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识谱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从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说起
不少中小学生模唱歌曲,尤其是直接模唱歌词的能力是相当强的,但是让他唱曲谱却感到困难,这是一种 相当普遍的现象。数年前笔者在一次听初中一年级的音乐课时,看到教师先唱do-re-mi,让学生自己接着唱: mi-re-do,全班学生竟然都唱不准这三个音。这使我感到惊讶。后来,对一所中学两个初三毕业班学生逐个进 行视唱能力的测验中,发现能够用唱名唱准C大音阶(从do到高音do八个音)的学生的比例甚低。同样,对多 所中学的数百名初中学生的视唱能力测验中,也得到“大部分中学生不能唱准C大调音阶”的测量结果(当然 ,这不能说明所有的学校和班级都是这样)。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中学生连音阶还唱不准呢?显然,这不可能 达到能够“视唱简单的乐谱”的要求。
不能说这些学生都是“音盲”或“音高感不强”,因为他们在课上、课下唱许多歌曲时音准是没有问题的 ,他们在模仿唱流行歌曲时,连相当难的音程也都唱得非常准,说明他们的音高感是相当好的。在实际音乐教 学中,学生普遍喜欢唱歌词,不喜欢唱歌谱,许多熟悉的歌曲若让学生唱谱,就感到很困难。这说明学生们用 “唱名”来表示音高的这种观念始终没有培养起来,即缺乏使用“唱名”来唱曲调的能力。
识谱教学中学生用“唱名”来唱曲调的重要性
如果从心理的角度对识谱(视唱)的过程(主要是音高的训练)进行分析,视唱有三个心理过程:第一是 视觉反应的过程,即用眼看乐谱(识别音符)的过程;第二是听觉反应的过程,即从听觉的印象中“检索”出 相应的音高的过程;第三是动作反应的过程,即指挥发声器官或其他动作器官进行唱或奏的过程。当然,这是 我们对视唱过程的心理分析,这三个方面是一个不能分开的过程。
上述三个方面当中,视觉反应(第一个过程)基本上属于智力的范畴,与其它过程相比较,它对学生来说 是比较容易掌握的。无论是线谱教学时,让学生掌握音位(第几线、第几间唱什么?),还是简谱教学时,让 学生掌握音符的唱名(1 2 3唱do re mi),这些都属于知识方面的快速反应,对于中小学生的智力发展 水平来说并不困难,稍作说明和练习就能够掌握。动作反应(第三个过程)的前提是听觉印象(第二个过程) 是否已经熟练地建立起来,如果已经建立了“听觉的快速反应”,那么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动作反应也是并不 很困难的,那是属于对发声等器官的控制问题。
上述三个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对中小学生来说最难以掌握的是熟练的“听觉反应”,因为,首先它要求音 高的高度准确性,否则就“走调”了,再则,音准观念的获得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反复练习才能获得。
这个获得用“唱名表示音高”的观念,在日本的音乐教育理论中,称为识谱教学中的“唱名音程感”的训 练。“唱名音程感”是识谱能力的基础。“唱名音程感”的训练是识谱教学的十分重要环节。
因此,在日本小学音乐教学中,要求在识谱教学的初期(或准备阶段,即小学一、二年级)必须进行充分 的“唱名音程感”的练习,使学生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牢固地掌握“唱名音程感”,为此,要求小学一、二年级 的唱歌教学中大量进行“唱名模唱”和“唱名背唱”。要求在一、二年级音乐教学中将所有所学的歌曲的歌谱 全部要进行“唱名背唱”。牢固地、熟练地掌握了使用唱名表示音高的能力,对于以后(中、高年级和初中) 的识谱教学是十分有利的。
学生普遍缺乏“唱名音程感”的原因
现代学生的音乐经验的获得,大部分在音乐课之外。从幼儿开始,在家庭、在校内外各种场合,他们听过 大量的音乐,积累了丰富的音乐经验,建立起对音乐各种要素的听觉印象。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大量听到的音乐是歌唱声和乐器声,除了在音乐课上,几乎接触不到“唱名”。如果 在音乐课上我们很少进行“唱名”的练习,那么,学生们不掌握“唱名音程感”就是很自然的。
