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质监工作报告
违法行为,维护和健全市场秩序。要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这不仅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质监部门作为主管质量、规范市场的主体,党中央既寄于我们很大希望,也赋予了我们十分艰巨的任务,为我们质监工作的发展创造了空间和舞台。能不能充分利用好这个舞台,就看我们能不能在这个舞台上有所作为。
二是人民的需要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我国买方市场的全面形成,特别是入世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竞争,我国经济生活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质量的时代。对于产品,短缺经济看有无,过剩经济看质量;对于企业,20世纪讲产量,21世纪讲质量;对于消费者,温饱社会讲价廉,小康社会重安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质量问题越来越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可以说,一个地区、一个企业,有质量则有市场,有质量则有效益,有质量则有可持续发展。总之,有质量才能有全面的小康社会。建设小康社会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抓好质量也是人民群众对我们质监部门的强烈要求,我们责无旁贷,没有理由推脱,这也是我们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最好体现。
三是入世后市场竞争的严峻形势给我们带来了压力。世界经济一体化是大势所趋,历史的必然。中国入世顺应了这个历史发展的趋势,这对中国全面进入世界经济圈,加速建设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历史意义。中国入世首先是政府入世,这在十几年入世谈判中表现的最为明显。但紧随其后的,也是事实证明最为残酷的还是企业入世,是产品入世。加入世贸以后,关税壁垒已经起不到太大的作用,而以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产品检验和检疫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性贸易措施更加突出,成为最难对付、最难越过的一道坎。特别对我国质量不高、竞争力不强的产品和竞争规则不熟的民族企业来讲更为严重。2002年,即我国加入世贸的第一年,肉、禽、蛋、菜等农产品出口就受到了严重影响。我省作为农业大省,受到技术壁垒的阻碍已在全国处于第二位,形势非常严峻。可以说,没有质量也就没有出口,没有外贸。质量已经成为一个企业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质监部门管的是质量,讲的是质量,应该比一般的部门、一般的人更能感受到、认识到加强质量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四是全市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给我们创造了有利条件。从全市来讲,经过近几年特别是近两年的招商引资战略的实施,尤其是一些大企业的落户,大项目的相继开工,全市经济发展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2003年全市经济增长速度首次赶上和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是近几年来改革程度最深、开放力度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效益最好的一年。在这种情况下,要求我们质监部门紧紧把握当前形势,适应当前形势,这也是我们贴紧政府中心工作,服务经济发展的最好契机。从全系统来看,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特别是近两年的扎实苦干,我们自身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基础更加牢固,尤其是国务院55号文件的初步落实,为我们更好地履行职能、做好服务奠定了基础。分析上述形势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进一步统一大家的思想,增强大家发展的信心,营造浓厚的发展氛围,要求大家把握发展时机,为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三、强化措施,全面完成2004年的工作任务2004年全市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围绕一个中心,即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搞好两大服务,即服务经济、服务社会,做到三个面向,即面向企业搞服务,面向市场求发展,面向群众树形象,争创四个一流,即建设一流队伍,培育一流作风,树立一流形象,创造一流业绩。为实现上述目标,全系统应着力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扭住“源头抓质量”这个“牛鼻子”不放松,促进产品质量总体水平的提高一是以落实各级政府质量工作责任制为主线,为政府从宏观抓质量工作当好参谋。要以质量联席会议为平台,以实施质量兴市战略为手段,组织精干力量,与相关部门联合深入企业开展调研,全面准确地掌握本地质量状况,并建立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制度,每年至少要向当地政府报送一份《质量分析报告》,为政府宏观经济决策当好参谋。二是以实施名牌战略和免检制度为抓手,扶优扶强。进一步加大对名牌产品的培育力度,选择一些品牌意识强、产业集中度高、规模效益好、发展潜力大,对地方经济发展有较大带动作用的企业,各县都应制定名牌产品培育计划,落实培育措施。三是全面实施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巩固小麦粉等5类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工作,推进肉制品等10类食品的市场准入,启动茶叶、糕点等13类食品市场准入工作。四是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按照“全国统一、突出重点、上下联动、信息共享、跟踪溯源”的原则,制定2004年全市重点监督抽查产品目录,并实行动态管理。强化对涉及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以及质量问题突出产品的监督抽查。对监督抽查中反映的行业性、区域性质量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对有严重质量问题、不符合市场准入条件、质量信用低下的产品,要通过新闻曝光、撤柜台、撤销生产许可证、建议吊销营业执照、强制性收回等措施,实施市场退出机制。五是加强生产许可证管理。加大对发证工作的监督管理,落实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发证工作质量。加大无证查处力度,全面推进年审工作,打击生产销售无证产品、有证企业生产不合格产品等违法行为。六是积极探索建立质量诚信体系。要探索建立以市场引导、政府推动、企业为主、社会评价为原则,以质量信用信息记录、质量信用产品使用、质量失信行为惩诫为关键的质量诚信体系,逐步建立企业产品质量信誉等级评价。进一步办好质监网站,方便企业和社会查询。
