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中电教教材的应用
黎川县教研室 吴红龙
思想品德电教教材的广泛使用,给思想品德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目前在发挥思想品德电教教材的功能上,存在以下三种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利用率低,通常是上研究课 或有人听课时用,其他时间少用。二是使用目的不明确,只求教学形式多样,课堂气氛活跃,形成走过场。三 是演示中缺乏教师必要的启发讲解,忽略学生的道德思维训练。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从观念上把电教教材 的使用单纯地看作一种教学手段,因而将其放在可有可无的地位,只以教师的语言传播作为学生获取道德知识 的主要途径。然而,学生习得道德知识,形成道德观念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它包括了诸如观察、联想、想 象、体会、理解、推理等,是一个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电教教材在这一过程,有着启动儿童知 觉运动,唤起他们自身学习兴趣、学习动力的功能,这是教师语言讲解所不能替代的。下面就思想品德电教教 材的作用及如何发挥其功能,谈点个人的看法。
一、正确认识电教教材的作用
思想品德课是以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为主要任务的学科。明理、激情、导行 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特殊规律。对于小学生来说,明理、激情、导行需要适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思想品德形成 发展的规律,由于小学生的思维带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要经历一个 过程。因此,帮助他们掌握道德概念,需要有具体事物、具体形象来支持。逐步从对具体事物的描述发展到概 括的解释,理解道德概念的内涵。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促使他们在道德认识基础上,对良好行为作出积极的 情感体验,也有赖于形象具体的外界信息来刺激。指导道德行为,不管是行为动机的激发,行为方式的模仿, 还是对道德行为的分析、判断,都需要具体鲜明的道德形象、道德榜样作引导。
电教教材具有直观、形象、声像并茂、活动变化的特点,对儿童有很大吸引力和感染力,容易引起他们对 道德情境、道德形象具体而真切的感知,导致对道德情感的体验,对道德概念的理解,对行为规范的认同。具 本来说,它在教学中的作用,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品德电教教材包括教学投影(幻灯)片、录音带、录像带。它们用生动的画面、和谐的音响, 以动态来表达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采的感性材料。学生观看演示时,犹如身临其境,能使用多种感 官感知学习内容,在知觉基础上形成感性的道德形象,为形成道德概念奠定基础。例如,对一年级儿童进行热 爱祖国教育,教学大纲要求学生“知道自己是中国人,要热爱自己的祖国,知道我国的国名、国歌、首都”等 。这些内容如果只凭教师借助教科书讲解,不仅学生理解、记忆有困难,而且难以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配合 《我爱祖国》这课书的教学投影片和录像,则以生动可感的形象激发儿童的学习欲望,使他们通过自身感知和 探索活动,初步认识祖国,激发爱国情感。教学投影片以复盖形式先出现我国的版图,接着在版图上出现国名 、首都名称,最后,呈现各族儿童载歌载舞歌颂祖国的图像。教学中教师借助此片帮助学生认识祖国版图,知 道国名、首都,形成我国各族小朋友都是中国人,都热爱自己的祖国的概念,就容易多了。教学录像片,能使 学生从地球上看祖国版图,目睹同一时间祖国东南西北呈现不同季节的景色,从而知道我国幅员辽阔;新疆盛 产的哈密瓜、葡萄,海南丰收的荔枝、椰子,北方的鸭梨、苹果,沿海渔民捕捞的肥硕鲜鱼……使儿童感知到 祖国物产丰富;雄伟的长城、壮丽的天安门广场、涛涛的黄河、长江,雄奇、秀丽的黄山和桂林山水,伴有优 美动听的乐曲,使儿童感受到祖国江山如此多娇,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
(二)电教教材是按教学大纲的要求,以教科书规定的教学内容为核心,围绕如何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道德 观点,经编导者精心设计、剪裁、浓缩、加工制作的。它既以声、像显现道德故事(或事例)的发展变化过程 ,以事寓理,为学生明理提供事实;又以特写镜头、抽拉叠映等方式,深入浅出地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因果关系等,突出强化教学重点和要点,利于启示学生抓住要点、把握重点,突出难点,层层深入地领会故事 蕴含的道理,提高道德认识。例如:《保持环境卫生》一课的教学录像片,先呈现整洁、优美的环境(教室、 校园、公园、餐馆)中人们愉快地学习、工作、生活的情景,又与脏又乱的各种环境对比,使学生初步认识环 境与人的密切关系,进而懂得保持环境卫生的重要,接着出现保持环境卫生的三种良好行为:不随地吐痰;不 乱扔果皮、纸屑;不在建筑物上涂抹乱画。其中穿插了“显微镜下一口痰中蠕动的细菌”的特写镜头,不仅使 学生增长了有关卫生常识,也知道保持环境卫生的三点行为要求。最后,呈现三组行为对比:一个人随地吐痰 ,一个少先队员上前劝阻;一个人乱扔香蕉皮,一个少先队员捡起来投入果皮箱;墙上有乱画的印痕,几个少 先队员在擦拭,通过分析、判断,可以提高学生道德判断能力。
