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数学论文 >> 正文

数学教育目标的制定如何体现素质教育思想


    教学目标要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根据《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 纲》)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制定。笔者认为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要处理好“两个关系”,注 意体现“四性”。
    一、处理好三类目标之间的关系以及显性目标与隐性目标之间的关系
    根据素质教育的思想,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三大类,即教养目标、发展目标与教育目标。教师在结合数学自 身的特点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具体要求,处理好小学数学素质教育课堂教学三类目标的关系时,应遵循“将智 能发展目标放在首位,以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教养目标为主线,同时渗透德育教育、情感教育等非智力因素 教育目标”的原则。前苏联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曾经指出:“在列举数学教学目标时,我们把学生的发展(思维 的、智力活动的)放在首位。”“一定的发展只能是特别设计的有目的的教学的结果,所以我们把用‘数学思 维’这个名称统一起来的思维活动结构的发展作为数学教学的特殊的首要目的。”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将学生培 养成为“会认识、会做事、会做人”的合格公民。这无疑也要求我们将发展目标放诸首位。小学数学教材是根 据数学知识自身的发展规律,同时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来编排的。这些知识是小学生将来作为劳 动者所必须掌握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应以教养目标为主线,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智 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并使学生在认识、理解、运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感受数学的美,体验 到成功的乐趣,同时使得探索精神、合作精神、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各种非智力因素得到培养,以形成健康的个 性。
    教学目标有显性与隐性之分。显性目标是指《大纲》明确提出来了的教学要求。一般地说,教养性目标是 显性的。隐性目标是指那些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认真思考才能确定的教学目标。一般来讲,智能发展目标和 思想品德教育、情感培养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教育目标是隐性的。处理好这两种目标之间的关系,一是教师要 认真钻研《大纲》,领会《大纲》精神,制订好显性目标;二是教师要在认真分析教学内容及学生特点的基础 上,结合教学过程的设计,将隐性目标显性化,形成具体的教学目标。这样,教师施教的三类素质教学目标就 会清晰地浮现在自己的脑海中,明确指挥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有位教师是这样组织《奇妙的幻方》(活动课)的教学的——
    (1)老师讲解洛书神话,并给出彩图(图1)。
    (2)学生就图1进行观察、发现,揭示出图2。
    (3)学生观察图2,说出自己所发现的秘密,老师有选择地板书:
    ①这个图中有9个方格,每个小格中有一个数字, 这些数字分别是1、2、3、4、5、6、7、8、9;
    附图{图}
    ②每行、每列、对角线上三个数字之和都是15;
    ③5在正中央;
    ④每行、每列、对角线上,5两端的两个数之和都是10,……
    (4)老师揭示课题,给出幻方、中心数等名称,并加以说明。
    (5)老师拿走九宫格中的数,学生拿出学具尝试编幻方。 老师巡视指导,并让5个学生将自己的结果写在 黑板上。
    (6)学生评价结果,说说自己的编排方法。 师生共同总结编排规律:先定中心数→再配对→最后定位。
    (7)学生练习:①用2、3、4、5、6、7、8、9、10编幻方; ②编一幻方和是27的幻方。
    从这一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教师明确了三类目标,并很好地处理了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学生在 认识幻方的特征,探求幻方的编排方法的过程中,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探索精神等都得到了 较好的培养;教师对洛书神话的讲解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表扬、激励性语言还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机 和兴趣;学生在不断地发展、积极探索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并感受到了洛书、幻方的奇妙美。
    二、体现全面性、针对性、过程性和明确性
    柳斌同志指出,素质教育有三个要义:一是面向全体学生;二是使每个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根据第二要义,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技能目标、智能发展目标和非智力因素目标;再考 虑到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逻辑连续性和整体性,小学数学教学目标还应有学期(年)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 标。因此,全面性就是指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制定要从学生的发展和时间的积累两个维度去构建。(教学目标 的二维平面结构如图3所示。)
    附图{图}
    同时,教学目标的制定要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增强针对性,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一 般来说,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目标具有强制性,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必须达到,而智能发展目标和非智力因素目 标落实到学生身上是有差异的。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充分分析每一个学生的现有水平和潜在水平,在其最 近发展区内确立教学目标。
    过程性则是指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注意结合教学过程将教学目标具体化。教学目标是“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 的学习结果和标准”,是“路标”,它表现为具体的、特殊的、部分的价值。而教学目的是《大纲》规定的教 学要求,具有方向性,表现为终极的、普遍的、整体的价值。教学目的只有转化为具体的“路标”才能有效实 施,否则很有可能变成空洞的口号。“路”是什么?“路”就是过程!一方面,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活动的开 展;另一方面,作为“路标”的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结合教学过程,尤其是隐性目标的显性化更是如此。以上 两方面的关系应该是:教学目的——教学过程初步安排——教学目标——较完善的教学过程。
    明确性一是指教师对于教学目标的含义要明确。教师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的真正含义,才能围绕教学目标 组织教学活动,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二是指教学目标的表述要外显,尽量使用操作性强、意思明确的语句, 水平词的使用要准确,便于测控。
    以上是笔者对如何制定好小学数学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目标的几点认识。下面是有关“平均数问题”的教学 目

标设计,供读者对照参考。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概念, 能说明平均数就是把几个大小不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方式变成大小相 同的数后所得到的数;初步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求平均数就是“把几个大小不同的数合并成一个数再平 分”的过程;能根据加法和除法的意义推出求平均数的公式;能根据有关数据直接运用公式求平均数;部分学 生还能运用公式解思考题。
    (2)通过让学生自己解决“怎样将4个杯子里的水变得一样高”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类比推理 能力和勇于解决问题的探索精神。
    (3)通过让学生说明平均数概念,总结求平均数的过程和公式,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4 )在让学生直接利用公式解决平均数问题和逆用公式解决思考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逆 向思维能力。
    (5)通过学生小组活动、比赛,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数学教育目标的制定如何体现素质教育思想》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57737.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数学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