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国际学校地理教育动态引起的思考
(首都师范大学 褚亚平)
引人注目的动态
本世纪进入90年代以来,学校地理教育在国际上出现了不少新动态,其中有以下几方面值得重视与研究 。
一、多数发达国家的学校地理课程改革,更加注意教育思想的增强和学科内容的更新。他们普遍重视通过 人文地理教育,培养青少年一代的全球观念、合作意识以及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责任感;重视通过各种地理学 习活动,发展学生掌握与运用地理知识技能的能力。随着自然科学人文化趋势的日益发展,出现了兼蓄多种学 科知识的地理科学课程。
二、80年代后期,美国在中学4~5年级(相当于我国高中1~2年级)的课程计划中,把地理列为必 修课程,在11门选修课中也有地理。到了1991年4月,当时的美国总统布什在其颁布的《美国2000 年教育纲要》(共32条)中提出,英语、数学、科学、地理、历史是五门“核心课程”,属全国统考科目; 同时提出,对“核心课程”的教师实行优薪政策。
三、1992年8月,一个崭新的文件《地理教育国际宪章》问世。它是由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 会(IGU/CGE)起草,经世界各地许多地理教育工作者讨论,国际地理联合会执行委员会认可后公布于 世的。这个“宪章”分序言、挑战与反应、地理问题和概念、地理对教育的贡献、地理教育的内容和概念、实 施的原则和策略、地理教育研究、国际合作等部分,主旨正确,思想鲜明,内容全面,析述透辟,时代性和国 际性、针对性和实施性均强。它所提出的原则和方法,可作为各国保持高质量地理教育的参照基础。
四、为中学生开始办起国际地理学竞赛活动。1993年和1995年,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率先主办了第 一、二届中学生国际地理学奥林匹克竞赛,并申请获得了“IGO”名称的专用权。第一届在英国伦敦举行, 只有俄、英、美三国的代表队参赛;第二届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奥兰多市举行,有俄、英、美、加拿大和澳大 利亚五国的代表队参赛。各国参赛队都是由4名不超过16周岁的初中学生组成。1996年8月,IGU/ CGE在荷兰海牙举行了第一届中学生国际地理学竞赛(IGC),有德国、荷兰、波兰、比利时和斯洛文尼 亚五国的代表队参赛,都是不超过20周岁的高中学生。参赛项目有野外考察和试题作答两项,前者须按统一 要求完成一份考察报告,后者全部通过计算机操作显示。上述两个系统主办的竞赛,其目的有一致性,都是为 了激发学生对地理科学与环境知识学习的积极兴趣,促进发展学生的地理智能和技能,促使不同国家中学生之 间建立正常联系和友好关系,并为增进国家之间的相互理解作出贡献。
五、俄罗斯教育科学院地理教育研究所的专家加强对学校地理教材的结构研究。以区域焦点问题为中心去 处理区域地理教材内容结构,是比较科学的、高明的。近年来,俄国出版了一系列刻意求新的地理教科书。
令人思考的问题
面对当今国际地理教育发展动态,我们应不失时机地对以下几方面问题加以研究:
一、我国学校地理教育的发展,是否存在与国际接轨的问题?
应当承认,我国学校地理教育的现状与“宪章”相比照,存在不少差距。从地理教育发展的大趋势着眼, 从有利于我国新一代全面发展素质审视,我国学校地理教育应与国际接轨。1992年8月,世界上出现了《 地理教育国际宪章》,勿须争辩,它成为当今世界学校地理教育发展的标志。根据邓小平改革开放的思想和教 育要“三面向”的指导方针,我国学校地理教育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与“宪章”保持一致,无疑是有益 的、明智的。
二、我国中学生是否应当参与国际地理学竞赛活动?
多年来,我国中学生已多次组队参加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国际奥林匹克竞赛,而且多次取得出色 成绩,为国增光。面临国际上出现了地理学竞赛的机会,我国中学生自然也应当积极投入。不难理解,国际性 学科知识竞赛,尽管是中学生的教育性活动,但也具有学术交流活动的性质,以及促进各国友好和合作关系的 作用。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支持和组织他们到国际教育和学术场合见世面、长见识,必会得到强有力 的锻炼,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我国的有关部门与学术团体应尽快联系、组队参赛。
三、在我国,能否为学校地理学科摘掉“副科”帽子,并把它列入“宪章”中所称的“核心学科”(Core Subject)?
