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早的木板地图——天水放马滩地图
甘肃天水自古为秦人发祥地,据《史记》载,公元前897年非子住犬丘(今天水一带),受周孝王命养马于氵开、渭之间。在这里有许多与秦有关的地名,放马滩就是其中一个,它位于天水市区东南的麦积山风景区。1986年,林场工人在此修建护林站时,发现了古墓群。经文物考古部门发掘,出土了大量价值连城的文物,其中就有7幅战国秦代木板地图和西汉初纸质地图的残片。这对研究当时称为“犬丘”、“西戎”、“犬戎”的圭阝县行政范围、建制、自然资源、历史地理都有重大价值,同时也是研究我国古地图绘制技术的珍贵资料。
天水放马滩1号秦墓出土的7幅地图,均用墨线绘在4块大小基本相同(长26.7厘米、宽18.1厘米、厚1.1厘米)的松木板上。据同时出土的竹简纪年和随葬品的特征,经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部门鉴定为秦王政八年(公元前239年)物品,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木板地图,其保存之完好实属罕见。按其用途可分为《政区图》、《地形图》和《林木资源图》。在这几幅图上,不仅有山川、河流、居民点、城邑,还特别注有各地之间的相距里程,与现今距离大都相符,可见,这些地图是相当准确的实测图。
秦汉以前的地理学在绘制地图方面是否有严格的标准,史无明确记载。晋代地图学家裴秀总结前人制图经验,提出了“制图六体说”,即分率(比例尺)、准望(方位)、道里(距离)、高下(地势起伏)、方邪(倾斜角度)、迂直(河流道路的曲直)作为绘图六原则。而放马滩木板地图除没有明确的分率外,余皆具备,这说明当时的绘图水平是相当高的。否则,怎么会有“秦亡,刘邦入咸阳,收秦图,书而藏之”呢?这些地图基本上反映了战国晚期至秦统一时我国最早的县——圭阝县的地理概况。另外,在战争频繁的战国时期,地图均带有军事性质。根据随葬《墓主记》竹简知悉,该墓主是一名叫丹的军人,可见这是军用地图。
放马滩5号墓为汉墓,随葬物品中有纸质地图一幅,置于棺内死者胸部。因墓内积水受潮,出土时呈黄色,现褪变为浅灰间黄色,表面有污点,纸质薄而软,平整光滑。用细墨线条绘出山川、河流、道路等图形,其绘法接近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质地图。该图残长5.6厘米、宽2.6厘米,经文物考古专家断定为西汉文帝或景帝(公元前179年~前143年)时期的纸质地图。这种纸被科学界命名为“放马滩纸”。它不仅是迄今发现的世界最早的植物纤维纸,也是世界最早的纸地图实物。 《世界最早的木板地图——天水放马滩地图》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55562.html
天水放马滩1号秦墓出土的7幅地图,均用墨线绘在4块大小基本相同(长26.7厘米、宽18.1厘米、厚1.1厘米)的松木板上。据同时出土的竹简纪年和随葬品的特征,经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部门鉴定为秦王政八年(公元前239年)物品,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木板地图,其保存之完好实属罕见。按其用途可分为《政区图》、《地形图》和《林木资源图》。在这几幅图上,不仅有山川、河流、居民点、城邑,还特别注有各地之间的相距里程,与现今距离大都相符,可见,这些地图是相当准确的实测图。
秦汉以前的地理学在绘制地图方面是否有严格的标准,史无明确记载。晋代地图学家裴秀总结前人制图经验,提出了“制图六体说”,即分率(比例尺)、准望(方位)、道里(距离)、高下(地势起伏)、方邪(倾斜角度)、迂直(河流道路的曲直)作为绘图六原则。而放马滩木板地图除没有明确的分率外,余皆具备,这说明当时的绘图水平是相当高的。否则,怎么会有“秦亡,刘邦入咸阳,收秦图,书而藏之”呢?这些地图基本上反映了战国晚期至秦统一时我国最早的县——圭阝县的地理概况。另外,在战争频繁的战国时期,地图均带有军事性质。根据随葬《墓主记》竹简知悉,该墓主是一名叫丹的军人,可见这是军用地图。
放马滩5号墓为汉墓,随葬物品中有纸质地图一幅,置于棺内死者胸部。因墓内积水受潮,出土时呈黄色,现褪变为浅灰间黄色,表面有污点,纸质薄而软,平整光滑。用细墨线条绘出山川、河流、道路等图形,其绘法接近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质地图。该图残长5.6厘米、宽2.6厘米,经文物考古专家断定为西汉文帝或景帝(公元前179年~前143年)时期的纸质地图。这种纸被科学界命名为“放马滩纸”。它不仅是迄今发现的世界最早的植物纤维纸,也是世界最早的纸地图实物。 《世界最早的木板地图——天水放马滩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