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政治论文 >> 正文

论课堂德育的三主体结构


课堂是现代学校教育的缩影。80年代以来,国外“课程设计的人本化”趋势[1]和我国对素质教育的研究,作为教改的热点,已引起现代教学论和当代心理学界的极大关注。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的德育,是课堂教学整体生命的一部分,与智育、体育等各育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直接发挥着导向、激励、调节和强化的功能。中小学的课堂德育,是学校德育中最经常、最丰富、最现实和最活跃的形式,因而加强和改进课堂德育对加强和改进整个学校德育工作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加强和改进课堂德育,理论界已有许多研究成果,特别是在德育的主体问题上,“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说”已被许多学者所认同。本文提出课堂德育的三主体结构说,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对现代课堂教学的实践结构作出新的描述,对集体在课堂德育中的主体作用作出新的价值定位,并对课堂德育的运作过程构建一个新的理论模式。


经过研究,我们认为班级授课制条件下的课堂教学不是一个双主体的线型结构,而是一个三主体的立体结构,是教师、学生个体和班级集体这3个主体以教学目标为中心的协同运作。在最高层面上,教师居于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在基础层面上,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发挥着主动作用;在中间层面上,班级集体既是教学的对象,也是对班级成员实施教育的主体,发挥着主力作用。

课堂教学的三主体结构规定并规范着课堂德育的结构和运作模式。

班级集体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是班级授课制的必然产物。集体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教育实体走进课堂,开拓了广阔的心理空间,将教学活动置于一个生动的社会心理环境之中,使整个课堂教学充满新的活力。与个别化教学相比,3个主体在人际关系、心理和行为上都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一)教师方面

1.人际关系。教师教学和交往的对象不只是个别学生,主要是班级集体,师生之间的那种单一的线型关系已退居次要地位。

2.教师心理。教师心理上产生一种新的内在需要,即期望集体能以良好的风气对班级成员施加积极影响,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3.教师行为。教师的教学活动将以整个集体的实际需要为目标,个别化的反馈调节只是集体教学的补充。

(二)学生方面

1.人际关系。学生交往的空间和内容得以扩展,不仅有同教师的纵向交往,同时还有同集体的横向交往。

2.学生心理。学生普遍产生对班级的归属感、义务感和寻求尊重的欲望,这种情感在一定条件下能转化为他们学习活动的内驱力。3.学生行为。学生的课堂行为不仅要受到教师的直接调控,同时要受到集体规范的间接影响。

(三)集体方面

1.人际关系。集体参与教学活动,作为学校教学的基本单位接受着教师的教育,并且通过学生之间的交往影响班级成员,同时也发展自身。

2.集体心理。集体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班级成员认同的信念、价值观、态度和行为方式,从而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

3.集体行为。以实现教学目标为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在铸造集体主义精神的同时,也塑造着学生的个性。

面对班级教学的三主体结构,教师在实践中坚持个别教育与集体教育相统一的原则已成为一种必然。运用这一原则的实践模式就是在教育学生个体的同时也教育集体,在教育集体的同时也教育学生个体。具体操作是:在对个别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注意强化其集体的责任感、义务感和荣誉感,传播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对集体进行教育的时候,注意强调集体主义精神,良好班风、学风、考风的道德价值和每个成员为实现集体的教学目标应做出的努力。实践表明,只有正确地处理班级集体和个人的关系,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把整体控制与个别化的调节反馈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教学三主体的协同运作。


集体,是教学的对象,也是实施集体教育的主体。

哲学研究认为,实践的主体因其不同的社会结构可以划分为4种形式,即:个人主体、集团主体、社会主体、人类主体。“集团主体是指以一定的集体、团体、群体形式进行实践活动时所形成的主体”[2]。集体作为集团性主体,在实施集体教育实践中发挥着主力作用,具体表现在其吸引、推动、协调、激励班级成员在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所发挥的能动作用,不是任何一个教师和少数学生领袖所能代替的。这种主力作用本身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本身就是集体力”[3]。我们的研究表明,这种集体力是由集体自身创造出的凝聚力、驱动力和同化力结合而成的。