这是广大地理教师普遍关注的一个学科地位问题。它关系到地理教师积极性的发挥和地理学科新师资的培 养,以及广大学生学习地理的认识和态度。把学校地理学科视为“副科”,不仅中国存在,有些外国也存在。 解决这个问题既取决于掌管学校教育和课程的决策者,又有赖于人们对现代地理学科价值观的认识转变与提高 。展望21世纪,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大发展,人们对现代地理学科教育功能的认识 会普遍提高,“副科”帽子必然会摘掉,而且会把它撕得粉碎。同时我相信,一旦“接轨”畅通,在我国基础 教育领域也出现“核心学科”栏目时,地理学科必将以其客观存在的育人价值,被确认应有的学科地位。
四、我国实现“高质量地理教育”须创造哪些必要前提条件?
1、学科教材的思想性和科学性很强,内容精要、新鲜,结构合理有序,符合认知心理规律,很适合学生 读、视、听和自学,并能引起他们高度的学习兴趣。教材编制要注意使每一单元教学信息量出现的频率处于比 较均衡和逐渐增大的状态。
2、教学形式和方法要非常适合地理教学的需要,增强地理教学效果的现代化教学技术要尽力应用。通过 课堂教学与野外学习相结合的教学形式,书本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途径,实现“地理育人”的目标。 经常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处理的能力和习惯,使他们敢于质疑,敢于设想,敢于创造。有了计算机 和教学软件设备,还要设法指导学生能独立运用计算机辅助地理学习。
3、师资是最重要的前提条件。这就涉及到在职教师思想和业务素质的提高和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地理专业 新师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势必需要加强发挥高等师范教育的培训功能,相应制定高师院校有关专业新的教 育教学实施计划。这些年来,我国高师地理系因多种原因出现了很不稳定的一些局面,有些高师地理系借改革 之名行各自为政之实,教育教学计划五花八门,各显其能。听说有一家名牌高师地理系(已改名)竟抹掉地理 专业基础课程“地质学”,并把几十年积累起来的地质岩矿标本扔到地下室。不少地理系改名换姓,出现了一 股易名潮,好像“地理”二字已经很陈旧,不吃香了;好像“地理学”就要从世界上消失似的。这样下去,培 训高质量地理师资的任务谁来保证?对于这些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决不能等闲视之! 《近年国际学校地理教育动态引起的思考》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55452.html
引人注目的动态
本世纪进入90年代以来,学校地理教育在国际上出现了不少新动态,其中有以下几方面值得重视与研究 。
一、多数发达国家的学校地理课程改革,更加注意教育思想的增强和学科内容的更新。他们普遍重视通过 人文地理教育,培养青少年一代的全球观念、合作意识以及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责任感;重视通过各种地理学 习活动,发展学生掌握与运用地理知识技能的能力。随着自然科学人文化趋势的日益发展,出现了兼蓄多种学 科知识的地理科学课程。
二、80年代后期,美国在中学4~5年级(相当于我国高中1~2年级)的课程计划中,把地理列为必 修课程,在11门选修课中也有地理。到了1991年4月,当时的美国总统布什在其颁布的《美国2000 年教育纲要》(共32条)中提出,英语、数学、科学、地理、历史是五门“核心课程”,属全国统考科目; 同时提出,对“核心课程”的教师实行优薪政策。
三、1992年8月,一个崭新的文件《地理教育国际宪章》问世。它是由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 会(IGU/CGE)起草,经世界各地许多地理教育工作者讨论,国际地理联合会执行委员会认可后公布于 世的。这个“宪章”分序言、挑战与反应、地理问题和概念、地理对教育的贡献、地理教育的内容和概念、实 施的原则和策略、地理教育研究、国际合作等部分,主旨正确,思想鲜明,内容全面,析述透辟,时代性和国 际性、针对性和实施性均强。它所提出的原则和方法,可作为各国保持高质量地理教育的参照基础。
四、为中学生开始办起国际地理学竞赛活动。1993年和1995年,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率先主办了第 一、二届中学生国际地理学奥林匹克竞赛,并申请获得了“IGO”名称的专用权。第一届在英国伦敦举行, 只有俄、英、美三国的代表队参赛;第二届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奥兰多市举行,有俄、英、美、加拿大和澳大 利亚五国的代表队参赛。各国参赛队都是由4名不超过16周岁的初中学生组成。1996年8月,IGU/ CGE在荷兰海牙举行了第一届中学生国际地理学竞赛(IGC),有德国、荷兰、波兰、比利时和斯洛文尼 亚五国的代表队参赛,都是不超过20周岁的高中学生。参赛项目有野外考察和试题作答两项,前者须按统一 要求完成一份考察报告,后者全部通过计算机操作显示。上述两个系统主办的竞赛,其目的有一致性,都是为 了激发学生对地理科学与环境知识学习的积极兴趣,促进发展学生的地理智能和技能,促使不同国家中学生之 间建立正常联系和友好关系,并为增进国家之间的相互理解作出贡献。
五、俄罗斯教育科学院地理教育研究所的专家加强对学校地理教材的结构研究。以区域焦点问题为中心去 处理区域地理教材内容结构,是比较科学的、高明的。近年来,俄国出版了一系列刻意求新的地理教科书。
令人思考的问题
面对当今国际地理教育发展动态,我们应不失时机地对以下几方面问题加以研究:
一、我国学校地理教育的发展,是否存在与国际接轨的问题?
