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音像立体化教学过程优化问题
当代数学方法改革的一个共同趋势是把重点放在探索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自己去学习。我们认为应根据小学 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利用现有的幻灯、投影仪、录像、录音、电子计算机等视听工具并将其与传统教育媒体恰 当结合,进行小学数学音像立体化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优化教学过程,切实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 量。
一、小学数学音像立体化教学过程的概述
小学数学音像立体化教学过程可以看成一个系统(所谓系统就是由若干相互关联的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功 能的整体),它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以小学数学教材和电教教材内容为主)、教学设备(以电教设备为 主)、教学方法(以电化教学方法为主)等要素组成,具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功能。 其中,教师、学生、教学设备等实在的、具有物理性质的东西称为系统的硬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属于理 性范畴的东西称为系统的软件。在教学系统中,教师和学生是人的因素,是两个最活跃的因素,可谓是硬件中 的“活件”,他们输出信息、接收信息、加工信息、储存信息的方式,不同于一般机械系统中的因素,是极其 复杂、灵活的高级方式。
教师从教材和参考资料中接收信息,经过教学法ㄓ绕涫堑缁?萄?法)的加工,变成容易使学生接收的信 息,然后通过讲授,进行各种现代化视听工具的操作、演示、板演等方式输出信息;学生是信息的接收者,从 教师的讲授、演示和阅读教材(尤其是电教教材)中接收信息。然而学生又不同于一般的信息接收体,不是信 息的机械装容者,可能漏收某些信息,可能使信息失真,接收信息后还能对信息进行加工,使之系统化、深化 ,进一步还可利用联想、类比、归纳、假设等思维方式发出新的知识。学生在接收信息的过程中,又不断有信 息输出,如面部表情、简短的回答等。学生输出这些信息,对教师来说就是反馈信息。教师应予以注意,并随 时根据反馈信息调整输出信息的速度、内容、质量和电化教学形式,使系统逐步优化。
二、小学数学音像立体化教学要素的探讨
首先,就系统的软件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要素的内部结构作些初探。
1.电教教材的建设
电教教材的建设要根据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与教材的内容和要求来进行,主要种类是幻灯卡片、投影片、录 像带、录音带、磁盘等。编制电教教材,应遵循如下原则:
(1)情境与内容。情境的创设必须为教学内容服务。这里的情境既有“音”的情境,又有“像”的情境。如 教学圆周率时,我们给学生播放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录音,创设“音”的情境,实践表明其效果远比 教师口头讲述好,它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刻苦学习的精神;而教学行程问题等应用题时,放映汽车行驶、 飞机飞行、开挖隧道等情境图,特别是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使用连续的情境片,可以较好地揭示应用题的数量 关系和结构特征。这种“像”的情境,虽离不开教师的精讲与板演,但其功用是粉笔、黑板所无法取代的。
(2)精讲与配音。教师可以把重要的教学内容(如概念、法则、解题方法等)的讲述,预先配上恰当的音乐 进行录音,然后在课堂里播放出来,让学生分析讨论,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如教学“多 位数加、减法的一些速算法”,我们将结论“多加的要减去,少加的要再加,多减的要加上,少减的要再减。 ”配以有一定节奏的音乐在课前预先录制成儿歌,待课堂教学中师生共同得出上述结论后再播放给学生听,结 果有助于学生进行知识的反馈与再认。当然,如能注意把形象和声音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用,效果会更好。
(3)构图与色彩。为了突出重点、难点,运用构图和色彩等手段时要特别注意。比如教学“小数点位置移动 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时,我们将第八册第78页例的板书设计成如下的投影片:
(附图 {图})
其中小数点全部着深绿色,等式右边的"0"全部着雪青色,两个虚线三角框全部着赭色,以深刻揭示小数点 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这样,结合传统板书教学,用投影教材将一些词语通过形象的图表、画面 等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就能较容易地、深刻地掌握,促使其由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顺利过渡。
(4)动片与静片。小学数学电教教学片(录像、电子计算机画面、投影片等)应以动片为主,这是由于一要 适应数学课的特点;二要适应小学生年龄特点。小学数学课中,某些抽象的概念、计算法则的算理、应用题的 数量关系和结构特征,如果以童话、故事、生活趣事等形式用动片给出,小学生会很感兴趣,能激发他们的学 习积极性。
2.电教教法的选择
