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理教学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中等教育也面临着一个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初、中级各类人才需求的问题。初中毕业生面临着人生第一次分流:一部分升入高中,一部分考进中专,一部分转向职高,另一部分将直接走向社会就业,这就是初中教育所面临的实际。从这个实际出发,初中教育必须实行由“应试教育”向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素质教育”转轨,才是唯一正确的方向。与此同时,这个转轨的任务也就刻不容缓地摆在初中各学科的教学面前,并成为每一学科教师所面临的新课题。
一、指导思想的转变是根本
过去的“应试教育”,其指导思想往往是强调以传授和灌输知识为主,死记硬背,应付考试,争取高分,追求升学率,就成为衡量“教”与“学”优劣的重要标准。在这个标准的驱使下,老师与学生不得不为考分与升学率而奋斗。于是,普及教育实质上成了“升学教育”。学习差的学生、纪律不好的学生从教室中被赶了出来,临毕业前有的学校学生被淘汰率高达25%~30%(见《北京晚报》1996年5月3日《龙潭湖畔》)。这种情况,发生在北京,很值得每一位中学校长和老师深思!
现在,在总结过去“应试教育”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新目标、新思路,无疑是非常及时和正确的。我认为,“素质教育”不是不重视学习成绩,而是在抓学习成绩提高的同时,更要突出“素质”。其中包括要加强学生品德、学习兴趣、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良好的习惯,以及自尊感、自强心、自信心乃至人格的培养,需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各类水平的学生都能在一种和谐、舒畅、平等的氛围中接受教育,从事学习。每个学生由于家庭、社会和生活环境的不同,身体、心理、经历的差异,显示出来的能力水平、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成绩都不会相同,必须承认这些客观存在的差异,如果非用同一种方法去教育情况各异的学生,让他们达到同一高度,塑造成同一规格的人才,不经过几次分流,在初中阶段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初中教育必须区别情况,承认差别,不搞一刀切、一尺量,要让优等生好上加好,中等生不断提高,后进生不被淘汰,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自己的成功。特别是不要让后进生从十几岁开始,就在心灵上受挫折,丧失上进的勇气与信心,背上“低人一等,矮人一头,害群之马,没有前途,不堪造就”的思想包袱;不要让他们在普及教育阶段就扭曲了自己的人格与心灵,导致破罐破摔,最后被“赶出”校门,只好流入社会,随波逐流。
“素质教育”要求每位教师具有很高的业务素质与品德修养,在教授科学知识的同时,把培养学生克服自身弱点,树立战胜困难、不自暴自弃、养成坚强性格作为一个更高层次的目标,贯穿在每节课乃至全部教学过程之中。过去我们强调教师备课要备教材、备学生,现在应加上一条:备素质教育。即使有些学生因成绩不好,最后未能完成普及教育学业,我们也应该使他们在普及教育阶段能具备比较好的自身素质,一旦走入社会,能成为一个遵纪守法、自食其力、有一定文化知识、有一定承受能力的普通公民,这应该是素质教育应达到的下限标准。这是初中普及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课内外知识紧密联系是关键
既然强调“素质教育”,那么,在教学中就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只重视课堂教学,忽视课外教学的做法。《现代教学论》早已提出了这两种教学形式。以地理教学而言,过去出于“应试教育”的需要,常常重此薄彼,把学生完全禁锢在课堂上。诚然,课堂教学是系统传授知识的基本形式,然而,仅有这一种形式是不够的。地理学科的突出特点之一,是作为学科学习对象的地理环境空间存在的广阔性和时间发展的长久性。由于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不断搬进课堂观察和演示,这就使地理教学在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受到一定限制,造成某种程度上理论与实际的脱节,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各项任务,因此,必须与课外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地理课外教学主要包括观察、参观和观测。如实地观察实习(到乡土地理环境中实地观察),认识自然、人文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活动,参观博物馆、动物园、植物园、科技机构(如气象站)的水文气象观测、环境监测、土壤调查,以及观看教学电影、电视片等,这就给学生提供了联系实际进行学习的条件,从而补充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并在课外教学中验证和运用书本知识。课外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准备、延续、深化和补充。笔者曾带领学生参观污水处理厂、松下显像管厂的环境保护,调查自由市场的商品贸易,到景山望春亭观察北京街道的布局特征和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在街头调查车辆往来的密度及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这样既深化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长了实际知识。有的学生说:“过去曾旅游过的地方、甚至天天经过的地方,都没当回事,今天结合地理知识的学习,才觉得增长了知识,加深了对北京的了解。”
