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化学新教材中的“讨论”发挥作用
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力
学生的学习动力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明确的学习目的;二是浓厚的学习兴趣。由于社会的变迁,生活条件的改善,一些中学生的学习毅力也变得越来越脆弱,学习兴趣就成了他们搞好学习的关键。利用青少年强烈的好胜心理,让他们参与问题讨论,认真钻研去获取知识,通过努力去解决问题,当他们求得知识后,这种胜利者心理就得到了满足,因而增添了学习兴趣,强化了学习动力。如新教材中有很多“规律型”讨论题,其中《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一章就有13个。这些题目不难,学生愿意讨论,讨论的结论带有规律性,就容易使学生产生愉悦地“成就感”。再说,讨论过程实际上就是应用化学知识及方法去解释或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可以直接领悟到化学知识在现实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只要学生感觉到所学的知识有用,学习兴趣就会倍增。
2.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去思考问题和用多种方法通过不同的途径去探求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离不开教师对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效地诱导学生去“发散”思维,关键在于设计“发散点”,而新教材上的“讨论”题目是在长期地教学实践中总结或挖掘出来的,具有优选性、广联性、密集性和科学性。例如,“如何用实验的方法鉴别NaCl、Na2SO4、NaNO3、Na2CO3四种溶液?”和“采用哪些方法可以增大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反应的速率?”这类讨论题,放手让学生讨论,就能联系到诸多化学知识,也可得到很多的好答案。再如“归纳SO42-的检验方法”一题,学生能讨论出十多个方案,教师再引导学生广联知识,深入讨论,优化结果。这样的讨论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过程。因此,合理使用这些“讨论”,不仅可使学生加深理解所学内容,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有利于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在讨论中,教师和学生既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通过互相切磋甚至是争论,都可以从多方面接受信息,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新教材上有一讨论题:“收集氨气的试管口的棉花应用什么溶液浸湿?为什么?”这是一个开放型的问题。用什么“溶液”?多数教师想到的是非挥发性的酸溶液,而有的学生却想到是酸性溶液,如NaHSO4溶液等。在回答“为什么?”时,教师易受到旧教材思维定势的影响,认为棉花的作用是阻碍NH3与空气对流以便得到较纯净的气体,而学生考虑则是环境保护问题。像这样的问题还很多,只要师生共同讨论,相互补缺,相互激励,就能共同提高。
4.有利于开展研究性学习
首先,新教材上的“讨论”所设计的题目虽然是单一的,但学习内容并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有许多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如“为什么医院里用高温蒸煮、照射紫外线、喷洒苯酚溶液、在伤口处涂抹酒精溶液等方法来消毒杀菌?”等问题。在讨论时立足于研究、解决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这样,研究性学习就水到渠成了。其次,新教材上,像“如何鉴别Na2CO3、NaHCO3和NaCl?”这一类讨论题目答案具有多元性;而“通过计算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需要哪些必要的数据?”和“如果水分子之间没有氢键存在,地球上将会是什么面貌?”这类问题,答案具有不确定性、模糊性。在讨论时,学生可以体验到“科学家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同时他们还可以从教师和其他同学身上学到研究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增强了学习过程的探究性,多数情况下,教师引导学生开展问题讨论总会留下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利用课外时间去解决这些问题。这样,学习时间不一定完全局限在课堂45min,有的上网去延伸学习空间,有的深入社会扩展生活的空间。总之,完成新教材上的“讨论”的教学对于我们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课内走向课外,从被动走向主动,从理性走向感性,从接受型学习走向探究性学习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组织问题讨论时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1.正确处理好教师“导”与学生“学”的关系