电教教法是教学方法的一个部分,它的不断完善与发展既依存于教学论的有关原理,又依存于教学内容、 学科特点。此外,还受到学生的年龄特征、认识规律及电教教材的发展状况等因素的制约。不同年龄阶段的儿 童,其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认识规律都不同。中低年级儿童的注意力不够稳定,不能较长时间地集中,但他 们机械记忆、形象思维却占优势。因此,这一阶段采取的方法主要可利用电教手段有声有色、形象生动的特点 ,为学生提供具体形象的直观材料,以激发其学习兴趣,吸引其注意力,使之更好地理解、巩固知识,促进观 察力的发展和思维积极化。高年级学生的注意力趋于稳定和集中,逻辑思维、抽象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进一步 增强,逐步形成了一定的信念。因此,采用电教手段教学已不再满足于提供形象、直观的材料,而应更加注意 启发诱导,让他们独立地思考问题,提高他们分析、综合、概括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电教教法既然是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科特点、学生实际来确定,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 善于从多种方法中适当选择,恰当运用。尤其是采用多种媒体进行教学时,应该避免过多的言语化现象,善于 将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化为具体可感、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图表模型、幻灯图片、录音录像并和教者表情、语 言、手势等形态语言合理组合,应用于教学,以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知识。但是,这首先要求教师必须具 备渊博的学科专业知识,这样才能科学地选择符合教育目标的信息向学生传递;其次,必须懂得并能熟练运用 各种电教媒体,懂得媒体的性能及操作方法,懂得电教教材的编制及应用原则;第三,必须要了解学生,吃透 教材,掌握大纲;第四,必须懂得现代教育理论及教学方法,使媒体与教学内容达到有机的结合,使教学过程 与教学效果达到合理的统一。
3.电教教
小学数学电教教案编写的一般模式应是:传统教案+电教媒体。具体说来,(1)必须具有传统教案的主要内 容: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步骤、教具准备;(2)必须具有电教媒体:精心设计电教媒体;严格操作规程, 掌握出现时机;课后要做好整理工作;注意搜集反馈信息,包括:a电教媒体的设计问题;b学生意见;c教师意 见;d把各种意见记入教案并制定纠偏方案。总之,教案要突出立足素质提高,着眼智能开发,体现教法学法, 突出电教特点,联系学生实际,讲究低耗高效。
其次,关于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优化组合问题,笔者认为虽然目前还没有找到一种到处可以套用的统一模 式成为最佳,但是根据系统理论和心理学原则,我们仍然有下列原则可循。
1.有序的原则
“系统是人、设备与过程在一定环境中有秩序的组合。”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学生、教材(教学任务)和 过程在一定教学环境中有秩序的组合。这个教学过程的秩序,不仅知识教学有其顺序、能力,思想品德培养也 有一定的顺序和层次。这个序将影响到课堂的结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的采用。这个序既取决于科学知 识的系统,又取决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识水平。而在教学的长期过程中,学生的认识能力也是变化发展,是 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因此,这个序实质上是在教学的影响下,学生身心协调发展的 序。
优化小学数学音像立体化教学过程的关键问题,就是要求教师能充分利用现代化的视听工具和传统教学媒 体将其自身与学生、教材和过程有秩序地组合起来。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若采用传统 《小学数学音像立体化教学过程优化问题》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56229.html
一、小学数学音像立体化教学过程的概述
小学数学音像立体化教学过程可以看成一个系统(所谓系统就是由若干相互关联的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功 能的整体),它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以小学数学教材和电教教材内容为主)、教学设备(以电教设备为 主)、教学方法(以电化教学方法为主)等要素组成,具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功能。 其中,教师、学生、教学设备等实在的、具有物理性质的东西称为系统的硬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属于理 性范畴的东西称为系统的软件。在教学系统中,教师和学生是人的因素,是两个最活跃的因素,可谓是硬件中 的“活件”,他们输出信息、接收信息、加工信息、储存信息的方式,不同于一般机械系统中的因素,是极其 复杂、灵活的高级方式。
教师从教材和参考资料中接收信息,经过教学法ㄓ绕涫堑缁?萄?法)的加工,变成容易使学生接收的信 息,然后通过讲授,进行各种现代化视听工具的操作、演示、板演等方式输出信息;学生是信息的接收者,从 教师的讲授、演示和阅读教材(尤其是电教教材)中接收信息。然而学生又不同于一般的信息接收体,不是信 息的机械装容者,可能漏收某些信息,可能使信息失真,接收信息后还能对信息进行加工,使之系统化、深化 ,进一步还可利用联想、类比、归纳、假设等思维方式发出新的知识。学生在接收信息的过程中,又不断有信 息输出,如面部表情、简短的回答等。学生输出这些信息,对教师来说就是反馈信息。教师应予以注意,并随 时根据反馈信息调整输出信息的速度、内容、质量和电化教学形式,使系统逐步优化。
二、小学数学音像立体化教学要素的探讨
首先,就系统的软件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要素的内部结构作些初探。
1.电教教材的建设
电教教材的建设要根据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与教材的内容和要求来进行,主要种类是幻灯卡片、投影片、录 像带、录音带、磁盘等。编制电教教材,应遵循如下原则:
(1)情境与内容。情境的创设必须为教学内容服务。这里的情境既有“音”的情境,又有“像”的情境。如 教学圆周率时,我们给学生播放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录音,创设“音”的情境,实践表明其效果远比 教师口头讲述好,它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刻苦学习的精神;而教学行程问题等应用题时,放映汽车行驶、 飞机飞行、开挖隧道等情境图,特别是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使用连续的情境片,可以较好地揭示应用题的数量 关系和结构特征。这种“像”的情境,虽离不开教师的精讲与板演,但其功用是粉笔、黑板所无法取代的。