三、充分合理利用电化教育手段,提高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具有内容的广泛性、复杂性,时间的长久性,空间的无限性和相对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而电化教育具有声、光、形、色同时再现的特点,可以对知识加以形象化、立体化的展示。因此,电化教学是地理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地理教学现代化的主要标志。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电化教育在培养与提高学生素质中,起着独特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设置投影图片,为有目的、有计划和持久性的观察,提供独特的条件。
2.利用投影图片,加强学生记忆图像的能力,并使之保持并再现。
3.利用投影图片,增强学生驾驭图像的能力,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
4.利用电教手段,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综合发展,通过直观图表,进行想象、联想、分析、综合、比较、判断和推理等方式,形成新的认识结构。在“有图似无图”、“无图似有图”的境界中推进教学过程。
5.利用电教手段进行技能训练和及时反馈,进一步熟悉新知识,实现新知识的积累与储存。
6.利用电教手段,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视听的综合思维材料。由于电教能使地理知识形象逼真,多渠道、多形式、多侧面传输,因此,能调动各种感官,降低学习的疲劳度,提高课堂效率。所以,在“素质教育”中,电教是最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
四、向45分钟要效果
地理课目前不属于中考科目,这便决定了该课程的教学难度与授课限制,课堂45分钟是唯一可以利用的时间(少量的课外教学活动除外)。因此,地理课必须向45钟要效果。我的作法是将一节课分为4段:
1.复习巩固上节课重点知识
地理教学不留课后作业,虽然每节课后都有总结巩固,但学生的记忆是暂时的,根据心理学原理要有必要的重复。所以,在进行新课之前,用很短的几分钟,或采取有的放矢的提问,或让学生相互议论,或由教师作“承前启后”的叙述,目的在于“温故”。
2.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展开
①提出问题(展示目标):在学生事先不可能预习的情况下,由教师把有关内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以启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促使他们想学愿学、并且是带着问题学。教师所提问题要有针对性、概括性,紧扣本节课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实质就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②阅读课文、地图:图像及课文的结合是地理教材的重要内容与形式,也是它的特点,但如何认图、读图,并与课文的文字统一起来,这其中有方法、有规律、有技巧,如果只让学生对着图去记一些死的知识,而不把方法、规律和技巧教给学生,就不能突出素质的培养。所以,笔者在教学中,加强了方法指导,在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空间分布地图、观察其外部特征的景观和说明某些原理的示意图、以及显示其数量的有关图表时,既要求学生记住主要的知识与数据,还特别引导学生对不同图像进行比较,如何掌握阅读技巧、方法与规律,有时还让学生把要记的内容用描绘简图的方法加以总结归纳,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将素质培养贯穿在其中了。
3.分析归纳
素质教育的特点就是必须打破教师独占讲台,一讲到底、填鸭式的教学旧模式,而代之以民主、活泼、多样的教学形式。这里讲的分析归纳,是师生的共同活动,而不是由教师一人包办。当然,教师的讲述是必要的,但应结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回答某些问题。也就是说,师生的交流,课堂的讲授,学生的议论,是对本节课重点难点进行分析归纳的重要方式。我在教学中吸取了“渗透性”的教学方法。所谓渗透性的方法,就是让学生有一定的自由度,在学习中,可以议论提问,发奇想,在好像无序的状态之下,学到了很多东西。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博士说:“因为好多东西常在不知不觉中,经过一个长时间的接触,就连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懂得了。这个方法很重要,我在读书教学40年中深有感触。”(见《高等教育学报》1990年第1期P36页)通过引导学生议论,最后达到归纳要点、总结知识的目的。一开始可能乱一点,散一点,而就整个教学过程来看,它是有秩序、有目的、有效果的。
4.巩固记忆
在教学过程完成之后,重点归纳了,知识清楚了,这时便让学生做填充图,限时完成,然后再处理课后练习,最后安排几分钟的检测 《浅谈地理教学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58128.html
一、指导思想的转变是根本
过去的“应试教育”,其指导思想往往是强调以传授和灌输知识为主,死记硬背,应付考试,争取高分,追求升学率,就成为衡量“教”与“学”优劣的重要标准。在这个标准的驱使下,老师与学生不得不为考分与升学率而奋斗。于是,普及教育实质上成了“升学教育”。学习差的学生、纪律不好的学生从教室中被赶了出来,临毕业前有的学校学生被淘汰率高达25%~30%(见《北京晚报》1996年5月3日《龙潭湖畔》)。这种情况,发生在北京,很值得每一位中学校长和老师深思!
