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物理论文 >> 正文

论 惯 性


ry body persists it's state of rest or of uniform motion in a straight line until it is 
compelled by some force to change that state.)”。牛顿对“除非有外力作用于它迫使它”作出了对应的理解,即认为保持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是由内部原因的,这个内部原因即称为惯性:“vis insita,或物质固有的力,是一种起抵抗作用的力,它存在于每一个物体当中,大小与该物体相当,并使之保持其现有的状态,或是静止,或是匀速直线运动”。(26)在牛顿时代,作出这样的判断是无可厚非的:“一个物体,由于其物质的惰性(现称惯性——译者注),要改变它的静止或运动状态就极其不易。因此这种固有的力可以用一个最确切的名称‘惯性’或‘惰性力’来称它。”(27)因为在牛顿时代是无法判定惯性的本质的。从牛顿的这一段话我们大致可以判断出,他几乎是在第二定律的意义上来领会惯性的,因而他才认为(惯性)大小与该? 锾逑嗟薄U饣蛐砭褪橇鞔?两竦墓咝缘拇笮〉扔谖锾逯柿康脑?濉?墒牵?6俚恼庖欢卧桃夥岣坏乃枷肴词抢丛从谖鞣焦糯?苎??餍械墓赜谑挛锉旧淼膬仍诰龆ㄐ缘墓鄣悖骸罢?鑫锾宓墓阊有浴⒓嵊残浴⒉豢扇胄浴⒛芏?院凸咝裕?丛从谄涓鞲霾糠值墓阊有浴⒓嵊残浴⒉豢扇胄浴⒛芏?院凸咝裕灰虼耍?颐强梢韵陆崧鬯担?磺形锾宓淖钚∥⒘R簿哂泄阊有浴⒓嵊残浴⒉豢扇胄浴⒛芏?裕?⑶腋秤衅涔逃械墓咝裕?馐钦?稣苎У幕?。?8)”。 

    这一观点可以追踪到亚里士多德,它影响了包括牛顿在内的一大批科学家的思维方式。在牛顿之前的开普勒也就惯性说过(29):“如果天体不赋有类似于重量的惯性,要使它运动就不需要力,最小的动力就足以使它有无限的速度,但由于天体公转需要用一定的时间,有的长些,有的短些,因此非常明显,物质必须具有能说明这些差别的惯性”;“惯性,或对运动的阻力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在给定的体积中,物质的量愈多,惯性愈强。”由此我们也可见,在开普勒那里已经有惯性等同于力与质量的观点了。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人们对于惯性的错误理解主要是由历史原因所造成的,这个原因主要在于:人们普遍地认为事物外在的状态是有其内在原因的。当人们在物体之外找不到令人信服的可感觉的原因的时候,就只能把它归因于物体的内部。牛顿将惯性归因于物体的内部,把惯性看成阻碍物体改变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况的内力,他假设的惯性非常接近布里丹的冲力——即:惯性作为一个

内力,在缺乏外部动力或阻力时,会引起无定限的直线运动(30),另一方面,牛顿的惯性观又来自于他对古希腊关于自然具有灵魂观念的继承,我们可以从他的著作中强烈地感到,他具有自然界的物体与人一样会在受到作用时产生反作用这样一种强烈的思想意向。显然,在现代人看来,自然界的物体是与人具有本质区别的。 

在牛顿以后,欧拉则将牛顿关于vis insita 的比较隐晦的注释作了同牛顿之前的有些科学家的直感一样的有一定危险性的表白:“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能力.....惯性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例。”(31) 可是现在看来,这种危险性中是带有错误的。从那以后到现在,人们对于惯性的理解基本上是庸俗性质的。随着现代物理学的发展,特别是诺特尔之后,我们可以认识到使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原因并不在物体的内部、也跟力无关,而是由于物体所处的时间均匀性与空间对称性。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对牛顿意义上的惯性作出更开放性与发展性的理解,牛顿的vis insita(惯性是一个消极的本原,靠此本原物体维持它们的运动或静止,按照作用力的大小接受运动,按照受到阻力的大小抵制运动。(32))可以深入为两个层面的结论: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一个物体,它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是由于惯性,即时间均匀性与空间对称性;在同样大小的力的作用下,一个物体它的运动状态较难改变是由于它的动力学特性——抗性,即它的质量较大。 

参考文献: 

(1) 邹荣. 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吗? 新世纪教育文集.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11,1版,454. 

邓昭镜.邓玉兰. 质量是惯性的量度,还是物质之量的量度. 物理教师,2000,12,33.                    

(2) 徐祖年. 质量是惯性或引力的量度. 物理教师,2001,11,27. 

(3) 梁昆淼.力学,上册(修订版).高等教学出版社,1978,12修订第2版,64. 

(4) 漆安慎 杜婵英. 力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7,1版,222. 

〔美〕阿 · 热.可怕的对称.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2.1版,126. 

曾谨言. 量子力学 卷Ⅱ.科学出版社,  1993,9,1版,231. 

(5)  尼采文集.查拉斯图拉卷.青海人民出版社,1995,11,1版,163. 

(6)〔古罗马〕奥古斯丁.忏悔录.商务印书馆,1963,7,1版,242. 

(7) 中国大百科全书,物理学,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7,1版,1236. 

(8) 同(3),65. 

(9)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试用课本,物理,第一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5,1版,109. 

(10) 同(9). 

(11) 同(9),108. 

(!2)〔英〕伊萨克·牛顿. 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1,1版,18. 

(13) 同(8). 

(14) 同(12),12. 

(15) 辞海.缩印本.1989年版.上海辞书出版社.1123. 

(16) 吴国盛. 时间的观念.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12,1版,171. 

(17) 同(7),702. 

(18) 徐向东  伯特《近代物理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译序 

http://www.phil.pku.edu.cn/post/show.php?op=pap&sid=30  ;

(19) 同(12),2. 

(20) 同(12),定义,6。 

(21) 同(3). 

(22)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物理,第一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3,2版46. 

(23) 同(7), 814. 

(24) [英]  W . C .丹皮尔. 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商务印书馆,1975,9,1版,253. 

(25) 同(12). 

《论 惯 性》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54334.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物理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