1.凝聚力。这是指集体对其成员产生的一种吸引力或向心力。这种凝聚力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它能满足多数成员的多种心理需要,如求知的需要、交往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友谊的需要、成就的需要和创造的需要等等。

2.驱动力。这是促进集体发展和班级成员个性发展的内动力。它主要是通过集体目标的激励、舆论的推动、社会助长、榜样示范、人际之间的互动等发挥作用,产生驱动效应。

3.同化力。这主要是指集体的良好班风对消极因素具有一种转化作用,也是精神生命体具有的“吐故纳新”的机制。集体正是通过无形的群体压力、模仿、暗示、认同、感染、从众等心理现象使同学们潜移默化地受到陶冶,使集体的期望、信念、规范、价值观逐渐内化为班级成员的人格结构,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产生同化效应。

在教育实践中,凝聚力、驱动力和同化力是相互渗透、密不可分的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这也是集体所以能发挥主体作用的内在的心理机制。正是由于集体的积极参与和同学之间的人际交往,从而使得课堂教学产生两种主要的功能:

1.认识功能。同学之间的交往,特别是合作型的交往不仅可以使学生间不同的智慧水平、认知结构、思维方式和认知网络得到“互补”,而且能促进他们的道德感的加强。

2.社会化功能。实践表明,班级学生人际之间的关系和交往方式,归根结底是其社会关系类型结构和班级文化的反映。班级文化作为班级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行为方式、道德规范的总和,对学生的社会观点、社会能力和社会情感的发展都具有强烈的影响。

正是由于集体在教学中具有认识功能和社会化功能,所以当今的课堂教学改革才产生了许多力求发挥这两种功能的教学模式,如“非指导性教学”、“合作教育学”、“探究发现教学”、“社交教学法”等。

班级集体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更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主体作用的发挥。在学习实践中,学生以教材中物化的人类积累的精神财富为对象,“主动学习、主动认识、主动接受教育内容,主动接受人类积累的精神财富”[4]。同时又以集体创造的精神财富(班级文化)为对象,主动地吸收、选择,然后内化并塑造自己的认知结构和人格结构。这正是主体的客体化和客体的主体化的双向过程,从而体现学生主体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体现学生主体在学习中的主动作用。


课堂德育寓含、渗透、融合于教学过程之中,并不是说它没有其独立性,它除有正式的课程(指学科课程)外,并且始终保持着一个相对独立的运作系统。它不仅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内容结构,而且有自己特殊的方法、特殊的目标、特殊的途径和特殊的功能。实践表明,课堂德育的效果取决于教师、学生、集体三主体的协同运作及其多种途径的相互配合。经过研究,我们认为中小学课堂德育三主体协同运作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的人格影响

教师的人格,是教师整体素质的全方位的展现。它既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也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因此,完美的人格,一直是教师追求的永恒目标。理想的教师人格是一个完整的结构。在智能方面,教师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娴熟的教育技巧、深厚的教育科学素养和较高水平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品格方面,要有崇高的职业理想,强烈的事业心与责任感和优秀的心理品质。特别重要的是,教师对学生要怀有一种真挚的爱。这种爱在于它是原则性、教育性和广博性的统一,是由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交织凝聚而成的一种教育情操,具有强烈的感化、引动、调节和激励的功能,它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感情基础,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前提。教师人格的影响,是教师的人情美和人性美对学生心灵的感召、感动和感化,是在潜移默化之中对学生情操的陶冶。我们说,任何教学都具有教育性。这种教育性不只是指发挥教材所蕴含的德育“资源”,而且包括教师在课堂上对教学、对学生、对集体的态度,以及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教师的人格正是通过这些外在的现实真实,自然地、多层次、多侧面地影响着学生。

(二)教师的课堂管理

课堂管理不仅是维护正常教学秩序所必需的强制性手段,而且是一项“育人工程”,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实施调控的过程。“对受教育者的发展状况的调控,集中反映出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5]。教师的管理既要从严治教,又要有民主作风,要善于创造一种和谐的气氛,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集体的尊严感、责任感和荣誉感,从而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和考风;同时,须注意调节师

《论课堂德育的三主体结构》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57327.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政治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