(三)电教教材展示逼真如实的道德情景、道德现象,有利于创设情境、制造气氛,以形激情、以形感人 、以形明理。学生如临其境、耳濡目染,容易产生想象、联想,受到良好道德情感的感染和熏陶,例如《国旗 国旗我爱你》这课的教学录像片,展示出几幅激动人心的场景:开国大典时,毛主席亲自按动电钮升起我国第 一面五星红旗;在奥运会的领奖台上,荣获世界冠军的我国运动员,眼含热泪仰望着祖国的国旗徐徐升起;晨 曦中,天安门广场上,国旗班的战士将五星红旗和红太阳同时升起,在场的群众肃立、敬礼;民航机上的国旗 ,万吨巨轮上的国旗,南极村的国旗,国庆节那天大街小巷挂国旗……这些真情实景能激起学生的情感波澜, 产生爱国情感共鸣。
(四)电教教材与教科书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和互补关系。它能突破时间、空间的局限,展示学生日常生 活中见不到的场景和事例,不管是现实的还是历史的,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宏观的还是微观的,都可以展现在 屏幕上,不仅能拓宽学生的视野,使他们扩大见闻,增长知识,更深入地了解世界,认识生活,也起到强化、 深化所学道德观点,提高道德认识的作用。例如《我要读书》这课书,讲的是高玉宝小时候,家里很穷,父亲 给地主扛长活,累死累活,病倒在床上,全家人吃不饱、穿不暖,没钱供孩子上学读书,高玉宝只好给地主家 去放猪。配合这篇课文的录音,伴着动人心弦的乐曲,由著名的儿童艺术剧院演员以感人的语气,讲述了高玉 宝“我要读书”的故事。教学录像片则使学生亲眼见到在万恶的旧社会,穷人家的孩子无衣、无食、无家可归 ,四处流浪的悲惨情景;不满十岁的童工干着繁重的体力活,骨瘦如柴,劳劳碌碌,在痛苦和死亡线上挣扎。 见此情景,学生自然会联想到自己今天的幸福生活,和旧社会的同龄小朋友相比,真有天壤之别。活生生的事 实向他们进行了“知道过去苦,珍惜今日甜”的教育。又如《光辉的节日》一课的教学录音带,配乐讲述“五 一”国际劳动节、“七一”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八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十一”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庆节的来历,为教学提供了生动资料。教学录像片则以丰富的史实展现节日来历的过程和情景,可使师生 大开眼界,受到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中国人民解放军等教育。
(五)电教教材能帮助学生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它可以展示正反两个方面的道德现象、道德行为,设疑激 思;让学生进行正误对比,做出道德判断;它可以展示道德现象的因果关系,帮助学生认识道德行为的结果与 其动机的关系;它还能创设一定的道德情境,提出道德两难问题,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明辩是非, 进行角度换位的心理体验,有利于他们拓展思路,学习探求问题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能力,例如《按时上学 》一课的教学投影片,以抽拉形式出现三组图像:晚上9点钟,一个小朋友甲按时睡觉,另一个小朋友乙仍在看 电视;第二天早晨6点半,小朋友甲按时起床,小朋友乙还在睡觉,奶奶叫她也不起来,上课铃响了,小朋友甲 已经坐在教室里准备上课,小朋友乙刚来到校门口,她迟到了,借助此片,可以引导学生做横向对比分析,判 断正误,也可以启发学生从纵向看事情发展中的因果关系,进而懂得按时睡觉、按时起床,才能按时上学的道 理,又如《做勇敢的孩子》一课的教学投影片,以抽拉片、动片双重形式展现一个童话故事。故事中山羊当众 表演走钢丝(动),小花狗带病坚持参加表演钻圈(动),小熊不怕黑到山洞里找小猴子来参加演出(动), 极富吸引力,让儿童在愉快中动脑思考山羊、小花狗、小熊为什么能当选勇敢演员,诱导他们从多种角度分析 问题,提高道德判断能力。
二、充分发挥电教教材的功能
电教教材的使用是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的环节之一,而不是全过程,它不能代替教科书的使用和教师讲解 ,与此相反,只有依靠教师精心设计,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学生具体情况,与其他教学手段密切配合,才能有 效地发挥其教育功能。使用电教教材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有明确目的。
