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化学论文 >> 正文

浅谈化学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化学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江苏省运河中学      王凤兰       221300
摘 要:通过多年化学教学的实践和探究,针对目前学生面临实际问题,结合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心理现状,综合论述了化学课堂教学、课后辅导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和措施。提出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
关键词:  心理健康     课堂教学     成就动机     情感     
                          
中学生正处在心理转型时期。面对严峻的升学、就业的压力,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探索和研究目前日益严重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注重群体正面引导,重视对学生消极心理状态的改良和不良行为的矫正,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本文就化学教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谈谈个人的看法。
1   走出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
1.1  心理健康教育的医学化
心理健康是每个学生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如果把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相混淆,主要是面对少数学生的心理咨询,心理疾病的治疗 ,心理障碍的疏导,用治疗取向代替预防、发展,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个别化、医学化的倾向,就会忽略全体学生的身心发展。心理咨询仅仅面向个别学生,它只是学校健康教育的一个方面,不能成为健康教育的全部内容。
1.2  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化
因为缺乏心理健康知识,把学生表面的行为“上纲上线”到品行不良的高度,而忽视了行为背后潜藏的真正原因——学生的心理需求,所以只理解为是班主任和政教、团队工作者的任务。误将心理问题归结为思想品德问题,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代替心理教育。
1.3  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化
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施教形式和内容上,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单纯地开设心理课,或开展心理咨询,或进行心理测验。首先,学校这方面工作者大多为半路出家,专业性不是很强,其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有许多属于非知识性的内容,需要通过活动、实践、训练等亲身体验的方式才能实现,而且心理课程只能解决一些共性的或一般性的问题,很难能解决个性的或特殊性的问题。常常因措施不当以致公开结果,人为分类,结果无意中伤害了学生,更容易使学生产生心理疾病。
2   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2.1  教师的表率作用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建立在教师人格的基础上,因为只有从教师的人格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质量。”教师完善的人格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并成为学生学习模仿的榜样。有理想,有抱负,对事业兢兢业业,刻苦认真。有正气,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行为等,体现出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学识广博,思维敏捷,良好仪态,充沛精力,开朗性格,乐观幽默,愉快的表情和文雅的风度,有较强的承受挫折能力,有较好的沟通协调能力,与他人和睦相处,宽容友善等。教师的人格魅力悄悄打动学生的心,足以使学生心悦诚服,达到效仿疗法的目的。对学生人格的发展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2.2  课堂的渗透作用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主要活动场所,学生在课堂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最多。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素质的主渠道[1]。
2.2.1  选择恰当教学内容
强加给学生的心理教育是枯燥无力的,是很难被学生接受的。 每一堂课所要“渗透”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应是该堂课的教学素材中所蕴涵的,是份内的、自然的。例如通过介绍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如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做出巨大贡献,我国劳动人民在商代就会制造出精美的青铜器,春秋战国时期就会冶铁和炼钢等古代的化学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在讲纯碱时,向学生介绍我国的化学家、制碱工业的先驱和奠基人侯德榜为打破外国技术垄断,投入全部身心完成了氨碱法,并将其研究成果毫无保留地公布与众的高尚人格。通过“化学与社会发展”的教学,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化学与现代社会密切相关。从原子弹的爆炸成功到人造卫星上天,从现代海洋开发到合理利用资源,从现代化工业发展到人类环境的保护,从人的衣食住行到卫生保健,都离不开化学知识,从而使学生适时产生社会责任感。同时,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利用各种时机,向学生展示学习化学的价值。使学生明显地感觉到,学好化学能够培养科学情感和科学态度,提高科学实践意识,优化思维品质,培养应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知难而进勇于探索坚忍不拔的毅力。
2.2.2  营造良好心理环境
心理环境是教学环境中无形的方面,是教师和学生共处于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可感的某种心理气氛和情景,是教学过程中对师生产生“共振性”即整体倾向性的心理情绪。创设良好的育人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和理智感,培养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以平易近人的态度,和蔼可亲的面容,落落大方的教姿融入学生的主体,体现出与学生的平等。善于观察、了解学生,多赏识,少责备,多表扬鼓励,树立每位学生的威信,宽容学生,善待他们的错误。一次测验中,有个基础较好的学生做得很不好,该做的都没有写。在评讲试卷时,其中有一道比较难的习题让他讲解,结果讲的很好。我接着说:“试卷上其他部分做的都很好,如果这道题没有错的话不是更完美了吗?”这种心理的沟通给了他很大的鼓舞,学习积极性提高了,一直保持优异的成绩。
增加情感投入,给知识、信息附加情感色彩,实施情感性教学,用情感和爱心去感染和打动学生,使学生在富有情感的环境中获得知识[2]。例如教学“奇妙的二氧化碳”:
师:谈谈你认识的二氧化碳。
生甲: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生乙:一定空间里过多的二氧化碳会引起人死亡。还能产生温室效应。
......