现在,在总结过去“应试教育”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新目标、新思路,无疑是非常及时和正确的。我认为,“素质教育”不是不重视学习成绩,而是在抓学习成绩提高的同时,更要突出“素质”。其中包括要加强学生品德、学习兴趣、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良好的习惯,以及自尊感、自强心、自信心乃至人格的培养,需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各类水平的学生都能在一种和谐、舒畅、平等的氛围中接受教育,从事学习。每个学生由于家庭、社会和生活环境的不同,身体、心理、经历的差异,显示出来的能力水平、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成绩都不会相同,必须承认这些客观存在的差异,如果非用同一种方法去教育情况各异的学生,让他们达到同一高度,塑造成同一规格的人才,不经过几次分流,在初中阶段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初中教育必须区别情况,承认差别,不搞一刀切、一尺量,要让优等生好上加好,中等生不断提高,后进生不被淘汰,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自己的成功。特别是不要让后进生从十几岁开始,就在心灵上受挫折,丧失上进的勇气与信心,背上“低人一等,矮人一头,害群之马,没有前途,不堪造就”的思想包袱;不要让他们在普及教育阶段就扭曲了自己的人格与心灵,导致破罐破摔,最后被“赶出”校门,只好流入社会,随波逐流。
“素质教育”要求每位教师具有很高的业务素质与品德修养,在教授科学知识的同时,把培养学生克服自身弱点,树立战胜困难、不自暴自弃、养成坚强性格作为一个更高层次的目标,贯穿在每节课乃至全部教学过程之中。过去我们强调教师备课要备教材、备学生,现在应加上一条:备素质教育。即使有些学生因成绩不好,最后未能完成普及教育学业,我们也应该使他们在普及教育阶段能具备比较好的自身素质,一旦走入社会,能成为一个遵纪守法、自食其力、有一定文化知识、有一定承受能力的普通公民,这应该是素质教育应达到的下限标准。这是初中普及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课内外知识紧密联系是关键
既然强调“素质教育”,那么,在教学中就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只重视课堂教学,忽视课外教学的做法。《现代教学论》早已提出了这两种教学形式。以地理教学而言,过去出于“应试教育”的需要,常常重此薄彼,把学生完全禁锢在课堂上。诚然,课堂教学是系统传授知识的基本形式,然而,仅有这一种形式是不够的。地理学科的突出特点之一,是作为学科学习对象的地理环境空间存在的广阔性和时间发展的长久性。由于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不断搬进课堂观察和演示,这就使地理教学在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受到一定限制,造成某种程度上理论与实际的脱节,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各项任务,因此,必须与课外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地理课外教学主要包括观察、参观和观测。如实地观察实习(到乡土地理环境中实地观察),认识自然、人文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活动,参观博物馆、动物园、植物园、科技机构(如气象站)的水文气象观测、环境监测、土壤调查,以及观看教学电影、电视片等,这就给学生提供了联系实际进行学习的条件,从而补充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并在课外教学中验证和运用书本知识。课外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准备、延续、深化和补充。笔者曾带领学生参观污水处理厂、松下显像管厂的环境保护,调查自由市场的商品贸易,到景山望春亭观察北京街道的布局特征和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在街头调查车辆往来的密度及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这样既深化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长了实际知识。有的学生说:“过去曾旅游过的地方、甚至天天经过的地方,都没当回事,今天结合地理知识的学习,才觉得增长了知识,加深了对北京的了解。”
