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浅论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浅论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是指将全班学生按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由学生自己组合成若干小组,各组学生(2-6人)共同研究和探讨问题,教师通过巡回观察和即时反馈的信息,及时给予指导的以小组互助合作学习为主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一种结合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积极探索问题,每组学生通过相互研究和讨论解决这些问题以达到掌握基本知识,完善认知结构,优化思维品质;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方法。
一、构建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对课题研究的意义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不能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教学,学生的积极情感得不到体验,意志品质得不到体现,各种层次的学生也因自身素质不同,很难得到充分的全面发展,势必造成“优生”严重吃不饱,“差生”吃不消的不能体现个性的“一刀切”现象,这样的教学模式直接影响着有个性有特长学生的培养。同时,许多教师大多着眼于如何使学生对语文知识与技能学得更多更好,如何促进与之相应的个体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却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个体社会化发展过程,我们知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一个整体,都各有自己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都十分强调要让学生自主学习,但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几乎所有的教学过程都发生在学生群体人际互动的环境之中,因此重视学生个体与学生群体的相互作用,加强和指导学生间的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接受一个共同目标,并朝着这个目标去行动;学会与别人相处,敢于表现自我,并能虚心学习;学会处理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利益,学会合理分工,有序行动;善于自立,有目的地合作就显得尤其重要。所以说构建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理论依据
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是二十一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甚至可以说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合作和创新是个人和社会生存的需要。合作学习法教学正是能使学生学会与别人合作的方法,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的精神。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出了新世纪教育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其中学会共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合作协调能力。我国第三次全教会也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增强合作意识。《语文的行动纲领》也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现代教育应体现主动性、民主性、多样性的特征。因此,必须在教学中加强和指导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根据教育学理论,合作是指学生们为了共同目的在一起学习和工作或者完成某项任务的过程。斯莱文认为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以他们的小组表现为依据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策略。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把学习看成是在每个学生不同的知识世界里,通过自身的内化、重组、操作和交流中动进行建构的过程,这就表明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建构主义学习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树“以学生为主”的思想,让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教学,促使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而人的认识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完成的,因此建构活动具有社会性,学生通过小组互助学习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知识。同时,在整个活动中,教师的角色真正是一个指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体现了现代教学论的观点。
动机激发理论认为:激发动机的最有效手段是在课堂教学中建立一种“利益共同体”。合作学习法就是创设了这样一种情境,这种情境导致小组各成员应尽力作出自己的最大努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合作也是实现课堂管理促进功能的必要条件。合作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使其学会如何学习,改进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发挥潜能;有利于增强集体凝聚力。形成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发展良好的个性,形成正确的竞争观、合作观。
根据素质教育论,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其对象是人,从社会学观点分析,学习是一个人的社会化过程,而教育则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使学生更顺利地实现社会化、从一个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显然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机会,使他们能进行交流与调节,以及进行具有社会生活特色的劳动分工。因此重视学生个体与学生群体的相互作用,加强和指导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就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
三、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结构
合作学习是以“问题—探索—问题—问题解决”为主线,以学生自主探索活动为主体,以教师点拨为主导,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为中心,以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素质、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它包括:创设问题情景、学生自主探索、讨论交流、教师点拨、变式训练,归纳小结等环节。
1、创设问题情景
教师在导入新课前,先要创设一种意境,激起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特定的意境中。可分为五步完成。
①导入新课,展示目标。教师交待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认知、情感、技能目标,学生明确应该学什么。
②有感情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③以小组为单位诵读,在读中初步理解课文的含义。
④检查验收学生对生字、生词的掌握情况。(因提前预习过)
2、学生自主探索、讨论交流
这是“合作学习”的继续和深化。是本模式的关键环节。
① 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内容并对不理解的内容进行圈、划---—生疑。
② 以小组为单位对所圈划的地方进行思考----思疑。
③ 学生提出问题----质疑。
④ 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交流、讨论,学生从讨论中深化认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议疑。
⑤ 以小组形式把所讨论的问题进行汇报----释疑。
3、教师点拨
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理解上的难点,教学内容中的关键处,以及学生争论不休的总是进行重点点拨、解惑 ,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得出结论,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4、变式训练
知识迁移、强化练习。根据所学内容设计练习,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想象能力。
5、归纳小结
以教师为主导,师生共同从纵的方面寻找作者的思维轨迹,进行全文总结,并通过板书体现出来,使学生对全文获得一个完整的印象。注意突出知识结构的整理,引导学生掌握运用知识的规律。
在学科教学中,可根据课文的内容变换或结合模式的步骤,如语文教学中可将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第二步与第三步相结合,也可以把第二步、第三步、第五步相结合。
四、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教学原则