教师“导”与学生“学”的关系就是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教师是外因,学生是内因,外因要靠内因起作用,强调教师主导作用就是为了保证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中学生思维活跃,不受传统的定势思维束缚,敢于标新立异。在讨论时,随时会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对这些问题,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放手让学生去讨论,不要急于表态,应让他们主动补充或争论。要注意培养讨论的骨干力量,让学生影响学生,让学生去带动学生,让学生去激励学生。但教师绝不能放手不管,要仔细聆听,从学生的发言中捕捉一些新的哪怕是错误的信息给予及时的评判和解释,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正确处理好培养发散能力和突出主题的关系
突出主题是由教学特殊任务所决定的。不可否认,开展研究式、探究性的讨论对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探索化学运动的本质规律有其重要的作用。但讨论还必须有一个问题中心,那就是教材上的“讨论”题目。如“你如何理解‘化学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关键’这句话?”与“设想合成氨的发展前景”,这类问题,若不实施有效的控制就很易偏离主题。组织讨论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运用教学艺术,抓住主要矛盾,启发学生思维。杜绝学生在枝节问题上纠缠不休或漫无边际、海阔天空。还要抓住有利时机,诱发学生联想,开拓讨论的思路。
3.正确处理好讨论过程与讨论结果的关系
课本中的绝大多数讨论问题,通过学生自身努力可以得出一些结论和方法。教师要“宽容”,不能过分的要求讨论的结果全面性、正确性;解题方法也不一定要求最优化;还要允许学生讨论时缺乏一些科学性和条理性。应该重视学生讨论的过程,学生掌握了获取知识的过程就掌握了终身受益的方法。像新教材中的“以氢气与氧化铜反应为例来分析,反应中得氧和失氧与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有什么关系?”和“给定一组实验数据推断乙醇结构式”等一系列讨论题,有的是为了加强概念的辨析;有的是为了让学生弄清实验设计思路及目的;还有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运用。讨论这些问题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教师可根据问题的特点,结合每个讨论问题的意图、功能及学生的思维状况进行点拨、引导和启发,让学生学会思考,参与讨论,共同感受讨论的成功。同时还要从讨论过程中不断抓住信息,捕捉学生的思维火花和灵感,激发其创新意识,促其创新精神的形成。这样也许会使教师教学任务加大,但长期下去却会使学生学到更多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上也不失为一种创新。
4.正确处理好学生独立思考与集体讨论的关系
长期以来,教师都习惯于学生安静地听课,独立地思考,即使让学生进行讨论,也是形式,缺乏主动性和动态性,课堂发言单打独斗,学生的思维并不能得到真正的启迪,也就无法进入主动、开放和发展的状态。而集体动态式的讨论,可以克服学生思维上的思考动力不足的缺陷,弥补思考的内容单一,思考深度较浅,思考效果不明显等缺点。同时,同学们在集体讨论发言时相互影响,以利于形成良好的学风,拓宽学习内容的覆盖面,学生考虑问题会更全面、更周到。在讨论中大家可以互相启发和共勉,得出的结论和方法会更深刻、更有条理、更有深度和广度。在集体动态式的讨论中,出现差错的学生受到集体的激励,刺激其大脑皮层,还会使讨论的内容在脑海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避免单独发言时惟恐出错而畏首畏尾,反而抑制学生思维发展的情形。像前面所述那些带有发散性的问题,不讨论、不靠师生集体智慧就难得出完整的结论。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讨论或争论并不影响独立思考,相反,会使思考变得更轻松、更活跃。
5.正确处理好学生归纳与教师总结的关系
讨论问题时,学生对问题积极地思考、分析和辩论后,他们最关注的是教师对自己的见解或结果作出的反应。因此,教师有必要及时总结。总结时既要对学生的见解进行分析,充分肯定他们的正确方面和科学结论,又要讲清学生的思维过程。但一定要注意,学生讨论时会有许多始料不及的问题,如在教材上有这样一个讨论题:“在氨水中,分别加入适量的盐酸、NaOH溶液和NH4Cl溶液,对NH3·H2O的电离平衡各有什么影响?并简要说明理由。”在讨论时,教师也有可能只注意到同离子效应对弱电解质电离的抑制作用,而疏忽了NaOH溶液和NH4Cl溶液浓度极稀的情况。所以,不能轻易对学生的讨论结果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 《让化学新教材中的“讨论”发挥作用》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56457.html