& 《思想品德课中电教教材的应用》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56009.html
思想品德电教教材的广泛使用,给思想品德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目前在发挥思想品德电教教材的功能上,存在以下三种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利用率低,通常是上研究课 或有人听课时用,其他时间少用。二是使用目的不明确,只求教学形式多样,课堂气氛活跃,形成走过场。三 是演示中缺乏教师必要的启发讲解,忽略学生的道德思维训练。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从观念上把电教教材 的使用单纯地看作一种教学手段,因而将其放在可有可无的地位,只以教师的语言传播作为学生获取道德知识 的主要途径。然而,学生习得道德知识,形成道德观念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它包括了诸如观察、联想、想 象、体会、理解、推理等,是一个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电教教材在这一过程,有着启动儿童知 觉运动,唤起他们自身学习兴趣、学习动力的功能,这是教师语言讲解所不能替代的。下面就思想品德电教教 材的作用及如何发挥其功能,谈点个人的看法。
一、正确认识电教教材的作用
思想品德课是以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为主要任务的学科。明理、激情、导行 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特殊规律。对于小学生来说,明理、激情、导行需要适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思想品德形成 发展的规律,由于小学生的思维带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要经历一个 过程。因此,帮助他们掌握道德概念,需要有具体事物、具体形象来支持。逐步从对具体事物的描述发展到概 括的解释,理解道德概念的内涵。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促使他们在道德认识基础上,对良好行为作出积极的 情感体验,也有赖于形象具体的外界信息来刺激。指导道德行为,不管是行为动机的激发,行为方式的模仿, 还是对道德行为的分析、判断,都需要具体鲜明的道德形象、道德榜样作引导。
电教教材具有直观、形象、声像并茂、活动变化的特点,对儿童有很大吸引力和感染力,容易引起他们对 道德情境、道德形象具体而真切的感知,导致对道德情感的体验,对道德概念的理解,对行为规范的认同。具 本来说,它在教学中的作用,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品德电教教材包括教学投影(幻灯)片、录音带、录像带。它们用生动的画面、和谐的音响, 以动态来表达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采的感性材料。学生观看演示时,犹如身临其境,能使用多种感 官感知学习内容,在知觉基础上形成感性的道德形象,为形成道德概念奠定基础。例如,对一年级儿童进行热 爱祖国教育,教学大纲要求学生“知道自己是中国人,要热爱自己的祖国,知道我国的国名、国歌、首都”等 。这些内容如果只凭教师借助教科书讲解,不仅学生理解、记忆有困难,而且难以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配合 《我爱祖国》这课书的教学投影片和录像,则以生动可感的形象激发儿童的学习欲望,使他们通过自身感知和 探索活动,初步认识祖国,激发爱国情感。教学投影片以复盖形式先出现我国的版图,接着在版图上出现国名 、首都名称,最后,呈现各族儿童载歌载舞歌颂祖国的图像。教学中教师借助此片帮助学生认识祖国版图,知 道国名、首都,形成我国各族小朋友都是中国人,都热爱自己的祖国的概念,就容易多了。教学录像片,能使 学生从地球上看祖国版图,目睹同一时间祖国东南西北呈现不同季节的景色,从而知道我国幅员辽阔;新疆盛 产的哈密瓜、葡萄,海南丰收的荔枝、椰子,北方的鸭梨、苹果,沿海渔民捕捞的肥硕鲜鱼……使儿童感知到 祖国物产丰富;雄伟的长城、壮丽的天安门广场、涛涛的黄河、长江,雄奇、秀丽的黄山和桂林山水,伴有优 美动听的乐曲,使儿童感受到祖国江山如此多娇,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
(二)电教教材是按教学大纲的要求,以教科书规定的教学内容为核心,围绕如何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道德 观点,经编导者精心设计、剪裁、浓缩、加工制作的。它既以声、像显现道德故事(或事例)的发展变化过程 ,以事寓理,为学生明理提供事实;又以特写镜头、抽拉叠映等方式,深入浅出地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因果关系等,突出强化教学重点和要点,利于启示学生抓住要点、把握重点,突出难点,层层深入地领会故事 蕴含的道理,提高道德认识。例如:《保持环境卫生》一课的教学录像片,先呈现整洁、优美的环境(教室、 校园、公园、餐馆)中人们愉快地学习、工作、生活的情景,又与脏又乱的各种环境对比,使学生初步认识环 境与人的密切关系,进而懂得保持环境卫生的重要,接着出现保持环境卫生的三种良好行为:不随地吐痰;不 乱扔果皮、纸屑;不在建筑物上涂抹乱画。其中穿插了“显微镜下一口痰中蠕动的细菌”的特写镜头,不仅使 学生增长了有关卫生常识,也知道保持环境卫生的三点行为要求。最后,呈现三组行为对比:一个人随地吐痰 ,一个少先队员上前劝阻;一个人乱扔香蕉皮,一个少先队员捡起来投入果皮箱;墙上有乱画的印痕,几个少 先队员在擦拭,通过分析、判断,可以提高学生道德判断能力。