师:你对二氧化碳作出什么样的评价?
生甲:我认为它是一种我们离不开的物质,没有了它就没有了氧气,也就没有了生命。
生乙:我认为要控制它,它的害处太多。
......
师:你们讲的都有道理。关键是要全面的认识它。它的作用很明显,就像同学们所讲,离开了它也就没有了生命。危害性也很严重。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约为0.03%,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保持相对稳定,才是我们所期望的。针对学生讨论内容穿插资料:①温室效应,②二氧化碳对生命活动的影响,③二氧化碳的循环…
归纳: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产生途径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
 
师:目前我们使用的能源依然是化石燃料,如何控制空气的二氧化碳?
学生从减少家用小汽车乘坐公交汽车,多植树造林,开发新能源等展开了讨论。培养了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防止极端思维的产生。
2.2.3  采用适当教学方法
 在严谨、科学、开放、民主、具有挑战性和充满生命力的课堂环境下,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更有实效性,学生会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以发挥。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精心设计具有一定思维深广度和趣味性和具有一定梯度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自己设立的平台上施展才能。因此在我的课堂上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不必担心说错话做错题。在教学“奇妙的二氧化碳”,探究二氧化碳的密度时,演示实验“倒二氧化碳”: 一瓶二氧化碳,高低位置不同的蜡烛。
师:(引导学生思考猜测)
① “二氧化碳气体能否从集气瓶中倒入烧杯中?”“你有没有见过像水一样把气体能倒来倒去的?”
②“如果我真的能把二氧化碳倒下去,你猜想会观察到什么现象?”
③“两支蜡烛同时熄灭,还是哪支蜡烛先熄灭?”
学生讨论激烈,课堂气氛活跃。
在知识的传授上,注意教学内容深浅得当,难易适度。如果课堂教学知识难度超过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脱离了原有的知识基础,学生就会迷惑不解,产生挫折和失败感。如在教学化合价与化学式时,不是把化合价强加给学生,而是分析氯化钠中Na+和Cl-的形成, 总结出钠元素和氯元素化合时体现的化学性质(体现元素的价值)分别为+1价和-1价,即元素的化合价。在学生认识了化合价的实质后,学生不难理解离子个数比为1:1的原因,同时也就能知道了其他一些常见典型金属元素与典型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很准确地写出MgCl2 、 AlCl3 、  Al2O3 、等一些化学式 。接着介绍铜(+2价)、锌(+2价)、铁(+2、+3价)、硫(+4、+6价)等一些元素,写出它们形成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以及氢氧根(-1价)、硫酸根(-2价)等一些原子团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很自然的接受了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并且知道了识记化合价的必要性,还有些同学饶有兴趣的计算出原子团的化合价来,兴趣一浪高过一浪,同学们深有感触地说,要是以前知道了化合价,记忆一些化学式就不会那么难了(这是沪版教材的弊端)。就像赞可夫所说:“要以知识本身吸引学生学习”。
在评价学生时,应关注学生个体间发展的差异性和个体内发展的不均衡性,采用的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标准层次化。首先,老师应在每一个阶段内帮助学生看清自己的努力目标。目标不要定的太高,对不同学生有高低不同的要求,那么经过努力,他就果真能达到这个目标。这样他尝到劳动的快乐,就会尝试以加倍的努力去战胜困难。学生有了成效,多用激励性话语表扬他们。我在课堂上或者在作业的批改中经常用一些鼓励的话跟学生交流:“你会成功的!”“在老师的眼里你是最棒的!”“现在的成绩不理想并不代表你的将来!”“暂时的困难能难倒我们吗?”即使是批评也会说:你要怎么或不怎么做你会更好的!罗森塔尔效应理论中的支持、鼓励、表扬,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心理享受,得到了这一科任课老师的尊重,与老师之间就建立起了感情,学生有时就靠着与任课老师的一份感情来学习的,所以老师与学生要多沟通,热爱他们,让他们有一份亲热感,让他们喜欢上自己的课。就会更用心来学习这一学科。哪怕遇到困难,也能直面困难,迎刃而上。形成积极、进取、真诚、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
师生生命力在得到充分发挥和显示的生长、成长的生命课堂,促进学生在合作中、自主中、探究中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体验与他人合作的快乐,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激发学生的自强心、自信心,有利于学生形成轻松自信的心境和创造的热情。
2.2.4  挖掘潜能成就动机
