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齐下狠抓德育 齐抓共管提高素质
一、德育工作要与教学工作相结合,做到“教书育人”。
德育工作应贯穿整个教学工作的全过程,这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尤显重要,因为这是他们接受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
1.重视德育理论课的直接灌输,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学校应抓住德育理论课这个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不放,充分发挥它的重要功能。学校应配备水平高、经验足的专业教师担任德育理论课程的授课或辅导任务。在系统讲授德育理论的基础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将德育理论与现实生活、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紧密联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的放矢地解决学生思想上存在的困惑和一些深层次上的问题,使他们能灵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尝观点和方法,对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得出正确结论,提高对美丑的辨别能力,而不至目迷五色、良莠不分,成为各种错误思潮的俘虏。
2.将德育工作渗透在相关学科的教学中。其他专业教师不应把德育工作看成单纯是政工干部、班主任的事,只顾“教书”而置“育人”于一旁,而应把学生的德育工作看成是自己的份内事,积极利用面授课、辅导课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机让学生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一些思想上的教育,将专业知识和讲授与德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文学课、历史课,甚至理工学科的课堂都可以成为德育工作的好场所。
二、德育工作要与管理工作相结合,做到“管理育人”。
对学生的管理过程也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教育的过程,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将对学生外在的约束转化为其内在的行为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使德育工作与管理工作有效结合,保证管理质量,提高德育效果,在管理工作中要积极提倡“务实”、“创新”精神。
1.责任落实。为使管理工作正常化、制度化,学校应配备一套既有很强的管理能力又有一定思想政治工作经验的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明确其岗位职责,专门负责督促、指导、检查,同时联合党、政、工、学生会、青年团,多头齐抓共管,还应积极发动学生力量,使其实行“自我管理”,从而达到自我约束。这样,从校长到学生干部,层层有落实,人人有责任,形成管理网络。
2.制度落实。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如《学生一日行为规范》等,针对学生的行为纳入管理规范,从组织上、纪律上、制度上保证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转,将从严治校具体化、规范化,让学生明白到底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
3.奖惩落实。这是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予以处理,而且在不同阶段应使用不同的思想政治工作手段去处理,情节严重的应对照有关规定予以行政处分,决不姑息迁就。对消极落后甚至反动的思想行为要坚决予以抵制抨击,压邪气,树正气,使校风纯净严明。但在处理工作中,我们必须注意:一要重“超前”忌“滞后”,校有关领导应经常深入学生中调查研究,见微知著,防患未然,对症下药,使问题软化、消灭在萌芽状态,决不能对问题听之任之、顺其自然,待其酿成大患,“滞后”而处理,乃“亡羊补牢”,实属下策;二要重“疏导”忌“堵塞”,对存在问题的学生应多加疏导、引导、利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促进其思想向积极方面转化,切忌不问根源,不去解开问题的症结,动辄对学生罚款、处分,这种盲目“堵塞”的做法,治标不治本,长此以往,必使“川壅而溃”;三是要重“激励”忌“滥罚”,应激发鼓励后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并通过引进激励机制,使学生以先进典型为榜样,人人争先赶优,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经常表扬先进,弘扬正气,而不能对犯了错误学生一味地批评、指责,用尖锐的言辞挫伤其自尊心,如此定会引发学生的抵触、对立情绪,不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德能工作要和服务工作相结合,做到“服务育人”。
对于住校学生来说,学校就是家。家意味着温暖和关怀。这就要求我们要给予他们家的温暖和关怀,使他们学得安心,学得舒心。要确立“一个好后勤就是半个班主任”的思想,后勤服务人员应妥善安排学生的吃饭、住宿,动脑筋想办法,让他们吃得香、吃得实惠、住得安稳,应积极采纳学生好的建议,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通过食堂帐目公开化、安排学生值厨等方式,增加双方的沟通、信任、理解与支持,使学生充分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从而热爱集体,热爱学校,给德育工作创造有利的条件。学生遇到困难了,我们应主动伸出援助的手,帮助他们解决。如果我们放着学生的吃饭、住宿、困难等问题不闻不问,而去空讲“爱集体”、“爱国家”、“安定团结”等问题,必然会出现尴尬的局面。实践证明,“服务育人”不可轻视。
四、德育工作要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做到“实践育人”。
社会实践能够使学生有机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思索自我与社会、贡献与索取的关系,不断修正人生价值观,使其从“小我”走向“大我”,将“自我”与国家、民族的振兴和改革事业联系起来,尽快完成由“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角色转换。因此,在实践活动中应有意识地开展德育工作。