学生普遍缺乏“唱名音程感”的原因,就在于我们的音乐教学中用“唱名”进行歌唱的练习不够。我们的 音乐教学必须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唱名音程感”的训练,以使学生打好识谱技能的基础。这一点,对学习线谱 或简谱来说是完全一样的。
训练“唱名音程感”的最好方法
如何使学生获得“唱名音程感”?主要的方法就是:多唱唱名。也就是在歌唱教学中多唱歌谱。具体来说 ,就是在低年级教歌时的“唱名模唱”,各年级的“唱名背唱”和经常使用“唱名唱歌”(唱谱)。
练习使用唱名,可以用两种方法:一种是结合歌唱等音乐实践活动进行的方法;另一种是专门训练的方法 ,即使用听音(听辨)、视唱(视唱练习曲)的方法。对于普通音乐教育的中小学音乐课来说,主要是采用结 合音乐实践活动的方法,也就是说,在学习唱歌、演奏器乐等过程中,进行“唱名”练习。在丰富多彩的音乐 实践活动中顺带地进行“唱名音程感”的训练,这是一种自然的、符合儿童特点的方法,要尽量少用甚至不用 专门训练的方法,因为它容易变成枯燥的、机械的技术操练,学生没有兴趣,效果也不会好。即使稍作一点短 时间的专门练习,也必须带有游戏性,以保持兴趣为前提。
训练“唱名音程感”的最佳期
训练“唱名音程感”的最佳时期是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当然在幼儿时期也是很好的)。这个时期的儿童在 听觉的辨别力和记忆力方面都是发展得最快的阶段,牢固地掌握音高感,对这个阶段的儿童来说是轻而易举的 事情。
在小学低年级进行“唱名音程感”训练的时候,不必使用乐谱。因为,不用乐谱只用听唱的方法学习“唱 名”,减少了学习识谱的难度,使儿童集中于听觉方面的学习(充分利用最佳期),识谱的视觉反应训练,留 待以后(中年级开始)逐步进行。这样的安排是符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的。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用听唱法进行唱歌等音乐教学,在听唱的过程中大力进行“唱名音程感”的训练,为今 后的识谱做好准备,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个办法在美国的学校音乐教育理论中是早有定论的(30年代的克瓦 尔瓦塞的理论),在日本的战后文部省主持的关于识谱教学的实验中(表现在日本音乐学习指导要领的规定) 也确认了这一点,现今的实际教学也是这样的。这种作法在我国近年的部分小学音乐教材中也被采用了。
但是,在我们的实际教学当中,对于低年级音乐教学中“先不用谱,多唱唱名”这个既有重要意义、而又 简单易行的方法,还有不少教师未予以应有的重视。当然,我们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教学改革实验,但是面对 我们大面积音乐教育水准偏低和音乐教育研究薄弱的现状,学习借鉴国外现成的经验是必要的。
各年级唱歌教学中都要注意“多唱歌谱”
在低年级没有牢固地建立“唱名音程感”的班级,在中、高年级,初中阶段怎么办?唯一的办法是结合唱 歌教学等,有意识地进行“多唱唱名”的“唱名音程感”训练。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必要的“补课 ”。这种“补课”训练同样必须采用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方法。中学生的能力和兴趣与小学生不同,但也不能 采用成人的、专业的那套方法。在许多中学音乐教学中,忽视青少年的特点,采用成人化的、专业化的方法我 们应注意避免。
即使在低年级进行了较好的“唱名音程感”训练的班级,也还要进行“多唱唱名”的练习,因为每个教学 班里学生个体有差异,即使已经掌握的也需要复习巩固。
器乐教学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唱名音程感”提供了极好的条件。凡是进行器乐教学的教学班,学生的识 谱能力大部分都得到发展。在对大量学生进行识谱能力测验时证明,凡是班上识谱能力量强的学生都是在课余 学习乐器的学生。
在实际唱歌教学中怎样将唱歌谱和唱歌词相结合起来学习唱歌,这是唱歌教学方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具 体方法的设计,要考虑各年级段学生的识谱能力和歌曲的难易、长短、熟悉程度等因素。根据这些情况,灵活 运用,经常变换,相机行事,循序渐进。切不可因为强调“多唱歌谱”而违背了“唱歌教学首先必须把歌唱好 ”“通过唱歌教学进行音乐审美教育”的原则。