“多元智能”理论的创始人加德纳有一句名言:“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形式。”今天我们国家的教育要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非常有必要学习和借鉴像“多元智能”这样的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中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知识水平,有要求独立自主的倾向,希望别人尊重自己,也希望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非常希望别人尊重自己的人格,赏识自己的才干,要求教师乐于对每一位学生抱以积极、热切的希望,从多个角度观察、评价和接纳学生,寻找和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寻找和发展学生的潜能。用他们某一长处去引燃他们的学习动机。今年我班有个学生基础不好,我发现他的动手能力比较强,每次的实验完成的都很好。我用实验事实告诉他化学实验不仅给了我们有趣的现象,还能帮助我们理解化学理论和概念。你的实验完成的那么好,说明你的能力很强。在老师的帮助和鼓励下,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上踊跃发言,学习成绩逐步提高,今年考入了很理想的学校。
2.2.5  利用学科激发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现象有色、有声、有形、有味、有热、有光,丰富多变,可以全方位地刺激大脑,这是化学所特有的。例如教学“燃烧的条件”时,把白磷和红磷同时放在铜片上,把铜片防在盛有80℃热水的烧杯上,再分别罩上一个烧杯,热水中也有少量白磷,一会白磷发生了燃烧而红磷和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取下铜片后向水中通入氧气,水中的白磷着火燃烧,发生了“水火相容”的现象。学生对此产生强烈的兴趣。为使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持续下去,本人采用以趣增趣——也就是说,尽量创造条件,增加实验数量,增加实验的能见度,增强实验的趣味性。如“雨落叶出红花开”,“魔棒点灯”, “烧不坏的手帕”等。还利用课外兴趣活动制作些趣味化学作品,如叶脉书签、色素指示剂等,经常写化学科普小论文。走出校门,进行社会实践等。这样,学生的直接兴趣只要持续一段时间,量变引起质变,学生必将由有趣为乐趣,进而转化为志趣。
2.2.6  营造氛围培养自律
人具有一个高度自我调节系统,一切外界影响都要通过自我调节而起作用。当学生学习发生困难时,教师应积极启发诱导,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独立探索克服困难的方法和途径。如多进行科学家事迹教育,像两度荣获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利用3年多的时间,经过几万次的试验,从几十吨的废铀矿中提炼出0.1克的镭。从科学家们顽强的意志和惊人的毅力中得到了熏陶和感染。教学“原子的构成”,让学生总结:原子内的微粒之间有那些等量关系? 有些学生很不耐烦,选择了放弃。我接着引导:①“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来自什么微粒?”②“每个质子和电子带几个电荷?”③“在原子里这些电荷存在什么样的关系?”④“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简称‘核电荷数’的话,你会得出什么样的等量关系?”⑤“氢原子的质量近似于哪种粒子的质量?质子的质量约为中子的质量,相对原子质量与质子和中子的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下,经过自己的努力,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锻炼了毅力。使学生逐步养成具有坚定意志、顽强毅力的人。古语说的好,“幸福的人不是随意支配金钱的人,而是能随意支配自己的人。”要教育学生懂得,可以让自己来塑造自己的性格,没有比自我教育再好的大学了。
2.2.7  体验学科美育教育
学生在美的情境和各种美的事物的影响下能充分地感受到身心的愉悦,在这种愉悦积极的情感体验状态时,才能真正地体验到审美对象的价值和美好。心理学告诉我们,积极肯定的情感产生增力,而消极、否定的情感产生减力,美感的增力性可以改变说教、呆板、枯燥的面孔。
在化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让学生体验语言美、节奏美,为使学生理解抽象的、比较深奥的化学原理或概念,以宏观喻微观,以虚构喻客观,让学生体验喻例美。如讲原子时,对于它的大小可以这样说:如果把原子放在芝麻上,就好比把一粒芝麻放在地球上。感受化学物质的形态美、结构美、化学变化美、化学理论美、化学思想美、化学用语美、化学教具美、化学实验美、化学实用美(化学与社会与生产及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人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美育融化在德育之中,就更增添高尚之美;美育融化在智育之中,就更增添理性之美,美育融化在体育之中,就更增添健壮之美,美育融化在劳动之中,就更增添创造之美,灵巧之美。”[3]美育使人从心灵到外表充满着美感、智慧、创造和活力,促进着人的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美育与教学结合就可以创造出“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转化成为美的欣赏、美的表现、美的创造活动。”使学生的品格情操纯洁化、高尚化,得到净化和升华,进而使心灵得到美化,人格得到完善。
2.3  课后的辅导作用