1.在军训中加强对学生组织纪律性教育。新生入学必须军训两周,穿上军装,走进军营,接受军事化训练,接受组织纪律教育,在烈日下跌爬滚打,体会军人的苦与乐,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2.通过深入基层单位、农村实习的方式让学生接近工农,学习工农,走与工农相结合的健康成长之路。每个班级的学生在毕业前都应实习一次甚至多次,激发他们爱家乡、建四化的热情,坚定投身改革开放的决心,了解经济建设,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更高、更新的要求,从而奋发进取,全面提高思想觉悟和业务素质。许多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培养了热爱劳动、艰苦朴素的品德,增进了与工农的感情,而这些个性品质仅仅靠幽静雅致的校园环境是无论如何也锻造不出来的。
3.通过“学雷锋、树新风”活动,使“献爱心”蔚然成风。为增强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学校应大力组织学雷锋活动,要求“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组织学生走向车站、幼儿园、敬老院、五保户家中做好事,充分体验为人民服务的幸福感与自豪感,坚定将爱心奉献到底的决心。
五、德育工作要和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做到“熏陶育人”。
学校应重视营造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使身处其中的学生自觉地接受熏陶、感染,达到“润物无声”的德育工作效果。
学校可根据社会实际情况、适应各纪念日的性质,搞一些文体活动,如:校园文化周、革命歌曲大奖赛、纪念一二·九长跑比赛、作文竞赛等,既丰富学员的业余文化生活,又达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学校还可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有目的地开展一些活动,加以“帮朋友打架是讲义气”、”拿几元钱不算偷”、“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等为题,让学生即兴演讲或辩论,使学生在强烈的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的熏陶下,提高思想认识,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六、德育工作要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做到“综合育人”。
我们的德育工作还应积极采取与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方式,努力发掘三种教育方式的各自优势,形成综合教育合力,尽量清除“死角”,做到“三位一体”,提高德育效果。
1.与家庭联合教育。班级应定期召开家长会,共同探讨教育子女的方法,交流体会,沟通关系,以相互支持,对一些特殊学生,班主任应经常家访,了解其思想上存在的根本问题,与家庭共同做好学生的工作。
2.与社会共同教育。应分充发挥“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的作用,应经常邀请社会上的老同志来校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邀请政法系统的同志来校进行法制教育,邀请用人单位来校进行所需人才标准的介绍,邀请地方党政领导同志来校讲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新形势……使学生的思想紧跟时代的节拍。不断提高思想素质,从而保证人才的质量。 《多管齐下狠抓德育 齐抓共管提高素质》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56499.html
德育工作应贯穿整个教学工作的全过程,这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尤显重要,因为这是他们接受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
1.重视德育理论课的直接灌输,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学校应抓住德育理论课这个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不放,充分发挥它的重要功能。学校应配备水平高、经验足的专业教师担任德育理论课程的授课或辅导任务。在系统讲授德育理论的基础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将德育理论与现实生活、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紧密联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的放矢地解决学生思想上存在的困惑和一些深层次上的问题,使他们能灵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尝观点和方法,对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得出正确结论,提高对美丑的辨别能力,而不至目迷五色、良莠不分,成为各种错误思潮的俘虏。
2.将德育工作渗透在相关学科的教学中。其他专业教师不应把德育工作看成单纯是政工干部、班主任的事,只顾“教书”而置“育人”于一旁,而应把学生的德育工作看成是自己的份内事,积极利用面授课、辅导课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机让学生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一些思想上的教育,将专业知识和讲授与德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文学课、历史课,甚至理工学科的课堂都可以成为德育工作的好场所。
二、德育工作要与管理工作相结合,做到“管理育人”。
对学生的管理过程也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教育的过程,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将对学生外在的约束转化为其内在的行为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使德育工作与管理工作有效结合,保证管理质量,提高德育效果,在管理工作中要积极提倡“务实”、“创新”精神。
1.责任落实。为使管理工作正常化、制度化,学校应配备一套既有很强的管理能力又有一定思想政治工作经验的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明确其岗位职责,专门负责督促、指导、检查,同时联合党、政、工、学生会、青年团,多头齐抓共管,还应积极发动学生力量,使其实行“自我管理”,从而达到自我约束。这样,从校长到学生干部,层层有落实,人人有责任,形成管理网络。
2.制度落实。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如《学生一日行为规范》等,针对学生的行为纳入管理规范,从组织上、纪律上、制度上保证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转,将从严治校具体化、规范化,让学生明白到底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