如果我 《中小学识谱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55990.html
不少中小学生模唱歌曲,尤其是直接模唱歌词的能力是相当强的,但是让他唱曲谱却感到困难,这是一种 相当普遍的现象。数年前笔者在一次听初中一年级的音乐课时,看到教师先唱do-re-mi,让学生自己接着唱: mi-re-do,全班学生竟然都唱不准这三个音。这使我感到惊讶。后来,对一所中学两个初三毕业班学生逐个进 行视唱能力的测验中,发现能够用唱名唱准C大音阶(从do到高音do八个音)的学生的比例甚低。同样,对多 所中学的数百名初中学生的视唱能力测验中,也得到“大部分中学生不能唱准C大调音阶”的测量结果(当然 ,这不能说明所有的学校和班级都是这样)。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中学生连音阶还唱不准呢?显然,这不可能 达到能够“视唱简单的乐谱”的要求。
不能说这些学生都是“音盲”或“音高感不强”,因为他们在课上、课下唱许多歌曲时音准是没有问题的 ,他们在模仿唱流行歌曲时,连相当难的音程也都唱得非常准,说明他们的音高感是相当好的。在实际音乐教 学中,学生普遍喜欢唱歌词,不喜欢唱歌谱,许多熟悉的歌曲若让学生唱谱,就感到很困难。这说明学生们用 “唱名”来表示音高的这种观念始终没有培养起来,即缺乏使用“唱名”来唱曲调的能力。
识谱教学中学生用“唱名”来唱曲调的重要性
如果从心理的角度对识谱(视唱)的过程(主要是音高的训练)进行分析,视唱有三个心理过程:第一是 视觉反应的过程,即用眼看乐谱(识别音符)的过程;第二是听觉反应的过程,即从听觉的印象中“检索”出 相应的音高的过程;第三是动作反应的过程,即指挥发声器官或其他动作器官进行唱或奏的过程。当然,这是 我们对视唱过程的心理分析,这三个方面是一个不能分开的过程。
上述三个方面当中,视觉反应(第一个过程)基本上属于智力的范畴,与其它过程相比较,它对学生来说 是比较容易掌握的。无论是线谱教学时,让学生掌握音位(第几线、第几间唱什么?),还是简谱教学时,让 学生掌握音符的唱名(1 2 3唱do re mi),这些都属于知识方面的快速反应,对于中小学生的智力发展 水平来说并不困难,稍作说明和练习就能够掌握。动作反应(第三个过程)的前提是听觉印象(第二个过程) 是否已经熟练地建立起来,如果已经建立了“听觉的快速反应”,那么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动作反应也是并不 很困难的,那是属于对发声等器官的控制问题。
上述三个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对中小学生来说最难以掌握的是熟练的“听觉反应”,因为,首先它要求音 高的高度准确性,否则就“走调”了,再则,音准观念的获得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反复练习才能获得。
这个获得用“唱名表示音高”的观念,在日本的音乐教育理论中,称为识谱教学中的“唱名音程感”的训 练。“唱名音程感”是识谱能力的基础。“唱名音程感”的训练是识谱教学的十分重要环节。
因此,在日本小学音乐教学中,要求在识谱教学的初期(或准备阶段,即小学一、二年级)必须进行充分 的“唱名音程感”的练习,使学生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牢固地掌握“唱名音程感”,为此,要求小学一、二年级 的唱歌教学中大量进行“唱名模唱”和“唱名背唱”。要求在一、二年级音乐教学中将所有所学的歌曲的歌谱 全部要进行“唱名背唱”。牢固地、熟练地掌握了使用唱名表示音高的能力,对于以后(中、高年级和初中) 的识谱教学是十分有利的。
学生普遍缺乏“唱名音程感”的原因
现代学生的音乐经验的获得,大部分在音乐课之外。从幼儿开始,在家庭、在校内外各种场合,他们听过 大量的音乐,积累了丰富的音乐经验,建立起对音乐各种要素的听觉印象。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大量听到的音乐是歌唱声和乐器声,除了在音乐课上,几乎接触不到“唱名”。如果 在音乐课上我们很少进行“唱名”的练习,那么,学生们不掌握“唱名音程感”就是很自然的。
学生普遍缺乏“唱名音程感”的原因,就在于我们的音乐教学中用“唱名”进行歌唱的练习不够。我们的 音乐教学必须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唱名音程感”的训练,以使学生打好识谱技能的基础。这一点,对学习线谱 或简谱来说是完全一样的。
