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命的牧者》读后感
《做生命的牧者》读后感
岭头小学 潘统连
“以生为本,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终极目标,。因此,学校倡导、推广的“生本教育”,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学好而设计教学活动。旨在我们所施行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在身体、智慧、审美、价值观和各方面的社会适应性得到锻炼提高与和谐发展。在读了《做生命的牧者》一书后,使我对生本教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一、努力营造生本教育氛围。生本教育在对学生关注的同时,也对教师的生命活动给予了最大的关注。首先是为教师正位,从拉动学生的"纤夫"转变为生命的"牧者"。教师是学生的服务者、帮助者、保护者,唯独不是他们任何活动的替代者。儿童在良好的教学生态中会自动形成德性,例如:自信、合作、自爱、乐学、诚实、勤奋等。实施生本教育,要营造氛围,教师树立生本教育意识;塑造师德,营造生本管理环境;建设富有文化的校园环境,营造和谐育人氛围。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生本育人氛围。
(一)树立生本意识,坚持不懈走生本之路。生本教育是尊重儿童自然发展规律的教育,教师要从学生发展的角度考虑,教学过程中注重学法指导,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使学生学得轻松,自己教得不累。或许很多老师和我一样走在生本的路上遇到了很多困惑,在这本书中我也看到了作者在生本路上遇到的困难。面对出现的问题,作者的办法是坚定信念,对症下药。面对生本路上学生的浮躁,作者做的是先将自己的心静下来,认真分析找到问题的关键,想办法来解决问题。用他的话来说这是开启教育真谛的金钥匙--"教育最终归结到学生生命自身的行动历程,所有的教育的希冀和理想都可以依托生命而实现,而生本教育就是教育和人的生命自然的和谐结合。 "做孩子们生命的牧者,一切为了孩子,不能急功近利。
(二)塑造师德,营造生本环境生本理念强调师生间的和谐。应倡导"以人格塑造人格,以心灵塑造心灵,以品德化育品德,以素质提高素质"的口号。其实孩子是最容易爱到老师的教育和影响到的。教育的过程远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复杂、高深。良好的教育或许就像是让风拂过树梢,让水淌过草地一样自然与简约。关键是教师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孩子,用最质朴的感情面对孩子,用最细微的动作影响孩子,让孩子们在教师的关注中开始实行阅读,在阅读中感知快乐,在快乐中自然觉醒,在觉醒中悄然提升。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惟有充满师爱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教育。我们应该要求自己以身育人、以身做镜,做敬业的模范、乐业的表率、勤业的榜样。
二、好习惯铸就生本教育根基。关注学生的学习品质是生本教育的重要内容。"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说的就是从小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在教学工作中首先了解学生学习习惯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细化习惯要求,有针对性地落实培养。把学习习惯要求细化为学科教学要求。例如:"语文学习习惯"、包括:听、说、读、写(写字、作文)。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如:写字时的坐姿、握笔姿势等;爱护书本、课桌椅等。在好习惯养成过程中,注重检查,不断矫正。"习惯决定命运"肯定了良好习惯对人一生的影响,更是生本教育的最终追求。
三、生本教育立足课堂。生本教育观念指导下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就是把课堂教学看作面向人的生活世界,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一种人的生命存在,成长和促进人的生命完善发展,生命质量整体提升的生态模式。改变教材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孩子的学习方式,以便更好地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孩子的学习与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作为语文文教师要整合语文素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将童谣、儿童诗、对联、古诗文等整合进语文课堂,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占领;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个环境,让他们自己去感受;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去讨论;给学生一个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个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生本教育揭示教育的本质是提升生命质量,教育手段是依靠生命本身的内在力量。充分尊重和依循生命的本质,教育才可能是"人的教育"。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多一些民主、多一些诱导、多一些创新、多一些灵活、多一些关爱、多一些理解、多一些交流,实施生本教育,做生命的牧者,是我永远的追求! 《《做生命的牧者》读后感》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54130.html
