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一例——《我会好好地吃》课件设计
九江师范附属小学 江雁
【内容提要】 本课件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在课件功能设计上,让学生上台点击鼠标 “摘苹果”,以创造更宽松的学习环境;在单元内容设计上,突出在活动中学习。在情境创设上,如活泼可爱的小兔贝贝,丰富的自助配餐厅,形象直观的比例气球,巩固新知的摘苹果游戏等,力求优化教学过程;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大小不同的气球来体现不同食物在营养结构中所占的比例,使原本抽象的知识在屏幕中鲜活起来。让学生在“自助配餐厅”中点击食物配“营养餐”,并在“找朋友乐园”中戴上食物头饰进行小组合作配餐游戏,以明确怎样才算是学会了好好地吃,并通过“摘苹果”的互动游戏来深化认识。在实践中用此多媒体课件教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食物 营养 配餐 建构
一、教材分析:
《我会好好地吃》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和生活》一年级上册中的第三单元第三课。本单元德目为“我的一天”,着重于引导学生“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 从本课内容分析,学生虽然每天都在“吃”,可怎样吃才算是好好地吃,概念内涵比较抽象,一年级学生并不清楚。什么叫“会好好地吃”? “会好好地吃”包括平衡膳食和合理搭配;同时应具有良好的饮食习惯,如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应洗手,瓜果应洗净后削皮吃,进餐时思想集中,细嚼慢咽,不挑食、不偏食、不多吃零食等等。
针对学生生活实际,本课内容安排了三个课时,跨时两周。本课例讲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循序渐进地认识到科学饮食对健康成长非常重要;为了自己的健康成长,只要是有利于自己健康的食物都应该吃;对于各种有营养的食物还要合理搭配吃才更有利于健康。对于前者,学生容易理解,但教材中“营养配餐”内容学生则不太明白,因此,我们将这一内容作为本课时教学的重难点。第二课时是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偏食、挑食的害处及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要性。第三课时则针对学生前两课时的反馈情况进行补充、完善教学,同时树立好的典型,重视相互影响作用,榜样效应,鼓励深化。
二、课件的基本结构
说明:每个模块单元都独立存在,单击即可进入。
三、课件设计的思路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学生对品德课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教学形式,而课件的设计在思品教学中起到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精心的设计可以迅速刺激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在愉悦的情绪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参与欲,让学生感觉到上课是一种享受,愿意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使主体意识得到充分地发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为达到这一目的,在课件设计中基于以下四方面考虑:
(一)单元名称,风格统一。
模块单元名称的用词是在反复推敲后确定,力求与所学内容相得益彰。我是这样设计《我会好好地吃》一课的模块单元目录名称的:打开封页后,出现一幅画面:都市街道两旁有七座建筑,上面标明“快乐健身房、营养智慧屋、自助配餐厅、找朋友乐园、青青苹果屋、实践回音壁”。选择“健身、营养、餐厅、苹果”,是为了与学习内容、孩子语言习惯统一,从而使学生能尽快进入情境。当学生用鼠标点击某座建筑物后,在活泼可爱的“老朋友”小兔贝贝带领下,充满求知欲的他们便可以走进知识的宝库去探索、学习。
(二)借助课件,自主学习。
叶圣陶先生讲过:“自能学习,不待老师讲”,要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因此,尽可能多地创设一种氛围加剧师生互动,突出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1、在课件功能设计上,创造更宽松的学习环境。
“营养智慧屋”的提示、“找朋友乐园”中歌曲《找朋友》的环节中有再次播放的功能,这样能帮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地取得进步,以期达到本课的学习目标。同时, “青青苹果屋”中还设置了一项生、机互动的环节,即让学生上台以点击苹果的方式来“摘苹果”,每个苹果后面都有一个题目,答题正确后,苹果原所处位置变成一个笑脸,激励孩子们继续努力。另外,在每个单元中都为学生设计了返回“路标”,通过鼠标点击此处,便能随时返回模块单元主页面。
2、在单元内容设计上,突出在活动中学习。
《品德与生活》课标要求,品德课教学要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体验、感悟,获得道德认识、情感、行为的发展。
为了使学生既能发挥自身学习能动性,又能有目的地在活动中自主地学习,如在“导入新课”环节中,让孩子们和我一起跟着贝贝来到“快乐健身房”做“健康操”,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进入新课学习,同时使学生明白,身体健康对自己的成长非常重要,要想身体健康,除了体育锻炼,学会好好地吃也非常重要,很自然地引入新课。
考虑到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挑食、偏食现象,在“营养智慧屋”中设置了“说一说”环节,让学生向同学介绍自己喜欢吃的某种食物及其原因,亲自“做一做”,动手把它们摆出来,引发其他孩子对这些食物的兴趣,并“议一议”,再让“营养专家”现身说法,介绍每种食物的营养知识及其“好好地吃”的重要作用,从而内化学生认识。
3、在情境创设上,力求优化教学过程。
课件的直观有趣能促进学生愉悦情感的生成,让学生在知行互动的过程中与所学知识产生共鸣。因此,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在课件情境创设中设计了童话般的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欲望。如活泼可爱的小兔贝贝,食物丰富的自助配餐厅,形象直观的比例气球,巩固新知的摘苹果游戏等等,在每一个环节的设计上,我们考虑最多的是其是否优化了教学过程,有没有实效性。