学生的学习动力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明确的学习目的;二是浓厚的学习兴趣。由于社会的变迁,生活条件的改善,一些中学生的学习毅力也变得越来越脆弱,学习兴趣就成了他们搞好学习的关键。利用青少年强烈的好胜心理,让他们参与问题讨论,认真钻研去获取知识,通过努力去解决问题,当他们求得知识后,这种胜利者心理就得到了满足,因而增添了学习兴趣,强化了学习动力。如新教材中有很多“规律型”讨论题,其中《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一章就有13个。这些题目不难,学生愿意讨论,讨论的结论带有规律性,就容易使学生产生愉悦地“成就感”。再说,讨论过程实际上就是应用化学知识及方法去解释或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可以直接领悟到化学知识在现实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只要学生感觉到所学的知识有用,学习兴趣就会倍增。
2.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去思考问题和用多种方法通过不同的途径去探求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离不开教师对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效地诱导学生去“发散”思维,关键在于设计“发散点”,而新教材上的“讨论”题目是在长期地教学实践中总结或挖掘出来的,具有优选性、广联性、密集性和科学性。例如,“如何用实验的方法鉴别NaCl、Na2SO4、NaNO3、Na2CO3四种溶液?”和“采用哪些方法可以增大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反应的速率?”这类讨论题,放手让学生讨论,就能联系到诸多化学知识,也可得到很多的好答案。再如“归纳SO42-的检验方法”一题,学生能讨论出十多个方案,教师再引导学生广联知识,深入讨论,优化结果。这样的讨论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过程。因此,合理使用这些“讨论”,不仅可使学生加深理解所学内容,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有利于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在讨论中,教师和学生既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通过互相切磋甚至是争论,都可以从多方面接受信息,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新教材上有一讨论题:“收集氨气的试管口的棉花应用什么溶液浸湿?为什么?”这是一个开放型的问题。用什么“溶液”?多数教师想到的是非挥发性的酸溶液,而有的学生却想到是酸性溶液,如NaHSO4溶液等。在回答“为什么?”时,教师易受到旧教材思维定势的影响,认为棉花的作用是阻碍NH3与空气对流以便得到较纯净的气体,而学生考虑则是环境保护问题。像这样的问题还很多,只要师生共同讨论,相互补缺,相互激励,就能共同提高。
4.有利于开展研究性学习
首先,新教材上的“讨论”所设计的题目虽然是单一的,但学习内容并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有许多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如“为什么医院里用高温蒸煮、照射紫外线、喷洒苯酚溶液、在伤口处涂抹酒精溶液等方法来消毒杀菌?”等问题。在讨论时立足于研究、解决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这样,研究性学习就水到渠成了。其次,新教材上,像“如何鉴别Na2CO3、NaHCO3和NaCl?”这一类讨论题目答案具有多元性;而“通过计算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需要哪些必要的数据?”和“如果水分子之间没有氢键存在,地球上将会是什么面貌?”这类问题,答案具有不确定性、模糊性。在讨论时,学生可以体验到“科学家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同时他们还可以从教师和其他同学身上学到研究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增强了学习过程的探究性,多数情况下,教师引导学生开展问题讨论总会留下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利用课外时间去解决这些问题。这样,学习时间不一定完全局限在课堂45min,有的上网去延伸学习空间,有的深入社会扩展生活的空间。总之,完成新教材上的“讨论”的教学对于我们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课内走向课外,从被动走向主动,从理性走向感性,从接受型学习走向探究性学习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组织问题讨论时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1.正确处理好教师“导”与学生“学”的关系