岭头小学 潘统连
“以生为本,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终极目标,。因此,学校倡导、推广的“生本教育”,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学好而设计教学活动。旨在我们所施行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在身体、智慧、审美、价值观和各方面的社会适应性得到锻炼提高与和谐发展。在读了《做生命的牧者》一书后,使我对生本教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一、努力营造生本教育氛围。生本教育在对学生关注的同时,也对教师的生命活动给予了最大的关注。首先是为教师正位,从拉动学生的"纤夫"转变为生命的"牧者"。教师是学生的服务者、帮助者、保护者,唯独不是他们任何活动的替代者。儿童在良好的教学生态中会自动形成德性,例如:自信、合作、自爱、乐学、诚实、勤奋等。实施生本教育,要营造氛围,教师树立生本教育意识;塑造师德,营造生本管理环境;建设富有文化的校园环境,营造和谐育人氛围。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生本育人氛围。
(一)树立生本意识,坚持不懈走生本之路。生本教育是尊重儿童自然发展规律的教育,教师要从学生发展的角度考虑,教学过程中注重学法指导,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使学生学得轻松,自己教得不累。或许很多老师和我一样走在生本的路上遇到了很多困惑,在这本书中我也看到了作者在生本路上遇到的困难。面对出现的问题,作者的办法是坚定信念,对症下药。面对生本路上学生的浮躁,作者做的是先将自己的心静下来,认真分析找到问题的关键,想办法来解决问题。用他的话来说这是开启教育真谛的金钥匙--"教育最终归结到学生生命自身的行动历程,所有的教育的希冀和理想都可以依托生命而实现,而生本教育就是教育和人的生命自然的和谐结合。 "做孩子们生命的牧者,一切为了孩子,不能急功近利。
(二)塑造师德,营造生本环境生本理念强调师生间的和谐。应倡导"以人格塑造人格,以心灵塑造心灵,以品德化育品德,以素质提高素质"的口号。其实孩子是最容易爱到老师的教育和影响到的。教育的过程远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复杂、高深。良好的教育或许就像是让风拂过树梢,让水淌过草地一样自然与简约。关键是教师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孩子,用最质朴的感情面对孩子,用最细微的动作影响孩子,让孩子们在教师的关注中开始实行阅读,在阅读中感知快乐,在快乐中自然觉醒,在觉醒中悄然提升。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惟有充满师爱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教育。我们应该要求自己以身育人、以身做镜,做敬业的模范、乐业的表率、勤业的榜样。
二、好习惯铸就生本教育根基。关注学生的学习品质是生本教育的重要内容。"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说的就是从小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在教学工作中首先了解学生学习习惯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细化习惯要求,有针对性地落实培养。把学习习惯要求细化为学科教学要求。例如:"语文学习习惯"、包括:听、说、读、写(写字、作文)。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如:写字时的坐姿、握笔姿势等;爱护书本、课桌椅等。在好习惯养成过程中,注重检查,不断矫正。"习惯决定命运"肯定了良好习惯对人一生的影响,更是生本教育的最终追求。
三、生本教育立足课堂。生本教育观念指导下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就是把课堂教学看作面向人的生活世界,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一种人的生命存在,成长和促进人的生命完善发展,生命质量整体提升的生态模式。改变教材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孩子的学习方式,以便更好地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孩子的学习与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作为语文文教师要整合语文素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将童谣、儿童诗、对联、古诗文等整合进语文课堂,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占领;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个环境,让他们自己去感受;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去讨论;给学生一个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个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生本教育揭示教育的本质是提升生命质量,教育手段是依靠生命本身的内在力量。充分尊重和依循生命的本质,教育才可能是"人的教育"。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多一些民主、多一些诱导、多一些创新、多一些灵活、多一些关爱、多一些理解、多一些交流,实施生本教育,做生命的牧者,是我永远的追求! 《《做生命的牧者》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