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学德育实效的思考与建议
德教育就变成了道德说教。最后导致个体道德的滑坡。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的觉悟程度、认识能力、道德水平和境界存在着不同的层次,要求所有的学生达到同样的程度和水平,显然是不切实际和不合适宜的。
经过长期的德育实践,我们在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当代的中学生接受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如下一些特点:
①学生的民主意识明显增强,不愿接受训导式唯书、唯上、唯长的教育,乐于以平等、民主和探讨式的态度接受教育。
②喜欢独立,求实精神大大增强,不喜欢机械、空洞的说教,喜欢在实践中明辨是非、善恶、美丑。
③渴望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生活中发展兴趣和特长,接受美的熏陶,创造美的生活,不愿意接受乏味的、教条的、抽象的伦理教育。
④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渴望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判断,但独立能力明显不足。
根据学生的特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条件下,在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情况下,我们在德育工作中应积极倡导全体师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引导师生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在具体的德育实践中,应建立以养成教育为重点的德育系统;发挥学科渗透德育的功能;开展丰富多采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优化德育小气候;努力构筑良好的大环境;形成师生参与的全员德育管理网络;协调课内外、校内外的影响,提高学生道德素质,从而走出困境,提高中学德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①林崇德,《教育的智慧》,第19页,开明出版社,1999年。
②石鸥,《德育困境中病理性说服教育及其诊治原则》,《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4。
③刘铁芳,《人、世界和教育:意义的失落与追寻》,《教育研究》,1997—8。
④金一鸣,《教育原理》,第384页,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
⑤同②
⑥杜威著,林宝山译《民主主义与教育》,第359页,(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⑦单振涛,《学校德育的功利化倾向及其成因分析》,《教育科研与实验》,1997—4。
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第14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 《加强中学德育实效的思考与建议(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57205.html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的觉悟程度、认识能力、道德水平和境界存在着不同的层次,要求所有的学生达到同样的程度和水平,显然是不切实际和不合适宜的。
经过长期的德育实践,我们在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当代的中学生接受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如下一些特点:
①学生的民主意识明显增强,不愿接受训导式唯书、唯上、唯长的教育,乐于以平等、民主和探讨式的态度接受教育。
②喜欢独立,求实精神大大增强,不喜欢机械、空洞的说教,喜欢在实践中明辨是非、善恶、美丑。
③渴望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生活中发展兴趣和特长,接受美的熏陶,创造美的生活,不愿意接受乏味的、教条的、抽象的伦理教育。
④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渴望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判断,但独立能力明显不足。
根据学生的特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条件下,在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情况下,我们在德育工作中应积极倡导全体师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引导师生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在具体的德育实践中,应建立以养成教育为重点的德育系统;发挥学科渗透德育的功能;开展丰富多采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优化德育小气候;努力构筑良好的大环境;形成师生参与的全员德育管理网络;协调课内外、校内外的影响,提高学生道德素质,从而走出困境,提高中学德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①林崇德,《教育的智慧》,第19页,开明出版社,1999年。
②石鸥,《德育困境中病理性说服教育及其诊治原则》,《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4。
③刘铁芳,《人、世界和教育:意义的失落与追寻》,《教育研究》,1997—8。
④金一鸣,《教育原理》,第384页,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
⑤同②
⑥杜威著,林宝山译《民主主义与教育》,第359页,(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⑦单振涛,《学校德育的功利化倾向及其成因分析》,《教育科研与实验》,1997—4。
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第14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 《加强中学德育实效的思考与建议(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