(三)电教教材展示逼真如实的道德情景、道德现象,有利于创设情境、制造气氛,以形激情、以形感人 、以形明理。学生如临其境、耳濡目染,容易产生想象、联想,受到良好道德情感的感染和熏陶,例如《国旗 国旗我爱你》这课的教学录像片,展示出几幅激动人心的场景:开国大典时,毛主席亲自按动电钮升起我国第 一面五星红旗;在奥运会的领奖台上,荣获世界冠军的我国运动员,眼含热泪仰望着祖国的国旗徐徐升起;晨 曦中,天安门广场上,国旗班的战士将五星红旗和红太阳同时升起,在场的群众肃立、敬礼;民航机上的国旗 ,万吨巨轮上的国旗,南极村的国旗,国庆节那天大街小巷挂国旗……这些真情实景能激起学生的情感波澜, 产生爱国情感共鸣。
(四)电教教材与教科书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和互补关系。它能突破时间、空间的局限,展示学生日常生 活中见不到的场景和事例,不管是现实的还是历史的,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宏观的还是微观的,都可以展现在 屏幕上,不仅能拓宽学生的视野,使他们扩大见闻,增长知识,更深入地了解世界,认识生活,也起到强化、 深化所学道德观点,提高道德认识的作用。例如《我要读书》这课书,讲的是高玉宝小时候,家里很穷,父亲 给地主扛长活,累死累活,病倒在床上,全家人吃不饱、穿不暖,没钱供孩子上学读书,高玉宝只好给地主家 去放猪。配合这篇课文的录音,伴着动人心弦的乐曲,由著名的儿童艺术剧院演员以感人的语气,讲述了高玉 宝“我要读书”的故事。教学录像片则使学生亲眼见到在万恶的旧社会,穷人家的孩子无衣、无食、无家可归 ,四处流浪的悲惨情景;不满十岁的童工干着繁重的体力活,骨瘦如柴,劳劳碌碌,在痛苦和死亡线上挣扎。 见此情景,学生自然会联想到自己今天的幸福生活,和旧社会的同龄小朋友相比,真有天壤之别。活生生的事 实向他们进行了“知道过去苦,珍惜今日甜”的教育。又如《光辉的节日》一课的教学录音带,配乐讲述“五 一”国际劳动节、“七一”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八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十一”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庆节的来历,为教学提供了生动资料。教学录像片则以丰富的史实展现节日来历的过程和情景,可使师生 大开眼界,受到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中国人民解放军等教育。
(五)电教教材能帮助学生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它可以展示正反两个方面的道德现象、道德行为,设疑激 思;让学生进行正误对比,做出道德判断;它可以展示道德现象的因果关系,帮助学生认识道德行为的结果与 其动机的关系;它还能创设一定的道德情境,提出道德两难问题,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明辩是非, 进行角度换位的心理体验,有利于他们拓展思路,学习探求问题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能力,例如《按时上学 》一课的教学投影片,以抽拉形式出现三组图像:晚上9点钟,一个小朋友甲按时睡觉,另一个小朋友乙仍在看 电视;第二天早晨6点半,小朋友甲按时起床,小朋友乙还在睡觉,奶奶叫她也不起来,上课铃响了,小朋友甲 已经坐在教室里准备上课,小朋友乙刚来到校门口,她迟到了,借助此片,可以引导学生做横向对比分析,判 断正误,也可以启发学生从纵向看事情发展中的因果关系,进而懂得按时睡觉、按时起床,才能按时上学的道 理,又如《做勇敢的孩子》一课的教学投影片,以抽拉片、动片双重形式展现一个童话故事。故事中山羊当众 表演走钢丝(动),小花狗带病坚持参加表演钻圈(动),小熊不怕黑到山洞里找小猴子来参加演出(动), 极富吸引力,让儿童在愉快中动脑思考山羊、小花狗、小熊为什么能当选勇敢演员,诱导他们从多种角度分析 问题,提高道德判断能力。
二、充分发挥电教教材的功能
电教教材的使用是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的环节之一,而不是全过程,它不能代替教科书的使用和教师讲解 ,与此相反,只有依靠教师精心设计,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学生具体情况,与其他教学手段密切配合,才能有 效地发挥其教育功能。使用电教教材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有明确目的。
& 《思想品德课中电教教材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