3.奖惩落实。这是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予以处理,而且在不同阶段应使用不同的思想政治工作手段去处理,情节严重的应对照有关规定予以行政处分,决不姑息迁就。对消极落后甚至反动的思想行为要坚决予以抵制抨击,压邪气,树正气,使校风纯净严明。但在处理工作中,我们必须注意:一要重“超前”忌“滞后”,校有关领导应经常深入学生中调查研究,见微知著,防患未然,对症下药,使问题软化、消灭在萌芽状态,决不能对问题听之任之、顺其自然,待其酿成大患,“滞后”而处理,乃“亡羊补牢”,实属下策;二要重“疏导”忌“堵塞”,对存在问题的学生应多加疏导、引导、利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促进其思想向积极方面转化,切忌不问根源,不去解开问题的症结,动辄对学生罚款、处分,这种盲目“堵塞”的做法,治标不治本,长此以往,必使“川壅而溃”;三是要重“激励”忌“滥罚”,应激发鼓励后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并通过引进激励机制,使学生以先进典型为榜样,人人争先赶优,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经常表扬先进,弘扬正气,而不能对犯了错误学生一味地批评、指责,用尖锐的言辞挫伤其自尊心,如此定会引发学生的抵触、对立情绪,不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德能工作要和服务工作相结合,做到“服务育人”。
对于住校学生来说,学校就是家。家意味着温暖和关怀。这就要求我们要给予他们家的温暖和关怀,使他们学得安心,学得舒心。要确立“一个好后勤就是半个班主任”的思想,后勤服务人员应妥善安排学生的吃饭、住宿,动脑筋想办法,让他们吃得香、吃得实惠、住得安稳,应积极采纳学生好的建议,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通过食堂帐目公开化、安排学生值厨等方式,增加双方的沟通、信任、理解与支持,使学生充分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从而热爱集体,热爱学校,给德育工作创造有利的条件。学生遇到困难了,我们应主动伸出援助的手,帮助他们解决。如果我们放着学生的吃饭、住宿、困难等问题不闻不问,而去空讲“爱集体”、“爱国家”、“安定团结”等问题,必然会出现尴尬的局面。实践证明,“服务育人”不可轻视。
四、德育工作要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做到“实践育人”。
社会实践能够使学生有机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思索自我与社会、贡献与索取的关系,不断修正人生价值观,使其从“小我”走向“大我”,将“自我”与国家、民族的振兴和改革事业联系起来,尽快完成由“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角色转换。因此,在实践活动中应有意识地开展德育工作。
1.在军训中加强对学生组织纪律性教育。新生入学必须军训两周,穿上军装,走进军营,接受军事化训练,接受组织纪律教育,在烈日下跌爬滚打,体会军人的苦与乐,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2.通过深入基层单位、农村实习的方式让学生接近工农,学习工农,走与工农相结合的健康成长之路。每个班级的学生在毕业前都应实习一次甚至多次,激发他们爱家乡、建四化的热情,坚定投身改革开放的决心,了解经济建设,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更高、更新的要求,从而奋发进取,全面提高思想觉悟和业务素质。许多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培养了热爱劳动、艰苦朴素的品德,增进了与工农的感情,而这些个性品质仅仅靠幽静雅致的校园环境是无论如何也锻造不出来的。
3.通过“学雷锋、树新风”活动,使“献爱心”蔚然成风。为增强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学校应大力组织学雷锋活动,要求“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组织学生走向车站、幼儿园、敬老院、五保户家中做好事,充分体验为人民服务的幸福感与自豪感,坚定将爱心奉献到底的决心。
五、德育工作要和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做到“熏陶育人”。
学校应重视营造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使身处其中的学生自觉地接受熏陶、感染,达到“润物无声”的德育工作效果。
学校可根据社会实际情况、适应各纪念日的性质,搞一些文体活动,如:校园文化周、革命歌曲大奖赛、纪念一二·九长跑比赛、作文竞赛等,既丰富学员的业余文化生活,又达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学校还可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有目的地开展一些活动,加以“帮朋友打架是讲义气”、”拿几元钱不算偷”、“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等为题,让学生即兴演讲或辩论,使学生在强烈的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的熏陶下,提高思想认识,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六、德育工作要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做到“综合育人”。
我们的德育工作还应积极采取与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方式,努力发掘三种教育方式的各自优势,形成综合教育合力,尽量清除“死角”,做到“三位一体”,提高德育效果。
1.与家庭联合教育。班级应定期召开家长会,共同探讨教育子女的方法,交流体会,沟通关系,以相互支持,对一些特殊学生,班主任应经常家访,了解其思想上存在的根本问题,与家庭共同做好学生的工作。
2.与社会共同教育。应分充发挥“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的作用,应经常邀请社会上的老同志来校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邀请政法系统的同志来校进行法制教育,邀请用人单位来校进行所需人才标准的介绍,邀请地方党政领导同志来校讲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新形势……使学生的思想紧跟时代的节拍。不断提高思想素质,从而保证人才的质量。 《多管齐下狠抓德育 齐抓共管提高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