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大学生暑假实践报告
(注:由于时间仓促、数量众多,统计内容及数据难免有所欠缺和疏漏,但在整个调查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求真求实,深入细致的态度,希望能通过上述数据能反映出校园文化一些现状问题)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所大学最珍贵的品质就是他自己的精神信仰,文化内涵,而她的精神信仰往往体现在她的校训之中,如北京大学之“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清华大学之“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师范大学之“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高校校园文化是校园内师生员工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所积累形成,共同创造的具有学校个性特点的“物质、制度、心理”模式。校园文化环境的隐性育人功能不可低估,先进的校园文化环境有助于展现高校的对外形象,形成高校的价值认同,加强学生的校园归属感,发挥高校的行为导向功能。具体来讲,当前高校应着重在物质文化环境建设、学术文化环境建设、社团文化环境建设等方面下功夫,努力提升校园环境的文化品位和人文气息。
一、加重资金投入,构建典雅的物质文化环境
校园物质文化环境是指校园内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影响的一切物质条件的总和。校园物质文化环境有许多功能,但最根本的是它的隐性育人功能。校园物质文化环境既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又是精神环境中各种因素的载体。学校的师生是校园环境建设的主体,他们既是校园环境的创作者和建设者,又是校园环境的审美者和享受者。校园物质文化环境渗透着一定的审美文化意蕴,能够给学生传递富有教育意义的思想信息,能催人奋进,助人自律;优美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对人产生持久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引起人们思想盛情、审美观念的变化;优美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还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使人的修养不断得到提升。构建典雅的物质文化环境,就是要搞好校园里的教育设施、文体设施、服务设施等的建设,尤其应在“特色”二字上做文章。高校应加大物质文化环境建设的资金投入,提供充分可靠的财力保证,努力确保各类设施齐全、先进,为进一步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传播多学科文化知识以及开展寓教于乐的文化娱乐活动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倡导科学精神,构建浓厚的学术文化环境
学术文化一直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特有的一种文化氛围。现代大学的学术性主要体现在服务社会和促进社会发展上。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发展是以知识的传播、生产、应用和消费为核心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理应将大学的学术性提高到空前的高度。正是由于大学的学术氛围及传统,才使得大学得以在某种理想状态下进行深高新类的科学研究。从这个意义上讲,倡导科学精神,重视学术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学术文化的教育作用,尤其是它的隐性教育作用不可低估。高校应始终把培育浓厚的学术氛围作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的重要措施。
第一,高校应关注“个性”与“共性”。在考虑建设校园学术文化环境时,我们要在发掘和发展本学校的学术文化传统上先做文章,做大文章。要在高扬个性的同时,高校学术文化环境建设中还有不少共性问题也不容忽视。
第二,高校应当致力于推动学术整体水平的提高,为提高学术实力进行扎实的努力。要重视学术队伍群体的建设,要在整体提高的基础上培养或引进“领军人物”。要营造浓厚的学术气氛,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学习和研究精神,使他们尽早接受学术气氛的熏陶,提高钻研学术的兴趣,及早将部分精力用于学术研究。
第三,高校应注重学术文化创新。在校园学术文化的建设中,高校要突出创新这个主题,凸显科学文化这个主线,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内、外课堂相联系的方针,使学生开拓思路,丰富知识,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实践能力,以良好的适应能力去应对瞬息万变的知识经济社会。为了创造学术氛围,高校要积极推进教育创新,优化教育结构,改革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积极鼓励教师抓好科研教研项目落实,支持师生共同搞科研,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进行科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实验能力,逐步形成浓郁的校园科技学术文化氛围。
三、拓展课余活动,构建丰富的社团文化环境
高校社团文化是指建立一种与高等教育相适应的具有学术性、知识性、思想性、娱乐性特点的文化环境。高校社团文化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指令性社团文化,就是利用学校资源举办的社团活动;另一类是自发性社团文化,就是师生员工集资举办的社团活动。它们虽然资源来源、支配力量不同,但都是校园文化中的重要一族,并共同构成高校社团文化。高校社团文化的存在与发展,对于发展校园文化、特色文化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高校社团文化在高校师生员工中能够生存、发展,与社团主体的知识基础、文化底蕴、社会责任有着密切的关系。社团组织是社团成员志趣、责任、功底的结合体,是开展社团文化活动的载体。根据不同兴趣爱好组成的学生社团,有利于学生自主、全方位、多层次地发展,形成生动活泼、健康协调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说,高校社团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主体,他们既是校园文化的传播者,也是校园文化的接受者。建设和发展高校社团文化,不仅可以繁荣高校校园文化,而且可以提高高校校园文化品味。高校要加强学生社团文化环境建设,就必须做到大小社团结合、校内外社团结合、不同类型社团结合、点面结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生兴趣的宽泛,各种新兴社团也应运而生。只要是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有利建设先进文化的学生社团,我们都应该认真关注,积极扶持。高校在组织社团活动的过程中应着力于三个方面:一是要进一步提高社团活动质量。高质量的社团活动是社团的生命力所在,也是提高社团声誉,增加社团凝聚力的关键所在。社团活动要力戒浮夸,讲求实效;增强思想性和教育性,坚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力求出精品,上档次。二是要加强领导和管理。要紧紧围绕教育目标,从严治理、从快治理,把德育教育和能力培养结合在一起,强化社团的考核与审计,严格活动的审批和指导,注重经验的积累和形象的树立。对不同的社团还要进行分类指导,要有的放矢,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避免学生社团建设出现方向性错误。三是要加大投入和支持,让社团发挥应有的作用。高校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利用各种资源,努力创建体现民族性、现代性的课外活动。要切实加强组织工作中的原则性、科学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力求内容新、信息量大、涉及面广、质量高,增强课外活动的吸引力,满足大学生多层次、全方位的兴趣和爱好。
暑期社会实践之北邮篇
■西安电子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