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技能的学和教
技能是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经过练习而形成的执行某种活动的活动方式与能力倾向。掌握地 理技能和学习地理知识是相辅相成的。地理技能的掌握需要有一定的地理知识为基础,例如,根据气温降水量 分配示意图判别气候类型要以掌握各种气候类型特知识作为基础。而地理技能的掌握又大大促进地理知识的掌 握学习,例如,学生能够熟练地根据气温降水量分配示意图判别气候类型,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各种气候类型 特征的进一步掌握,而且还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活动有效进行。
按地理技能的性质,可以分为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两类。智力技能是头脑中对事物比较、分析、综合等智 力活动方式,其活动是借助于头脑内部的语言来实现的,如在阅读地图过程中,头脑对地图上的图例、等值线 等均通过语言的形式赋于意义,从而开展认识活动。目前,也有人认为智力技能观应是一种学习观,认为智力 技能的形成“与广义的知识掌握并不是两回事。”(邵瑞珍等,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由此,可以把智力技能看作一种广泛存在于学习的各处领域的经过练习而形成的认识活动方式。操作技能 是通过机体运动来实现的,例如,学生对岩石和矿物的鉴别,主要通过观察、动手触摸和硬度比较等机体活动 来实现的,这可视为操作技能。
一、地理技能的主要构成
地理技能大多属于智力技能,具体表现为:
1.阅读和运用地图、图表的技能。掌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位置,了解某种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地理分布 ,探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特征,分析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形成原因,而这一切,一般都需要学生能够阅读和 运用地图、图表。
2.比较、分析和综合的技能。学习区域特征常常需要通过运用比较方法;掌握地理成因则又常常需要进行 分析和综合。
3.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作出正确评价的技能。为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 的观念,对自然和自然资源作出正确的评价是地理学科经常涉及的教学内容。
二、学习地理技能的个性差异
不少中学地理教师发现,有些中学生学习地理的效率较高,而有些则相反。造成这种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是中学生学习地理技能存在着个性差异,具体表现为:
1.解决问题熟练程度的差异。例如,学习利用等高线地形图来判断各种地形,有些中学生能很快判断出山 脊或山谷,而另一些中学生则需花费很多时间才能作出判断。他们先画出山脊线(或山谷线),再作此垂线, 接下去是比较垂线中央与两侧的高低,最后才能作出判断。可见,前一部分中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 他们能够“跳跃”过某些步骤而直接找出答案。而后一部分中学生只会一步一步地按教师告诉的步骤去做,而 缺乏在较高层次上把握问题实质的能力。
2.解决问题准确、全面程度的差异。例如,学习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有些中学生从数量(绝对数量和相 对数量)、结构、地区分布、开发利用等方面把知识进行整理,纳入头脑中业已形成的“框架”之内,在答题 时,回答一般比较准确和全面。而另一些中学生则花费较多时间背记各种自然资源的特点,他们不善于发现这 些知识在组成上的共同特征,结果回答问题时,时常错答或漏答。
三、学生经验在地理技能学习中的作用
一般认为,学生地理技能的学习是一个学生按教师安排的步骤进行练习的过程。其实,这样认识尚不够全 面。学生在地理学习中,还经常相对独立地探索简便有效的学习方法,并按此进行练习,从而对技能形成产生 影响。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经验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表现为下述两个方面:
一是学生自己相对独立地发现一种快速有效的学习方法,并被以后的学习证明,这种方法是正确有效的。 例如,有高中学生认为课本提供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公式比较抽象,计算也有些复杂,故根据正午太阳高 度角的定义,利用平面几何知识,用图解法来求正午太阳高度角。
另一种是学生相对独立地发现一种学习方法,并在以后的学习中运用此方法,但实际上,此方法是有问题 的,即在某些情况下此方法不适用。例如,有学生认为,凡是在分层设色图上,绿色的地区为平原,并据此作 为地形类型判断的一种方法。实际上,这样判断会出问题的,例如,某些盆地在分层设色图上也呈绿色。
可见,学生经验在地理技能学习中可能起到促进学习的良好作用,也可能起到形成错误判断的不良作用。 这应引起地理教师的重视。
四、地理技能的教学
根据不少地理教师的教学经验,地理技能的教学应着重注意下述问题:
1.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进行练习。例如,为使学生掌握在南极洲地图上判别任意两地间方 位的技能,教师可先要求学生学会判别同一经线上两地的方位,再使学生学会判别同一纬线上两地的方法,最 后让学生学会判别任意两地之间的方位。
2.善于发现难点,突破难点。一些比较复杂的地理技能,一般涉及若干步骤,其中某一步骤可能是整个技 能学习的难点。例如,关于地球上任意两个时区的区时换算,学生一般都知道“相隔几个时区,时间相差几小 时”,但不少学生搞不清楚从一个时区的区时换算为另一个时区的区时,到底是加上时区差还是减去时区差。 可见,这一步骤成为整个区时换算中的难点。有教师给学生总结出一个计算口诀,即在时区分布图上,不过日 界线,“自西向东算,加上时区差;自东向西算,减去时区差”。学生熟记此口诀并据此进行计算,结果,学 生基本上都掌握了区时换算的技能。