应当承认,我国学校地理教育的现状与“宪章”相比照,存在不少差距。从地理教育发展的大趋势着眼, 从有利于我国新一代全面发展素质审视,我国学校地理教育应与国际接轨。1992年8月,世界上出现了《 地理教育国际宪章》,勿须争辩,它成为当今世界学校地理教育发展的标志。根据邓小平改革开放的思想和教 育要“三面向”的指导方针,我国学校地理教育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与“宪章”保持一致,无疑是有益 的、明智的。
二、我国中学生是否应当参与国际地理学竞赛活动?
多年来,我国中学生已多次组队参加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国际奥林匹克竞赛,而且多次取得出色 成绩,为国增光。面临国际上出现了地理学竞赛的机会,我国中学生自然也应当积极投入。不难理解,国际性 学科知识竞赛,尽管是中学生的教育性活动,但也具有学术交流活动的性质,以及促进各国友好和合作关系的 作用。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支持和组织他们到国际教育和学术场合见世面、长见识,必会得到强有力 的锻炼,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我国的有关部门与学术团体应尽快联系、组队参赛。
三、在我国,能否为学校地理学科摘掉“副科”帽子,并把它列入“宪章”中所称的“核心学科”(Core Subject)?
这是广大地理教师普遍关注的一个学科地位问题。它关系到地理教师积极性的发挥和地理学科新师资的培 养,以及广大学生学习地理的认识和态度。把学校地理学科视为“副科”,不仅中国存在,有些外国也存在。 解决这个问题既取决于掌管学校教育和课程的决策者,又有赖于人们对现代地理学科价值观的认识转变与提高 。展望21世纪,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大发展,人们对现代地理学科教育功能的认识 会普遍提高,“副科”帽子必然会摘掉,而且会把它撕得粉碎。同时我相信,一旦“接轨”畅通,在我国基础 教育领域也出现“核心学科”栏目时,地理学科必将以其客观存在的育人价值,被确认应有的学科地位。
四、我国实现“高质量地理教育”须创造哪些必要前提条件?
1、学科教材的思想性和科学性很强,内容精要、新鲜,结构合理有序,符合认知心理规律,很适合学生 读、视、听和自学,并能引起他们高度的学习兴趣。教材编制要注意使每一单元教学信息量出现的频率处于比 较均衡和逐渐增大的状态。
2、教学形式和方法要非常适合地理教学的需要,增强地理教学效果的现代化教学技术要尽力应用。通过 课堂教学与野外学习相结合的教学形式,书本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途径,实现“地理育人”的目标。 经常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处理的能力和习惯,使他们敢于质疑,敢于设想,敢于创造。有了计算机 和教学软件设备,还要设法指导学生能独立运用计算机辅助地理学习。
3、师资是最重要的前提条件。这就涉及到在职教师思想和业务素质的提高和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地理专业 新师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势必需要加强发挥高等师范教育的培训功能,相应制定高师院校有关专业新的教 育教学实施计划。这些年来,我国高师地理系因多种原因出现了很不稳定的一些局面,有些高师地理系借改革 之名行各自为政之实,教育教学计划五花八门,各显其能。听说有一家名牌高师地理系(已改名)竟抹掉地理 专业基础课程“地质学”,并把几十年积累起来的地质岩矿标本扔到地下室。不少地理系改名换姓,出现了一 股易名潮,好像“地理”二字已经很陈旧,不吃香了;好像“地理学”就要从世界上消失似的。这样下去,培 训高质量地理师资的任务谁来保证?对于这些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决不能等闲视之! 《近年国际学校地理教育动态引起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