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中小学生学习音乐的评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中小学生学习音乐知识和器乐已成为人们追求丰富的精神生活不可缺少的一环。为此,家长为孩子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其取得的成效是:第一,为社会培养了大量音乐人材;第二,为下一代提供和拓宽了升学与就业的机会和道路;第三,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但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值得思考的问题。
第一,音乐知识的西洋化倾向,已对我们民族音乐构成了冲击。
教学内容全盘西化,很难看到使用中国人自己编写的教材,学生只会演奏这些教材中的部分章节,只知道贝多芬、柴可夫斯基等等……除了这些教材之外,不知道我们民族还有很多值得骄傲的音乐文化遗产。这样长期下去,带来的严重后果是学生不会演奏自己民族的音乐作品。
在强调民族性的同时,我们并不否认西方传统音乐文化教材是西方一代代音乐家为后人留下的音乐文化精髓,我们要让我们的学生去学这些优秀的人类智慧结晶,但同时应注意逐步做到洋为中用,融会贯通。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加强和提高对自己民族文化的学习和认识,更要把它溶化进我们民族音乐文化的血液之中,从而丰富我国的音乐文化,进而繁荣世界音乐文化。
第二,注重基础知识、技能教育,缺少趣味性和想象能力的培养。
在当前器乐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一味强调技术训练,已或多或少地忽视了音乐的趣味性和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有些教师和家长强迫学生长时间枯燥无味地去死啃一首首练习曲,纯粹为技巧而学习,这样只能把孩子培养成演奏家,不仅使本来学习积极性很高的学生感到学习器乐成为负担,也使本来很活泼的学生失去了灵性。
现在有很多学生小学毕业时,就已经考过了八级、九级,有很扎实的演奏功底。但表现情绪在演奏乐曲中普遍死板,从内涵去分析缺乏美感,从理性上剖析缺乏对曲子的理解。很难让人们听到美妙的声音和丰富的色彩,表达不出音乐作品深层次的情感韵味。
当然,技术训练是必要的,但不是最终目的。教师在教学时,应尽可能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启发和诱导学生,尽可能把作曲家写在纸上的音符形象化、生动化,使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望下去练习,这样才能触及音乐的真谛,音乐的精髓。日本著名的儿童音乐教育家铃木靖一说:“重要的不是把孩子培养成专业音乐家,而在于培养优秀的业余人材,这些人也能在他们所献身的岗位表现出高水平的能力。”
第三,只管教学,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实用能力。
大多数教器乐、尤其是教西洋器乐的人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多数学生不会运用和发挥学来的技能、技巧。由于学生所学教材全是五线谱、固定调,所以学生不会看简谱,不会用首调演奏,只会演奏出版的教材,遇上用简谱谱写的曲子时,便束手无策,无从下手,必须有专人把曲子翻译成五线谱、固定调,甚至设计好指法,弓法才会演奏。
这不是说学简谱和学首调比学五线谱和固定调好,不是让学生放弃学五线谱而去学简谱,而是说两种记谱方法和两种唱法让学生都会才对。因为学生将来不可能每个人都从事专业演奏,如果是搞业余的话,简谱和首调更为方便,更具有实用性。教师不仿灵活一些,把同样一首曲子用两种记谱法记下来让学生练习,这样学几首学生就掌握了。不一定要教给学生多深的知识,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方法和能力,告诉学生哪一种技巧适合去表达什么样的感情,使学生遇上一首乐曲时,能把平时的练习曲和音阶中学过的方法和技巧运用进去,从而增强其实际能力和实用能力。
教中小学生学习音乐、器乐,并不是最终目的,在教学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使之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材,这才是最终目的。 《对当前中小学生学习音乐的评析》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56653.html
但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值得思考的问题。
第一,音乐知识的西洋化倾向,已对我们民族音乐构成了冲击。
教学内容全盘西化,很难看到使用中国人自己编写的教材,学生只会演奏这些教材中的部分章节,只知道贝多芬、柴可夫斯基等等……除了这些教材之外,不知道我们民族还有很多值得骄傲的音乐文化遗产。这样长期下去,带来的严重后果是学生不会演奏自己民族的音乐作品。
在强调民族性的同时,我们并不否认西方传统音乐文化教材是西方一代代音乐家为后人留下的音乐文化精髓,我们要让我们的学生去学这些优秀的人类智慧结晶,但同时应注意逐步做到洋为中用,融会贯通。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加强和提高对自己民族文化的学习和认识,更要把它溶化进我们民族音乐文化的血液之中,从而丰富我国的音乐文化,进而繁荣世界音乐文化。
第二,注重基础知识、技能教育,缺少趣味性和想象能力的培养。
在当前器乐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一味强调技术训练,已或多或少地忽视了音乐的趣味性和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有些教师和家长强迫学生长时间枯燥无味地去死啃一首首练习曲,纯粹为技巧而学习,这样只能把孩子培养成演奏家,不仅使本来学习积极性很高的学生感到学习器乐成为负担,也使本来很活泼的学生失去了灵性。
现在有很多学生小学毕业时,就已经考过了八级、九级,有很扎实的演奏功底。但表现情绪在演奏乐曲中普遍死板,从内涵去分析缺乏美感,从理性上剖析缺乏对曲子的理解。很难让人们听到美妙的声音和丰富的色彩,表达不出音乐作品深层次的情感韵味。
当然,技术训练是必要的,但不是最终目的。教师在教学时,应尽可能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启发和诱导学生,尽可能把作曲家写在纸上的音符形象化、生动化,使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望下去练习,这样才能触及音乐的真谛,音乐的精髓。日本著名的儿童音乐教育家铃木靖一说:“重要的不是把孩子培养成专业音乐家,而在于培养优秀的业余人材,这些人也能在他们所献身的岗位表现出高水平的能力。”
第三,只管教学,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实用能力。
大多数教器乐、尤其是教西洋器乐的人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多数学生不会运用和发挥学来的技能、技巧。由于学生所学教材全是五线谱、固定调,所以学生不会看简谱,不会用首调演奏,只会演奏出版的教材,遇上用简谱谱写的曲子时,便束手无策,无从下手,必须有专人把曲子翻译成五线谱、固定调,甚至设计好指法,弓法才会演奏。
这不是说学简谱和学首调比学五线谱和固定调好,不是让学生放弃学五线谱而去学简谱,而是说两种记谱方法和两种唱法让学生都会才对。因为学生将来不可能每个人都从事专业演奏,如果是搞业余的话,简谱和首调更为方便,更具有实用性。教师不仿灵活一些,把同样一首曲子用两种记谱法记下来让学生练习,这样学几首学生就掌握了。不一定要教给学生多深的知识,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方法和能力,告诉学生哪一种技巧适合去表达什么样的感情,使学生遇上一首乐曲时,能把平时的练习曲和音阶中学过的方法和技巧运用进去,从而增强其实际能力和实用能力。
教中小学生学习音乐、器乐,并不是最终目的,在教学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使之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材,这才是最终目的。 《对当前中小学生学习音乐的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