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风景写生取景构图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取景构图 自然界的亮点 思维定式 俗套 创新意识
正文:在风景写生的过程中,首先碰到的问题是:如何在连绵不断的视野中截取最理想的部分,使之成为一张画的画面,以及怎样进行画面的安排,这就是取景构图。风景写生教学函盖着取景构图、色调选定、塑造、修改等众多过程的训练,而取景构图处于最前端,又可以将取景溶入构图的内容,也就是解决:怎样收集最理想的景色进行最理想的安排这一问题。
绘画之别于摄影,就是忠实于自然的同时,又在作品中渗入作者的感受,将感兴趣的,经大脑提炼的景色表现出来,而不是面面具到。怎样做才不会面面具到,构图取景在这就体现出重要地位。
1. 端正学生取景时的心态,去寻找自然界的亮点。
在风景写生教学中常出现这样两种情况:〈1〉有的学生对自然界的景色很感兴趣,什么都想画,再加上一些风景名画的影响,总想画出雄伟气魄的画来,有了这种想法后,导致构图取景时取很大一个角度,里面什么都有,对什么都感兴趣,结果完成后画面很平庸,甚至有些空荡。这就是“什么都想画,什么都画不好”〈2〉与之相反,也有学生总觉的景色很平庸,没有气吞山河的气势,挑不起作画的欲望,并且以此为借口,敷衍了事,画出来的还是平庸的作业。
以上两种情况是风景写生教学中最常见,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此情况笔者有自己的看法。
首先,此两种情况都导致画面平庸无奇。前者的问题在于构图取景时过大,而往往太大就会画不出东西来。笔者认为构图中需要有一两处亮点,而这些亮点就是你想画这张画的根本因素,把这些亮点画得精到,做到详略分明就能达到满意的效果,所以取景时取大而平庸的角度不如小而精美的角度,而且小角度更能让学生倾注全身心的注意力。在把亮点作为主体的同时,结合其他东西作为一种辅导的衬托,把主体表达地更完美。
而后者的情况是孰不知成不了“大家闺秀,小家碧玉”也是种不错的选择,这是认识上的错误。譬如:凡高的《卧室》一画,以生活中看似简单平凡的小角度为对象,把床、地板、墙等关系表现的淋漓尽致。大自然中一些不起眼的树木、建筑等都可以作为做画对象,关键在于作者怎样观察,如:西斯莱的《塞纳河小景》,把很平凡的岸边、树木、流水、游人,加之于光感的处理,使得画面是那样的微妙和谐。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感慨为什么画家之谓画家而不是我们的时候,是否想到画家眼中的景色也是很平常的,关键在于构图取景时,有否去挖掘自然的亮点,组成耐人寻味的画面。
2. 培养学生在构图上的创新意识。
“收集最理想的景色进行最理想的安排”就是对取景构图的诠释。这里所谓的理想并非是固定的审美标准。绘画中的理想不是固定的,因个人的理念、时代、民族而异。
譬如:文艺复兴时著名画家达芬奇,以肖像画而著名于世。当时的肖像画流行正面或侧面为构图标准,而达芬奇却取3/4面来构图,这就是他理想的构图理念。而事实也证明了他的方法在那个时代是种创新,使得他流芳百世。社会发展至今,肖像画的构图并不局限于正面、侧面、3/4面,每种派别、风格都有自己的构图标准。社会在不断发展,美术创作作为一种意识活动也得有创新精神。当然,要突破传统和已先入的理念产生与众不同的新意,对大多数画者来说还很难,有些画家倾注毕生精力于这方面上,也未能如愿。这一点与个人的修养、耳濡目染等分不开。现今的美术教育,并不是让学生背会三角构图、对角线构图等构图框式作为风景写生的手段,而是怎样让学生清楚构图的理念——创新精神。从而使学生处于无思维定式状态,这就是素质教育在美育中的体现。
〈1〉 培养创新意识就要改变学生的思维定式。
绘画中的思维定式是指业已牢固地存在于画者的脑中,并且时刻影响着画者的绘画意识。这种意识在构图中的体现就是某种固定的方法或框式。譬如:在素描构图中,平常大多数人都会受到构图要靠左或靠右、头朝的那边五官旁要空一点等观念的影响,也就是画面的四平八稳。这种苏派的模式影响着中国几代人,每每初学者都接受此模式的教育。初学者那种对学习的饥渴使其很容易落入这样的俗套,消磨着他们的灵气。当那些幸运者做出自己以前所未有的构图及习作时,他们就会惊奇地感到一种灵感的发掘,这就是作画者的乐趣。
现如今,很多学生在学习上有点“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教师只强调怎样画,只要照这样就能产生效果。以某种固定的标准来衡量学生,不仅消磨了学生的灵气,更能让学生一开始就产生某种思维定式。俗语讲:画无定法。教师应该让学生不仅明白为什么这样构图,而且明白现在所学习的仅仅是适合初学阶段,此方法旨在培养基础能力等。总之。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学这种方法。
在风景写生教学中,课本中所界定的完美构图如:三角构图,对角线构图等,对于初学者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教学中不能全盘否定,但作为教师不能强行灌输某种构图方法,而应是清醒地引导学生,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理念,努力去创新。谈到了创新就得说说何谓“俗套”,平时我们所谓“俗套”的构图,就是指平常人脑中的完美构图,那种构图取景往往把什么东西都画得很完整,四平八稳。这样的构图在大多数人脑中已形成思维定式,成为一种构图的审美标准,也就是“通俗”。如果你是那少数的绘画有识之识,你就会觉的这样的构图,这样的作品,不能引起你的冲动,因为看的太多了,一千张只有一种感觉——四平八稳。譬如:在风景写生中,将房子、树木、桥等因素按一定的顺序排列,也没有仰视、平视、俯视的区别,这样的作品在视觉冲击上就变得很弱。然而学生们碰到这样的景色,往往是不假思索地开始构图,几十个学生一个样,这时候就是应试教育的失败了。所以在引导学生用固定的构图模式构图的同时,也可以引导他们尝试去冲破这种局面,特意改变空间层次关系、变化透视关系、改变视觉角度,从而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
〈2〉 培养创新意识,欣赏优秀作品的构图方法,鼓励学生自由创作
学生产生思维定式的另一原因是对于优秀作品欣赏、理解得太少,限定于教
师所给予的范围之中,久而久之就形成固定的审美标准。
在风景写生教学中,强调练的同时,还要加强各时期名作及风格的讲析。譬如:莫奈的《阿根德尔桥》一画,画中的桥只是画了桥头一段,并置于画面右上角,而空出一片空间用于对河水及帆船的描绘。帆船又有一部分在画面之外,给予人强烈的空间变化,这时就要引导学生看这画的构图,去想一座桥在只看到桥头与看到整座桥的区别,使他们联想自己置身于这样的景色中会做出怎样的选择,从而让他们认识到,追求完美构图的同时“残缺”构图也是一种美,一种悬念。所以,进行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名作赏析,可以积累学生多元化的构图知识,为他们的创新打下深刻基础。
教学中,教师不能以自己的风格定式来评价学生的作品,要正确引导,鼓励学生自由创作。促使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进行小构图,尤其是对同一景色进行不同的取景、不同角度、不同
空间透视等关系的观察与构图。从而开拓学生的视野及思维方式。
风景写生的构图很难,要画出新、奇就更难了,而我们的教学是对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在进行取景构图训练的同时,学生的绘画意识与创造意识也能得以培养,这才是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
《关于风景写生取景构图的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