训练“唱名音程感”的最好方法
如何使学生获得“唱名音程感”?主要的方法就是:多唱唱名。也就是在歌唱教学中多唱歌谱。具体来说 ,就是在低年级教歌时的“唱名模唱”,各年级的“唱名背唱”和经常使用“唱名唱歌”(唱谱)。
练习使用唱名,可以用两种方法:一种是结合歌唱等音乐实践活动进行的方法;另一种是专门训练的方法 ,即使用听音(听辨)、视唱(视唱练习曲)的方法。对于普通音乐教育的中小学音乐课来说,主要是采用结 合音乐实践活动的方法,也就是说,在学习唱歌、演奏器乐等过程中,进行“唱名”练习。在丰富多彩的音乐 实践活动中顺带地进行“唱名音程感”的训练,这是一种自然的、符合儿童特点的方法,要尽量少用甚至不用 专门训练的方法,因为它容易变成枯燥的、机械的技术操练,学生没有兴趣,效果也不会好。即使稍作一点短 时间的专门练习,也必须带有游戏性,以保持兴趣为前提。
训练“唱名音程感”的最佳期
训练“唱名音程感”的最佳时期是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当然在幼儿时期也是很好的)。这个时期的儿童在 听觉的辨别力和记忆力方面都是发展得最快的阶段,牢固地掌握音高感,对这个阶段的儿童来说是轻而易举的 事情。
在小学低年级进行“唱名音程感”训练的时候,不必使用乐谱。因为,不用乐谱只用听唱的方法学习“唱 名”,减少了学习识谱的难度,使儿童集中于听觉方面的学习(充分利用最佳期),识谱的视觉反应训练,留 待以后(中年级开始)逐步进行。这样的安排是符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的。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用听唱法进行唱歌等音乐教学,在听唱的过程中大力进行“唱名音程感”的训练,为今 后的识谱做好准备,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个办法在美国的学校音乐教育理论中是早有定论的(30年代的克瓦 尔瓦塞的理论),在日本的战后文部省主持的关于识谱教学的实验中(表现在日本音乐学习指导要领的规定) 也确认了这一点,现今的实际教学也是这样的。这种作法在我国近年的部分小学音乐教材中也被采用了。
但是,在我们的实际教学当中,对于低年级音乐教学中“先不用谱,多唱唱名”这个既有重要意义、而又 简单易行的方法,还有不少教师未予以应有的重视。当然,我们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教学改革实验,但是面对 我们大面积音乐教育水准偏低和音乐教育研究薄弱的现状,学习借鉴国外现成的经验是必要的。
各年级唱歌教学中都要注意“多唱歌谱”
在低年级没有牢固地建立“唱名音程感”的班级,在中、高年级,初中阶段怎么办?唯一的办法是结合唱 歌教学等,有意识地进行“多唱唱名”的“唱名音程感”训练。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必要的“补课 ”。这种“补课”训练同样必须采用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方法。中学生的能力和兴趣与小学生不同,但也不能 采用成人的、专业的那套方法。在许多中学音乐教学中,忽视青少年的特点,采用成人化的、专业化的方法我 们应注意避免。
即使在低年级进行了较好的“唱名音程感”训练的班级,也还要进行“多唱唱名”的练习,因为每个教学 班里学生个体有差异,即使已经掌握的也需要复习巩固。
器乐教学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唱名音程感”提供了极好的条件。凡是进行器乐教学的教学班,学生的识 谱能力大部分都得到发展。在对大量学生进行识谱能力测验时证明,凡是班上识谱能力量强的学生都是在课余 学习乐器的学生。
在实际唱歌教学中怎样将唱歌谱和唱歌词相结合起来学习唱歌,这是唱歌教学方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具 体方法的设计,要考虑各年级段学生的识谱能力和歌曲的难易、长短、熟悉程度等因素。根据这些情况,灵活 运用,经常变换,相机行事,循序渐进。切不可因为强调“多唱歌谱”而违背了“唱歌教学首先必须把歌唱好 ”“通过唱歌教学进行音乐审美教育”的原则。
如果我 《中小学识谱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