3.教师要提倡学生相对独立地“发现”学习的规律,鼓励学生相对独立地学习地理技能。对于学生“发现 ”的一些可靠、有效的方法,教师要进行进一步的总结和推广,在学生中营造一种创造性学习的良好气氛。对 于其中一些不尽合理的方法,教师可帮助学生对其改进和完善。对于其中可能出现的错误方法,教师应予以指 出,并帮助学生纠正。 《地理技能的学和教》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55381.html
按地理技能的性质,可以分为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两类。智力技能是头脑中对事物比较、分析、综合等智 力活动方式,其活动是借助于头脑内部的语言来实现的,如在阅读地图过程中,头脑对地图上的图例、等值线 等均通过语言的形式赋于意义,从而开展认识活动。目前,也有人认为智力技能观应是一种学习观,认为智力 技能的形成“与广义的知识掌握并不是两回事。”(邵瑞珍等,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由此,可以把智力技能看作一种广泛存在于学习的各处领域的经过练习而形成的认识活动方式。操作技能 是通过机体运动来实现的,例如,学生对岩石和矿物的鉴别,主要通过观察、动手触摸和硬度比较等机体活动 来实现的,这可视为操作技能。
一、地理技能的主要构成
地理技能大多属于智力技能,具体表现为:
1.阅读和运用地图、图表的技能。掌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位置,了解某种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地理分布 ,探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特征,分析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形成原因,而这一切,一般都需要学生能够阅读和 运用地图、图表。
2.比较、分析和综合的技能。学习区域特征常常需要通过运用比较方法;掌握地理成因则又常常需要进行 分析和综合。
3.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作出正确评价的技能。为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 的观念,对自然和自然资源作出正确的评价是地理学科经常涉及的教学内容。
二、学习地理技能的个性差异
不少中学地理教师发现,有些中学生学习地理的效率较高,而有些则相反。造成这种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是中学生学习地理技能存在着个性差异,具体表现为:
1.解决问题熟练程度的差异。例如,学习利用等高线地形图来判断各种地形,有些中学生能很快判断出山 脊或山谷,而另一些中学生则需花费很多时间才能作出判断。他们先画出山脊线(或山谷线),再作此垂线, 接下去是比较垂线中央与两侧的高低,最后才能作出判断。可见,前一部分中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 他们能够“跳跃”过某些步骤而直接找出答案。而后一部分中学生只会一步一步地按教师告诉的步骤去做,而 缺乏在较高层次上把握问题实质的能力。
2.解决问题准确、全面程度的差异。例如,学习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有些中学生从数量(绝对数量和相 对数量)、结构、地区分布、开发利用等方面把知识进行整理,纳入头脑中业已形成的“框架”之内,在答题 时,回答一般比较准确和全面。而另一些中学生则花费较多时间背记各种自然资源的特点,他们不善于发现这 些知识在组成上的共同特征,结果回答问题时,时常错答或漏答。
三、学生经验在地理技能学习中的作用
一般认为,学生地理技能的学习是一个学生按教师安排的步骤进行练习的过程。其实,这样认识尚不够全 面。学生在地理学习中,还经常相对独立地探索简便有效的学习方法,并按此进行练习,从而对技能形成产生 影响。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经验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表现为下述两个方面:
一是学生自己相对独立地发现一种快速有效的学习方法,并被以后的学习证明,这种方法是正确有效的。 例如,有高中学生认为课本提供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公式比较抽象,计算也有些复杂,故根据正午太阳高 度角的定义,利用平面几何知识,用图解法来求正午太阳高度角。
另一种是学生相对独立地发现一种学习方法,并在以后的学习中运用此方法,但实际上,此方法是有问题 的,即在某些情况下此方法不适用。例如,有学生认为,凡是在分层设色图上,绿色的地区为平原,并据此作 为地形类型判断的一种方法。实际上,这样判断会出问题的,例如,某些盆地在分层设色图上也呈绿色。
可见,学生经验在地理技能学习中可能起到促进学习的良好作用,也可能起到形成错误判断的不良作用。 这应引起地理教师的重视。
四、地理技能的教学
根据不少地理教师的教学经验,地理技能的教学应着重注意下述问题:
1.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进行练习。例如,为使学生掌握在南极洲地图上判别任意两地间方 位的技能,教师可先要求学生学会判别同一经线上两地的方位,再使学生学会判别同一纬线上两地的方法,最 后让学生学会判别任意两地之间的方位。
2.善于发现难点,突破难点。一些比较复杂的地理技能,一般涉及若干步骤,其中某一步骤可能是整个技 能学习的难点。例如,关于地球上任意两个时区的区时换算,学生一般都知道“相隔几个时区,时间相差几小 时”,但不少学生搞不清楚从一个时区的区时换算为另一个时区的区时,到底是加上时区差还是减去时区差。 可见,这一步骤成为整个区时换算中的难点。有教师给学生总结出一个计算口诀,即在时区分布图上,不过日 界线,“自西向东算,加上时区差;自东向西算,减去时区差”。学生熟记此口诀并据此进行计算,结果,学 生基本上都掌握了区时换算的技能。
3.教师要提倡学生相对独立地“发现”学习的规律,鼓励学生相对独立地学习地理技能。对于学生“发现 ”的一些可靠、有效的方法,教师要进行进一步的总结和推广,在学生中营造一种创造性学习的良好气氛。对 于其中一些不尽合理的方法,教师可帮助学生对其改进和完善。对于其中可能出现的错误方法,教师应予以指 出,并帮助学生纠正。 《地理技能的学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