三、充分合理利用电化教育手段,提高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具有内容的广泛性、复杂性,时间的长久性,空间的无限性和相对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而电化教育具有声、光、形、色同时再现的特点,可以对知识加以形象化、立体化的展示。因此,电化教学是地理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地理教学现代化的主要标志。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电化教育在培养与提高学生素质中,起着独特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设置投影图片,为有目的、有计划和持久性的观察,提供独特的条件。
2.利用投影图片,加强学生记忆图像的能力,并使之保持并再现。
3.利用投影图片,增强学生驾驭图像的能力,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
4.利用电教手段,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综合发展,通过直观图表,进行想象、联想、分析、综合、比较、判断和推理等方式,形成新的认识结构。在“有图似无图”、“无图似有图”的境界中推进教学过程。
5.利用电教手段进行技能训练和及时反馈,进一步熟悉新知识,实现新知识的积累与储存。
6.利用电教手段,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视听的综合思维材料。由于电教能使地理知识形象逼真,多渠道、多形式、多侧面传输,因此,能调动各种感官,降低学习的疲劳度,提高课堂效率。所以,在“素质教育”中,电教是最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
四、向45分钟要效果
地理课目前不属于中考科目,这便决定了该课程的教学难度与授课限制,课堂45分钟是唯一可以利用的时间(少量的课外教学活动除外)。因此,地理课必须向45钟要效果。我的作法是将一节课分为4段:
1.复习巩固上节课重点知识
地理教学不留课后作业,虽然每节课后都有总结巩固,但学生的记忆是暂时的,根据心理学原理要有必要的重复。所以,在进行新课之前,用很短的几分钟,或采取有的放矢的提问,或让学生相互议论,或由教师作“承前启后”的叙述,目的在于“温故”。
2.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展开
①提出问题(展示目标):在学生事先不可能预习的情况下,由教师把有关内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以启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促使他们想学愿学、并且是带着问题学。教师所提问题要有针对性、概括性,紧扣本节课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实质就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②阅读课文、地图:图像及课文的结合是地理教材的重要内容与形式,也是它的特点,但如何认图、读图,并与课文的文字统一起来,这其中有方法、有规律、有技巧,如果只让学生对着图去记一些死的知识,而不把方法、规律和技巧教给学生,就不能突出素质的培养。所以,笔者在教学中,加强了方法指导,在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空间分布地图、观察其外部特征的景观和说明某些原理的示意图、以及显示其数量的有关图表时,既要求学生记住主要的知识与数据,还特别引导学生对不同图像进行比较,如何掌握阅读技巧、方法与规律,有时还让学生把要记的内容用描绘简图的方法加以总结归纳,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将素质培养贯穿在其中了。
3.分析归纳
素质教育的特点就是必须打破教师独占讲台,一讲到底、填鸭式的教学旧模式,而代之以民主、活泼、多样的教学形式。这里讲的分析归纳,是师生的共同活动,而不是由教师一人包办。当然,教师的讲述是必要的,但应结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回答某些问题。也就是说,师生的交流,课堂的讲授,学生的议论,是对本节课重点难点进行分析归纳的重要方式。我在教学中吸取了“渗透性”的教学方法。所谓渗透性的方法,就是让学生有一定的自由度,在学习中,可以议论提问,发奇想,在好像无序的状态之下,学到了很多东西。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博士说:“因为好多东西常在不知不觉中,经过一个长时间的接触,就连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懂得了。这个方法很重要,我在读书教学40年中深有感触。”(见《高等教育学报》1990年第1期P36页)通过引导学生议论,最后达到归纳要点、总结知识的目的。一开始可能乱一点,散一点,而就整个教学过程来看,它是有秩序、有目的、有效果的。
4.巩固记忆
在教学过程完成之后,重点归纳了,知识清楚了,这时便让学生做填充图,限时完成,然后再处理课后练习,最后安排几分钟的检测 《浅谈地理教学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