(三)巧设情景,突破重难点。
学会合理配餐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一年级学生对食物搭配比例问题不懂,而教材上的图片又较为抽象,如果让学生死记硬背,不仅枯燥,而且印象不深,学习兴趣也会大大降低。于是,在“营养智慧屋”问题三的提示中,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大小不同的气球来体现不同食物在营养结构中所占的比例,使原本抽象的知识在屏幕中鲜活起来,学生很容易理解记忆。随后,让学生在“自助配餐厅”中点击食物配“营养餐”。如果还不熟悉营养比例,可查看“提示”,便可看到气球大小图,点击任一处即返回餐厅;如果不满意自己的配餐想再来一次,可点击“我还想配”,盘中原选食物会立即消失,可重新开始配餐。在“找朋友乐园”中进行的找朋友游戏,实际上是小组合作配餐的一种形式。课件设计上,由小兔贝贝创设情境:戴上食物头饰后就变成了各种食物宝宝,进入乐园后,找到和自己能搭配成营养餐的食物朋友。找完后,让孩子们互相检查配餐的合理性,以清楚认识到怎样才算是学会了好好地吃。最后,“青青苹果屋”中还设置了“摘苹果”的互动游戏来深化认识。
这种设计,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突破了难点,也使得训练有了层次。
(四)课后延伸,形成习惯。
在“实践回音壁”中,用贝贝的话作为总结,最后布置作业让学生与家长一块儿去菜场买菜,并将自己每天的饮食情况作一记录,把学生的品德养成教育融于学生日常生活之中,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体验,在生活中悟理、内化,最后变成行为习惯。
四、课件的理论支持
建构主义理论是近年来流行的一种学习理论。计算机与网络信息技术具有多项特性,特别适合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识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以下三个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的动机;二是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所学知识的意义;三是为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实际上,这三个方面反映了将多媒体计算机作为认知工具的教学设计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首先是帮助学习者掌握某项知识及技能应创设什么样的情景;其次是如何激发学习者的主动性去探索学习;三是为学习者的探索学习提供什么样的帮助。
本课例基本上是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的,目的在于创设情境,突出学生在活动化教学中学习的自主性。在实践中用此多媒体课件教学,孩子们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领略着进步的欢乐,教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思品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一例——《我会好好地吃》课件设计》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56103.html
【内容提要】 本课件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在课件功能设计上,让学生上台点击鼠标 “摘苹果”,以创造更宽松的学习环境;在单元内容设计上,突出在活动中学习。在情境创设上,如活泼可爱的小兔贝贝,丰富的自助配餐厅,形象直观的比例气球,巩固新知的摘苹果游戏等,力求优化教学过程;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大小不同的气球来体现不同食物在营养结构中所占的比例,使原本抽象的知识在屏幕中鲜活起来。让学生在“自助配餐厅”中点击食物配“营养餐”,并在“找朋友乐园”中戴上食物头饰进行小组合作配餐游戏,以明确怎样才算是学会了好好地吃,并通过“摘苹果”的互动游戏来深化认识。在实践中用此多媒体课件教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食物 营养 配餐 建构
一、教材分析:
《我会好好地吃》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和生活》一年级上册中的第三单元第三课。本单元德目为“我的一天”,着重于引导学生“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 从本课内容分析,学生虽然每天都在“吃”,可怎样吃才算是好好地吃,概念内涵比较抽象,一年级学生并不清楚。什么叫“会好好地吃”? “会好好地吃”包括平衡膳食和合理搭配;同时应具有良好的饮食习惯,如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应洗手,瓜果应洗净后削皮吃,进餐时思想集中,细嚼慢咽,不挑食、不偏食、不多吃零食等等。
针对学生生活实际,本课内容安排了三个课时,跨时两周。本课例讲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循序渐进地认识到科学饮食对健康成长非常重要;为了自己的健康成长,只要是有利于自己健康的食物都应该吃;对于各种有营养的食物还要合理搭配吃才更有利于健康。对于前者,学生容易理解,但教材中“营养配餐”内容学生则不太明白,因此,我们将这一内容作为本课时教学的重难点。第二课时是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偏食、挑食的害处及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要性。第三课时则针对学生前两课时的反馈情况进行补充、完善教学,同时树立好的典型,重视相互影响作用,榜样效应,鼓励深化。
二、课件的基本结构
说明:每个模块单元都独立存在,单击即可进入。
三、课件设计的思路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学生对品德课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教学形式,而课件的设计在思品教学中起到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精心的设计可以迅速刺激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在愉悦的情绪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参与欲,让学生感觉到上课是一种享受,愿意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使主体意识得到充分地发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为达到这一目的,在课件设计中基于以下四方面考虑:
(一)单元名称,风格统一。
模块单元名称的用词是在反复推敲后确定,力求与所学内容相得益彰。我是这样设计《我会好好地吃》一课的模块单元目录名称的:打开封页后,出现一幅画面:都市街道两旁有七座建筑,上面标明“快乐健身房、营养智慧屋、自助配餐厅、找朋友乐园、青青苹果屋、实践回音壁”。选择“健身、营养、餐厅、苹果”,是为了与学习内容、孩子语言习惯统一,从而使学生能尽快进入情境。当学生用鼠标点击某座建筑物后,在活泼可爱的“老朋友”小兔贝贝带领下,充满求知欲的他们便可以走进知识的宝库去探索、学习。
(二)借助课件,自主学习。
叶圣陶先生讲过:“自能学习,不待老师讲”,要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因此,尽可能多地创设一种氛围加剧师生互动,突出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1、在课件功能设计上,创造更宽松的学习环境。
“营养智慧屋”的提示、“找朋友乐园”中歌曲《找朋友》的环节中有再次播放的功能,这样能帮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地取得进步,以期达到本课的学习目标。同时, “青青苹果屋”中还设置了一项生、机互动的环节,即让学生上台以点击苹果的方式来“摘苹果”,每个苹果后面都有一个题目,答题正确后,苹果原所处位置变成一个笑脸,激励孩子们继续努力。另外,在每个单元中都为学生设计了返回“路标”,通过鼠标点击此处,便能随时返回模块单元主页面。
2、在单元内容设计上,突出在活动中学习。
《品德与生活》课标要求,品德课教学要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体验、感悟,获得道德认识、情感、行为的发展。
为了使学生既能发挥自身学习能动性,又能有目的地在活动中自主地学习,如在“导入新课”环节中,让孩子们和我一起跟着贝贝来到“快乐健身房”做“健康操”,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进入新课学习,同时使学生明白,身体健康对自己的成长非常重要,要想身体健康,除了体育锻炼,学会好好地吃也非常重要,很自然地引入新课。
考虑到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挑食、偏食现象,在“营养智慧屋”中设置了“说一说”环节,让学生向同学介绍自己喜欢吃的某种食物及其原因,亲自“做一做”,动手把它们摆出来,引发其他孩子对这些食物的兴趣,并“议一议”,再让“营养专家”现身说法,介绍每种食物的营养知识及其“好好地吃”的重要作用,从而内化学生认识。
3、在情境创设上,力求优化教学过程。
课件的直观有趣能促进学生愉悦情感的生成,让学生在知行互动的过程中与所学知识产生共鸣。因此,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在课件情境创设中设计了童话般的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欲望。如活泼可爱的小兔贝贝,食物丰富的自助配餐厅,形象直观的比例气球,巩固新知的摘苹果游戏等等,在每一个环节的设计上,我们考虑最多的是其是否优化了教学过程,有没有实效性。
(三)巧设情景,突破重难点。
学会合理配餐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一年级学生对食物搭配比例问题不懂,而教材上的图片又较为抽象,如果让学生死记硬背,不仅枯燥,而且印象不深,学习兴趣也会大大降低。于是,在“营养智慧屋”问题三的提示中,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大小不同的气球来体现不同食物在营养结构中所占的比例,使原本抽象的知识在屏幕中鲜活起来,学生很容易理解记忆。随后,让学生在“自助配餐厅”中点击食物配“营养餐”。如果还不熟悉营养比例,可查看“提示”,便可看到气球大小图,点击任一处即返回餐厅;如果不满意自己的配餐想再来一次,可点击“我还想配”,盘中原选食物会立即消失,可重新开始配餐。在“找朋友乐园”中进行的找朋友游戏,实际上是小组合作配餐的一种形式。课件设计上,由小兔贝贝创设情境:戴上食物头饰后就变成了各种食物宝宝,进入乐园后,找到和自己能搭配成营养餐的食物朋友。找完后,让孩子们互相检查配餐的合理性,以清楚认识到怎样才算是学会了好好地吃。最后,“青青苹果屋”中还设置了“摘苹果”的互动游戏来深化认识。
这种设计,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突破了难点,也使得训练有了层次。
(四)课后延伸,形成习惯。
在“实践回音壁”中,用贝贝的话作为总结,最后布置作业让学生与家长一块儿去菜场买菜,并将自己每天的饮食情况作一记录,把学生的品德养成教育融于学生日常生活之中,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体验,在生活中悟理、内化,最后变成行为习惯。
四、课件的理论支持
建构主义理论是近年来流行的一种学习理论。计算机与网络信息技术具有多项特性,特别适合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识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以下三个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的动机;二是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所学知识的意义;三是为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实际上,这三个方面反映了将多媒体计算机作为认知工具的教学设计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首先是帮助学习者掌握某项知识及技能应创设什么样的情景;其次是如何激发学习者的主动性去探索学习;三是为学习者的探索学习提供什么样的帮助。
本课例基本上是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的,目的在于创设情境,突出学生在活动化教学中学习的自主性。在实践中用此多媒体课件教学,孩子们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领略着进步的欢乐,教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思品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一例——《我会好好地吃》课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