(2)精讲与配音。教师可以把重要的教学内容(如概念、法则、解题方法等)的讲述,预先配上恰当的音乐 进行录音,然后在课堂里播放出来,让学生分析讨论,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如教学“多 位数加、减法的一些速算法”,我们将结论“多加的要减去,少加的要再加,多减的要加上,少减的要再减。 ”配以有一定节奏的音乐在课前预先录制成儿歌,待课堂教学中师生共同得出上述结论后再播放给学生听,结 果有助于学生进行知识的反馈与再认。当然,如能注意把形象和声音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用,效果会更好。
(3)构图与色彩。为了突出重点、难点,运用构图和色彩等手段时要特别注意。比如教学“小数点位置移动 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时,我们将第八册第78页例的板书设计成如下的投影片:
(附图 {图})
其中小数点全部着深绿色,等式右边的"0"全部着雪青色,两个虚线三角框全部着赭色,以深刻揭示小数点 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这样,结合传统板书教学,用投影教材将一些词语通过形象的图表、画面 等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就能较容易地、深刻地掌握,促使其由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顺利过渡。
(4)动片与静片。小学数学电教教学片(录像、电子计算机画面、投影片等)应以动片为主,这是由于一要 适应数学课的特点;二要适应小学生年龄特点。小学数学课中,某些抽象的概念、计算法则的算理、应用题的 数量关系和结构特征,如果以童话、故事、生活趣事等形式用动片给出,小学生会很感兴趣,能激发他们的学 习积极性。
2.电教教法的选择
电教教法是教学方法的一个部分,它的不断完善与发展既依存于教学论的有关原理,又依存于教学内容、 学科特点。此外,还受到学生的年龄特征、认识规律及电教教材的发展状况等因素的制约。不同年龄阶段的儿 童,其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认识规律都不同。中低年级儿童的注意力不够稳定,不能较长时间地集中,但他 们机械记忆、形象思维却占优势。因此,这一阶段采取的方法主要可利用电教手段有声有色、形象生动的特点 ,为学生提供具体形象的直观材料,以激发其学习兴趣,吸引其注意力,使之更好地理解、巩固知识,促进观 察力的发展和思维积极化。高年级学生的注意力趋于稳定和集中,逻辑思维、抽象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进一步 增强,逐步形成了一定的信念。因此,采用电教手段教学已不再满足于提供形象、直观的材料,而应更加注意 启发诱导,让他们独立地思考问题,提高他们分析、综合、概括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电教教法既然是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科特点、学生实际来确定,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 善于从多种方法中适当选择,恰当运用。尤其是采用多种媒体进行教学时,应该避免过多的言语化现象,善于 将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化为具体可感、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图表模型、幻灯图片、录音录像并和教者表情、语 言、手势等形态语言合理组合,应用于教学,以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知识。但是,这首先要求教师必须具 备渊博的学科专业知识,这样才能科学地选择符合教育目标的信息向学生传递;其次,必须懂得并能熟练运用 各种电教媒体,懂得媒体的性能及操作方法,懂得电教教材的编制及应用原则;第三,必须要了解学生,吃透 教材,掌握大纲;第四,必须懂得现代教育理论及教学方法,使媒体与教学内容达到有机的结合,使教学过程 与教学效果达到合理的统一。
3.电教教
案的编写
小学数学电教教案编写的一般模式应是:传统教案+电教媒体。具体说来,(1)必须具有传统教案的主要内 容: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步骤、教具准备;(2)必须具有电教媒体:精心设计电教媒体;严格操作规程, 掌握出现时机;课后要做好整理工作;注意搜集反馈信息,包括:a电教媒体的设计问题;b学生意见;c教师意 见;d把各种意见记入教案并制定纠偏方案。总之,教案要突出立足素质提高,着眼智能开发,体现教法学法, 突出电教特点,联系学生实际,讲究低耗高效。
其次,关于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优化组合问题,笔者认为虽然目前还没有找到一种到处可以套用的统一模 式成为最佳,但是根据系统理论和心理学原则,我们仍然有下列原则可循。
1.有序的原则
“系统是人、设备与过程在一定环境中有秩序的组合。”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学生、教材(教学任务)和 过程在一定教学环境中有秩序的组合。这个教学过程的秩序,不仅知识教学有其顺序、能力,思想品德培养也 有一定的顺序和层次。这个序将影响到课堂的结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的采用。这个序既取决于科学知 识的系统,又取决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识水平。而在教学的长期过程中,学生的认识能力也是变化发展,是 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因此,这个序实质上是在教学的影响下,学生身心协调发展的 序。
优化小学数学音像立体化教学过程的关键问题,就是要求教师能充分利用现代化的视听工具和传统教学媒 体将其自身与学生、教材和过程有秩序地组合起来。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若采用传统 《小学数学音像立体化教学过程优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