邻居。“圣庆,你嗓子痒?区委就在巷头边。”小外公这才想起来,摆摆手说:“这是区委广播里放的。不唱了,你们回吧。”一位年轻人告诉大家,区里放广播的将电台调错到莫斯科台。有人说,不是那人的错,这段戏是外国放的。人群散去后一小时,我小外公被“文攻武卫”的人抓去了。那位调错台的干部指控我小外公牵强附会,诬陷他,“有根有据”地将我小外公说成是台湾特务,关进了“牛棚”,有次,我给小外公送饭,他塞给我一张纸条,我把纸条带回交给外婆。外婆一看,连夜把埋在院里腊梅树下的小罐子挖出来,转移到院墙外垃圾堆旁边的泥地里。外婆偷偷告诉我,这罐子里全是照片,让区里放广播的查到了,小外公就会变成真正的特务了。
当我小外公真正意气扬扬,自由自在地过他的戏瘾时,我已经超过了学戏的年龄,走出四合院离开了小镇。我再回来时,小外公已经鹤发童颜了。他的案头放着一帧大幅的黑白照片,画面上古色古香的宝塔,塔尖高插云端,塔身呈多边形,一部分常春藤亲切地覆盖着,一扇扇小窗子,从常春藤里探出来;地面上春草丛生,风中的柳絮多情地理着飞鸟的羽毛,两位青年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穿鹤氅,飘飘然犹如神仙。“这就是你外婆保存下来的照片。塔下是你外公和我。这宝塔叫文峰阁,日本人来时,给烧了,烧了几天几夜。我留下的这幅照片,是这宝塔留在世上的惟一的照片。” (凹丫丫范文网 fanwen.oyaya.net) 说着,小外公直摇头,“那年编写镇志,镇领导向我借照片。”说是翻印上书,我借了,为的是让后代能看到祖先留下来的塔。”说到这里,小外公笑了,告诉我来取照片的人就是当年那位放错广播的同志。
听着小外公的话,看着眼前照片中两位外公的英俊少年样,我仿佛又听到他们唱和如一的京腔,几十年风风雨雨里,他们用自己高洁的人品、平凡的人生,奏出人间瑰丽的音响。
《写外公的作文》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54093.html
爱唱京戏的外公
我五岁时就爱瞪着圆鼓鼓的眼睛听外公唱京戏。每当霞光天的傍晚,外公在四合院里耳挂口面胡子,身穿蟒袍玉带,穿菩萨靴,有招有式地迈着台步,随着小外公圣庆敲的锣,他摆着头,用手向左右摔着那长长的胡子,有板有眼地哼,起初声音不大,唱数句后渐渐地越唱越高,高耸入云,昂高亢之处,却能回环转折,犹如行云流水,缓缓而去,以至并不懂京戏的我听得神魂出窍,发誓日后跟外公学唱戏,当我也能颤颤地迈几步,晃着头啼转几声时,文革开始,那个黑色的夜里,我被吵醒了,看见有人在家里翻箱倒柜,院子里火光冲天,外婆轻声告诉我,烧的是外公的戏装、道具、家谱。幽暗的灯光下,我看见小外公跪在地上,打着自己耳光,交代着,“我该死!和我大哥无关!为宣传才子佳人,我将1936年上海同乡会买的古装保留至今。”第二天早,我外公回来了,他面如死灰,咳嗽不止,不久咳出血。终有那么一回,外婆流着眼泪给我戴上口罩,拉到外公的病床前,外公从被子里伸出枯枝似的手,摸着我的头说:“梅儿,爱听公公唱戏吗?”我使劲点点头。“外公不卖唱,但戏是外公的命。外公再给你唱几句。”他清了清嗓门儿,唱起了《斩经堂》片段。“前堂奉了母亲命,经堂去斩王氏兰英……”外婆、小外公泣不成声。“哥哥,你吃力就不要唱了。我记得你早在30年代,为破除迷信,正月初一就在妈妈的经堂里唱不吉利的戏。你不是牛鬼蛇神。”我外公听后,会意地带着一丝安详仙去了。从那以后,我小外公变得古怪起来,每当夕阳西下的傍晚,他总是遥望着远方,在院子里踱着步子。
有一天,外婆正在教我写毛笔字,小外公从外面冲了进来,“嫂子,你听区委广播里放的什么?”外婆放下手中的笔,听了起来。“眼不明观不见花花美景,看不见汴梁城文武公卿。”“噢,《打龙袍》。”我小外公向外婆点点头,整个人就像被狂风掀起,飘荡在空中,挥手打着节拍,满脸笑意,节节高起。我和外婆屏气凝神,不敢惊动。约有两分钟之久,仿佛有一种声音从地府中发出,低沉而缓和,继而激昂扬起,像烟火飞花,现出千百种五色彩光。外婆听得眯起眼睛,我也被这亲切的声音带入妙境。“咚、咚、咚!”有人敲门堂大门。外婆踮着小脚,向小外公摇着手。门一开,涌进一群邻居。“圣庆,你嗓子痒?区委就在巷头边。”小外公这才想起来,摆摆手说:“这是区委广播里放的。不唱了,你们回吧。”一位年轻人告诉大家,区里放广播的将电台调错到莫斯科台。有人说,不是那人的错,这段戏是外国放的。人群散去后一小时,我小外公被“文攻武卫”的人抓去了。那位调错台的干部指控我小外公牵强附会,诬陷他,“有根有据”地将我小外公说成是台湾特务,关进了“牛棚”,有次,我给小外公送饭,他塞给我一张纸条,我把纸条带回交给外婆。外婆一看,连夜把埋在院里腊梅树下的小罐子挖出来,转移到院墙外垃圾堆旁边的泥地里。外婆偷偷告诉我,这罐子里全是照片,让区里放广播的查到了,小外公就会变成真正的特务了。
当我小外公真正意气扬扬,自由自在地过他的戏瘾时,我已经超过了学戏的年龄,走出四合院离开了小镇。我再回来时,小外公已经鹤发童颜了。他的案头放着一帧大幅的黑白照片,画面上古色古香的宝塔,塔尖高插云端,塔身呈多边形,一部分常春藤亲切地覆盖着,一扇扇小窗子,从常春藤里探出来;地面上春草丛生,风中的柳絮多情地理着飞鸟的羽毛,两位青年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穿鹤氅,飘飘然犹如神仙。“这就是你外婆保存下来的照片。塔下是你外公和我。这宝塔叫文峰阁,日本人来时,给烧了,烧了几天几夜。我留下的这幅照片,是这宝塔留在世上的惟一的照片。” (凹丫丫范文网 fanwen.oyaya.net) 说着,小外公直摇头,“那年编写镇志,镇领导向我借照片。”说是翻印上书,我借了,为的是让后代能看到祖先留下来的塔。”说到这里,小外公笑了,告诉我来取照片的人就是当年那位放错广播的同志。
听着小外公的话,看着眼前照片中两位外公的英俊少年样,我仿佛又听到他们唱和如一的京腔,几十年风风雨雨里,他们用自己高洁的人品、平凡的人生,奏出人间瑰丽的音响。
《写外公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