教师“导”与学生“学”的关系就是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教师是外因,学生是内因,外因要靠内因起作用,强调教师主导作用就是为了保证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中学生思维活跃,不受传统的定势思维束缚,敢于标新立异。在讨论时,随时会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对这些问题,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放手让学生去讨论,不要急于表态,应让他们主动补充或争论。要注意培养讨论的骨干力量,让学生影响学生,让学生去带动学生,让学生去激励学生。但教师绝不能放手不管,要仔细聆听,从学生的发言中捕捉一些新的哪怕是错误的信息给予及时的评判和解释,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正确处理好培养发散能力和突出主题的关系
突出主题是由教学特殊任务所决定的。不可否认,开展研究式、探究性的讨论对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探索化学运动的本质规律有其重要的作用。但讨论还必须有一个问题中心,那就是教材上的“讨论”题目。如“你如何理解‘化学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关键’这句话?”与“设想合成氨的发展前景”,这类问题,若不实施有效的控制就很易偏离主题。组织讨论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运用教学艺术,抓住主要矛盾,启发学生思维。杜绝学生在枝节问题上纠缠不休或漫无边际、海阔天空。还要抓住有利时机,诱发学生联想,开拓讨论的思路。
3.正确处理好讨论过程与讨论结果的关系
课本中的绝大多数讨论问题,通过学生自身努力可以得出一些结论和方法。教师要“宽容”,不能过分的要求讨论的结果全面性、正确性;解题方法也不一定要求最优化;还要允许学生讨论时缺乏一些科学性和条理性。应该重视学生讨论的过程,学生掌握了获取知识的过程就掌握了终身受益的方法。像新教材中的“以氢气与氧化铜反应为例来分析,反应中得氧和失氧与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有什么关系?”和“给定一组实验数据推断乙醇结构式”等一系列讨论题,有的是为了加强概念的辨析;有的是为了让学生弄清实验设计思路及目的;还有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运用。讨论这些问题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教师可根据问题的特点,结合每个讨论问题的意图、功能及学生的思维状况进行点拨、引导和启发,让学生学会思考,参与讨论,共同感受讨论的成功。同时还要从讨论过程中不断抓住信息,捕捉学生的思维火花和灵感,激发其创新意识,促其创新精神的形成。这样也许会使教师教学任务加大,但长期下去却会使学生学到更多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上也不失为一种创新。
4.正确处理好学生独立思考与集体讨论的关系
长期以来,教师都习惯于学生安静地听课,独立地思考,即使让学生进行讨论,也是形式,缺乏主动性和动态性,课堂发言单打独斗,学生的思维并不能得到真正的启迪,也就无法进入主动、开放和发展的状态。而集体动态式的讨论,可以克服学生思维上的思考动力不足的缺陷,弥补思考的内容单一,思考深度较浅,思考效果不明显等缺点。同时,同学们在集体讨论发言时相互影响,以利于形成良好的学风,拓宽学习内容的覆盖面,学生考虑问题会更全面、更周到。在讨论中大家可以互相启发和共勉,得出的结论和方法会更深刻、更有条理、更有深度和广度。在集体动态式的讨论中,出现差错的学生受到集体的激励,刺激其大脑皮层,还会使讨论的内容在脑海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避免单独发言时惟恐出错而畏首畏尾,反而抑制学生思维发展的情形。像前面所述那些带有发散性的问题,不讨论、不靠师生集体智慧就难得出完整的结论。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讨论或争论并不影响独立思考,相反,会使思考变得更轻松、更活跃。
5.正确处理好学生归纳与教师总结的关系
讨论问题时,学生对问题积极地思考、分析和辩论后,他们最关注的是教师对自己的见解或结果作出的反应。因此,教师有必要及时总结。总结时既要对学生的见解进行分析,充分肯定他们的正确方面和科学结论,又要讲清学生的思维过程。但一定要注意,学生讨论时会有许多始料不及的问题,如在教材上有这样一个讨论题:“在氨水中,分别加入适量的盐酸、NaOH溶液和NH4Cl溶液,对NH3·H2O的电离平衡各有什么影响?并简要说明理由。”在讨论时,教师也有可能只注意到同离子效应对弱电解质电离的抑制作用,而疏忽了NaOH溶液和NH4Cl溶液浓度极稀的情况。所以,不能轻易对学生的讨论结果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 《让化学新教材中的“讨论”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