1.合作交流性原则:教师要促使学生在小组内充分与同学交流,与其他组成员交流,也可以与教师交流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浅论》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58278.html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是指将全班学生按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由学生自己组合成若干小组,各组学生(2-6人)共同研究和探讨问题,教师通过巡回观察和即时反馈的信息,及时给予指导的以小组互助合作学习为主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一种结合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积极探索问题,每组学生通过相互研究和讨论解决这些问题以达到掌握基本知识,完善认知结构,优化思维品质;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方法。
一、构建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对课题研究的意义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不能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教学,学生的积极情感得不到体验,意志品质得不到体现,各种层次的学生也因自身素质不同,很难得到充分的全面发展,势必造成“优生”严重吃不饱,“差生”吃不消的不能体现个性的“一刀切”现象,这样的教学模式直接影响着有个性有特长学生的培养。同时,许多教师大多着眼于如何使学生对语文知识与技能学得更多更好,如何促进与之相应的个体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却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个体社会化发展过程,我们知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一个整体,都各有自己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都十分强调要让学生自主学习,但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几乎所有的教学过程都发生在学生群体人际互动的环境之中,因此重视学生个体与学生群体的相互作用,加强和指导学生间的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接受一个共同目标,并朝着这个目标去行动;学会与别人相处,敢于表现自我,并能虚心学习;学会处理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利益,学会合理分工,有序行动;善于自立,有目的地合作就显得尤其重要。所以说构建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理论依据
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是二十一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甚至可以说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合作和创新是个人和社会生存的需要。合作学习法教学正是能使学生学会与别人合作的方法,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的精神。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出了新世纪教育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其中学会共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合作协调能力。我国第三次全教会也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增强合作意识。《语文的行动纲领》也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现代教育应体现主动性、民主性、多样性的特征。因此,必须在教学中加强和指导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根据教育学理论,合作是指学生们为了共同目的在一起学习和工作或者完成某项任务的过程。斯莱文认为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以他们的小组表现为依据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策略。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把学习看成是在每个学生不同的知识世界里,通过自身的内化、重组、操作和交流中动进行建构的过程,这就表明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建构主义学习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树“以学生为主”的思想,让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教学,促使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而人的认识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完成的,因此建构活动具有社会性,学生通过小组互助学习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知识。同时,在整个活动中,教师的角色真正是一个指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体现了现代教学论的观点。
动机激发理论认为:激发动机的最有效手段是在课堂教学中建立一种“利益共同体”。合作学习法就是创设了这样一种情境,这种情境导致小组各成员应尽力作出自己的最大努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合作也是实现课堂管理促进功能的必要条件。合作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使其学会如何学习,改进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发挥潜能;有利于增强集体凝聚力。形成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发展良好的个性,形成正确的竞争观、合作观。
根据素质教育论,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其对象是人,从社会学观点分析,学习是一个人的社会化过程,而教育则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使学生更顺利地实现社会化、从一个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显然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机会,使他们能进行交流与调节,以及进行具有社会生活特色的劳动分工。因此重视学生个体与学生群体的相互作用,加强和指导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就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
三、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结构
合作学习是以“问题—探索—问题—问题解决”为主线,以学生自主探索活动为主体,以教师点拨为主导,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为中心,以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素质、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它包括:创设问题情景、学生自主探索、讨论交流、教师点拨、变式训练,归纳小结等环节。
1、创设问题情景
教师在导入新课前,先要创设一种意境,激起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特定的意境中。可分为五步完成。
①导入新课,展示目标。教师交待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认知、情感、技能目标,学生明确应该学什么。
②有感情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③以小组为单位诵读,在读中初步理解课文的含义。
④检查验收学生对生字、生词的掌握情况。(因提前预习过)
2、学生自主探索、讨论交流
这是“合作学习”的继续和深化。是本模式的关键环节。
① 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内容并对不理解的内容进行圈、划---—生疑。
② 以小组为单位对所圈划的地方进行思考----思疑。
③ 学生提出问题----质疑。
④ 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交流、讨论,学生从讨论中深化认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议疑。
⑤ 以小组形式把所讨论的问题进行汇报----释疑。
3、教师点拨
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理解上的难点,教学内容中的关键处,以及学生争论不休的总是进行重点点拨、解惑 ,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得出结论,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4、变式训练
知识迁移、强化练习。根据所学内容设计练习,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想象能力。
5、归纳小结
以教师为主导,师生共同从纵的方面寻找作者的思维轨迹,进行全文总结,并通过板书体现出来,使学生对全文获得一个完整的印象。注意突出知识结构的整理,引导学生掌握运用知识的规律。
在学科教学中,可根据课文的内容变换或结合模式的步骤,如语文教学中可将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第二步与第三步相结合,也可以把第二步、第三步、第五步相结合。
四、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教学原则
1.合作交流性原则:教师要促使学生在小组内充分与同学交流,与其他组成员交流,也可以与教师交流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浅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