(二)重拳打假,努力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今年的打假工作要着力抓好3个环节:一要突出重点。以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为主题,针对对百姓安全消费危害大、影响面广、群众可参与程度高的假冒伪劣产品开展集中联 《市质监工作报告(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5717.html
二是人民的需要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我国买方市场的全面形成,特别是入世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竞争,我国经济生活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质量的时代。对于产品,短缺经济看有无,过剩经济看质量;对于企业,20世纪讲产量,21世纪讲质量;对于消费者,温饱社会讲价廉,小康社会重安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质量问题越来越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可以说,一个地区、一个企业,有质量则有市场,有质量则有效益,有质量则有可持续发展。总之,有质量才能有全面的小康社会。建设小康社会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抓好质量也是人民群众对我们质监部门的强烈要求,我们责无旁贷,没有理由推脱,这也是我们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最好体现。
三是入世后市场竞争的严峻形势给我们带来了压力。世界经济一体化是大势所趋,历史的必然。中国入世顺应了这个历史发展的趋势,这对中国全面进入世界经济圈,加速建设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历史意义。中国入世首先是政府入世,这在十几年入世谈判中表现的最为明显。但紧随其后的,也是事实证明最为残酷的还是企业入世,是产品入世。加入世贸以后,关税壁垒已经起不到太大的作用,而以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产品检验和检疫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性贸易措施更加突出,成为最难对付、最难越过的一道坎。特别对我国质量不高、竞争力不强的产品和竞争规则不熟的民族企业来讲更为严重。2002年,即我国加入世贸的第一年,肉、禽、蛋、菜等农产品出口就受到了严重影响。我省作为农业大省,受到技术壁垒的阻碍已在全国处于第二位,形势非常严峻。可以说,没有质量也就没有出口,没有外贸。质量已经成为一个企业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质监部门管的是质量,讲的是质量,应该比一般的部门、一般的人更能感受到、认识到加强质量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四是全市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给我们创造了有利条件。从全市来讲,经过近几年特别是近两年的招商引资战略的实施,尤其是一些大企业的落户,大项目的相继开工,全市经济发展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2003年全市经济增长速度首次赶上和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是近几年来改革程度最深、开放力度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效益最好的一年。在这种情况下,要求我们质监部门紧紧把握当前形势,适应当前形势,这也是我们贴紧政府中心工作,服务经济发展的最好契机。从全系统来看,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特别是近两年的扎实苦干,我们自身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基础更加牢固,尤其是国务院55号文件的初步落实,为我们更好地履行职能、做好服务奠定了基础。分析上述形势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进一步统一大家的思想,增强大家发展的信心,营造浓厚的发展氛围,要求大家把握发展时机,为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三、强化措施,全面完成2004年的工作任务2004年全市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围绕一个中心,即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搞好两大服务,即服务经济、服务社会,做到三个面向,即面向企业搞服务,面向市场求发展,面向群众树形象,争创四个一流,即建设一流队伍,培育一流作风,树立一流形象,创造一流业绩。为实现上述目标,全系统应着力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扭住“源头抓质量”这个“牛鼻子”不放松,促进产品质量总体水平的提高一是以落实各级政府质量工作责任制为主线,为政府从宏观抓质量工作当好参谋。要以质量联席会议为平台,以实施质量兴市战略为手段,组织精干力量,与相关部门联合深入企业开展调研,全面准确地掌握本地质量状况,并建立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制度,每年至少要向当地政府报送一份《质量分析报告》,为政府宏观经济决策当好参谋。二是以实施名牌战略和免检制度为抓手,扶优扶强。进一步加大对名牌产品的培育力度,选择一些品牌意识强、产业集中度高、规模效益好、发展潜力大,对地方经济发展有较大带动作用的企业,各县都应制定名牌产品培育计划,落实培育措施。三是全面实施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巩固小麦粉等5类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工作,推进肉制品等10类食品的市场准入,启动茶叶、糕点等13类食品市场准入工作。四是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按照“全国统一、突出重点、上下联动、信息共享、跟踪溯源”的原则,制定2004年全市重点监督抽查产品目录,并实行动态管理。强化对涉及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以及质量问题突出产品的监督抽查。对监督抽查中反映的行业性、区域性质量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对有严重质量问题、不符合市场准入条件、质量信用低下的产品,要通过新闻曝光、撤柜台、撤销生产许可证、建议吊销营业执照、强制性收回等措施,实施市场退出机制。五是加强生产许可证管理。加大对发证工作的监督管理,落实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发证工作质量。加大无证查处力度,全面推进年审工作,打击生产销售无证产品、有证企业生产不合格产品等违法行为。六是积极探索建立质量诚信体系。要探索建立以市场引导、政府推动、企业为主、社会评价为原则,以质量信用信息记录、质量信用产品使用、质量失信行为惩诫为关键的质量诚信体系,逐步建立企业产品质量信誉等级评价。进一步办好质监网站,方便企业和社会查询。
(二)重拳打假,努力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今年的打假工作要着力抓好3个环节:一要突出重点。以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为主题,针对对百姓安全消费危害大、影响面广、群众可参与程度高的假冒伪劣产品开展集中联 《市质监工作报告(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