个别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心理障碍一时无法在课堂中消除时,教师应及时地在课后予以化解,以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和产生对老师抵触。班上有个叫吴×的同学是师生公认的“双差生”,接班后我通过观察发现,该生性格内向,焦虑、孤僻、暴躁,不善于交往。甚至对老师同学产生敌对情绪。经过谈心了解到,由于成绩不理想,已休学两次,造成该生年龄偏大,学习上的困难,使他产生了严重的自卑心理,不愿意与同学沟通。再加上来自家庭的压力,自暴自弃。我和他进行了多次交流、沟通,首先分析自身有哪些长处和优点,找到自信后再分析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对自己未来的设想。在认识自己、肯定自己后,我对他进行了生命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和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珍惜自己的生命和短暂的时光。开阔视野,拓宽心胸,树立起崇高的生活理想和目标。当然,人生道路上要经历无数风雨、坎坷,这是谁都避免不了的,但是,只要我们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追求自己的目标,积极地去努力,去奋斗,去拼搏。就会发现人生的天空如此广阔,青春的鲜花如此美丽,活在世上真是一种幸福。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离不开周围人的帮助支持,要与他们友好的相处。用正确的思想灌输,用老师的情感感化,用同学的关爱温暖……。通过课堂内外的有机结合,使他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从而他能够正确认识同学、老师对他诚心的赞美和善意的批评,理解了家长。学会关心、帮助他人,同学关系良好,寻求真挚友谊,保持人格完整。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中,虽然由于基础的影响成绩一般,但能够流露出他的轻松、快乐、幸福、可爱。
如果对学生投入的是信赖,是真诚,是激励,他们就会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展现给你,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加强师生间的情感沟通,用积极的情感来感染学生,用强烈的感情期待来诱导学生积极情感的发生,促进学生的积极情感由内心体验向形成外部行为转化,形成完美的人格,以积极的因素影响其一生,获得永远的生命力。
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机制,有利于激发课堂教学的活力和生气,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作为教师要把教学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和研究学生的心理活动,教学相长,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完成社会对中学教育提出的新任务,为祖国培养出身心健康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盼军。心理健康教育向学科教育渗透[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5,9(54):43.    
 2  柳斌、高长荣、白昆荣。教学语言的艺术[M]。教育方法与艺术全书.北京:中国物质出版社,1998:231~232.
3  西南师大化学化工学院.化学教育中的德育和美育课程组。化学教育中渗透美育的研究,化学教育中的德育和美育。110~114。
 
Shallowly discusses chemistry Teaching Seepage Psychologically Healthy Education
(Yunhe Middle School, Jiangsu, 221300,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cussed the methods and measures of carrying out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hrough the chemistry in –class teaching and after –school counseling, which is based on years of chemistry experience, combined with the mental state of the students and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facing by the students.
Also the viewpoint that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ntents of Quality Education is raised here.
Keyword: mental health, in-class teaching, motivation of achievement, emotion

《浅谈化学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58428.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化学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